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这个三国有龙气 第158节

  首先是马氏,他们将自家现有的所有龙器,以及炼制龙器所需的龙器秘术和材料秘术,全都献给了季秋。

  共有三十七种秘术,其中包括天晶秘术,这大大增强了工业部的底蕴。

  龙器则有四十八件。

  不得不说,马氏的确豪富。

  先前西凉铁骑找上他们,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虽然他们却是拿不出三百件八品中级龙器,但却拥有四十八件中阶龙器!

  从总价值来说,四十八件中品龙器的价值,怕是还要在三百斤八品中阶龙器以上!

  如今这些龙器全都归了季秋,季秋自是大喜。

  大手一挥,将这些龙器全都存进了龙器阁。

  其次是法氏献出来的法经。

  这是法家典籍,记载了三种法家秘术。

  其一为墨律烙魂。

  此术以墨刑为根基,融合法家“明法审令”思想,通过特殊符咒与律文篆刻,将律法条文的约束力直接烙印于受术者神魂。

  施展此术需用蕴含律法威严的特制朱砂书写律文,配合施法者的法诀,使律文化作锁链缠绕受术者魂魄。

  主要用于对初犯者的惩戒与教化,以及对重大案件嫌犯的初步审讯。

  在律法执行过程中,可确保受术者不敢轻易违背所烙印的律法条款。

  受术者若有违背烙印律法的想法或行为,魂魄便会遭受锁链勒紧的剧痛,且脑海中会不断浮现对应律法条文,强化其对律法的敬畏。

  同时,施法者可通过特定法印,感知受术者的思想动态,判断其是否有违法意图。

  其二为明镜断狱。

  此术借鉴法家“循名责实”理念,通过特殊法术构建出能够映照人心善恶、还原案件真相的明镜。

  明镜是一种法家龙器,配合以天地间的律法法则为引的咒语激活。

  此术主要用于复杂疑难案件的审理,当证据不足或证人证言相互矛盾时,此术可帮助执法者洞悉案件真实情况。

  将涉案人员置于明镜之前,明镜会根据每个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投射出与之相关的场景画面,如同回放记忆一般,清晰呈现案件发生的全过程。

  画面中还会显现出每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意图,让谎言无所遁形。

  同时,明镜会对涉案人员的行为进行律法判定,以特殊光影显示其是否有罪及罪行轻重。

  其三为天罚震世。

  此术依据法家“信赏必罚”思想,凝聚天地间的刑罚之力,形成具有强大威慑力的咒术。

  施法时需以律法为引,沟通天地,调动雷霆之力作为天罚的具象化表现。

  在大规模违法犯罪事件发生时,或用于震慑意图违法的群体,维护律法的绝对权威。

  施咒后,天空会乌云密布,雷霆轰鸣。

  根据违法犯罪的严重程度,降下不同强度的雷霆天罚。

  被天罚击中者,身体和魂魄都会遭受重创,且其违法犯罪的场景会以巨大的光影形式投射在天空中,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同时,天罚的威压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威慑力场,使心存恶念之人不敢轻举妄动。

  这三种秘术都很强大,并从不同角度强化了律法的作用。

  对于构建一个势力的律法体系,维护律法威严,有着极为强大的辅佐作用。

  不过若要修炼这三种秘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得先成为法家信徒才行!

  难怪这些秘术都威力强大,却不显于世。

  自秦亡之后,法家名声就臭大街了,如今谁还敢自称法家门徒?

  没见以律法立足的法氏家族,都自称学的是儒家经学吗?

  季秋倒不在意,他麾下官员是不是法家门徒。

  但他这里同样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信仰的排他性。

  按照他的总体规划,未来他逐步以自己的信徒,来替换现有的官僚体系。

  而他的信徒,皆是信仰他的现代思想。

  又如何会信仰法家思想呢?

  “或许可以尝试在现代思想中,融合法家思想。

  毕竟现代思想中,本就是法治的部分。

  若能将两种思想融为一体,那现代思想的信徒,或许同样能够拥有施展法家秘术的能力!”季秋心中暗道。

  虽然这事听起来有些不靠谱,但季秋却觉得,颇有成功的希望。

  一来思想这种东西,本身就是取长补短,逐渐完善的。

  不然也不会有真理越辩越明这句话了。

第131章 诸葛亮搞出的大卫星

  二来现代思想本就是在诸多古代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融合了足够多的古代思想。

  而法家思想,则是古代思想中的重要分支。

  虽然自先秦以后,就没人再敢打着法家的旗号说话了。

  但法家思想,从未在这片土地上消失过。

  历代王朝的主流思想,一直都是儒皮法骨!

