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253节

  今日攻城,秦琼部也折损了不少,毕竟能展开进攻的地方并不大,还是仰攻,城堡上却是居高临下的射击,

  风雪中那些尸体已经冻硬了。

  有士兵举着白旗,他们是来收尸的。

  城堡上的守军,也任由这些去除了盔甲、武器的士兵来给袍泽收尸。

  风萧萧,

  谷水寒。

  “禀报总管,今日我军战死三十七人,还有一百多人受伤。”

  罗士信默默道:“二哥他们的弓箭手很犀利,今天还只是试探进攻,明日只怕会有场真正的血战,到时必然还会有重弩车、投石车等上场,”

  “我们还得提防夜袭,他们有可能今晚会来袭击,不仅得防东南面,还得防着其它几面,

  虽然两面是崖一面临河,但谷河结冰,冰面甚厚,他们有可能从冰上来,就是那两面悬崖,也并不是就完全没可能。”

  李逸佩服不已,这就是经验丰富,算无遗漏。

  “那我们各处都加强布防,小心戒备。”李逸道。

  “其实最好是主动进攻,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虽然二哥他们今日扎起了营寨,但我在城堡上看的清楚,这营寨还没扎牢,还有许多漏洞破绽,不少防卫薄弱之处,

  南岗堡现在有两千人,本来留有一千人的机动预备队的,准备随时策应增援其它几座堡寨,没想到二哥八千人全来攻南岗,”

  罗士信觉得这样守太被动了,

  觉得主动下山夜袭更好。

  “会不会太冒险了,也许秦将军故意露出破绽呢?毕竟他也是久经战阵的老将,就算是白天时间短,可他应当也很清楚哪里薄弱,或许正等着我们一头扎进去呢。”

  “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打仗嘛,不可能事事周全,你是总管,你来决策。”罗士信道。

  李逸觉得被动防守,也未必就守的住,但主动出击,却又非常冒险,他感觉这主将挺难当的,命令倒是好下,但一切后果也得自己承担。

  这可是几千条性命啊。

  “罗兄,你说我们为什么非要打打杀杀呢,你也说了,山下这出现的将旗,你都熟悉,都曾是不错的好兄弟,

  秦叔宝程咬金大名我也听过,还有牛进达吴黑闼李君羡常何我也有听闻一些,虽然田留安刘德敏他们我不熟,可既然都是你曾经兄弟,

  你说我们能不能劝说他们弃暗投明,也归附我大唐呢?”

  “王世充为人,罗兄你是深有体会,现在他们率军来攻,估计也是被逼的吧,跟着王世充没有什么好结果的,

  你看这些年中原都打成一锅粥,百姓民不聊生,王世充现在虽是洛阳朝中太尉,可谁不知道他野心呢,他要不了多久肯定会篡位称帝的,到时洛阳朝廷会更乱,

  反而关中大唐,长安天子宽仁,不仅对从龙义士,就是对过去的旧友、同僚们也很友善宽仁,对治下百姓就更好了,

  关中百姓现在虽然也还挺苦,但跟关东比起来可就强太多了。”

  罗士信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我又岂不知王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又性猜忌,喜谗言,正因看透了他,我才接受你的提议,反正归唐。

  但二哥他们不一样,我光棍一条,洛阳城中只有几个妾侍,无父母无妻子儿女,可二哥他们有妻儿老小,都在洛阳城中,被王世充控制着,哪能说反就反。”

  “先前庞玉、皇甫无逸他们孤身离洛奔长安,他们的父母妻儿可都还在狱中关押着,就是年前独孤武都等人谋引唐军入洛阳,事败被杀后,他们的妻儿也全都被牵连,独孤武都三岁的儿子,都被下狱了。”

  李逸长叹一声,这确实难解。

第238章 杀敌八百自损三千

  夜。

  倒春寒侵蚀着夯土城堡,

  城头旌旗凝霜结冰,风吹不动。

  李逸身披铁甲,外罩战袍,按着腰间佩剑巡视城防。

  白日郑军抛射的羽箭还斜插在垛口,尾结结满霜晶。

  城下,还有郑军残留的攻城槌,被唐军火箭摧毁后,像条冻僵的百足蜈蚣趴在地上。

  身上的铁甲就像是包裹着他的冰块,虽然里面有羊袄背心,外面还有锦裘战袍,却仍让他冷的直打颤。那些普通的士兵既没锦裘也没羊皮背心,更冷。

  前面角楼,传来士兵的哼唱。

  数名士兵正佝着腰缩着脖子在烤着火,一伙十人分成两班,每班当值一会,就赶紧换回来烤火。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跟粮无些小”

