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9节

  当下便挑选了十余名精锐亲卫,直奔内院而去。

  踏入一处小院,赵云却是一愣。

  只见一位没有蓄发的年轻公子,正抬手踏步,身法腾挪,似乎在操演某种拳法。

  只是这拳法却慢慢吞吞,毫无力量速度可言。

  而关银屏则手扶佩剑,秀眉紧蹙,眼神迷茫的守护着那年轻公子。

  不用问,那位年轻公子,必是萧和无疑。

  “野马分鬃…右揽尾雀…右鞭腿…左正蹬…”

  萧和一面伸展手脚,一面口中念念有词。

  “银屏,这位萧先生他打的是什么拳?”

  赵云没敢打扰萧和,悄悄凑近关银屏身旁问道。

  “子龙叔?”

  关银屏忙躬身施礼,尔后才道:

  “我听他说,他打的这路拳叫什么太极拳。”

  “太极拳?”

  赵云闻所未闻,奇道:

  “拳法讲究的是刚猛速度,哪里有这么慢慢悠悠的道理?”

  关银屏轻叹一声,摇着头道:

  “他说他这太极拳,不为杀人,只是一门养生之术。”

  说罢她看向赵云,反问道:

  “这个萧伯温师承世外高士,言行举止自然跟咱们寻常人不一样,伯父他们没与子龙叔提及吗?”

  赵云抬头再次打量萧和。

  早听张飞提过,这位萧先生非凡夫俗子,若遇上他有什么怪异举止,千万不要大惊小怪。

  如今一见,赵云便才知张飞没有夸大其词。

  光是打的这什么太极拳,就与众不同…

  二人私议时,萧和听到动静,回头一看,不由眼前一亮。

  刘备麾下,能称一声靓仔的,也就一文一武。

  文为诸葛亮,这一武自然非赵云莫属,萧和一眼便是认出。

  “这位莫非就是大名鼎鼎的常山赵子龙?”

  萧和便收了拳脚,笑呵呵的走上前来。

  赵云思绪收回,忙拱手一礼:

  “在下正是赵云,早听闻先生之名,今日有幸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云奉主公之命,特来保护协助关小姐保护先生周全。”

  萧和一听,便明白赵云这是带着任务来的。

  能让赵云这个级别的猛人,来保护自己安全,可见刘备对自己有多重视呀。

  “承蒙刘豫州厚待,竟令子龙将军来保护和,和实在是受宠若惊。”

  欣慰感激过后,萧和玩笑般一拱手:

  “那我这一条小命,今后就全交在子龙将军手里了。”

  赵云却不苟言笑,正色道:

  “主公言先生关乎汉室兴复大业,云自当舍身忘死,不惜性命也必保先生周全!”

  看着一脸肃重的赵云,萧和倒不好再玩笑待之,只好也一本正经的回应几句。

  打了一通太极,口干舌躁,萧和便召呼赵云入内喝茶。

  “子龙叔,听闻适才伯父召集你们所有心腹议事,莫非是要对襄阳动手了?“

  关银屏边给赵云斟茶便问道。

  都是自己人,赵云也不隐瞒,便将关羽截获宋忠,确认刘琮已向曹操献上降表的事实等等,一一道了出来。

  “果然被他言中了…”

  关银屏暗暗瞥了萧和一眼。

  “孔明军师已根据萧先生之策,为主公谋划了夺取樊城水营战船,趁夜过江,突袭襄阳的计划。”

  “银屏你帮萧先生提前收拾一下,可能三五日之后,我们就要护送萧先生过江迁往襄阳。”

  赵云说完军议之事,又向关银屏叮嘱道。

  关银屏并未多想,自然是一口应下。

  萧和却听出了异常,便问道:

  “既是截获了宋忠,刘琮主臣应该已知道,刘豫州已获悉了他们暗降曹操之事,襄阳方面势必会有所警觉防范。”

  “刘豫州应该即刻动手奇袭襄阳才是,为何还要拖三五日?”

