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268节

  李逸还在洗漱,

  太子右卫亲府仪同常何来了。

  “吃了没?”李逸问,“早上做了锅贴,羊肉馅的,一起吃点。”

  常何倒也没客气,“虽没吃过锅贴,但你家的东西肯定好吃,定要尝尝。”

  等金黄酥脆的锅贴被倒上来,

  常何笑道:“这不就是牢丸煎成的吗?”

  “差不多吧,但也并不一样,你看这锅贴包的时候,只中间把皮捏住,两边是开着口的,煎的时候先加少许油,然后再放些水,最关键的一步是最后要加少许面粉调的水,这样才能煎出底下的一层薄脆,”

  常何一口一个,吃的嘎嘎响。

  “常兄何事寻我?”

  “这锅贴好吃的我都忘记正事了,昨日陛下不是派左屯卫将军何潘仁率兵去讨伐司竹园山贼祝山海了吗,出事了。”

  “啊?”

  “何潘仁昨日战死司竹园了,”

  李逸惊的嘴都合不上了,堂堂从三品的左屯卫将军,就在长安边上,跑去围剿千余人的山贼,结果把自己剿死了?

第252章 临危受命

  东宫。

  李逸进殿时,正听到李建成正跟李纲等在说何潘仁兵败被杀之事。

  “何潘仁终究不过是个粟特胡商,为人精于算计,但统兵打仗并非所长,当年不过是有迎接驾之功,这才官至左屯卫将军罢了。”建成说到何潘仁,一点没为一位高官战死流露出半点体恤,反是出言嘲讽。

  “詹事以前曾为何长史,你觉得此人如何?”

  “潘仁,贼也,每欲妄杀人,臣谏之即止,臣为其长史,可以无愧。”

  李纲大业末在户县隐居,何潘仁司竹园聚众为盗,就把李纲劫来当长史,对那段经历,李纲说问心无愧。

  话里其实还在点建成,

  因为这位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如今为东宫官之首,李纲经常劝谏太子,太子十句是九句听不进去也不理睬的。

  太子对他这个太子詹事的话听不进去,反而却对韦挺、李安俨、任粲、唐临、冯立等言听计从,甚至李逸的话,有时都比他的更能让太子听的进去。

  “贼终究是贼罢了,何潘仁这种贼,就不该让他身居高位,更不该授他要职,他一胡商,有什么能力官至三品的左屯卫将军?”

  “詹事不也曾进谏圣人,古者乐工不与士齿,虽贤如子野、师襄,皆终身继世不易其业。

  何况胡人商贾乎!”

  李纲见他一口一个詹事,却一句老师都不称,不由的道:“然何潘仁毕竟是朝廷左屯卫将军,又是奉旨剿贼战死,为国捐躯,殿下身为储君,还是要留些口德,否则传出去,未免让人心寒。”

  “何潘仁这种尸位素餐之人,死一个少一个。”建成直言。

  李逸听了也不由的感叹,这太子殿下确实有点凉薄了,哪怕何潘仁不是他的人,也没必要这样。

  “何潘仁怎么死的?”李逸好奇。

  “还能怎么死的,蠢死的笨死的,这何潘仁当年也是家住司竹园附近,后来又曾进司竹园聚众为盗的,对那边地形了解,陛下才派他领兵,结果他轻狂自大,带兵急行军至司竹园,

  不做休息便发动进攻,为祝海山手下头领张子惠诈败诱之深入竹海,遭遇埋伏,何潘仁几百骑前锋全军覆没,”

  说到这李建成还是忍不住又骂了几句。

  李逸也只能摇摇头,何潘仁跟之前庞玉一样犯了轻敌之过。

  只是没想到,他堂堂从三品,都直接被斩杀。

  死了一员三品将军,

  皇帝也震怒了,马上又派出了骁骑将军赵钦、王娑罗二将统兵前去征讨。

  骁骑,是左右翊卫的军号。

  赵钦和王娑罗,也都是从三品的左右翊卫将军。

  死了一个,又派出了两。

  “祝山海为何作乱?”李逸又问,现如今关中已经相对安稳,比起关东陇右等地,那是强多了,外面的灾民都往关中跑,没见关中百姓往外跑的,祝山海等却还能一下子拉起一千多号人来,

  甚至还能干死派去围剿的官军,就很奇怪。

  “山野刁民,不服王化罢了,还能是什么原因。”建成不屑道,他根本不屑于知道祝山海为何而反,敢反,那就围剿,诛杀。

  骂了一会何潘仁愚蠢无能后,建成开始商议起出兵河西之事,李纲出言进谏,认为现在河西局势很好,用不着太子亲自前往,也用不着发兵两万,太过兴师动众。

  李建成出兵河西,自有盘算,哪听的进李纲这三番五次的劝说。

  “詹事还是朝廷礼部尚书,那边事务也还很多吧,孤这里就不多留詹事了,任粲,替孤送一下詹事。”

  李纲起身离开的时候,黑着一张脸。

  待他离开,李建成对众人道:“这老头,太过古板,真想不明白陛下怎么用他为太子詹事,还授他礼部尚书,孤看来,李纲也不过跟何潘仁差不多罢了。”

  嘲讽了李纲几句,

  李建成指着地图,“明日大营点兵,后日一早便正式拔营出发,直奔原州萧关。”

