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若失,魏国就直接完蛋了。
因为人家刘备有黄河水运之便,大军改道后只需渡过黄河,三天之内就能走黄河水路杀到潼关。
而你从并州回潼关,却一路走的皆是旱路。
速度上,你跟不上刘备的节奏啊。
所以曹操只能选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四万机动兵力驻扎于华阴。
若潼关有危,则即刻东进赶往增援。
若并州有失,大军自华阴北上,最多两日就能赶到蒲坂,三日就能入河东增援并州。
这也是曹操所能想到,最能两头兼顾的方案。
“潼关夏侯霸李通称,已接连击退关羽两次进攻,潼关固若金汤。”
“壶关方面,大将军击退刘备数次进攻,壶关无恙,请陛下放心。”
“井陉关方面…”
司马懿将各战线送来的战报,一一宣读了出来。
曹操轻捋着细髯,把玩着手中茶碗,嘴角钩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放下最后一道情报,司马懿表情轻松笑道:
“从现有情报来看,我军各处关隘皆固若金汤,大耳贼五路大军皆为我军挫败,我们的防线应该是稳住了。”
曹操微微点头,显然对这个结果,还是相当的满意。
“萧和呢,那个萧和人在何处?”
一直静听的贾诩,却突然间来了这么一句。
曹操嘴角笑意瞬意消失,猛抬头望向了司马懿,眼中透出一丝忌惮。
司马懿取出一纸情报,笑道:
“贾太尉不必多虑,现下那萧和正在定陶巡粮,离前线十万八千里远,咱们无需担心。”
曹操稍稍松了口气,却还是放心,一把接过了司马懿手中那份情报。
“萧贼用兵如仙,神出鬼没,此贼若在前线,孤睡不着啊…”
曹操口中喃喃感慨,眉宇间是深深忌惮,仔仔细细翻阅手中情报,生怕错过一个字。
直至确认情报无误时,曹操眉头才彻底松展开来。
情报往案几上一扔,曹操脸色轻松的冷笑道:
“文和,大耳贼果然是中了你的离间计,将这萧贼压制不用,朕可高枕无忧矣~~”
帐中魏国众臣,皆是松了口气,尽皆附合大笑。
气氛之中,弥漫着轻松而讽刺的意味。
贾诩嘴角微微上扬,亦捋起了白须,神色略显释然。
曹操将碗中茶饮尽,拂手道:
“那就传令诸将,叫他们牢记朕坚守不战的叮嘱,继续坚守各处关隘吧。”
“此战若能击退伪汉,令我大魏转危为安,他们就皆是我大魏功臣。”
“告诉他们,朕必有重封!”
司马懿领命。
帐中响起了轻松欢快的笑声。
唯有杨阜一人,却端坐角落,眉头深锁盯着地图。
这位凉州籍的年轻谋士,当年在曹操讨伐马超之时曾献计立功,在曹操心中留下了几分印象。
自曹操失幽冀二州,退回长安之后,为弥补日渐凋零的人才队伍,同时也为笼络雍凉士族豪强,便大肆提拔了一批雍凉籍谋臣武将。
杨阜位列其一,成为了能参与庙算级别的谋臣。
“陛下,臣以为各道关隘兵力配置皆合理,唯有箕关兵马太少,是否再多增加五千精兵?”
酝酿良久后,杨阜忽然间开口进言。
一语出口,大帐瞬间鸦雀无声。
众人目光,齐聚向了那位年轻的凉州谋士,接着又转向地图,落在了那座不起眼的关城上。
曹操脸上轻松消失,眉头深锁,警惕的目光射向箕关。
河东,河内,王屋山,黄河水道…一一印入眼帘。
未等杨阜继续详言,曹操猛然看出了其中破绽,重重点头:
“杨义山言之有理,箕关虽小,亦未有伪汉进攻,却也不可小视。”
“朕记得箕关是由夏侯威率两千兵马镇守,确实是少了一些,你们算一算,我们是否还能抽调出三五千精兵增防?”
