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344节

  “大王,必是刘备得知了新郑之战的消息,便倾巢而出急攻我陈留。”

  “他是要牵制住我军,使大王无力分兵驰援许都,好为关羽争取时间啊!”

  一语点醒。

  曹操拳头再次握紧,脸色再为愤恨抓狂袭据。

  两军兵力虽相当,楚军府兵之精锐,却远胜于他的魏军。

  十万楚军的战斗力,足抵十五万魏军。

  他手中只十万人,若调两万五千兵马南下,就只剩下了七万五千余人。

  七万兵马,能挡得住十五万大军的全力猛攻吗?

  曹操感到一丝心虚。

  若是抵挡不住,陈留城就要失陷。

  陈留之重,远胜于许都。

  陈留一失,刘备可西攻洛阳,北进黄河,南下许都,东取定陶…

  莫说许都和豫州,整个黄河以南,魏军的防线便将顷刻间土崩瓦解。

  陈留,断不容有一点闪失!

  若想陈留不失,那就一兵一卒都不能抽调驰援许都。

  这也就意味着,曹纯要以两万兵马,硬扛关羽七八万步骑的围攻。

  凶多吉少啊…

  “大王,形势恶化到如此地步,许都断然难守,豫州也是守不住了。”

  “臣以为,不能再犹豫了,速速壮士断腕,令车骑将军率军弃城北撤至陈留吧。”

  “如此虽失许都豫州,至少可保住南线仅存的两万兵马,否则就不光是失地,而是人地皆失啊!”

  蒋济声色焦急,再度旧事重提。

  曹操心中一凛,陷入沉思。

  蒋济所言道理,到了这般地步,他岂会看不出。

  许都颍川,乃至豫州,守住的希望已然渺茫。

  此刻,他自然是萌生了放弃的念头。

  “大王,许都乃帝都,万不可弃啊!”

  “许都尚有精兵两万,城墙高厚,粮草充足,岂能轻易放弃?”

  “臣以为,许都至少可坚守半年以上,绝不可就此放弃。”

  “大耳贼的进攻,断然不能持久,只要我们耗到楚军攻势减弱,再抽兵南下驰援许都也不迟。”

  “是啊大王,到时候我们内外夹击,还可大破关羽军团…”

  高柔,杜袭等颍川及豫州人,立时炸开了锅,纷纷进言驳斥蒋济,反对放弃许都。

  曹操再次感受到了压力。

  来自于颍川士人,来自于河南士人的压力。

  这要是搁以前,这帮人的意见,也只能给他提供参考而已,决断权还在他自己手中。

  现下却不一样了。

  九品中正制将选官之权,下放给了士家豪姓。

  私兵制的实施,又令这帮士族,拿到了部分兵权。

  就光陈留这十万魏军中,至少有三到四万,隶属于士族豪强。

  这种局面下,高柔杜袭这帮颍川士人的态度,他岂能无视?

  曹操犹豫不决,目光看向了程昱司马懿二人。

  程昱默不作声,司马懿也沉默不言。

  贾诩这个西凉人,更是闭目养神,不参与颍川人与蒋济的争执。

  至于曹操他自己,同样也舍不得割肉,还对守住许都乃至豫州,心存一丝幻想。

  权衡半晌后。

  曹操深吸一口气,拂手道:

  “行了,尔等不必再言,孤自有分寸。”

  “速传令给曹纯他们,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给孤死守住许都。”

  “孤战退了大耳贼这一次的攻势,一月之内,必会分兵南下去驰援。”

  高柔等长松了一口气,尽皆盛赞曹操的英明神武,各种马屁纷拥而至。

  蒋济见状,只能默默闭上了嘴巴,摇头叹息。

  听着高柔等士人的恭维,曹操却面无表情,心中只觉一阵的恶心。

  “你们等着吧,等孤收拾了大耳贼,天下大定之后,孤必对你们这班士族秋后算账~~”

  曹操拳头悄然握紧,心中暗暗发誓。

第273章 此人心向汉室,可助咱破许都!提前三年布局?还说不是深谋远虑?