  这歌以逸以前在御宿乡也听乡人唱过,名叫挽舟者歌,是当年杨广三下江都时,征发的那些民夫挽龙舟而唱的。

  沙哑的声线里,火光照在他们的脸上,

  这些守夜当值的士兵,衣着单薄,盔甲破损。

  李逸走进来,

  歌声戛然而止。

  士兵们慌们起身,一人有些紧张的解释,“我们一伙人,分成两伍轮流值守,换着来这里避风烤火,外面实在太冷了”

  李逸走近,“给我让个位置,他娘的马上二月了,居然还这么冷,手都要冻僵了,我也烤一下。”

  大家见他这般,倒是松了口气,赶紧让出个位置。

  火烧的不大,勉强能给人些温暖,后背却还是冷,好在这角楼里能挡些风。

  一边烤火,李逸一边跟他们闲聊着,

  这烤火五人,有一个是洛阳兵,先前被李逸他们破堡俘虏。

  李逸把那两千俘虏,组成了几个补充营。

  白天的战斗损失了一百多人,便从补充营选了一百多个俘虏补充了进来。

  “你那挽舟者歌唱的不错,以前难道真挽过龙舟?”

  “回总管,我以前是运河漕丁,后来挽过龙舟下江都,再后来被编入王世充军中充做运粮船夫北上洛阳,再后来被编进了军中”

  “你叫什么名字?”

  “陈菱角,外号老撸,江淮人。”

  “你以前做过舵手?”

  “总管也知晓我们漕工的话?”

  李逸解下干粮袋,给每人抓了两把炒米,“炒过的,加了盐,干嚼着也挺香。”

  大家没想到李逸这么好说话,纷纷伸出双手接过,不住的道谢。

  陈菱角出生于江南水乡,家就在扬州乡下,从小就习得好水性,长大后打过渔也跑过船,后来在运河上做了舵手,再后来被征去挽龙舟,遇天下大乱,又成了运军粮的船夫,

  随王世充到了洛阳,再没能回家乡,从民夫到士兵,一场场战斗侥幸存活。

  “听说江淮排槊手和江淮弩手非常精锐,王世充这些年立足的根本。”

  陈菱角说他步槊用的还行,弓弩一般,以前在河上讨生活,不管是拉网还是操浆、掌舵,都是很要力气的。

  “我相信,你早晚能够再回到家乡的,而且那时必然是衣锦还乡,以军官身份。”李逸拍了拍他肩膀。

  陈菱角没接话,

  其实一晃数年在外,早没家中音信,也不知道家中父母兄弟们可还在,他也曾给家中寄过信,但都没有回复。

  他甚至都已经不去想将来了,

  在这乱世,谁知道有今天没明白呢。

  吃完一把炒米,李逸起身离开,继续巡逻。

  罗五他们继续跟上护卫,

  “你们想家吗?”李逸问。

  “想。”这些来自罗家堡的亲兵都不约而同道,虽然离家还不到一个月,可已经想家了。

  山下,

  营中灯火点点,

  巡完一趟,准备下去的李逸看到一处刻字,“愿早还乡。”

  雪花飘飘,

  那四个字有些模糊了,也不知道是哪年哪月,哪个守堡士兵留下的,更不知道他是否还在。

  一夜北风吹,

  天明,

  李逸早早起来,

  抓起一把雪擦脸,把脸擦的通红,整个人都精神了。

  早饭是粟米饭,

  堡中虽缴获了不少粮食,可没有什么菜,只有些盐和酱菜。

  好在李逸押粮时带了些腊货。

  腊肉切成骰子块,放在饭里蒸,粟米饭蒸出来吸了油,咸香软糯。

  每个士兵也能分到一粒蒸软的小腊肉,虽然就那么一点点大,但能在战时吃上这个,也不错了。

  罗士信顶着两个黑眼圈,看来昨夜没睡好。

  “今日攻势估计会很猛,伤亡不会少。”

  “哎,也只能兵来将挡了,要是抗不住,就发烽烟向太子求救。”李逸也只能如此。

  辰时三刻,

  太阳完全被乌云挡住,

  郑军的号角声撕裂风雪,

  程咬金亲率两千步卒,推着包铁云梯压上坡道,

  昨夜郑军没有夜袭,堡中唐军也没出城夜袭,难得相安无事一夜,

  城堡上十六架床弩待命,

  城头和城墙内,站着一排排的弓箭手,

  他们只需要在敌人密集接近城墙时,听从城上的指挥官命令,对空吊射就行。

  “二百步!”

  “一百五十步!”

  有军官不断的在目测距离,经验丰富的军官能够很准确的目测距离。

  李逸完全是个门外汉,指挥战斗的事他全权交给罗士信负责。

  丘神俨、李德奖、武君雅、姬思恭等被安排分别驻守其余堡寨。

  当程咬金指挥的士兵靠近百步,

首节上一节253/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