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这个三国有龙气 第193节

  那就是汝南郡。

  如果说南阳郡是大汉第一郡,那汝南郡就是大汉第二郡了。

  汝南郡中人口总数达到了210万,仅次于南阳郡,却比第三大郡多少了近百万人口!

  更重要的是,汝南郡乃是袁氏老巢啊。

  袁氏便是以汝南郡为基础,掌控豫州,才能成为顶级世家啊!

  所以袁术对汝南郡的掌控程度,是远高于南阳郡的。

  因为,虽然汝南郡的百姓数量,略低与南阳郡。

  但袁术在此真正能够发动的力量,确实要超过南阳郡的!

  所以袁术此时只是看似掌握了两个郡,实则确实拥有两个类似青州这种大汉内地中等州的实力!

  不过目前来说,袁术还没有完全掌握豫州。

  这是因为袁氏之中,还有部分族人支持袁绍。

  袁氏势力,大体可以分成两部分。

  其一为袁氏宗族。

  主要就是豫州。

  其二为袁氏门生。

  主要集中在河北地区。

  因为袁术的嫡子身份,所以他获得了袁氏宗族中大多数族人的支持。

  所以在讨董联盟散伙后,他就返回了如南阳郡,接受袁氏宗族。

  而袁绍则因为支持他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袁氏门生,且他的地盘也是渤海郡。

  所以在讨董联盟散伙后,便去了冀州渤海郡。

  不过这指的只是大多数而已,袁氏宗族中也就袁绍的支持者。

  袁氏门生中,也有袁术的支持者,只是不占主流而已。

  就算是不占主流,但对袁绍或是袁术来说,清理他们也总是要花费一些时间的。

  这就是他们这段时间来的主要工作。

  南阳太守府。

  里面突出一个骄奢淫逸。

  朱漆照壁映着鎏金饕餮纹,琉璃瓦在烈日下折射出刺目光芒。

  整座南阳太守府占地百亩,雕梁画栋间垂落波斯进贡的紫绡帐,廊下三十六根盘龙柱皆是整根汉白玉雕琢,柱身缠绕的金箔龙纹在风中微微颤动,恍若活物。

  中庭莲花池内,十二名肤若凝脂的舞姬身披鲛绡,赤足踏在浮动的翡翠莲台上。

  她们腕间金铃随着水袖翻飞叮当作响,环佩碰撞声混着丝竹乐浪般涌来。

  池底铺着整块蓝田玉,镶嵌的夜明珠在碧波中明灭,将舞姬们的倒影染成诡异的青白色。

  后堂寝殿内,金丝楠木打造的九层博山炉吞吐着龙脑香,袅袅青烟缠绕着袁术慵懒倚靠的象牙榻。

  数十名侍女跪坐在波斯地毯上,有的手持孔雀羽扇为他驱热,有的捧着西域进贡的夜光杯斟满葡萄美酒。

  袁术指尖摩挲着美人胸前垂落的南海明珠,将剥好的荔枝喂入她口中,汁水顺着美人唇角滴落,在织金锦缎上晕开暗红的痕迹。

  后厨飘来阵阵异香,七十二名庖丁正在烹制百兽宴。

  熊掌在翡翠锅中翻滚,猩唇与象拔在玛瑙盏里泛着油光,更有刚从南海运来的鲛人泪

  那是用珍珠磨成的凝脂,需得百颗珍珠方能制成一盏。

  檐角铜铃突然叮咚作响,袁术醉眼朦胧地瞥见管家捧着装满金饼的檀木匣进来,顿时大笑起来,笑声惊飞了梁上栖息的白鸽,扑棱棱的翅膀带落几片金箔。

  袁术手下第一谋士,军中主簿阎象匆匆走进太守府,挥手令舞女庖丁奴仆们都退下去,然后说道:“主公,属下刚收到了绍公子给您送来的书信!”

  “袁绍给我的书信?他给我送信做什么?”袁术睡眼惺忪的说道。

  袁绍与袁术的关系,从来就不好,彼此不仅是竞争对手,还看对方很不顺眼。

  也就是当初袁绍重返洛阳时,为了对付袁魄,两人才强忍着不适,联手合作了一把。

  但随着袁魄与袁基死在董卓的屠刀下,袁氏宗族洛阳子弟,尽数死亡。

  他们之间的合作,便迅速结束了。

  如今他们是袁氏硕果仅存的两个继承人,谁都想全盘接受袁氏的遗产,自是恨不得对方立刻就死!

  所以关系,要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还要差!

  这种情况下,袁绍怎么可能给他送来书信呢?