  许都。

  七万荆州楚军,会合七千赵云所部轻骑,合计近八万大军,浩浩荡荡进抵许都。

  此时陈留魏军为刘备牵制,曹操无暇分兵南下,驰援许都。

  曹纯无奈,只得尽撤外围营垒,将两万兵马全部收缩入城中固守。

  关羽大军进抵城下,便开始从容围城。

  三日之内,一座座大营拔地而起,将许都四面围成了水泄不通。

  曹纯虽兵少,却也并非全无准备。

  为防范楚军的神雷炮,曹纯是日夜赶工,将许都四面城墙加厚。

  同时在董昭的提议下,曹纯伐木为栅,事先准备好了数以千计的木栅。

  万一城墙抵挡不住神雷炮轰击,哪里出现了塌陷缺口,便立刻以现成的木栅封锁,挡住楚军第一波的趁虚来攻。

  数千民夫也被组织了起来,当魏军以木栅拒敌之时,便担土抬石,重新封闭缺口。

  万事皆备,曹纯无路可退,只能抱定死战决心,坐等楚军来攻。

  楚营,中军大帐内。

  关羽已与萧和众人,围着许都沙盘,共商破城之计。

  众人纷纷献计献策。

  有人旧事重提,主张大造神雷炮,强轰许都城墙。

  也有人主张凭借近三倍多兵力优势,四面攻城,不惜一切代价强行破城。

  一时间,众将争执不下。

  “虽说曹纯已加厚了城墙,准备下了木栅以填补缺口,不过这神雷炮也可以试一试。”

  “吾也想看看,伯温你这古今威力第一的兵器,到底会会有何等神威。”

  关羽捋着细髯微微点头,话锋一转:

  “至于不惜一切代价,强攻许都城,此乃下下之策也。”

  “兵法有用,上兵伐交,其次伐谋,其下攻城,何况还是许都此等坚城。”

  “不到万不得已,吾不会不顾将士们死伤,用无数条性命来换取攻破许都。”

  听得关羽表态,萧和眼中浮现几分敬意。

  老丈人傲上而不欺下,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他这是体恤士卒,不愿徒增牺牲。

  帐中议论渐渐沉寂下来。

  神雷炮既不能起奇效,又不能不惜将士性命强攻,众人这下便有些束手无策了。

  “其实,想要攻破许都,倒也没那么难。”

  一直不参与议论的萧和,忽然轻描淡写的来了这么一句。

  一语掀起千层浪,大帐内立时又沸腾起来。

  关羽面露喜色,忙问道:

  “伯温,莫非你已有轻取许都的奇谋妙计?”

  萧和呷一口汤茶,不紧不慢道:

  “老话说的好,再坚固的堡垒,从内部攻破却最为容易。”

  “许都城是坚城不错,可若是有人愿做内应,里应外合的话,攻破许都不就易如反掌了么。”

  内应!

  此二字一出,引得众人眼眸一亮。

  “现下许都被围,城中必人心惶惶,未必没有人想背魏归楚,以保全性命。”

  “萧太尉的意思,莫非是诱得这些人暗中归附我大楚,做我们的内应,助我们破城?”

  萧和一笑,微微点头。

  关羽恍然明悟,方知萧和是想招降城中魏臣,助他破许都。

  “原来如此,伯温此计,倒也不失为一道破城妙计。”

  关羽捋着美髯微微点头。

  这时,徐庶却道:

  “城中有能力做我军内应者,必是非富即贵,要么是手握兵权的武将,要么就是士族豪姓。”

  “许都乃曹贼在河南地的心脏所在,镇将乃其族弟曹纯,麾下魏军多为曹操当年起家的青州兵,对伪魏必是忠心耿耿。”

  “想要这些人倒戈归附我大楚,只怕不易。”

  顿了一顿,徐庶接着道:

  “再说士族豪姓,若是放在从前,这些人见大势已去,顺应形势改奉新主倒也在情理之中。”

  “然曹操推行九品中正制后,北方士族与曹魏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牢牢的绑在了一起。”

  “尤其是颍川士族,更是在魏廷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对曹操是倍加忠心。”

首节上一节344/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