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茂陵,乃是前汉五陵之一。
前汉执行徒陵制度,就是将富户强行迁去守陵的制度。
前汉汉武帝时颁布《迁茂陵令》,命令财富在 300万钱以上的巨富豪门,一律迁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
这是一项于国于民都有很大好处的制度。
于国来说,大量的地方豪强被搬迁到了京城附近,便于管理,也便于征税。
于民来说,大量占据当地资源的豪强们被强制迁走了,在当地留下了大量的闲散资源,给了普通百姓们继续发展壮大的机会。
唯一苦了的,恐怕就是这些被迁移的豪强富户了。
很多豪强富户数十年,上百年的积累,往往一次迁移,就当然无存了。
不过谁在意呢?
任何制度都有获利方和受损方,如今只不过是让豪强们成了受损方而已。
全国人民都很高兴。
可惜想要执行这项制度,需要强大的中央朝廷作为威慑力,如果朝廷的威慑力不足,是难以执行这样计划的。
前汉的前中期,国力充沛,自然可以顺畅执行。
但到了后期,国势衰落,就无以为继了。
至于后汉,先天不足,从一开始就是没有执行这个政策的基础。
所以如此一个从国家层面进行财富再分配的宏观调控强力手段,便就此束之高阁了。
前汉将天下豪强富户都迁去五陵地区,给大汉的历代先帝们守陵。
这早就了五菱地区的繁荣和富裕。
从前汉后期开始,五陵少年,就已经富贵与权势了。
而五陵之中,又以茂陵最为繁盛。
因为茂陵县是汉武帝迁移豪强富户建造的城池。
当时前汉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正是国势最为鼎盛之时。
民间富户多如牛毛,数之不尽!
而前汉武帝又是格外的强势。
所以被迁移到茂陵的豪强富户质量,也是格外的高。
这些豪强富户在茂陵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从前汉中期走到后汉末期。
当然是有了很多变化。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保留着很高的品质。
普遍识字率都很高。
且大多都有家学传承,不说委以重任,但出任低阶官吏,还是能够胜任的。
当然,季秋并不会直接任命他们担任低阶官吏。
他从拿下泰山郡后,就在不遗余力的推行全民教育制度。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如果已经有了一批基础人才,可以担任低阶官吏。
所以他对低阶人才的需求,并不是非常迫切。
不过在引入了这批低阶人才后,可以对领地内他自己培养的低阶人才,形成良性竞争。
这却是一件大好事。
其次,是收获了一批城内世家。
在季秋心中,其实是把龙气三国世界的世家分成了七个等级。
首先是城内的初等、中等、高等世家。
其次是城外的初级、中级、高级世家。
最后是独一档的顶级世家。
城内这三个等级的世家,他们的人脉关系和财富,要高于寒门。
但却并不占据大量丁口和田地,他们主要依靠专业性极强的家学,来获取富贵。
比如法氏,便是依靠家族内部传承的法家学说,世代担任朝廷律法方面的官员而获得富贵。
又如已经转型为匠作家族的马氏,则是依靠家族制造龙器的能力,准备在龙器制造领域发展。
因为他们不占据大量丁口和田地,虽然有些浮财,但在季秋的现行政策中,还是属于能够被拉拢的阵营。
至于四个等级的世家,则皆是他的敌人。
初级城外世家,便能建立邬堡,掌控一县。
中级城外世家,则能借助邬堡,掌控一郡。
高级城外世界,甚至可以立足一郡,影响一州!
顶级世家,则能超过州的限制,往全国辐射影响力。
季秋向前攻打泰山郡时,拿下的泰山郡三大世家,便是初级城外世家。
不久前拿下的齐郡和乐安郡,收服的田氏和孙氏,则是中级城外世家。
北海孔氏、高密郑氏,都算是城外中级世家巅峰,距离高级世家,仅有一步之遥!
汝南袁氏,则是顶级世家!
