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495节

  “好,就这么定了,秋收一过,尽起倾国之兵伐魏!”

  “此战,不下并州,绝不收兵!”

  众臣欣然领命。

  伐魏决议,就此敲定。

  接下来的两月间,大汉九州之地,开始了伐魏动员。

  数以百万计的粮草,开始四面八方向预定地点转运。

  洛阳,宛城,邺城,蓟县各地的粮草,皆已堆积如山。

  秋后一过,时机已到。

  刘备遂于邺城南郊筑坛,祭天誓师,下达了伐魏旨意。

  诏令传下,各州府兵迅速集结。

  河北方面。

  张飞统十万大军,自蓟县向西入上谷,进攻代郡平城一线。

  中路常山一线,陆逊赵云统十万大军,进攻井陉关一线魏军。

  南路天子刘备,亲统十万汉军,自邺城向壶关方向挺进。

  河南方面。

  大将军关羽亲统七万汉军,对潼关一线发动进攻。

  而在宛城方面,魏延则率三万汉军,向武关进军。

  合计四十余万汉军,分兵五路,在自北向南,绵延千里的战线上,对魏国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攻势。

  丞相诸葛亮,则奉命镇守邺城,辅佐刘永和刘理二王主持军政大事。

  萧和这个大司马,则破天荒并未参与伐魏之战,而是持节南下河南地巡视,并督运后方粮草。

  时年秋,伐魏之战再起。

  …

  魏国,长安城。

  汉军大举来犯的消息传回京师,满城士民为之大震。

  魏皇宫内。

  曹操的情绪却相当的平静,甚至脸上还挂着少有的轻松笑容。

  “文和啊,你这一道离间之计看来是成了,大耳贼果然没敢令那萧贼参战。”

  曹操嘴角弧度上扬,将手中那份情报示于了众臣。

  那份情报,详细记录了汉军五路兵马数量,将官谋士的配属情况。

  五路大军中,皆无萧和存在。

  且细作报称,萧和已奉命前往河南地,巡视督运粮草。

  此外兖州方面的细作,已经与魏国暗中眉来眼去的汉朝地方官,都曾发来密报,宣称亲眼见到了萧和本人。

  种种情报令曹操断定,萧和确实没有参与刘备此番西征之战。

  “只要那萧贼不在,刘备纵然提百万大军前来,朕又有何惧?”

  曹操霸气的口出狂言,腰板明显也硬了起来,俨然不将刘备放在眼里。

  他也确实有口出狂言的底气。

  毕竟在刘备得萧和之前,与他交手的所有战绩,未曾有一胜。

  哪怕现下是三州对九州,曹操也有绝对的自信,只要萧和不来,他收拾刘备不在话下。

  “陛下,刘备中了臣之离间计,未令萧和参战,确实于我大魏乃万幸之事。”

  “不过毕竟敌众我寡,刘备用兵之能不可小觑,其麾下庞统法正等谋士亦非泛泛之辈。”

  “臣以为,我们还是当采取既定的坚守不出战略,万不可轻敌,给了汉军可趁之机。”

  贾诩脸上却未见轻松,依旧神色郑重的提醒道。

  曹操收起了几分狂意,微微点头,拂手道:

  “文和言之有理,萧贼不在,依旧不可轻视大耳贼。”

  “传朕之命,各关隘守将依原定计划,务必坚守不出,谁敢擅自出战,斩无赦!”

  “朕要你们守到天荒地老,守到大耳贼师老城下,粮草不济,不战而退!”

第406章 萧和:假期结束,走,杀人去!大汉铁骑,神兵天降!

  十五日后,定陶。

  田梗子上,一张躺椅,一壶煮酒。

  萧和正懒洋洋的躺在懒人椅上,喝着温酒,晒着太阳,欣赏着田间风光。

  夫人关银屏,则手扶佩剑侍立在侧,目光警觉的环扫着四周,时刻警惕。

  马蹄声响起,一骑飞奔而至。

  关银屏立时按剑在手,左右环伺的亲卫,呼啦啦一片拔刀在手。

  直到看清来人是邓艾时,众人才放下了警惕。

  邓艾滚鞍下马,一脸兴奋的拱手道:

