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其它的赏赐倒也还是给了。
李逸于是由浅水县男爵,荣升浅水县开国子爵。
勋加二转,累积九转,为大将军散实官,散职加三阶,升为正七品宣惠尉散职。
散实官和散职都不值钱,现在很泛滥,也没职掌,唯一值点钱的是,能够请授勋田。
大将军做为九转勋,可得一千五百亩勋田。
这意味着李逸还能再获得五百亩永业,皇帝又额外赏赐一千亩,这次又能到手一千五百亩地。
秀芝、李存孝等七人放免为良,李逸失去七个奴隶,但皇帝补偿他二十个。
“臣谢陛下洪恩。”
李逸谢的非常真诚,
这次赚大发了。
拒绝长安县尉,也是必须的。长安县虽有六个县尉,一人管一曹,但李渊说他是专职捕贼,也就是管法曹的县尉,人称捕贼尉。
这个县尉是最难当的,因为京师这么大,哪怕长安县只管一半城里一半城外,但加起来五十多坊外加五十多乡,
京师京郊那么多王公贵族宗亲,门阀豪强,别说小小县尉,就是京兆尹,这名面上的京师地方长官,也是很难当的,
唐朝历史上的京兆尹,绝大多数干不满一年就被撤了。
李逸既无经验,也没什么显赫背景,想当好这个差太难,更可能是上任没多久,就得罪重要权贵,或是被人踢出来背锅,
所以啊,还是不去趟那浑水,
干嘛那么辛苦呢,
俗话说,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连当个京城的县令,都被称是前世恶贯满盈,才会这世罚做京城县令,可见这京县令多难当,那京县尉就更难当了。
人啊,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鸿运当头,天上掉馅饼。
这三千羌骑叛乱,本来是一桩大祸事,结果李逸这里却因祸得福,升官晋爵,赏钱赐地,
好事一堆,
但也是他把握住了,
半路听闻羌兵叛乱烧杀抢掠,及时果断的就组织安排,他没有逃去长安城避祸,
反而是留下并组织了兴盛里的村民退到易守难攻的冯六郎庄园,
甚至派出了自己手下羌奴侦察敌情,
这些表现,值得嘉奖,尤其是误打误撞下斩了旁地的首级,这可是实打实的大功一件。
皇帝告诉李逸,
如今叛羌因旁地被杀,三千羌贼已四分五散,一窝蜂的往南山逃,图逃往汉中。
庞玉集结了一万人马,衔尾追击,已数败羌贼。
但李渊给庞玉下了道秘旨,让他不要斩尽杀绝,而是撵着羌贼溃兵往汉中跑,庞玉率领的一万唐军,在后面跟随入汉中。
以剿灭叛变羌兵的名义,正式兵入汉中,
汉中此时虽然也名义上归附大唐,但没啥实际控制,
当初李渊带兵南下,攻打关中,阴世师卫文升等主持长安防御,李袭誉辅佐代王守卫京师,他提出派兵占据永丰仓,散发粟米赈济贫穷,拿出仓库中钱绢赏赐将士,
快马传檄各郡,一起联合围剿盗贼,
但阴世师却不同意,李袭誉跟阴世师不合,便干脆请求去老家招募军队。
他老家就在汉中旁边的安康,世为当地豪强,他大哥李袭志原在岭南桂林为始安郡丞,天下大乱后,也是招兵买马,自称总管,打退了周边多次进攻,相当了得。
李袭誉抵达汉中,立即以朝廷名义,召集地方豪强大族,甚至是蛮族部落酋长们,给他们开出了很丰厚的条件,封官许诺,还真就拉起了一支军队来。
不过他这边刚拉起军队,那边李渊已经击败卫文升、阴世师,直接拿下长安。
李渊听说李袭誉在汉中招集了一支大军,立马派使者快马加鞭赶到汉中,带去亲笔信,
李渊给李袭誉的条件非常不错,咱们都姓李,几百年前是一家,你来长安,我们两家结亲连谱,我还代表朝廷封你为安康郡公,并封你大哥为桂州总管、始安郡公。
李袭誉看了看自己新招起的人马,再看看李渊的势力,
最后选择上表归附李渊,回长安上任去了。
汉中等地表面上也是因此归附,但实际上各方势力自治,甚至因天下大乱,这些地方世家,跟蛮族首领们互相攻击,开始兼并。
去年,也就是李袭誉归附入朝后,李渊便派李孝恭为襄州道招慰大使,在李袭誉家族的向导下,出长安至安康,然后入川,经达州,开州等地到达夔州,在这一带招降抚慰。
又遣云阳令詹俊、武功县正李仲衮等前往巴蜀招抚。
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这一块,有三大重镇,汉中、安康、商洛,李袭誉家就是安康最大的豪强世家,这一支也确实是出自陇西李氏的分支。