话音方落。
杜畿高举一道帛书慌张而入,跪地叫道:
“禀陛下,河内急报。”
“两日前萧贼率七千步骑奇袭我箕关得手,夏侯威侯成皆战死,我两千守军全军覆没。”
“箕关城,已为汉军所得!”
哐铛!
曹操手中把玩的茶碗,应声跌落在案。
第413章 曹操扎心了!毒士后悔了!萧和:我一把火断了你亡羊补牢的幻想!
轰隆!
一道惊雷,轰落在了大帐内,轰在了所有人的头顶。
司马懿骇然变色。
杨阜脸色大变。
闲坐捋髯的贾诩,身形晃了一晃,猛的站了起来。
“你…你…你说什么?”
曹操双手猛拍案起,梗起了勃子,冲着毛吼问。
颤栗的声音,惶然的表情,显然是听明白了毛所说,却还心存幻想不愿接受。
“陛下,箕关失守,夏侯将军为萧和所杀了啊!”
毛悲泣梗咽,哆嗦的双手,将那一纸情报捧了上前。
曹操越过案几,不等许褚呈上便一把抓过,手忙脚乱的展开急看。
白纸黑字,字字如刀,扎向了曹操心头。
自己的侄儿,夏侯氏又一位宗室子弟,再次死在了刘备的刀锋之下。
那座连通河内河东的关城,一夜之间,竟为神兵天降的汉军拿下!
最关键的是,统兵之人,竟然是萧和?
“这不可能,那萧贼不是身在定陶巡粮吗,怎么可能率军突袭箕关?”
“这不可能,不可能”
曹操双手发抖,身形发颤,不停的摇着头,口中是语无伦次的喃喃自语。
帐中炸开了锅。
众臣一片骇然惊恐,惊议之声此起彼伏。
贾诩心头一震,好似推算到了什么,猛的就要开口。
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抬起头来瑟瑟发抖的瞥了曹操一眼。
“陛下,贾文和失算了!”
司马懿拍案而起,说出了贾诩不敢开口的话。
曹操猛抬头看向司马懿。
“汉军是欲攻我并州,却并非是自东向西,而是欲自南向北,由河东攻取我并州。”
“所以,他们五路大军侵我大魏,只是为偷袭箕关,夺我河东做掩护而已。”
“于是大耳贼和萧贼便利于贾文和的离间计,将计就计,大耳贼佯作对萧贼生疑,不敢令其统兵,反令其往河南巡粮。”
“正因如此,我们才会麻痹大意,对箕关,对萧贼疏于防范。”
“其后大耳贼便于青州暗调兵马,溯河西进与那萧贼会合,出其不意奔袭了我箕关!”
“陛下啊,贾文和的离间计非但没有成功,还反为刘萧二贼利用,反过来夺了我们的箕关啊!”
司马懿总算将汉军的真正战略推出。
当然,他还不忘句句强调贾诩的失算。
曹操醍醐灌顶,猛然省悟,目光惊望向了贾诩。
那眼神中,既有震惊,又有愤怒,还夹杂起了深深的失望。
“陛下,臣,臣…”
贾诩脸色苍白,汗流满面,眼神慌愧不安。
此时此刻,这位毒士心中着实是有些后悔了。
想当初,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曹操不问我从来不主动献计。
要么就是献计我也要留有余地,哪怕计策失算锅也扣不到我头上。
可现下为了自保,头一次不得不主动献计,却不想再次被萧和识破,计策不成惹了一身骚,惹得曹操的震怒失望。
贾诩心里边是委屈啊。
“贾文和,你”
在司马懿的挑衅煽动下,曹操张口就要质问贾诩。
“陛下!”
杨阜这个西凉谋士,却抢先一步开口:
“臣以为贾太尉的离间计并没有错,只是谁能料到刘备竟有如此心胸气量,那萧和功高震主到如此地步,竟然都能信任依旧,不生猜忌。”
“要说此计失算,我们也只是低估了刘备的气度,不能全怪贾太尉。”
杨阜一带头,不少雍凉籍的谋臣武将,纷纷为贾诩开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