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502节

  曹操到嘴边的怨言,硬生生给这帮雍凉臣子们给堵了回去。

  没办法啊…

  贾诩乃雍凉派代表,你责怨贾诩,就是在责怨他背后的雍凉士人。

  以魏国现下对雍凉人的依赖程度,你有这个胆量吗?

  曹操咽了口唾沫,强压下了怨意,只得无奈问道:

  “那你们说,现下朕当如何是好?”

  贾诩松了口气,忙一拱手:

  “陛下,那萧和奇袭箕关之目的,乃是为夺取河东,进而北犯并州。”

  “那么其下一步,必会挥师西进,夺取安邑,攻取蒲坂,封锁黄河,截断我关中与并州联系。”

  “臣以为,陛下当速提大军北上,即刻奔赴河东阻击萧贼。”

  “若能抢先一步进驻安邑,保确河东不失,自然是最好不过。”

  “再不济,我们也要确保蒲坂津在手,令汉军无法封锁黄河。”

  “如此,就算刘备大军进入河东,他定然也不敢放开手脚北上攻我并州。”

  “这样一来,并州就还能保得住啊陛下~~”

  贾诩顷刻间又献上一策,想要亡羊补牢。

  这一席话,也令曹操冷静了下来,意识到形势尚未到不可挽回之地步。

  “你说的没错,现下亡羊补牢,为时还未晚!”

  曹操撑着拐杖起身,厉声叫道:

  “传朕之命,大军即刻自华阴北上,赶往蒲坂关,即刻~~”

  当下,曹操未敢有一丝耽搁,当晚便率四万魏军,星夜兼程北上直扑蒲坂关。

  蒲坂关与蒲坂津夹河而立,前者位于黄河西岸,后者则位于黄河东岸。

  蒲坂关隶属于关中所属冯翊郡,而蒲坂津则归河东郡所有。

  魏军欲入河东,就要先抵达一百四十余里外的蒲坂关,东渡黄河自蒲坂津登陆。

  只是,当曹操在距离蒲坂不过三十里时,却得到了另外一个坏消息:

  约在两天前,汉将文钦率三千轻骑,出其不意抢占了东岸蒲坂津。

  尔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河,又攻下了蒲坂关,“烧杀抢掠”一番后才退回了黄河东岸。

  这个消息,令曹操大感震惊。

  首先汉军骑兵杀到了蒲坂,意味着安邑已失,河东郡大部为萧和所占。

  而蒲坂津被文钦所占,汉军岂不已完成了对黄河的封锁,他这四万大军怎么过河?

  “陛下莫急,汉军就算抢占了蒲坂津,但其兵力终究不过三千人,这也是那文钦攻取蒲坂关后,又退回东岸的原因。”

  “他以区区三千兵力,焉能挡得住我十倍大军强渡黄河?”

  不等曹操有所反应,贾诩便忙开解道。

  曹操刚刚凝起的眉头,这才又稍稍松展下来。

  “你所言不错,黄河并非天险,我四万大军齐渡,区区三千汉贼如何能抵挡?”

  曹操信心重燃,当即下令,大军继续向蒲坂关前进。

  黄昏时分。

  四万魏军进抵蒲坂关。

  此时关城已是浓烟浓浓,一片狼藉。

  文钦在将关城中的粮草军需掠夺一空后,临走时还不忘放一把火,将蒲坂关付之一炬。

  日落前,魏军终于将城中大火扑灭。

  曹操踏着废墟穿城而过,登上了蒲坂关东门。

  举目远望,前方是滚滚黄河,对岸就是蒲坂津,津渡之上已是汉旗飞扬。

  “文钦这个无名小卒,还敢烧朕关城,当真是猖狂之极~~”

  曹操咬牙切齿,恨恨喝道:

  “传朕之命,大军即刻强渡黄河,朕天黑前就要夺回蒲坂津,杀了文钦那狗贼!”

  旨意传下,曹操迫不及待就要率军渡河。

  半个时辰后,一个令曹操心凉透底的消息却传回:

  文钦不光烧了蒲坂关,还将黄河西岸沿线所有船筏,统统付之一炬!

第414章 曹操:萧和你还是那么毒啊!君臣会师,完美收官,咱们再下一州!

  “什么?”

