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131节

  “臣李逸拜见圣人,吾皇万岁。”

  秀芝他们也跟着说,结果前后不一,很不协调。

  李渊却不以为意,

  对他招手,“无逸,快来,坐朕右手边。”

  “一路赶来,还没吃吧,这御膳赶紧吃点。”

  他又对秀芝五人也道:“你们也吃。”

  “边吃边聊。”

  李逸却不过李渊的热情,于是只好跟皇帝同坐御榻之上,捧起饭碗就吃起了御膳。

  不得不说,皇帝的御膳,既精致又美味。

  那道葱醋鸡,皮黄肉白,肥嫩鲜美,佐以葱醋,绝妙。

  汤浴秀丸,有点像红烧狮子头,里面还用了荸荠。

  李渊还跟他讲这道菜呢,说这道菜最早是南北朝食经上所载的跳丸炙,后来隋炀帝乘龙舟下江南,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一州至百舆,极水陆珍奇,杨广看了扬州的琼花,

  对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十分留恋,回到行宫,吩咐御厨以四景为题,制作四道菜肴。

  御厨们在扬州名厨指点下,费尽心思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这四道菜,杨广品尝过后,也是非常满意,于是赐宴群臣,

  此四道菜也因此成为名菜。

  汤浴秀丸,就是葵花斩肉这道菜里来的,三肥七瘦配上荸荠、香菇,细切粗斩,大小如米粒,做成丸子,先炸后煮,

  巨大的肉丸子做成葵花心精美绝伦,有如雄狮之头。

  李逸一边吃,一边还得随时停下来回答李渊的话。

  “昨日本来是带着土团拉着粮食,去韦堡施粥,赈济灾民的,半路遇到从将军营逃出来的百姓”

  李渊听李逸说昨夜兴盛里七个村子,虽也基本都被乱兵纵火,但百姓基本上都退入了冯家堡,大家合力坚守一夜,虽数百乱兵几次攻打,但都被他们击退,乡民只有三人受了点轻伤。

  卢宽感叹,说将军营二百多户,村子烧成白地,百姓大多被屠,周边几个村子也死了不少人。

  相比下,兴盛里相隔不远,可却能保全,不得不说都是李逸功劳。

  这时李渊也询问起秀芝情况,

  秀芝低头脑袋,不敢面对皇帝,话都说不清楚,还是李逸帮忙回答。

  李渊听说秀芝的身份后,也很感叹,等听说秀芝是找儿子被掳,旁地让她陪着喝酒,她想着醉了就啥也不知道,谁知道酒量很大,倒是旁地先醉了,然后就拔刀杀了旁地,

  而李逸派出去的四个羌人部曲,恰好潜入贼营,将她救了出来。

  “这真是天意,天意如此,天要诛灭旁地逆贼,”

  李渊高兴之下,

  大手一挥,“如此奇女子,朕便赐封你为三品崇义夫人。”

  秀芝还懵懵的跪坐在那,李逸赶紧让她拜谢君恩。

  这可是册封诰命了啊,

  大唐的女子,获得夫人、君的封号,称为外命妇,一般是母凭子贵,妻凭夫贵,官员的母、妻,因子因夫受封。如一品职官带国公爵的官员,母、妻可封得国夫人封号。三品职官母、妻可获郡夫人封号。

  还有一种,女子不因夫、子而获封的,这种的郡夫人、国夫人别加邑号,则称某品夫人,某品郡君、乡君等。

  秀芝本是李逸私奴婢,

  现在李渊直接赐封他三品崇义夫人,这是个郡夫人诰命。

  “赐田千亩,京师宅一座。”

  李渊让秀芝抬起头来,仔细打量了一番,又询问了一些情况,当得知秀芝在李逸家也还在无极学堂旁听学习,如今已经认得数百字,并能写二百余字后,有些意外,更加赞赏。

  “贵嫔莫氏刚为朕生下六皇子,你可愿进宫给六皇子为保傅?”李渊问。

  宫廷之中,皇子公主们身边都会安排乳母、保傅,负责保育、教导未成年的皇子公主。

  别看只是保傅,但其实地位都不低。

  特别是北魏时,有子贵母死的制度,指立太子前先赐死生母,防母擅权,因此太子的保傅、乳母地位就极高,虽然北魏以后,子贵母死制度废除,但保傅乳母地位依然很高。

  比如李建成的乳母陈娘子,李世民的乳母刘娘子,现在依然在两人府中,地位也都不低。

  皇子们的保傅,有的会直接选宫庭罪妇充任,一般都是出身较好的名门贵族女子,有文化。有时也会直接从民间选,一般是选那些有过生育抚养经验,出身也好的一些寡妇。

  秀芝生过几个孩子,现在还有两儿子,人也才二十几岁,虽出身普通,但现在也识得许多字,关键是她的这表现让李渊称赞。

  秀芝望向李逸,不知所措。

  李逸倒觉得进宫给李渊六皇子当保傅也不错,

  “栓子和柱子兄弟俩,就留在我那继续读书,我也会好好照顾他们的。”

  秀芝听李逸的,

  于是乎,这位昨天还是奴婢,甚至还被乱兵掳掠,今天却成了三品崇义郡夫人,同时还进宫成了六皇子的保傅,

  皇帝还赐她一千亩地,长安一座宅子,并赐钱十万、黄金三十两、绢三百匹。

  自然,她一家三口的身份也成了良人。

  李渊问李存孝四人想要什么赏赐。

  四人很干脆直接,“黄金,回家。”

  “你们这身好本事,回到陇右部落也有些可惜,不如就留在朕的北衙禁军,朕授你们七品禁军旅帅,你们的家人,朕派人去接来,黄金、绢帛也有。”

  禁军屯营旅帅是从七品下,比骠骑府的旅帅品级高,骠骑府的从八品上,相差三级。

  官人永业田还有二百五十亩,职田又有四百亩。

  四人对视一眼,也不约而同又望向李逸。

  “你们回部落,能比的上中原长安这繁华富庶?这可是七品武职,皇帝的禁卫亲军,不比你们以前给个部落小酋长当护卫强百倍千倍?

