战局发展到这一步,李重进心中满是懊悔。
若刚才两军还未接战时,他便率军远退,那么.
可这想法一出现,李重进心中就满是苦意。
殿后之军,岂能再退?
见叛军左右两翼的阵型,都被宋军绞的散乱,曹彬意识到踩碎叛军乌龟壳的最佳时机已来临。
新一道旗语,并不在山坡上发出,而是一匹高大的骏马上。
翻身上马的曹彬,望着身后的千余宋军,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全军冲锋叛军右翼!”
伴随着激昂战鼓声的响起,曹彬率领着千余宋军,义无反顾地朝着杨业的方向冲去。
第三阵鼓声响起时,杨业正一刀劈开一名叛军的咽喉。
混战中,长枪已不适用,杨业换上了腰间长刀。
这一刻,杨业的身上已数处受创。
然杨业浑然不知痛感,敌人滚烫的血溅在他脸上,他却浑然不觉,他的眼睛正死死盯着身前的每一位叛军。
宛若杀神的杨业,率领着澶州军在敌阵中,如入无人之境,刀光所及之处,叛军无不骇然溃散。
将为军之胆,叛军中无一位将领敢迎杨业之锋芒,更何况普通士卒。
正当右翼叛军斗志愈来愈低时,曹彬亲率的中军加入战场,成为压死右翼叛军的最后一颗稻草。
两军合击下,叛军的右翼玄甲龟阵瞬间被撞得粉碎。
当右翼叛军的阵型崩乱后,顷刻间在叛军全军中引起一连串致命反应。
溃逃的叛军,在宋军的砍杀下,下意识地朝着李重进的中军方向席卷而去。
不过片刻间,尚算有些严整的叛军中军阵型,被直接冲散。
数千叛军乱成一团,或自相践踏,或死于刀下,哀嚎,求饶声响彻在滁州城外的大地上。
一具具尸体在宋军的脚下堆积,一汪汪血泉在残阳下绽放。
这一战后,李重进引以为傲的驰影军,还能剩下几人?
随着夜幕降临,战场中的哀嚎声渐渐停息。
已成为血人的杨业,脱力的坐在一匹毙命的战马上。
以杨业为中心,周围百步内,尸体横布,宛如炼狱。
安排完战后事宜的曹彬,来到杨业身前问道:“杨司马,可有大碍?”
曹彬是知道,杨业身上有数处创伤的。
在曹彬心中,今日一战若无杨业的奋死拼杀,当不会这么快取得胜利。
面对曹彬的询问,杨业想起身行礼,却被曹彬轻轻伸手按住。
察觉到曹彬的善意后:
“方才医官已看过,要害皆无事,至于其他伤口,不足挂齿。”
昔年与契丹作战时,更重的伤杨业都受过。
凡不是触及要害,杨业都觉得无妨。
回答完曹彬后,杨业连忙问道:
“李重进可有捉拿到?”
见杨业都受伤了,还在关心着这一事,曹彬心中颇受触动。
“并未。
李重进想来是借助着夜色逃窜了。”
曹彬的语气中有些遗憾。
但遗憾情绪不过一会,曹彬又接着说道:
“李重进虽侥幸逃脱,然这一战叛军精锐遭受重创。
扬州已如一熟透果实,太原王随时可采摘。”
对于曹彬的这一判断,杨业认同的点了点头。
“幸不负太原王所托。”
说完后,杨业便想起身。
这时曹彬伸出手,扶住了他的身体。
“我已写好军报,命人快马传给太原王。”
一听这话,杨业如应激般连忙说道:
“今日一战,全赖副使指挥若定,首功当在副使。”
这话让曹彬一愣,他一开始有些不解杨业为何会突然着重说这一点。
随后曹彬想到北汉闻名的派系相争之事,便明白了杨业的应激从何而来。
“谁为首功,太原王自有决断。
我要做的就是据实上报。
但在我个人看来,杨司马才应该是首功。”
曹彬的语气不似试探,这让杨业意外的同时还有感动。
在北汉待久了,杨业见过太多争权夺利的倾轧之事。
杨业不想在澶州军中,再次经历那令人精疲力尽的腌之事。
“这一战,副使的确指挥的好。”
“这一战,若无你奋死冲阵,胜负尚未可知。”
“不然.”
曹彬扶着受伤的杨业,在月光的照耀下朝着刚搭好的营帐走去。
月光照亮了血腥狼藉的战场,亦照亮了两位未来名将并肩前行的身影。
滁州城外,宋军大营中。
赵德秀望着对面,一脸陶醉盯着案上诗词的李从嘉,他心中满是吐槽的想法。
若再给他一次机会,他那一日绝不会再多嘴什么“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那一次多嘴后,让李从嘉误以为赵德秀与他是知音。
当这一想法定型后,李从嘉对赵德秀的兴趣直接拉满。
一有机会,李从嘉就捧着刚作好的词句,前来找赵德秀品鉴。
今夜亦如此。
偏偏先前,赵德秀是以“欣赏李从嘉才华”的缘由,将李从嘉给“请”至军中。
做戏得做全套。
面对李从嘉的求见,总不能一直拒绝。
例如今夜,赵德秀就没拒绝过去。
当然赵德秀肯接见李从嘉,是有着另外一层心思的。
随意品鉴了李从嘉的新词后,赵德秀不经意将话语转到林仁肇这位大将上。
之所以会对这位大将有兴趣,在于当年的淮南之战中,林仁肇是极少数打的尚可的唐将之一。
敌国有良将,这对大宋来说不是好事。
见赵德秀提起林仁肇,李从嘉倒并未多想。
林仁肇近年来在江南声名颇盛,赵德秀又是领兵之人,对林仁肇有兴趣并不意外。
当然李从嘉并不傻,对于林仁肇的关键信息,他并未透露。
言语间,李从嘉谈的大多是他对林仁肇的个人看法。
李从嘉不知道的是,赵德秀最想知道的正是这一点。
听完李从嘉对林仁肇的看法后,赵德秀默默将这件事记在了心中。
接着为不让李从嘉起疑,赵德秀又问起他对李重进的看法。
见赵德秀提起李重进,李从嘉的神色凝重了不少。
周朝时李重进坐镇淮南,时刻威胁着金陵,李从嘉对他的了解,还是足够多的。
“听闻李重进麾下有一军,名为驰影。
李重进曾夸口,有驰影军在,他可虎步淮南。”
提起驰影军时,李从嘉脸上颇有忌惮。
在他心中,驰影军的威胁是很大的。
当李从嘉谈完对驰影军的看法后,帐外卢多逊匆匆入内,为赵德秀递上了一封军报。
待赵德秀看完军报中的内容后,顿时开怀大笑起来。
赵德秀的大笑,让李从嘉面露好奇。
察觉到李从嘉的好奇后,又想起李从嘉方才对驰影军的忌惮,赵德秀手持军报,笑着告知了李从嘉一个重磅消息:
“李重进之驰影军,在滁州城外十数里处,被我曹彬及杨业两位爱将以同等兵力重创。
李重进只身逃离,日后世上再无驰影军!”
听完这一则消息后,李从嘉直接愣住了。
南唐一直忌惮的驰影军,就这么轻易的消散在世间了?
而赵德秀派出的,还是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将领!
中原禁军战力,真是令人胆寒。
李从嘉的震惊,让赵德秀笑声更盛。
“日后虎步淮南的是我!”
在赵德秀的笑声中,听到这句话的李从嘉,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第115章 淮东震动 乐不思唐
仓皇逃窜的滋味,李重进终于亦体会到。
当淮南军右翼冲向中军时,李重进就意识到,败局难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