  阎象摇头道:“属下也不清楚,这是绍公子给主公的书信,未经主公允许,属下不敢私自拆阅。

  不过就绍公子与主公目前的关系来说,绍公子居然愿意给主公送来书信,那相比是真的遇到什么难事了。”

  “嗯?言之有理!速速拿过来,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事,居然会让那个素来好面子的妾生子,放下皮面给我送信!”

  袁术眼睛一亮,连神志都变得清醒了几分,大感兴趣的说道。

  阎象连忙将手中书信呈递给袁术。

  袁术撕开信封,看了一遍,但却没有发出阎象意料之中的畅快笑声,反而是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主公,不知绍公子说了什么事?”阎象察言观色,顿感不妙,连忙询问道。

  袁术却是直接将书信交还给了阎象,然后说道:“你且自己看吧。”

  阎象接过书信,匆匆扫视一眼,顿时发出一声惊呼:“这季秋兵锋怎会如此之利?短短三日就拿下了北海国和平原郡?”

  攻伐一郡,绝非易事。

  袁绍和袁术,各自有袁氏的门生故吏和族人支持,他们攻伐冀州和豫州的地盘,都不能说是攻打,只能算是接受。

  可就算是如此,他们用了这么长的时间,也只是各自新获得了一个郡而已。

  但季秋却能在短短三日内,拿下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一国一郡。

  想象这个差距,也就难怪袁术和阎象震惊了。

  当然,不论是袁术,还是阎象都心中清楚,季秋攻打北海郡和平原郡之前,肯定是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可纵然如此,这依然是一件极为了不起的事情。

  “难怪连那个妾生子都要放下皮面,来找我求助了。

  看来这季秋给他的压力,可是当真不小啊!

  不过也是,季秋拿下了平原郡,那就是与他比邻而居。

  若是不给季秋找点麻烦,牵制住季秋的精力,怕是他来拿睡觉都睡不安稳吧!”袁术轻笑道。

  阎象肃容道:“主公言之有理,不过此时却不是与绍公子置气的时候。

  以这季秋表现出来的潜力,若是不加遏制,只怕很快就会占据青州全境了。

  而一旦让他占据青州全境,则对主动非常不利。

  毕竟他治下还有泰山郡,而泰山郡则能同时连接兖豫青徐四州之地。

  到时他是完全可能出兵豫州!

  所以主公理应助绍公子一臂之力,一同上表举荐陶谦为左将军,领青徐二州军事。

  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不仅能借陶谦之手来压制季秋,同样也能借助季秋来消耗陶谦的实力。

  与主公而言,可谓是一举两得矣!”

  “嗯,言之有理,只是如此一来,却是给了本就实力强大的陶谦征讨四方的名义,这会不会导致陶谦做大。

  倘若当真让他打败了季秋,占据了青徐两州全境,那可就是心腹大患了!”袁术忧虑道。

  阎象轻笑道:“属下以为,此事绝不可能。

  以季秋先前展现出来的实力,绝不会轻易被陶谦击败。

  而即便是真的有这么一天,那最着急的也不会是主公,而是绍公子!”

第150章 陶谦出兵 季秋上墨山,何为民!

  徐州。

  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系发达,连接南北。

  不论是发展农耕,还是发展商贸,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尤其是陶谦担任徐州刺史后,他安置流民,兴修水利,发展农耕和商贸,让徐州迅速成为天下首屈一指的富足之地。

  下邳城,徐州刺史府。

  正厅内,陶谦及其麾下文武共聚一堂。

  文有陈登、糜竺、赵昱、王朗。

  武有臧霸、曹豹、孙观。

  “袁绍袁术竟然同时寄来书信,要举荐老夫为左将军,统领青徐两州军事。

  诸位贤达都说说吧,你们对此有何看法?”陶谦问道。

  陈登首先开口道:“使君,袁氏兄弟此举的目的显而易见,他们便是想要让使君与那季秋交战,然后好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罢了。

  但那季秋可不是易与之人,其在短短三日内就拿下了北海国和平原郡,兵锋之利,着实可怖。

  主公若要与之交手,需得慎之又慎才行。

  其实依属下之见,使君不如收下左将军官位,放弃攻打季秋,反正袁氏兄弟也没要求使君必须攻打季秋。

  使君大可装作不知此事,不予理会!”

  陈登是徐州本地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

  其背后的下邳陈氏,已经超越了城外中级世家的极限,达到了城外高级世家的地步。

  就其本心来说,陈登对季秋其实并无好感。

  因为季秋对治下世家大族太过苛待了。

  物伤其类。

  陈登也是出身世家大族,自然不会对其有好感。

  不过好感低,并不代表他就要去攻打季秋。

  毕竟季秋的地盘在青州,而他是徐州世家。

  所以对于季秋的高压统治,并没有特别切身的体会。

  而他不赞成陶谦出兵攻打季秋,则主要有以下三个理由。

首节上一节193/2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