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军大败。】
【战败的楚文王想要回国。】
【负责守城门的大臣,叫做鬻拳。】
【他被楚人尊称为太伯。】
【这位太伯,曾经向楚文王进谏,劝楚王不要杀蔡国国君。】
【但楚文王不听。】
【于是太伯勃然大怒,冲上去一刀就砍到楚文王的脑门上,威胁说:你要么听我的话,要么我就杀了你!】
【楚文王终于服软。】
【楚文王知道太伯说的话是对的,自己杀蔡国国君,是纯属私人泄愤,对国家无益。】
【所以事后,也没有追究太伯的责任。】
【不过威胁着拿刀要砍楚王的太伯,却说道:】
【我用兵器威胁国君,这是大罪,即使国君不怪罪我,我自己也得给自己定罪。】
【于是就砍了自己的双腿。】
【而如今,负责守城门的太伯,看到了打了败仗的楚文王。】
【太伯先是问楚文王,这仗打赢没有?】
【楚文王说打输了。】
【太伯勃然大怒,紧闭城门,表示:】
【打不赢你还有脸回来?滚!】
第370章 楚国大战八国联军!灭英国!
天幕外。
朱元璋看到这太伯的行为,也是被这位大臣的行为给气笑了。
“到底国君是国君?”
“还是你是国君啊?”
“孔子有的时候,说的还真有道理。”
“大臣这么嚣张,连国君都敢砍,这既不合乎周礼。”
“也不符合我大明的律法。”
“虽然他看上去是忠臣。”
“但假如太伯在我大明这一朝,那就只能九族消除了。”
天幕。
【主要是楚国统帅外出,要么打赢,打输了就得死。】
【这也算是一个传统。】
【楚文王进不了城,没办法,只好顶着伤痛又去讨伐另一个小国。】
【这一仗打赢了。】
【但在回国的途中,劳累过度的楚文王暴病而亡】
【而太伯也知道楚文王的死,和自己脱不了关系。】
【于是在楚文王的葬礼结束之后。】
【太伯在楚王的墓前自杀。】
……
看到天幕讲述到这里,弹幕们也纷纷的发言了。
《好家伙,逆天大臣!》
《员工指挥老板是吧?》
《前面的武王到处打仗也就算了,这文王怎么也是个战狂啊?》
《啊?打输了还不准回城吗?》
《楚国可以容忍暴君,但不能容忍废物。》
《楚国国君这是有外出征战的KPI吗?业绩不达标就会被内部干掉淘汰?》
《太伯好刚烈啊!》
《这就是楚蛮,听我太伯说!》
《关键是这可是春秋时期呀,大家都还勉强着尊奉周礼,结果这楚国直接蛮的彻底?》
……
南北朝。
南梁。
江陵城内。
在宇宙大将军侯景之乱后,成功吃鸡的梁元帝萧绎。
他坐在江陵城内。
也就是曾经四百年楚都的郢都内。
看着天幕讲述楚文王的故事。
看的也是非常的过瘾。
郢都也就是如今的江陵,一开始的兴盛就来源于楚文王把楚国的首都,迁徙到这里。
所以,把江陵作为大本营和梁朝新首都的萧绎。
看楚文王是非常亲切的。
萧绎对着周边的几个近臣,和皇子们。
有些卖弄的说道:
“这座江陵城,正是由当年的楚文王所迁都之后,才逐渐兴起的。”
“一直到现在,都是我大梁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不过朕虽然自幼博览群书,收集书籍40余年,在我大梁的图书馆内藏书有14万卷。”
“但我却竟然不知道,关于太伯的这一典故。”
“嗯,看来有的时候朕还是读书太少啊。”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眼下正是春季,国家的复兴也即将开始。”
“等我向那宇文泰写的书信到了,让他把益州还给朕之后,朕也要开始正式的励精图治,重振大梁巅峰的盛世了!”
……
天幕。
【楚文王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楚堵敖继位。】
【连个谥号都没有,可想而知是个什么样的废物。】
【楚堵敖上位之后,每天吃喝玩乐飞鹰走狗,就是玩。】
【没几年,他的弟弟便发动政变,杀王之后自立为王,被称为楚成王。】
【楚成王继位之后,向周天子进贡传达善意。】
【而周天子也封楚王为南境守护。】
【让楚王镇守南方,不要北上侵略中原各国。】
【楚成王王恭恭敬敬的表示,一定遵命。】
【随后便连续数次率兵北伐,进攻郑国,硬生生的把郑国给打服了。】
【郑国国君,光着膀子,嘴里叼着玉玺。】
【出城向楚国投降。】
【这就是成语肉袒衔璧的出处。】
【打服了郑国,楚国还不满意,又向宋国进攻。】
【宋国本来实力不错,历史上在春秋是小霸,后来被称为战国第八雄。】
【但面对楚国大军,还是有点遭不住。】
【眼看这神圣大周帝国的南境守护,都快杀到黄河了。】
【齐桓公终于是坐不住了。】
【中原霸主齐桓公,率领八国联军。】
【南下对抗楚军。】
【面对八国联军的威力,楚成王也是怂了。】
【于是在昭陵和八国联军会盟。】
【承诺重新对周天子进行朝贡。】
【双方也暂时签订了和平协议。】
【为了暂时躲避齐桓公的锋芒,楚国接下来的进攻方向转向了东面。】
【连续灭掉了黄国和英国。】
【一直到公元前645年,楚成王进攻徐国。】
【齐桓公再次召集诸侯联军。】
【但这一次,联军畏惧楚军的兵锋,导致战事不利。】
【楚成王主动发起进攻,一举击败徐国。】
【外围的八国联军看徐国已经投了,于是纷纷散去。】
……
弹幕:
《可以容忍暴君,不能容忍废物?》
《如果废物不能让楚国强大,那就直接政变杀之?》
《妈呀,怎么即视感这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