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274节

  庞统点头称是,坦然承认了自己的疏忽。

  破城之议,一时卡在了这里。

  当众人议不出个所以然时,不知不觉安静了下来,几乎是习惯性的看向了萧和。

  此时的萧和,一直不曾表态,只是目光凝视着下邳城,眼神若有所思。

  那眼神刘备再熟悉不过,必是心中已酝酿出了什么奇谋妙计。

  “伯温,这破下邳之计,你可是已胸有成算?”

  刘备满怀期待的问道。

  萧和确已胸有成算,目光便扫向眼前徐州山河,意味深长道:

  “楚公适才说过,若不顾满城百姓,与曹贼何异?”

  “这便是楚公虽离开徐州十余载,却仍旧存有民望,百姓依旧会怀念楚公的原因。”

  “这也是曹操于下相一败,东海郡郯县等各城,皆是望风倒戈归附于楚公的原因。”

  “民心这种东西,就像是一把无形的刀,若运用得当,比真正的刀锋还有杀伤力。”

  “咱们攻取下邳,就从这民心下手!”

  民心!

  这两个字,如惊雷般响起,令庞统糜竺等人,蓦然间领悟了什么。

  刘备也若有所悟,忙问:

  “那依伯温之见,如何用民心助孤破下邳?”

  萧和目光如刀,率先射向下邳城:

  “楚公当亲手执笔,写一道告下邳军民书,称此番杀回徐州,乃是为讨伐曹贼,为当年死于曹贼屠刀之下的徐州士民报仇雪恨。”

  “此一道檄文,乃为激起城中士民对曹操的仇恨,激励他们背曹反魏,动摇城中守军意志,令臧霸不能全力抵挡我军。”

  接着,萧和目光又看向了糜竺:

  “糜太常乃徐州名士,虽离乡多年,糜氏经营多年的关系网,应该还留存不少。”

  “接下来就请糜太常动用你的关系人脉,游说各郡国士家豪姓,向他们陈明利害关系,劝他们认清形势,群起归附楚公。”

  “尤其是陈氏一族,若能说服陈氏一族带头倒戈,吾料州中各大姓,必会群起叛魏归楚!”

  听到这里,刘备和糜竺神色一动,彼此对视了一眼。

  陈氏一族。

  这可是徐州举足轻重的大族,可影响一州士人人心向背的顶级大族啊。

  为首者,便是陈和陈登父子。

  当年刘备能从陶谦手中继承徐州,正是在糜竺和陈登的联手拥立下,方才登上州牧之位。

  其后曹操能灭吕布攻取徐州,也是得到了陈登及陈氏家族做内应。

  只是曹操得徐州不久,陈登便因病英年早逝。

  曹操似乎为削弱陈氏对徐州的影响力,便有意扶持臧霸做徐州刺史,以温水煮青蛙式的手段,逐将陈氏驱逐出了徐州权力核心。

  时值如今,陈年势已高,常年深居简出养老,徐州从州府到郡府,各要害职位也鲜有见到陈氏的身影。

  陈登立有大功,其子陈肃也不过是一个下邳郡法曹史而已。

  面对曹操的卸磨杀驴,要说陈氏一族不心怀怨言,谁信呢?

  只是先前曹操已一统北方,大权在握,就是要打压你陈氏,你又能怎样?

  就算你心中不满,也不过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那么当此刘备归来,徐州有易手迹象的局面下,陈氏一族的倒戈,不就合情合理么?

  想明白这一层,糜竺欣然道:

  “伯温军师言之有理,楚公,臣当亲赴淮浦,务必说服那陈公站出来,振臂一挥号召徐州士人归附楚公!”

  刘备自然是欣然采纳。

  缓一口气后,萧和最后说道:

  “与曹操有血仇的,不只是下邳,还是整个徐州。”

  “楚公要攻下的,也不只是下邳,而是整个徐州五郡!”

  “故楚公还当发布檄文,张贴于下邳,彭城,琅邪诸县,历数曹操两屠徐州的累累罪行,号召各郡各县士民群起倒戈,背魏归楚!”

  “咱们就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心战,让曹操亲口尝一尝,当年他屠徐州时结下的恶果!”

  听到这里,刘备已彻底明白了萧和计策的全貌。

  简而言之,就是先攻心,尔后不战而下徐州!

  “好,就依伯温之计,孤就与曹操打一场攻心之战!”

