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207节

  “大姐,这是老四!”

  “这是老五!”

  “这是老七……”

  “这是老十五。”

  “小弟胤,拜见大姐!”胤面带微笑的主动鞠躬行礼。

  就在这时,老三看似无心的说,“唉,如今啊,汗阿玛最宠老十五了!”

  胤心里暗暗冷笑不已,老三还真的是贼心不改,就喜欢干挑拨离间的坏事。

  “十五弟,我远在蒙古外藩都听说了,你现在是权倾京华的天下第一王呢!”纯禧的脸上带着笑,说的话却像是刀子一般,恶狠狠的扎进了胤的胸膛。

  胤收了笑,淡淡的说:“大姐远道而来,着实很辛苦!”

  看似答的牛头不对马嘴,却给予了坚决的还击。

  嫁出去的姐姐,就是泼出去的水,还是少管家里的闲事为妙!

  纯禧深深的看了眼胤,也没继续扎刀子,接着往前走。

  康熙见了纯禧之后,格外高兴的赐了座。

  聊得正好之时,纯禧开着玩笑说:“汗阿玛,臣儿一看见十五弟他们,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豫亲王多铎。我大清入关定鼎中原,豫王居功至伟!”

  老四一听这话,情不自禁的侧身看向胤,满心满眼的全是担忧。

  表面上,纯禧只提了多铎。实际上,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三兄弟,联手祸乱朝纲的往事,距今也不过七十几年而已。

  巧合的是,胤、老十六和老十八,也是一母同胞的三兄弟。

  纯禧的说法,已经不是隐喻,就差指着鼻子骂胤三兄弟,必有不臣之心!

  老八抿紧嘴唇,盯着胤的背影看了最后一眼,随即挪开了视线。

  既然得不到你,那就毁了你,免得碍了大事!

  老十心下暗爽,小十五啊,你也有今天?

  老九长呼了口气,可惜了啊,手无羽扇,不然的话,抖开折扇轻轻一摇,岂不是诸葛在世么?

  老五蠕动着嘴唇,有心替胤说句话,可是,话到了嘴边,又迟疑着咽了回去。

  老十二满是担忧的望着胤,但是,他却丝毫也没有替胤辩解的心思。

  此前,老十二确实欠了胤的人情。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面前,老十二只能选择冷眼旁观。

  毕竟,老十二刚刚尝到了掌权的甜头,不可能为了胤,就轻易放弃实实在在的旗权。

  老四心急如焚,但是,他更明白,越是这种含沙射影的攻击,谁都可以帮胤说话,唯独他不行!

  胤呢,闭紧了嘴巴,故意一言不发,压根就没有辩解的心思。

  大清的事情,就怕自己主动对号入座。

  纯禧只要没有指名道姓,胤就不可能没事找事的站出来还击。

  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只见,老十八窜出人群,跪到康熙的驾前,大声说:“汗阿玛,臣儿已过弱冠之年,却一直无差可当,恳请汗阿玛赏个位高权重的美缺,让臣儿过一把权臣的瘾!”

  老四暗暗挑起大拇指,胤真没有白疼老十八!

  多尔衮三兄弟,能够操纵朝局,主要是朝政大权、旗权和兵权,一应俱全!

  反观胤三兄弟,他们几个加一块儿,才几个牛录?

  而且,胤虽然权重,却没有党羽帮着摇旗呐喊,一切都仰赖康熙的信任罢了。

  不客气的说,康熙让胤三点下台,绝对不可能拖到三点一刻。

  老十六本想也站出去,替胤说几句公道话。

  可是,站在老十六前边的老十二,借着侧身的时机,暗中拽住了老十六的右手。

  老十六的心头,陡然一惊,马上意识到一件可怕的事情:老八他们只怕是巴不得他也站出去说话吧?

  只要老十六也跟着站出去了,老十八的有力辩解,不仅没有任何效果,反而极容易勾动康熙的敏感神经。

  你们三兄弟,莫非真想学多尔衮的三兄弟?

  此时此刻,老十六打心眼里感激老十二,若不是十二哥的及时阻止,他险些铸下无可挽回的大错!

  胤很是欣赏的看了眼老十八,这孩子在他的悉心教导之下,无论见识还是果决的魄力,远非昔日吴下阿蒙矣!

  别看老十八的话不多,却句句扎在了康熙的心坎上。

  汗阿玛,整垮了胤之后,对谁最有利,您老可要想清楚喽!

  PS:今天有点空,三更,这是第一更,求赏月票的鼓励。兄弟们,士气可鼓,不可泄!

第252章 犀利的反击

  大清的事儿,最终都要看康熙的态度。

  说实话,纯禧的挑拨,真有些触动康熙的敏感神经。

  可是,老十八的挺身而出,及时唤醒了康熙的记忆:胤从不结党!

  多尔衮三兄弟,能够碾压顺治,那是因为,他们不仅每人管着一个旗,而且,多尔衮是摄政王,多铎是辅政王。

  从不结党的胤,离开了康熙的支持,毫无悬念的马上垮台。

  “大格格,你远道而来,咱们今儿个只说高兴的事儿!”康熙瞥了眼一直没吭声的胤,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好险,老四暗自长松了口气,脚板心都被汗湿了。

  若是胤被整了下去,就算是康熙传位给了老四,他也肯定压制不住老八和老十四。

  胤的态度很清楚,越是关键时刻,他越不能对号入座。

  一旦,胤站出来辩解,必然掉进老八设下的圈套。

  在皇权砖制的大清,道理不可能越辩越明,而是说得越多,错得越多!