  萧关,又称陇山关,在原州北面,位于黄河支流清水河上游,六盘山脉横亘关中西北,萧关正扼守着泾河谷地进入关中的山口处。

  所谓山河四塞,关中险要,萧关正是四关中的西北门户。

  距离长安一千里地之遥。

  李建成却要求十日内,全军两万人,包括六千辅兵,也一样要求十日内抵达。

  “殿下,军行百里,不战自疲,”唐临出声。

  建成却道:“此次出兵河西,与上次出兵谷州不同。从长安直到萧关,这一路上都是在我大唐境内行军,是安全无忧的。用不着每日只行军半日便开始安营扎寨,营寨扎简易一些便行,一日百里绝没问题。

  等到了萧关后,士兵再休整也不迟。”

  李逸也是参加过两次征讨的,知道大部队行军的复杂和困难,得边走边整队,否则极容易掉队。

  一天走个三四十里都挺累了,毕竟还得安营扎寨,一天步行百里,还要携带辎重粮草,那绝对是要人命。

  何况,这还要连续急行军十天,长途跋涉一千里远。

  李逸觉得建成太想当然了,跟何潘然也没啥区别。

  与其要求一天一百里,还不如提前几天出发,路上再多走几天。十天一千里,换成二十天,那一天行军五十里,岂不就轻松的多。

  到了原州,真要有战事要接应,士兵们也还有战斗力。

  稍后,

  李建成宣布李逸将成为中军的总管,这让韦挺、李安俨等都对李逸投来很复杂的目光。

  “殿下,臣不知兵,实在难以胜任中军总管这么重要的职位。”

  “上次东征,你可是战功最高的,怎么能说不知兵呢。”

  中午,建成留李逸在东宫用膳,下午接着讨论西征的事,建成计划倒是做的很长远,假如河西有乱,到时他们就要兵出萧关,直插凉州,

  他甚至有个要统兵一路杀到最西端的沙州敦煌的设想,

  说着说着,李建成甚至指着地图上隔着几百里大漠的伊吾,“孤听说当年隋派大将薛世雄征伊吾,让突厥启民可汗出兵协助,可到了约定时间,不见启民可汗的兵来,

  薛世雄便独自率一支孤军深入茫茫大漠,经历千难万险,突然神兵天降伊吾城下,伊吾国王惊骇万分,直接开城投降了。”

  说到这,李建成还有些兴奋。

  “当年薛世雄孤军远征,降服伊吾,隋朝设立伊吾郡,后来派兵留驻,隋乱,复没于胡。

  如今伊吾听说被粟特胡所占据,向突厥称臣纳贡。”

  李建成看着地图上遥远的伊吾,目光里闪着兴奋的光,“你们说,我们若是效仿当年薛世雄渡沙漠降伊吾如何?到时突袭伊吾,将伊吾收复。”

  没人回应建成,

  就连他的心腹韦挺都觉得有点过于异想天开,现在萧关以外,整个河西都还是李轨的地盘,连陇右都还有几郡是李轨的。

  哪怕拿下李轨,但要接收实控也还需要很长时间,唐军不可能就从萧关一路跑到伊吾,那可是还有三千多里,尤其是出玉门关后,还有几百里沙漠呢。

  “唐临,你拟个计划,到时若有机会,就出兵伊吾。”建成吩咐。

  太子校书郎唐临有些无奈,可也不好扫建成的兴,只好应下。

  中途休息,

  李逸去放水,常何跟他同往。

  “那个唐临什么来头?”

  “也就是九品的太子校书,他祖父曾是北周宰相内史令唐瑾,曾被赐姓宇文氏,”

  “没听过。”李逸直言。

  “那他耶你应当听过,唐令则,曾是隋朝太子杨勇的左庶子,因曲意迎合杨勇,后来获罪被杀。”

  李逸听的大为惊奇,李渊怎么尽给建成选些奇怪的人辅佐,李纲号称太子杀手,这个唐临,他爹当年本来是挺有名的才子,承家学做的好文章,还精通音律,结果却很没操守,对杨勇一味的奉承迎合宴游戏狎,最后落的被杀下场。

  李渊却还选他侍奉太子建成。

  “不过唐临有个堂兄,唐皎,倒是在秦王府做参军。”

  这又出乎李逸意料,这堂兄弟俩还东宫、秦王府两头做官呢。

  放完水回到殿上,

  刚落座,

  外面就有人送来一个惊人消息。

  今天一早领兵前去讨伐司竹园山贼祝山海的两位骁骑将军全都战死,

  又没了两个从三品的翊卫将军?

  连太子这下都震惊了。

  “这怎么死了一个蠢货,又来一双?”

  韦挺起身:“殿下,臣觉得这伙司竹园山贼不可小觑,接连折损三员从三品的将军,实在是让人震惊。

  必须尽快将他们剿灭,否则会引发京畿百姓慌乱,也实在有损朝廷颜面。

  这次必须得派出能征善打的智将、猛将,

  臣举荐浅水县公李逸,上次东征,浅水县公仅凭千余押粮新兵,就能连败关东九员猛将,夺三堡五寨,招降九将。

  这等本事,请浅水县公出马,必能马到功成。”

  李逸扭头看向韦挺,很想撕烂他的嘴。

  “我听说韦骠骑也是擅骑射熟知兵法,不如就有劳韦骠骑出马?”李逸冷哼道。

  常何李君羡两东宫翊府郎将,倒是在旁的听得很心动。

  “殿下,臣愿往!”二将异口同声。

  李建成看了两人一眼,就转过了头,

首节上一节268/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