  曹操大吃一惊,手中拐杖险些脱手没拿稳。

  “启禀陛下,那文钦不光将蒲坂关的船筏尽数烧毁,上下游百里之内的船筏,尽皆也被其烧毁!”

  “黄河西岸,已无片帆可下水啊!”

  杜畿哭丧着一张脸,无可奈何的叹道。

  曹操身形晃了一晃,愕然的目光,缓缓的转向了贾诩等众人。

  贾诩暗吞着唾沫,额头冷汗再次浸出,无言开口。

  司马懿则是一叹,苦着脸道:

  “陛下,文钦此贼,定然是自知兵少,无法阻挡我十倍大军过河,故而才使出这等卑劣之计。”

  “他将我西岸船筏统统烧尽,我们想要渡河就要重新打造船筏,至少也得消耗三五日功夫。”

  “这几日的拖延,他就能拖到大耳贼率主力赶至河东,以重兵进驻东岸蒲坂津。”

  “到那时,我们就算有船,也休想渡河了。”

  “这定然又是那萧贼的毒计~~”

  曹操心口如被重锤连击,胸口一阵闷痛,摇摇晃晃向后倒去。

  “陛下!”

  许褚慌忙扶住。

  曹操手按着胸口,大口大口喘着气,脸形因绞痛而扭曲到变形。

  箕关,安邑,蒲坂津…乃至整个河东。

  短短数日之间,尽数陷入刘备之手。

  原本固若金汤的并州防线,就这么在眨眼间,被萧和轻轻松松,捅出了这么大的一道口子。

  并州,更是转眼间变成了一个孤州!

  夏侯还有近八万的魏军,就这么被困死在了并州?

  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势,竟然就在这一夜之间,急转直下到如此地步!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

  曹操是越想越气愤,仰望苍天,捶胸顿足的咆哮大叫起来。

  司马懿默不作声,望着对岸汉军,只能摇头叹气。

  贾诩则是脸色苍白如纸,额头汗珠刷刷直滚,两腿都在微微颤栗。

  见惯过了大风大浪的他,此刻也已方寸大乱,陷入了惶然无措的境地。

  惟有杨阜,却勉强恢复冷静,拱手道:

  “陛下,事已至此,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尽力挽回。”

  “臣以为,我们当速速伐木造筏,也许还有在刘备主力抵达前强渡黄河,夺回蒲坂津的机会。”

  “唯有如此,我们方有守住河东,守住并州的一线希望啊。”

  曹操身形一颤,于绝望之中看到了一线曙光,遂将许褚用力推开,歇厮底里叫道:

  “传朕之命,全军伐木造筏,给朕伐木造筏”

  …

  黄河东岸,蒲坂津。

  此时的文钦,正立马横枪,目光穿过滚滚黄河,打量着对岸蒲坂关。

  眼见关城上空烟火熄灭,文钦遂是判断,曹操大军应该已赶到了蒲坂关。

  “可惜啊,曹贼,你空有四万大军,却无片帆过河,只能望河兴叹!”

  “大司马这一计,当真是妙啊!”

  文钦讽刺的目光望着对岸,口中却又啧啧赞叹。

  这就是萧和之计。

  当日安邑军议,他不是担心三千铁骑,不足以阻挡十倍魏军过河么。

  于是萧和便授以他计策,令他在夺取蒲坂津之后,顺势渡河将对岸蒲坂关也拿下。

  然后就只做一件事:

  将蒲坂关及上下游百余里的船筏,统统都付之一炬!

  没船没筏,你曹操就算有百万大军,又能如何?

  曹操只能临时打造船筏,这就需要时间。

  而此时的刘备,十万大军已入箕关,重兵正星夜兼程赶至蒲坂津。

  只要能拖延曹操渡河三日左右,就能熬到援军抵达。

  到时候我数万兵马,屯驻于蒲坂津,你曹操还想过河?

  问问你那点兵力,你够用吗?

  “传令下去,全军严守蒲坂津,时刻监视对岸魏军造筏进展。”

  “再派信使往安邑,向大司马禀明军情,就说我们已经依计行事,一切顺利!”

  文钦冷冷一笑,拂手下令。

  …

  安邑城,东门大开。

  萧和带着丁奉,诸葛诞等诸将,早早已候立于城门外。

首节上一节502/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