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某密室,一人已闲品汤茶,等候已久。
正是司马懿。
见得曹丕归来,司马懿放下茶碗,便要起身见礼。
“仲达,你说的果然不错,只要我在父王面前表现出足够孝心,父王定然会对我另眼相看。”
不等司马懿起身,曹丕便上前将其按下,欣喜激动的将来胧去脉之事一一道来。
司马懿给曹丕斟了碗汤茶,淡淡笑道:
“懿早与公子说过,于君王而言,储君的才略天资有多高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孝顺。”
“论聪明,这天下间谁能比得过仓舒公子,那可是能想到以船称象的神童啊。”
“所以公子要扬长避短,莫要与仓舒公子比智谋才略,要比就比孝心。”
“从今往后,公子什么也不需要做,只需专心尽孝,这大魏世子的位子,自然会落于公子头上。”
曹丕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尔后却又眉头一皱,面露不解:
“仲达,我还是不太明白,你为何要我向父王献苦肉计,非要将母亲和四弟诱骗回我大魏?”
“四弟若回来,我岂非又添了一个对手?”
司马懿轻呷汤茶,不以为然道:
“四公子有过自立为主,叛投敌国的污点,就算他归来,又有什么资格再争夺世子之位?”
话锋一转,司马懿又意味深长反问道:
“而夫人始终乃是公子你的生母,焉有母在敌国,而子被立为储君之理?”
曹丕心头一震,蓦然省悟。
卞氏,就是你做大魏世子的最大绊脚石。
就算你再有孝心,再得曹操欣赏,压倒了曹冲又怎样?
你的生母叛投敌国,就是洗刷不去的污点!
万一哪天刘备纳了卞氏,你还得管刘备叫爹?
你背负着这样的污点,曹操就算再欣赏你,又焉能立你为世子?
司马懿献计让他诱骗卞氏归来,就是为了帮他搬除踏上世子之位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至于将曹植诱骗归来,只是顺手而已。
曹丕恍然大悟,起身向着司马懿深深一拜:
“多谢仲达教诲,为丕指点迷津,指出了一条明路!”
“他日我曹丕若为世子,若能为大魏之主,这万里江山,丕必与君共享!”
司马懿嘴角悄然上扬,却忙是拱手道:
“懿是认定公子有明主之资,唯有公子为我大魏储君,方能挑起这江山社稷,方能守住大王百战开创的这份基业,故才愿为公子赴汤蹈火。”
“公子所言,懿当真是诚惶诚恐,万不敢当啊!”
这一番大表忠诚,一番“明主之资”的吹捧,听得曹丕自然是心花怒放。
当下曹丕便将司马懿扶起,拍着他的肩膀,哈哈笑道:
“仲达,你尽管放心吧,丕定然不会让你失望。”
“我曹丕一定会向你证明,你没有选错人!”
二人相视大笑。
…
楚国,应天城。
王宫大殿之中,一幅魏国巨幅沙盘,已摆在了殿中。
曹操在为南征做准备,此时的楚王刘备,也在与众谋臣筹划着北伐方略。
“此番北伐,我们的战略目标,至少是收复许昌,将颍川,梁国,陈国,汝南等豫州大部收入版图。”
“若能将兖州,司州一并收复,将曹贼驱逐出河南,饮马黄河,自然是再好不过。”
“而欲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关键就在于睢阳!”
诸葛亮羽扇向沙盘上一指:
“睢阳乃兖豫徐三州之中,攻取此城沿汴水一路向西,可直趋陈留,将颍川,汝南,陈国等豫州大部,一举截断在南。”
“如此,伪魏在豫州一线兵马,必当土崩瓦解,不战自溃。”
“许昌可破,豫州可定也!”
刘备微微点头称是,目光凝视在了睢阳所在。
诸葛亮话锋一转,接着道:
“所以根据亮与伯温等拟定的北伐方略,我军当兵分三路北进。”
“一路由青州沿黄河西进杀入兖州,直扑濮阳,威胁切断黄河。”
“一路自宛城北上,攻取叶县昆阳,从南面进逼许昌。”
“此两路分马,皆为佯攻,只为牵制伪魏兵力。”
“大王当亲率我楚军主力,自彭城沿汴水北进,兵锋直指睢阳!”
