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第384节

  吸引他的,一个是楼兰女王的身份。

  虽说只有几百子民,可也是个王。

  再有就是,楼兰女王很有异域风情,是李二凤未曾拥有过的风格。

  他先是转首去看林道。

  见着林道只是笑,却并无额外表示。

  这才放下心来,向着跪伏行礼的楼兰人开口“尔等既愿降服,那自此以后编户齐民,入大唐版图。”

  “楼兰王,入长安城侍奉。”

  说完,转首询问林道“此地~~~”

  “没必要留人。”林道坦然相对“过不了几年就会彻底被风沙吞没,所有人都迁走就是。”

  李二凤颔首点头“如此甚好。”

  就楼兰国此时的环境而言,李二凤都看不过眼。

  这破地方没水啊~

  等那边的小池塘彻底干枯,不断滚动的风沙,就会将这里彻底淹没。

  在这驻军,光是运水来的负担,就能让人崩溃。

  得知大唐收纳了他们,还要将他们迁徙去有水的好地方。

  楼兰人都是喜极而泣,欢呼雀跃。

  他们是真的过够了,这等朝不保夕的日子。

  所有人都是眼睁睁的看着湖泊一天天变小,看着一条条的河流断流。

  他们都很清楚,等到彻底干涸,就是他们的死期。

  可他们却是没有应对的办法。

  现在有了活路,一个个激动的要疯。

  跑回城里,简单收拾一番,连碗筷都来不及带上,就急不可耐的出城跟着唐军走,深怕会被抛弃丢下。

  巅峰时期曾经有一万多的人口,三千兵马的楼兰国。

  在大自然的面前,已然是彻底成了昨日黄花。

  唐军沿着孔雀河干枯的河床行军。

  期间楼兰女王曾神神秘秘的向李二凤表示,她知道沙漠里有一处小绿洲有水,可以带唐军去取水。

  这是她们楼兰王室历代相传的秘密。

  老国王临死之前才会交代的重大秘密。

  一旦彻底没了水,还能通过这个隐蔽的绿洲活下去。

  听到这话,李二凤笑的眼泪都下来了。

  这就是小国的悲哀了。

  他们看重的珍贵资源,用来保命延续传承的资源,在真正的强国面前,却是一文不值。

  大唐,还能缺她一处小绿洲?

  “你倒是挺有诚心的。”

  李二凤看着楼兰女王那满是异域风情的面孔,满意颔首。

  “你且从子民中挑选一人继承楼兰王位。”

  “至于你,回到长安城后,自入宫就是。”

  入宫了,自然就不能去可汗国王舞蹈团跳舞。

  可毕竟是一个王位,还是要先选好王位继承人,担负起舞蹈团的工作来。

  大军不断前行,随军的楼兰人,惊讶的发现,哪怕沿途没有水源,可他们每天都能喝到清甜干净的水。

  是真正干净的水。

  这可真是太让人惊讶了。

  全是文盲的楼兰人,每天都要向着李二大帐的方向行礼叩拜,认其为天神下凡。

  楼兰女王更是全身心的敬佩臣服,服侍起来更加卖力。

  大军一直行进到了阿耆尼国,就是汉时的焉耆国,干枯的孔雀河方才出现了流水。

  唐军一战破了焉耆人的王都,俘获了他的国王龙突骑支。

  这位国王被押解到李二凤面前的时候,还在叫嚣着突厥大军是不会放过你们的云云。

  大帐内的唐军文武,皆是笑个不停。

  宇文士及好心的提醒他“你视为依仗的西突厥,已经被灭掉了。”

  龙突骑支不信,依旧叫骂不止。

  李二凤自然不会惯着他,当即命人拖出去砍了。

  再从他的儿子里,挑选一个继承王位,送去长安城学习舞蹈。

  “此地更名汉时旧名焉耆,设州置县,归属天山南道。”

  城内百姓大部迁徙而走,再从中土抽调百姓前来屯田安置。

  少不了的从世家大族之中,剥一些人口过来分置。

  唐军继续沿着天山西进。

  攻灭了龟兹国,同样设州置县,同时将天山南道的治所设置在了这里。

  打到疏勒的时候,北边的李也打到了热海岸边的碎叶城。

  等待李前来汇合的时候,李靖的军报快马送达。

  他已经攻破了吐蕃国都,抓获了吐蕃文武宗室,灭其国。

  而且大军开始向着大小勃律等国进发。

  听到消息的李二凤,当场红了眼。

  他的灭国之功,遭遇了巨大的竞争对手。

  干脆就是不等李了,疯狂奔翻越了葱岭,先灭吐火罗,再灭小国无数。

  在这里设置了河中道,设置州县。

  同时下令,唐直道要尽快修建过来。

  绕过葱岭,从碎叶城方向修过来。

  紧赶慢赶的李,过来的时候连口汤都没能喝到。

  他还悲催的被留下,进行善后。

  毫无疑问,带着几十个国王回到长安城的李二凤,又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宴会。

  几十个可汗国王一起跳舞,场面震撼恢弘。

  群臣带着可汗与国王们,一起为李二凤上尊号。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

  “无所不能,天下归一的大唐天皇帝~~~”

  庆祝之后,李二凤也是向林道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大唐疆域如此广袤,单纯依靠唐直道,恐难以掌控。”

  “子厚兄助我~~~”

  林道毫不犹豫的应下。

  先是掏出了电报机,价格上非常便宜,等重黄金就行,还送备用电池与太阳能充电器。

  至于交通方面,林道表示不急,先把唐直道修好了再说。

  “等你建好了唐直道,我再卖你铁路。”

第263章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至正十一年,四月初七。

  河南江北行省,汝宁府,颍州。

  蒙蒙细雨,如烟似雾。

  雨珠淅淅沥沥的洒落,融合尘土化为泥泞。

  ‘啪叽!’

  一脚踩进泥坑之中,抬脚看着价值几百块的鞋子灌满黄汤。

  “这天气。”林道微微叹气,甩了下脚“这是不欢迎我来?”

  他的身形消失不见。

  再度出现的时候,身上挂着长款雨衣,脚上也是换上了长筒胶鞋。

  低头扫了眼泥泞不堪的道路,冒着风雨迈步前行。

  有路必有人。

  找着了人,就能知道这儿究竟是哪。

  也能知道,这次来到的是何处时空。

  雨一直下,林道不说话。

  沿着泥泞的道路前行数里地,终于见着了路边一处村落。

  抬手看了眼腕表,时间已近巳时三刻(上午九点四十五)。

  “该吃朝食了。”

  他望着并无炊烟升起的村落“连炊烟都没有。”

  古时平民百姓,通常一天两餐。

  巳时吃朝食,申时吃哺食。

  哺食主要吃早上的剩饭,朝食却是必须生火的。

  远观村落虽显破败,却并无荒废之感。

  到了饭点却没有炊烟,必然有事。

  抬手按了下黑色雨衣下,鼓鼓囊囊的旅行包,林道迈步走向村中。

  斑驳的墙壁,开裂的门板,破碎的砖瓦,泥泞的道路,无一不在彰显这处村落的穷困。

首节上一节384/5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