汉中是汉水河谷第一重镇,如今更名梁州,由魏城县伯陈茂掌握,但在越来越激烈的汉中内乱中,这位曾经隋文帝心腹,任过益州总管府司马的陈茂,也死于汉中蛮族的袭击下,
李渊虽马上派从江都归来的陈茂儿子陈政去接替父职,授其梁州总管,
但是,这个陈政刚到梁州,也被蛮族击杀,
但有密报,陈政可能并不是死于蛮族,而是有可能被汉中豪族所害。
明显还是权力之争,本土势力不愿意接受长安空降的刺史。
眼看汉中越来越乱,
李渊必须得派兵过去才行,
李孝恭人在川东,也忙着跟那些巴山蛮族等作战,根本抽不开身,李渊便借追击叛乱羌兵之名,一万人马杀过去。
皇帝还给庞玉一道密旨,
等他进了汉中城,就向当地官民宣旨,设梁州总管府,管梁、洋、集、兴四州,由右卫将军庞玉担任梁州总管、刺史。
一万唐军,就驻扎于梁洋集兴四州。
李逸并不知道皇帝还有这些复杂的计划,在皇帝眼里,三千羌骑已经赶进南山,他们反成了唐军掌握汉中的先锋。
李逸还在高兴得了许多赏赐,李渊却已经要得到整个汉中。
第126章 拥入怀中
太极宫前,
吏部官员主动送来了他的三道官告,分别是浅水县开国子爵告身、大将军散实官告身、宣惠尉散职告身。
这次,吏部不仅主动送告身上门,而且不收绫绢朱胶钱,因为皇帝特意交待过。
“恭喜李大郎晋封县子,前程似锦飞黄腾达。”
还是先前李逸领告身的老熟人,记得第一次去领太子正字告身,对方态度还很不好,嫌他们去晚了影响他下班。
如今对李逸却是非常恭敬了。
李逸摸出一粒金豆子,重一钱,笑着塞到他手里。
老吏瞥到金光,心里有数,能换八百个肉好,可以买上好几斤羊肉了,笑着道:“可使不得,不敢不敢。”
“辛苦你跑这一趟了。”
假意推辞了几下,老吏收下,告辞离开。
没一会,少府寺又来人,送来了给李逸赏赐的钱绢奴隶,十万钱、黄金百两、千匹绢,二十口奴隶。
十万钱足有四百多斤,拉了小半车,而千匹绢更是一大堆。
二十个奴隶,十男十女,皆是青壮,看着都非异族。
李逸询问他们以前身份,正说着,
秀芝出来了,
身上穿着册封的青色翟衣,头上是七花树,李逸差点没认出来。
那些花树,是以大小不同的金银花片制作,极其精美,真的就组成了一朵朵花,花上甚至还有小人。
这些花树看着极繁复,每朵大花,还又由七朵小花组成,
但好在贵妇们也不愿意每次花太多时间来戴这些花,所以有蔽髻这种花树冠,直接把花树安装在这顶帽子上,用的时候直接带到头上。
为稳固花冠,两颊还各有一条装饰极为精美华丽的长钗插入花冠两侧,称为两博鬓,秀芝的两博鬓上,也各有七朵金银制成的花钿。
七花树七金钿两博鬓,
青色翟纹礼服,
这是她刚才正式册封三品崇义郡夫人时的礼服,
珠光宝气,
这套奢华高贵的礼服一穿,秀芝就成了一个雍容华贵的贵妇,甚至脸上也还特意画了妆。
“阿郎,”秀芝很不自在的站在那。
“浅水县子见过崇义夫人。”
秀芝脸赤红,“阿郎取笑我。”
“夫人可是三品郡夫人,我这个子爵只是正五品,当然得行礼拜见。”李逸笑着道。
秀芝感觉跟做梦一样,好像又醉了,可又没喝酒。
“夫人很快就会适应的,”
秀芝受封郡夫人,还被皇帝请进宫做六皇子的保傅,不过皇帝给她放了几天假,先回家安顿好。
柱子兄弟俩就留在李逸那读书,
身份也是变了,现在是郡夫人的儿子,不再是李家奴仆。
秀芝长安也有了宅,将军营还赐地千亩,李逸的那一千亩赐地也在那,这次兵乱,将军营差点灭村,好多绝户地。
秀芝也请求落户罗家堡,并没有说再回夫家原籍。
她两儿子也可以在长安住,长安读书,但她还是相信李逸,希望自己进宫后,孩子跟着李逸。
李逸也是愿意的。
皇帝赐给秀芝的十万钱、三十两黄金、三百匹绢,秀芝说要给李逸。
“让我帮你保管?”
“是送给阿郎,若没有阿郎当初施手相救,我们娘三早就没了,这再造之恩,没齿难忘,这些赏赐便送给阿郎做报答。”
李逸惊讶,
这可是很大一笔钱,长安城都能买几套房子,许多乡下小地主,一辈子也攒不到这么多钱,更别说普通人。
“这是陛下给你的赏赐,你好好留着,以后供门栓门柱兄弟俩好好读书,将来买田置地,娶妻养家,还有你养老。”
秀芝却执拗的非要给李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