  “禀大司马,丁承渊刚从濮阳传来消息,他所部水军,已运送文钦诸葛诞七千步骑,自青州进抵濮阳一线。”

  “丁承渊奏请大司马,可依计行事。”

  萧和眯起的眼睛,蓦然睁开。

  此战为防魏国细作,兵马自然不能从邺城调动,白马渡一线也不能留有太多镇军。

  故在萧和的建议,刘备便下密诏,调青州的七千驻军,乘坐粮船自高唐溯河西进。

  统军的两位将领,皆为萧和所举荐。

  一个是文钦,乃当年寿春之战归降的文稷之子,一个则是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

  两个寂寂无名的年轻小将嘛,调动起来也不会引起魏国方面太多注意力。

  萧和却清楚,这两个年轻人,皆是可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

  按照原定计划,萧和以巡视河南为掩护,麻痹曹操。

  丁文诸葛三将,则率七千奇兵,沿水路西进。

  当进抵濮阳后,萧和便即刻起程,前往白马与三将会合。

  尔后便统帅这七千精锐,出奇不意直奔箕关。

  现在,时机已到。

  怀中余酒饮尽,伸了个懒腰后,萧和缓缓起身,笑看向了妻子。

  “夫人,咱们的假期结束了,该是去杀人的时候了。”

  “我们走,去白马!”

  一行人当即动身,星夜兼程策马北上,直奔白马。

  两天后,萧和一行抵达白马渡。

  时间掐的正好,此刻丁奉等三将及七千步骑精锐所乘粮船,刚刚抵达白马。

  萧和遂登上战船,接管了指挥权,传令昼夜西进,直奔上游河内郡方向而去。

  …

  河内郡极西,一座关城夹山而立。

  城门牌匾之上,刻有“箕关”二字。

  东方发白,天亮了。

  紧闭一夜的城门徐徐打开,守候于关城两边的客商开始接受盘查,陆陆续续通关。

  河东产盐,盐铁皆乃暴利。

  曹魏只有三州之地,且皆为贫狭之地,光靠粮赋难以养活十几万大军。

  河东的湖盐出口,就成了魏国赚取军资的重要入项,故汉魏两国虽互为敌国,魏廷却默许向汉国贩卖河东盐。

  箕关作为河东盐进入汉国的最近关口,自然是每日商贩来往不断,通行繁忙。

  “传吾之命,所有过关之人,皆要详加搜查,以防汉国的奸细出入!”

  “谁若敢收授好处,擅自放人出入,军法从事,立斩不赦!”

  城头的夏侯威,冲着城下厉声喝道。

  城门的守卒们不敢大意,凡出入关城者,皆是浑身上下搜个遍,连靴子都要脱下来仔细检查。

  如此严密的搜查,通关的速度自然缓慢,很快关城外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

  夏侯威这才稍稍满意,抬起头来,目光望向了北面。

  平城,井陉关,壶关…

  此时此刻,汉国数十万兵马,应该正在猛攻这三座关城要塞。

  魏国诸将们,也正在统帅大魏将士,拼死坚守关城,死保大魏吧。

  这一战,魏国能派得上号的武将,统统都被派往了前线。

  唯独他这个宗室武将,却被曹操发配来镇守箕关。

  国家有难,自己身为宗室,却远离前线,在这里天天盘查过往盐商。

  于夏侯威而言,这自然是一种耻辱。

  他明白曹操为什么这么做。

  无非是当初易京之战,在形势危急时刻,他在惊慌失措之际,在不得曹操诏令的情况下,下达了弃城而逃的命令。

  这一举动,令曹操对他大为失望,认为他难当大任。

  所以当此存亡之际,他虽为宗室,曹操也不敢重用,只将他发配来守箕关这么个无战事之地。

  “若非是司马懿和张那两个滑头诱骗,我怎会下达弃易京而逃的命令?”

  “陛下,你看轻我了,我夏侯威绝非贪生怕死之辈,我也能为大魏挑起大梁啊~~”

  夏侯威拳头击打着城垛,口中喃喃自语,眼中透露着一丝不甘。

  “夏侯将军有骠骑将军之风,又乃宗室子弟,陛下不依重将军,还能倚重谁?”

  “末将料一旦战事吃紧,陛下必会调夏侯将军北上担当重任。”

首节上一节495/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