  还有几百亩地呢,直接就成地主了。”

  李渊哈哈大笑,“无逸说的对,朕也是赏识你们的忠诚和勇敢,”

  李存孝道:“我听阿郎的,不过有一个要求。”

  “说,”李渊也痛快。

  “我们想落户罗家堡,跟李郎住一块。”

  “行,朕不仅授你们七品禁军旅帅,并给你们授勋二转,永业田二百五十亩,职田四百亩,另每人再赐田三百亩,绢三百匹,再赏赐你们一人奴隶四口,黄金三十两。”

  “还不赶紧跪谢天恩。”李逸道。

  四人嘿嘿的跪拜谢大皇帝恩。

  李渊扭头望向李逸,“李逸啊,他们的功劳,也是你的功劳,而且你还保全了兴盛里几百户村民,你想要什么赏赐呢?”

  “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臣也是朝廷的浅水县男爵,也还有七转勋,和秉义尉之散职,都是份内之事。”

第125章 加勋晋爵敕旨下

  李渊拉着李逸的手,笑眯眯的道:“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李逸心说我想要封个国公,你也不会给啊。

  被皇帝如此近距离的看着,要是一般人可能都激动的要晕倒,好在李逸对皇帝光环有点免疫。

  “这次兴盛里七个村子,几乎无一幸免,全被乱兵纵火烧了,百姓刚收回家的粮食也被抢了,地里还没来的及收割的稻谷还被纵火烧了,

  马上冬天到来,兴盛里的百姓还不知道要如何度过这个寒冬,如果朝廷能够免除兴盛里百姓今年的租调,并予以赈济,李逸代表兴盛里五百户村民,感激不尽。”

  李渊道:“救灾济民,这是朝廷应有之事,你不说,朝廷也会做的。你放心,朝廷会拨钱拨粮,帮大家修复房屋,也会免除今明两年的租调的,”

  “你这次损失应当也很大吧,”

  李逸点头,说自己无棚草堂两个院子,二百多亩地新收的粮食,无极学堂接受的皇帝、太子、秦王等的赏赐,杜如晦等的捐赠,那些钱粮纸笔,甚至课桌椅全没了。

  还有他的作坊,也烧没了。

  听起来损失真不小。

  但皇帝不知道,那天,家里提前把不少粮食转运到草堂后面崖下三孔窑洞里,然后封起来了,

  作坊里的铁锅,腐竹,油等不少也都搬去了冯六郎庄园,

  家里来不及带走的,李逸都给收空间里了,甚至家具都收到露台上了,羌兵劫掠,也没啥东西可给他们抢的,放火,也只是烧掉了黄草屋顶,烧坏了些门窗。

  学堂连课桌椅都没少一套,更别说珍贵的纸笔墨砚书籍,还有学会仓库里的粮食钱绢。

  但李渊哪知道这些,理所当然的认为事发仓促,李逸来不及搬运粮食布匹等,被贼人一把火烧了、抢了。

  李渊想了想,让殿中监卢宽替他草旨。

  皇帝敕建新的无极学堂,敕修无极院。

  “给李逸修个庄园,修大点修高点,四面筑夯土围墙,筑个三丈高,底厚两丈,围个十亩地,墙外挖个宽深各两丈的壕沟,

  以后再不惧啥事咧,你那现有两院子围在里面,让少府监派工匠给你修复门窗,把屋顶都换成小青瓦,

  朕再让给你弄个花园,”

  无极学堂修到先前万年县给的那块桥头的六亩地上去,这次也给夯筑起四面高墙,围成堡子,学堂房屋夯筑,屋顶也换成小青瓦。

  并给配备齐桌椅、书籍、纸笔,并拨一笔钱粮。

  十亩的无极院,六亩的无极学堂,一大一小两个堡子,相距百来米,坐落在神禾塬下,河北岸,

  李逸听了欣喜的很,

  皇帝敕建,将作监派工匠,少府监出材料,太府寺出钱,哪有反对的理由。

  “你这次立下大功,朕不仅要补偿你损失,还要重加赏赐,赐你晋爵一级,加勋二转,散职升三阶,

  赐地千亩,赏钱十万,黄金百两、绢千匹,奴隶二十口。”

  “朕再封你长安县尉,专职捕贼。”

  这一连串的赏赐,连殿中监卢宽这个紫袍三品大佬,都听了很羡慕。

  李逸也感叹李渊的豪爽大方。

  “臣连个正字、校书都做不好,哪敢领长安县尉之职,长安县尉人称捕贼尉,负责半座京师五十余坊,以及城外五十余乡的治安,臣年方十六,刚还俗,实在没这个能力,”

  李逸只是拒绝了长安尉一职,

  没拒绝其它的赏赐,

  李渊捋须,“事不过三,你真要拒绝朕第三次封官?”

  “长安县尉,国家公器,朝廷要职,臣不敢受。”

  李渊对卢宽道,“亲家公,你说这李无逸是不是有点过份了?”

  卢宽看的出李渊并不是真生气,便笑道:“李逸没做过官,这长安尉确实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罢,既然你不想做官也不勉强。”

首节上一节13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