  不当差的老十八,他站出来说话的效果,比胤的自辩,强一万倍!

  不过,胤心里有数,这事肯定还没完。

  果然不出所料,等纯禧在京城里安顿下来之后,康熙叫胤去陪着下棋。

  “小十五,你的权柄过重,很容易招人忌恨!”康熙连输了三局,心情甚为不爽。

  胤等的就是这一问,他嬉皮笑脸的说:“汗阿玛,臣儿其实更喜欢江南的山青水秀,不如派了臣儿去苏杭督税吧!”

  伺候康熙这么些年,胤早就摸透了他的脾气。

  你越是想抢,康熙越不肯给。

  与此相反,你越是往后退,越容易唤起康熙对老八的忌惮。

  一言以蔽之,胤能够立足于朝堂之上,并掌握了极大的实权,全拜废太子和老八所赐。

  康熙深深的看了眼胤,皱紧眉头,十分不悦的说:“琴棋书画,皆小道尔,你要少花点心思,多关心朝政。”

  胤心里明白,康熙被他成功的勾起了平衡朝局的本能。

  当皇帝,最需要掌握的技能,其实是,擅于平衡各方势力之术!

  胤若是被赶去了江南,外有老十四掌握的西北大军,内有实力异常雄厚的八爷党,康熙还能睡得着觉么?

  “汗阿玛,臣儿每天忙得脚不点地,不如先罢了管理步军衙门的差事?”胤没有轻易放过康熙,变着花样的戳他的心窝子。

  康熙走了个车八平七,冷冷的说:“不许和朕讨价还价!”

  “要不,镶白旗的那些破事,臣儿就不管了吧?”胤依旧没有放松的意思,对康熙展开了步步进逼。

  若是康熙四十年,胤敢这么说话,早被赶回家去了。

  然而,如今已是康熙五十八年了,康熙的龙体一天不如一天,他还有几个十年,再培养一个忠勇兼备的胤?

  老头子犯糊涂的时候,做子女的不能一味的盲从,该反击之时,就应该理直气壮的反击!

  “不下了!”康熙忽然怒了,抬手一挥,把棋子都扫到了地上。

  一旁伺候茶水的魏珠,两腿猛的一软,顺势滑跪到了地上,大气不敢出半口。

  胤却丝毫无惧的站起身子,腰杆子挺得笔直,大声说:“臣儿早就不想受这种夹板鸟气了,我不干了!”

  只见,胤摘下顶戴,抬手扔进了魏珠的怀中,掉头就走!

  魏珠接住了胤的顶戴,吓得瑟瑟发抖,我的十五爷呀,您好大的胆子呐!

  趁康熙没有及时反应的当口,胤大步流星的往外走去。

  康熙不杀儿子,胤又没有谋反,顶多也就是回家去当个闲王罢了!

  不客气的说,胤成了闲王之后,老四反而会更加的信任他。

  老十三能当副皇帝,根子问题是,康熙朝的老十三,长期无爵无权,连透明背景板都不是。

  实际上,胤若是就此失了势,将来的地位,肯定会凌驾于老十三之上。

  对于胤而言,该布的棋子,早就布到了要害位置之上。

  只要忍得三年闲散无权之苦,换来雍正朝的首席副皇帝,无论怎么看,都是一笔超值的好买卖。

  归根到底,康熙给不了胤要想的东西,老四那里多的是!

  “拉锡,快去拦住那个混蛋!”

  康熙心里比谁都明白,胤真想当多尔衮,绝不敢如此猖狂!

  拉锡赶紧追了出去,快步奔到胤的跟前,扎千拦住了他的去路。

  “十五爷,皇上只信得过您。”拉锡常年待在御前,他肯定知道,这么劝,胤才听得进去。

  在御前长期当差的人,哪有蠢货?

  胤暗暗叹息了一声,老康啊,你怎么不肯让我回去当闲王呢?

  不过,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好处占尽,坏处丝毫没有。

  一般情况下,做决策的人,都只能被迫选择次优之策!

  胤继续掌权,这也就意味着,将来雍正朝的大格局,很可能是老十三居首,胤次之。

  带着几许遗憾,胤重新站回了康熙的身边。

  康熙抬手接过魏珠捧来的顶戴,亲手替胤戴回了脑袋上。

  “你个大混蛋,气性也太大了些吧?”康熙嘴上开骂,眼里却带着笑。

  “汗阿玛,臣儿无心揽权!”胤瓮声瓮气的又戳了一下康熙的肺气管。

  就算底色是康熙的棋子,胤也是极其重要的那一颗,不允许轻易被抛弃!

  康熙被噎得不轻,但是,胤真没揽权,这是铁的事实!

  “唉,没有你的保护,我睡觉都不敢合眼呐!”康熙被迫耐住性子,居然反拍了胤的马屁。

首节上一节207/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