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44节

  “原来那都是他的计策?”

  “我还以为我为丞相带回情报,立下了功劳,却竟是被他利用,令丞相中了他调虎离山之计?”

  “我于禁,竟被他如跳梁小丑般玩弄于股掌之中?”

  于禁脑子嗡嗡作响,身子如虚脱一般,瘫跪在了地上。

  他再次颤巍巍抬起头,看向刘备的眼神,竟已为恐惧迷茫二字填满。

  那个当年屡败于曹操,被曹操赶到东奔西逃的手下败将,如今竟然敢胆儿肥到敢跟曹操比拼智谋?

  关键是还将曹操如此戏耍!

  这个人,还是刘备吗?

  “兄长,时间紧迫,曹仁的援兵应该已在路上,我们速速烧粮吧。”

  身旁关羽出言提醒。

  刘备微微点头,马鞭一扬:

  “传令下去,即刻放火,烧尽曹操的粮草,一粒米都不许留下!”

  号令传下,士卒们迅速分头放火。

  一座座粮仓陆陆续续起火,将天空映照到耀如白昼。

  “兄长,这于禁兄长打算如何处置,是一并带回襄阳吗?”

  关羽刀指着于禁问道。

  刘备扫了一眼于禁。

  头次被俘,于禁威信已扫地,再生擒回去,对曹军军心打击也已有限。

  再者于禁断了一臂,已是废人,又有失守粮营之罪,就算活着回曹营,也不可能再为曹操所用。

  这样一个已无任何价值,没有一丝威胁之人,捉回去还得耗费粮食养着,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

  “吾说过,今日一战,你于禁也算有功,冲你这份功劳,吾放你一条生路。”

  刘备马鞭向着曹营一指,厉声道:

  “你去给曹操带个话,我刘备不是袁本初,荆州也不是河北,有我刘备在,他休想踏过汉水半步!”

  “今日一战,我只是给他一个教训,他若是识趣便即刻率军退回北方,还能得一个体面。”

  “他若是不想体面,我就只有帮他体面!”

  “下一次,就不是烧他粮草这么简单,吾必叫他十五万大军灰飞湮灭!”

  于禁身形又是一颤,抬起头来惊望向刘备。

  惊于刘备竟饶他一死。

  更是惊于刘备竟敢对曹操下最后通牒!

  还敢如此狂妄自负,敢狂言要灭尽曹操十五万大军?

  “于禁,吾兄饶你一死,你还不离去,莫非想再试吾刀锋利否?”

  关羽丹凤眼一睁,青龙刀微微一扬。

  于禁霎时间惊醒,忙是叩首拜谢刘备不杀之恩,尔后捂着断手,残躯跌跌撞撞的逃离而去。

  刘备则拨马转身,下令全军撤离,即刻退回南岸。

  刚出营门时,就看到千余名百姓,跪伏在了营门外,不知在哀求些什么。

  “主公,这些人是曹操强征的丁夫,多为邓县子弟,被曹军扣于营中运送粮草。”

  “我军破营后,云本是放他们自行离去,谁想他们听闻是主公亲临,便跪在营门外不肯离去,哀求着要见主公。”

  赵云上前解释道。

  刘备明悟,当即翻身下马,来到众百姓前。

  “备今日一战,只为烧曹操粮草而来,杀的也都是曹军,与尔等无关。”

  “现下战事已结束,曹军皆已溃散而逃,尔等也都自行回家吧,不必再跪在这里。”

  刘备一面将百姓们搀扶起来,一面安抚劝说着。

  这时。

  人群之中,一名十几岁的少年站了出来,推开众人来到刘备跟前。

  少年整了整略显褴褛的衣衫,不卑不亢的躬身一揖:

  “曹操残…残暴,若他知刘…刘豫州烧了他粮营,只怕会…会迁怒于我们。”

  “我们留…留下来也是死,故而想恳请刘豫州开…开恩,带我们去襄…襄阳吧!”

  这口吃的少年,结结巴巴的道出了众百姓的心声后,便伏地深深拜了下去。

第49章 被刘备偷了家?庆功酒喝早了?