北伐伪魏战略,就此清晰的搬在了刘备眼前。
刘备微微点头,抬手一指沙盘:
“照此战略,此番北伐的关键,就是夺取这睢阳城了。”
“不过此城自古以来便为坚城重镇,孤听闻曹操在此留有三千精兵镇守,若我军大举来攻的话,曹贼势必会率重兵前来迎战。”
“如此一来,这睢阳一战,势必将是一场恶战也!”
诸葛亮一笑,目光瞥了庞统一眼。
庞统上前一步,手指沙盘道:
“大王,据细作情报,曹贼留守睢阳之将,乃是一个叫郝昭的无名之辈,臣以为不足为虑。”
“臣的意思是,我军可借助汴水运兵之便,令文仲业率徐州镇军自下邳突然北进,趁曹操来不及反应,迅速兵围睢阳,阻止曹魏援兵进入。”
“文仲业麾下乃一万精锐府兵,四倍于伪魏守军,应当能速破睢阳。”
“睢阳一破,我军便占据了主动,到时大王再率主力随后北上进驻睢阳,曹贼纵然尽起大军前来争夺,亦无能为也。”
刘备微微点头,众人也皆称是,显然对庞统的战术皆持肯定态度。
唯有萧和,听得郝昭之名,眉头却是一皱。
凤雏显然是把郝昭当成小虾米了。
“伯温,士元之计,莫非你另有看法?”
刘备看出了萧和表情不对,顿时警觉了起来。
殿中安静下来,庞统及众人目光,齐聚向了萧和。
“士元想抢在曹操大军南下前,将睢阳城拿下,令我军占据主动权,这臣是赞同的。”
“我军占据睢阳,背靠坚城,又有汴水运粮运兵之便,曹操虽大军前来确也是无能为也。”
话锋一转,萧和语气肃重起来,却道:
“不过,这个郝昭虽名不见经传,却与霍仲邈一样,乃守城奇才。”
“士元如此轻视这个郝昭,只怕会让我军一脚踢在铁板上,会吃大亏啊!”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脸色一变。
第256章 臣当助楚破魏,以报大王之恩!为小女求个恩典,请赐婚于萧太尉!
守城之能,可与霍峻媲美?
光是萧和这句话,便足以震惊全场。
霍峻那是谁?
那可是当世门神啊!
当年樊城一役,仅凭着四千兵马,就扛住了曹操十五万大军围攻,将樊城守到固若金汤!
霍峻因之一战成名,震惊天下。
萧和口中,这郝昭竟能与霍峻媲美,岂非亦是一员守城奇才?
“这郝昭是何来历,竟有如此能耐?”
刘备啧啧惊奇,目光扫向众臣。
庞统压制住吃惊,忙道:
“这个郝昭乃并州太原人,听闻乃是为曹仁所举荐,如今年不过二十出头而已。”
“据统所知,郝昭此人确是寂寂无名,并无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战绩。”
“萧太尉何以认定,这郝昭可与霍仲邈相提并论?”
庞统半信半疑的目光看向了萧和。
这位凤雏虽为荆州人,却归附刘备甚晚,乃是在刘备已收取江东之时才来投效。
显然,他未曾亲眼见识过萧和的识人之能,不知刘备麾下,霍峻,魏延这一块块璞玉,都是萧和为刘备挖掘出来的。
面对庞统疑问,萧和只是笑而不语。
郝昭是谁,那可是跟霍峻齐名的两大门神啊。
当年历史上,陈仓一役硬是以两千兵马,挡住了诸葛亮数万大军的猛攻。
这样的猛人,你以为光凭文聘一万兵马,就能手到擒来拿下睢阳?
莫说一万,你就算是十万大军,也未必能奈何得了这郝昭。
毕竟古往今来,善攻的名将数不胜数,善守的武将却是屈指可数。
“这郝昭虽乃寂寂无名之辈,然伯温识人之能冠绝天下,既然是他认定这郝昭乃守城奇才,那此人便定有过人之处。”
刘备却转眼对萧和深信不疑,遂道:
“既是如此,士元此计便不可行,我们得另想一策拿下这睢阳才是。”
诸葛亮等众人,皆是点头称是,对刘备的决断没有半分质疑。
庞统不禁惊奇于在场所有人,刘备也好诸葛亮也罢,对萧和的识人之能,竟没有半分质疑,皆是无条件相信。
眼见如此,庞统也不得不信,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