  刘备遂做出决断,采纳萧和之计。

  于是刘备亲自写了一道《告下邳军民书》,抄写上千份,射入了下邳城中。

  同时又令庞统执笔,写下一道“讨曹贼檄文”,令细作于徐州五郡张贴。

  糜竺则动用自己的人脉,游说徐州大小豪姓,并亲自赶往淮浦,以说服陈倒戈。

  十日之内,举州沸腾。

  随着一道道檄文张贴出来,曹操当年屠城恶行,尽数被搬上了台面。

  徐州士民沉埋在心底,那笔与曹操的血债,也随之被翻了出来。

  一州士民,对曹操的仇恨,终于被再次点燃。

  倒戈开始。

  下邳所属司吾,良成,取虑诸县,不等刘备分兵攻取,便献表归附。

  琅邪国南部的即丘,开阳,阳都五县,纷纷宣布背魏降卒。

  甚至是曹操这个魏公亲自坐镇的彭城国,亦有武原,吕由二县倒戈降楚。

  不到半月时间,徐州五郡是反魏的浪潮此起彼伏,除半个彭城国,以及琅邪北部诸县外,大部分郡县皆已宣布易帜。

  而下邳城内的士民,亦是人心浮动,叛魏降楚的念头到处滋生。

  所幸臧霸所统的魏军,乃是跟随他多年的嫡系泰山兵,并非是徐州籍士卒,勉强抵挡住了楚军的攻心战术,暂时确保了下邳并未倒戈。

  只是整个下邳郡,除了下邳城之外,其余诸县皆已降楚。

  下邳城已然变成了一座孤城。

  …

  彭城。

  “阳都百姓造反作乱,杀县令归降刘备,琅邪南部已不战而降伪楚。”

  “前日下邳最后一县取虑,其县令也宣布投降伪楚,至此下邳郡就只余下了下邳城还在我们手中。”

  “昨日武原传来消息,县中士民冲入县府,逼迫县令宣布改旗易帜降楚…”

  荀攸苦着一张脸,默默的宣读着雪片般的背叛消息。

  “够了!”

  曹操是越听越火,拍案一声怒喝。

  荀攸一哆嗦,只得闭上了嘴,不敢再念下去。

  曹操抢过那些急报,胡乱的翻看一遍,口中骂道:

  “徐州这班刁民,他们好大的狗胆,焉敢群起叛孤!”

  “还有这帮官员,他们食孤之禄,焉敢不为孤尽忠,竟敢不战而降大耳贼!”

  “这些不忠不义,厚颜无耻的徐州人,他们为何要群起叛孤?”

  “可恨,可恨啊~~”

  曹操是咆哮如雷,将手中情报尽皆撕碎,扔了一地。

  荀攸等谋士们,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不敢直言。

  你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

  要不是你当年手段残暴,屠的人家徐州鸡犬不留,泗水为之堵塞,杀的人家徐州家家户户跟你有血债,人家能这么干脆利落的投了刘备么?

  你当年杀的是痛快了,如今自食恶果时,却还装什么委屈…

  众人心知肚明,却无人敢戳穿。

  咆哮过后的曹操,拔剑在手,厉声喝道:

  “传孤之命,从邺城调兵入青州,由琅邪南下攻东海甘宁所部。”

  “孤当亲统大军由彭城东进,击破大耳贼主力,解下邳之围。”

  “铁骑所过,凡投降伪楚之城,皆屠之!”

  “孤要再次血洗徐州,让徐州人知道背叛孤是什么下场!”

第223章 徐州人将世代与曹魏为敌!助楚公夺回徐州,以慰我儿在天之灵!

  荀攸等众臣,不由打了个寒战。

  屠城!

  他们的魏公,这是被徐州人的反叛所刺激,一怒之下要三屠徐州!

  张等武将们,皆是杀人如麻的主,早已练就一颗铁石心肠,曹操屠与不屠徐州,他们皆都无所谓。

  贾诩自然知晓屠城的恶果,却神色平静如常,眼神是波澜不惊,没有任何出言劝阻的意思。

  荀攸却是心头咯噔一下。

  你为什么明明打下了徐州,却不敢委派心腹掌管,而要依靠臧霸几个泰山军来镇守徐州?

  不就是因为屠城屠的太狠,怕直接统治徐州人会不服,只能靠臧霸这些地头蛇间接统治么。

  过了这么些年,好容易快要化解掉徐州人对你的仇恨,眼看着就能趁着南征机会,削弱了臧霸对徐州的控制,将徐州置于你直接掌控之中了。

  这等关键时刻,你却又要一怒之下屠城?

  这要是三屠了徐州,只怕徐州人要世世代代铭记这份血仇,永不会臣服于你曹魏。

  你就算收复了失地,重新夺回徐州,也只是夺回了一块烫手的山芋,有什么意义?

  “魏公,臣以为”

  荀攸正要出言劝谏,话到嘴边时,看着曹操那满是戾气的脸时,只好又咽了回去。

  他终究是谋臣,而非谏臣。

首节上一节274/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