  赵云一声轻叹,便将诸葛亮尚无法敲定内应人选,需要几日来斟酌之事道了出来。

  “孔明军师怎可能不知兵贵神速的道理,所以要拖三五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赵云脸上掠过几分无奈。

  萧和剑眉微微凝起。

  本来劝服了刘备奇袭襄阳,便以为自己任务完成,接下来就可以躺平,坐等进襄阳就行了。

  毕竟具体的奇袭计划,自有卧龙为刘备谋划,自己插不上手,也没必要插手。

  不想卧龙的奇袭计划,却卡在了最后一环上。

  “这么拖下去不是办法呀,夜长梦多不说,若是败在了选错内应上,到时候连撤往江陵的时机都要错过,不到长坂坡怕就要被曹操追上…”

  萧和后脊略感发凉,本来躺平的心态,不由又紧觉起来。

  “谁做这个带路党最合适呢……”

  思绪飞转如梭,突然一个名字在萧和眼前一闪而过。

  “我倒是知道一个人,应该没有谁比此人更适合做内应了…”

  赵云和关银屏心头一震,二人齐刷刷望向了萧和。

第10章 这么个小角色,萧伯温如何知晓?

  “不知萧先生所指,乃是何人?“

  赵云满腹好奇,迫不及待问道。

  萧和呷着汤茶,不紧不慢的给出了一个名字:

  “魏延。”

  赵云眼中好奇变成了茫然,显然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于是回头看向关银屏。

  关银屏摇了摇头,亦是狐疑的望向萧和:

  “我从未听父亲他们提起过,襄阳城中还有魏延这么一号人物,萧先生,你不会记错了吧?”

  萧和嘴角微扬。

  开玩笑呢,你关银屏的名字我记错,都不可能记错魏延。

  这位可是号称“小关羽”,性傲的脾气和用兵的本事,都跟你父关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季汉后期,蜀中将才凋零,可就靠人家魏延撑门面。

  不过此时的魏延,应该还只是襄阳城中,一名不起眼的小角色,不为人知也不足为奇。

  “关小姐放心,我记性很好,不会记错。”

  萧和一笑,接着说道:

  “就我所知,此人乃名将之才,可惜不得重用,现下在襄阳军中,应该只是个小人物。”

  “不过此人对刘豫州应该敬仰已久,若刘豫州愿招揽此人,他应该会欣然受命,为刘豫州充当奇袭襄阳的内应。”

  萧和也不好透露太多,只能将魏延生平简要言之。

  赵云和关银屏对视一眼,眼神半信半疑。

  “我也只是随口这么一说而已,毕竟我随师父隐居山中修行,对襄阳人物不太熟悉。”

  萧和自嘲般笑了一笑,尔后打了个哈欠,便借口补个回笼觉,起身入了内室。

  “主公客居荆州八年,诸葛军师何等人脉,都不曾知有魏延此人!”

  “这萧先生既是隐居山中,对襄阳人物不熟,为何竟知魏延这么个寂寂无名之士?”

  “还知此人心向主公,可担当奇袭襄阳内应的重任?”

  萧和前脚一走,赵云便道出了心中疑惑。

  “我曾问他恩师是否世外仙人,他学了一身能神机妙算的神仙本事,可他却说自己只是一凡夫俗子。”

  “以那孔明军师的见识,也看不穿这萧伯温身份,只说鬼神之说不敢妄加定论,还说他乃世之奇才,机谋深不可测。”

  “况且先前他的推算,皆是被他言中,无一例外,至于他说这个魏延…”

  关银屏没有再说下去,言下之意却似乎倾向相信萧和所说。

  赵云若有所思片刻,腾的站了起来。

  “既是如此,那我即刻去向主公禀明,至于那魏延可不可信,还当由主公决断。”

  赵云大步流星,直奔府堂而去。

  正堂内。

  刘备还在与诸葛亮,孙乾等几位谋士,商讨着做内应的合适人选。

  商量来商量去,却总没有一个定论。

  “宋忠已经回襄阳,刘琮主臣必已知晓主公知其降曹之举,多半会有所防备。”

  “主公,这么拖下去不是办法,只怕夜长梦多呀。”

  孙乾出言提醒,语气皆是焦虑。

  刘备深以为然,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一声轻叹,说道:

首节上一节9/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