  刘备恍然省悟,明白了他们跪在这里的缘故。

  曹操治下诸州,劳役极重,百姓逃亡屡见不鲜。

  且曹操每得一地,必有强迁百姓的恶习。

  先前曹操兵临汉水后,便下令将邓县等靠近汉水的江北诸城百姓,统统都北迁至了新野,穰县一带。

  故邓县近万百姓,除了上千青壮留下来充当丁夫运送粮草外,其余全部被强行北迁,并编为了屯田民。

  曹操对屯田民的压榨也是极其苛刻,也就比奴隶强一点而已。

  若是不管这些丁夫,等待他们的命运,要么是被曹操迁怒治罪,要么就是被强行北迁,一样编为屯田民。

  故而这些人畏惧之下,才会跪在这里,请求刘备将他们一并带走。

  “吾明白了,这也真是难为你们了。”

  刘备一声轻叹,尔后朗声道:

  “诸位乡亲,既是我刘备今日一战,连累了你们为曹操迁怒,我刘备自然不会对你们弃之不顾。”

  “你们当中,愿随我过江者,就即刻随军南行。”

  “若有不愿者,备也不勉强,吾当赠你们一笔盘缠,你们可自谋出路。”

  此言一出,众百姓大喜,连连叩首拜谢。

  褴褛少年面露感激,当即又是一拜:

  “草民代我邓…邓县乡亲,拜谢刘…刘豫州救命之恩。”

  刘备再次打量眼前少年,眼中浮现几分欣赏。

  小小年纪,出身贫寒,却敢铤身而出,不卑不亢的与他对话。

  这份胆量,这份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镇定从容,着实是令人刮目相看。

  刘备心下暗暗赞许,遂问道:

  “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一愣。

  显然他是没料到,名满天下的刘豫州,竟然会问及自己一介草民的姓名,一时间有些受宠若惊。

  “小兄弟,我家主公问姓名呢?”

  赵云见他发愣,便是出言提醒。

  少年回过神来,忙是拱手答道:

  “草…草民姓邓名艾。”

  邓艾!

  刘备的目光,向不远处的邓县瞟了一眼。

  邓氏也算荆州大姓,这邓县又是邓氏一族的发源地,此子应该便是邓氏子弟。

  只是邓氏不似蒯氏和蔡氏,这等主要聚集于襄阳宜城一带的顶级豪姓,其分支甚多,各分支间的地位境遇也天差地别。

  这邓艾衣衫褴褛,又沦落到小小年纪,就被曹操拉壮丁的地步,想来是混得比较差的那一支。

  “邓艾,你可愿从军,追随我刘备抗击曹操,匡扶汉室?”

  刘备待人向来不问出身,既是欣赏这邓艾胆量不凡,便想招揽军中。

  邓艾一听则是大喜,毫不犹豫便是一揖:

  “艾愿从…从军,追随刘豫州,把那曹…曹贼赶出我荆州!”

  刘备满意的点点头,便向赵云交待道:

  “子龙,这孩子就先编入你营中,由你统领吧。”

  赵云欣然应下。

  刘备翻身上马,回看一眼身后化为火海的粮营,一声爽朗大笑。

  “我们走,过江,回襄阳!”

  三万刘军将士,携着火烧曹营的大胜战果,士气高昂的扬长而去。

  …

  樊城外,曹军主营。

  “仲德,来来来,陪我小酌几杯。”

  程昱刚刚踏入大帐,曹仁便拉着他坐下,笑呵呵的亲自给他斟上一杯酒。

  “子孝将军,军中饮酒,不合规矩吧。”

  程昱将酒杯轻轻一推,委婉拒绝。

  曹仁却将酒杯硬塞进他手里,笑道:

  “我睡不着,仲德你就破例陪我喝几杯吧。”

  话说到这份上,程昱不好再推拒,一笑之后端起了酒杯。

  浅呷过一口,程昱问道:

  “子孝将军说睡不着,该不会担心着朝阳方面的战事吧。”

  “知我者,仲德也。”

  曹仁一笑,酒杯放案几上一放,凑近程昱问道:

  “丞相往朝阳设伏,已有近两日,至今尚未传回消息。”

  “仲德,你说那刘备,到底要拖到什么时候,方才会去自投罗网?”

  程昱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心下料定曹仁就是在为此担忧。

首节上一节44/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