  三来,先前宣传部已经对现代思想进行了本土化改良,这才有了现在的现代思想。

  既然已经改良过一次了,有了成功经验,那为什么不能改良第二次呢?

  季秋相信宣传部的能力!

  清点完两城的收获,季秋这次茂陵县之行,便算是正式结束了。

  接下来他本打算直奔益州蜀郡,寻找蒲氏家族。

  因为建造八阵图的另外一种龙器材料,就在他们手中。

  不过却在他即将启程的时候,被后方传来的消息,给拉回了泰山郡。

  这倒不是泰山郡中出了什么大问题,又或是有什么外敌入侵。

  此时的泰山郡内形势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

  到处都是新搬迁来的百姓,正在政务部的组织下定居到新的城池中。

  工业部和农业部的各项生产制造工作,皆是欣欣向荣,热火朝天!

  其他部门也都各司其职,合力推动泰山郡的又好又快发展建设。

  所以,真正让季秋回到泰山郡的原因,其实是科技部中传来的消息。

  科技部,一个成立时间很早,但在季秋麾下,却存在感并不高的部门。

  早在季秋刚拿下泰山郡,就已经成立了科技部。

  其成立时间,甚至比政务部和军务部的时间还要早。

  这得益于季秋脑海中,那句根深蒂固的现代理念,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不过科技部的存在感并不高,季秋两次召开的年终总结会,科技部都没有出席。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科技部还很不正规。

  准确来说,目前的科技部,正式员工其实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诸葛亮!

  季秋始终认为,科研是需要天赋的。

  那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灵感,远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价值更高。

  因此,早在当初他刚收服了诸葛氏,并根据诸葛亮的天赋和能力,对他做出了未来要往科研方向发展的人生定位。

  就设立了科技部,并任命诸葛亮为科技部长。

  可以说,科技部算是因人设部。

  但当时的诸葛亮才七岁,虽然天赋不凡,但还远没有达到独当一面的程度。

  即便是做了科技部长,但其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习上。

  他既要学习龙气三国的各类知识,也要学习现代世界的各类知识。

  因为季秋对他寄予厚望,希望未来能通过他,来完成两个世界体系的融合统一。

  于是诸葛亮就开始了主要精力学知识,业余时间到科技部晃晃,去进行科学实验的悠闲日子。

  但诸葛亮就是诸葛亮,即便是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科研状态,依然是搞出了一个大卫星。

  让百忙之中的季秋,都必须抽出时间来表示关注!

  科技部大楼,位于奉高县城西侧,是一座独立特性的建筑。

  这座大楼摒弃了传统木质榫卯结构,通体由玄铁浇筑而成,棱角分明,线条硬朗。

  墙面镶嵌着琉璃状的透明材质,内部光影流动,隐约可见各种机械装置运转,引得往来行人驻足惊叹。

  大楼正门两侧,立着两尊巨型铜人,手持青铜巨斧,斧刃闪烁着幽蓝的电光。

  大门上方,一块巨大的玄铁牌匾上,用鎏金篆书写着“科技部”三个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走近大门,便有一道无形的气墙阻拦,只有佩戴特制虎符令牌的人员靠近,气墙才会自动消散,大门缓缓开启。

  进入大楼内部,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空间,穹顶高悬着一盏由无数水晶串联而成的吊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地面上,青铜纹路勾勒出精密的阵图,不时有流光在阵图上闪烁游走。

  穿过中庭,顺着螺旋青铜阶梯上行,每层皆是不同领域的实验室。

  二楼是机关器械实验室,蒸汽裹挟着机油气息扑面而来。

  工匠们身穿防火皮甲,在齿轮交错的巨型机床间穿梭。

  有人操纵着机械臂,将精钢零件嵌入改良版诸葛连弩,连弩发射装置正以机关驱动,发出连贯的金属撞击声。

  有人调试着新型云梯,利用液压机关,让云梯顶端的钩爪能精准扣住城墙。

  三楼的材料合成实验室摆满青铜坩埚与琉璃器皿,身着白袍的研究员们神情专注。

  他们将玄铁碎块、天外陨铁与珍稀矿石投入机关熔炉,熔炉侧壁的刻度盘标注着二十八星宿,术士们通过调节星宿对应机关控制火候与通风。

  当炉火呈现出诡异的紫色时,坩埚内便会缓缓凝结出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新型合金,其硬度远超普通钢铁。

  四楼是能源研究室,室内矗立着数十根青铜棱柱,棱柱顶端镶嵌着散发微光的夜明珠。

  研究员们通过复杂的符咒与机关,试图将夜明珠中的能量导出并储存。

首节上一节158/2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