所以目前来说,季秋处于是已经拥有了城外高级世家的实力,但还在跟城外中级世家作战的阶段。
反而来说两城收获。
因为搬迁的都是城内百姓,所以其中的世家也是城内世家。
这属于是季秋能够拉拢使用的阶层。
所以季秋获得了一批中高级人才。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马氏和法氏两个家族。
这两个家族,季秋都是要重用的。
其中马氏已经成为匠作家族,可以极大加强工业部的力量。
而法氏则在律法制定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帮助完善季秋领地的法律。
这里需要特别提一下,目前法氏家族的家主并不是法正。
而是法正的父亲,法衍。
法衍,字季谋,曾担任过司徒掾、廷尉左监。
是汉庭数一数二的律法人才。
可惜身体不好,常年卧床养病,难以做事,这才辞去了官职。
如今他更是病情严重,根本就下不了床了。
所以他将法氏的重要事务决定权,交给了儿子法正。
不过治病这事,对季秋而言不算什么。
他麾下有最出色的医生,还有融合了两个世界医疗体系的医疗手段。
论及治病能力,莫说是这个世界,便是现代世界都未必能与他相提并论!
所以法衍被带到泰山郡后,已经直接被送去了卫生部的总医院,由张仲景亲自为他治病。
最多三个月,法衍就能身体康复了。
那时,季秋麾下,将真正拥有一位律法大才。
除了法氏和马氏,还有两个家族值得关注。
一个是鲁氏,这是县的城内中等世家。
家学主要是工匠建造方面。
别的倒也平平无奇,唯独一个今年刚出生的孩子,是历史名人。
鲁芝,字世英,魏晋时期人,其经历跨越东汉末年至魏晋。
他在曹魏时期受到郭淮赏识,被举荐为孝廉,后历经多职,在天水太守任上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
在司马懿发动兵变时,鲁芝率亲兵冲出洛阳城,力劝曹爽挟持曹芳到许昌以天子名义勤王。
鲁芝后来在晋朝也担任重要官职,以清廉正直著称。
不过鲁芝今年刚一岁,未来想要为季秋所用,还要等上好长一段时间。
只能说是未来可期。
另一个是耿氏家族。
这是后汉帝国的六大开国功臣家族之一。
前汉末年,耿说服父亲耿况起兵支持刘秀创业。
耿为刘秀四处征战,败延岑、伐张步、平齐鲁、定陇右,共平定四十六郡、攻取城池三百余座,官拜建威大将军,在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四。
耿兄弟五人,其弟耿舒也立下战功,击退流民军,北抗匈奴。
其后耿氏家族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如耿秉、耿恭、耿夔等,在东汉与匈奴的战争中屡立战功,捍卫了东汉边疆。
不过这些都是家族过往的荣耀了。
就目前来说,耿氏已经衰落为茂陵城内高等世家了。
主要是为朝廷提供中等的军事人才。
而这个家族能够引来季秋关注的原因,是他们的家主是耿纪。
耿纪,字季行。
少有美名,初为丞相掾,后迁侍中,守少府。
建安二十三年正月,与丞相司直韦晃、京兆人金、太医令吉平及其子吉邈、吉穆一同起兵于许都,反抗魏王曹操,事败被杀。
虽然结果不太好,但从他能在曹操手下担任侍中高位,还是多少能够证明他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此人是忠诚于汉室之人,可以用天子密诏收服。
同时,此人已经年过三十,担任耿氏家主多年,能力趋于成熟,可以直接使用了。
第三,就是马氏和法氏家族,为了感激他的救命之恩,而特意献给他的家学和财货了。
不得不说,这两个家族还是非常上道的。
知道季秋千里迢迢跑去茂陵城,必然是有所求。
同时也知道他们今后要在季秋手底下混饭吃,绝对不能得罪季秋。
所以在稍微了解了一下季秋治下的情况后,立刻决定将自家家学和财货,全都献给季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