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206节

  若是,胤不敢设祭棚,康熙反而会起疑心了。

  见出殡的队伍来了,胤领着翠晴,主动站到了街边。

  在队伍最前边开道的隆科多,隔着老远就看见了胤两口子,他赶紧下了马,快步走过去,主动扎千行礼。

  “奴才隆科多,请愉王爷大安!”

  “起吧。”

  胤叮嘱隆科多说:“你是个明白人,别的也不需多言了,就是有一条,护住队伍不出事,我就领你的情。”

  隆科多哈着腰,说:“请您放心,这么大的事儿,奴才哪敢有丝毫的懈怠?沿途之上,奴才早就布置好了军士,保准不可能出岔子。”

  “隆爷,一切都有劳了!”身披熟麻布,替亲姐姐服大功的翠晴,主动蹲身行礼。

  隆科多连退了好几步,一边扎千还礼,一边异常谦卑的说:“福晋,您切莫折煞了奴才。”

  在老佟家,佟国维和他的八个儿子,各有不同的站队。但是,竟无一人支持过废太子。

  这个嘛,主要是废太子太过骄狂了,妥妥的目中无人。

  当年,佟国维以今上唯一亲舅舅的身份,都要一直跪着和废太子说话。

  等胤当上了皇帝,哪还得了?

  所以,老佟家的一门老小,打心眼里不希望废太子,顺利的登上皇位!

  在老佟家之中,除了庆复始终不站队之外,大多支持老八,个别支持老大或老三。

  和坚定支持老八的佟国维不同,隆科多的立场,始终变来变去。

  起初,隆科多和老大走得很近。后来,明珠垮台之后,隆科多又站到了老八一边。

  现在嘛,隆科多一边和老四勾勾搭搭,另一边还挂在老八那边。

  但是,据老四所知道,隆科多和老三之间,也有着密切的交往。

  佟家人,学足了佟国维的诡诈之术,把四处押宝的生存哲学,玩弄到了极致。

  等废太子妃的抬棺队伍,经过祭棚之时,胤主动扎下深千,以表敬意。

  翠晴则眼含热泪,想哭却不敢哭出声的跪在街边,连磕了三个响头。

  负责押尾的老十二,隔着老远就下了马,快步走到胤的面前,主动鞠躬行礼。

  “十二哥,有劳你了!”胤还礼之后,主动拉着老十二的手,轻轻的拍了拍他的手背。

  老十二领会到了胤无声的谢意,反手握紧了胤的手,异常诚恳的说:“若是连这种事都办砸了,你哥哥我真成了废物饽饽。”

  此时此刻,并不是可以笑的时候,胤只得小声说:“弟弟我心里有数!”

  事后,胤才知道,老四居然领着四福晋和年海棠,也在大街边设了祭棚。

  废太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老四踢下台阶,直接导致了老四另立门户,暗中参与争夺大位。

  可想而知,老四对废太子,怎么可能无恨呢?

  客观的说,老四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公然拜祭废太子妃。

  原因只有一个:胤在老四心目中的分量,足以抵消不良的影响。

  废太子妃下葬之后,宫里下了旨,命老七管理正黄旗满蒙汉三旗事,老十二管理正蓝旗满蒙汉三旗事。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从来没有当过差的草包老十,居然被委以重任,负责管理正白旗满蒙汉三旗事。

  老四在这一波人事异动之中,啥好处都没捞着,心里就有些犯嘀咕,便把胤和老十三找去商量对策。

  老十三盘腿坐在太师椅上,叹息道:“十五弟管理镶白旗,老十管理正白旗,今上想得可真周到啊!”

  无爵无差使的老十三,在外头撒野惯了之后,行为举止越来越像个没文化的丘八。

  老十三不称汗阿玛,而改称今上,代表了父子感情的彻底破裂。

  老四情不自禁的瞟向胤,想听听他是个啥看法?

  胤淡淡的说:“汗阿玛一贯多疑,他这么干,还不是想留个后手,防着我和四哥你么?唉,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我的眼睛都看出老茧了。”

  老四不禁哑然一笑,晚年的康熙,既不想提前交权,又害怕儿子们起兵谋逆,可谓是异常纠结。

  恰好,胤手握着京城内的最大兵权,康熙怎么可能不掣肘呢?

  “四哥,我把丑话先说在头里,将来你若是厌了我,也别挖空心思的疑来疑去,免得坏了手足情谊。照我说啊,到时候,索性把我打发去守巴里坤,每年再赏个十万两银子,让我过自己的逍遥快活日子!”

  这话原本是胤想说的,却不料,竟然被老十三抢了个先!

  老四摆了摆手,正色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咱们兄弟三人,是要葬在一起的生死弟兄。人吃五谷杂粮,谁还没个发脾气的时候?我发脾气的时候,你们两个直接拍屁股走人,眼不见心不烦。等我发泄完了,再去找你们喝酒,赔不是。”

  嚯,老四这话说的极为诚恳,一看就知道,和灌隆科多迷魂汤的耍手腕,迥然不同也!

  老十三不动声色的瞥了眼胤,随即笑道:“四哥,你也知道我是个直人,我也就这么一说,你也就这么一听,哪说哪了!”

  胤轻咳一声,吸引了老四的注意力后,一本正经的说:“巴里坤太苦了,很不适合我。我嘛,尤爱苏杭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哎,枕美人,品醇酒,顺便帮四哥你盯着江南的酸文人们,这个我在行!”

  “你也跟着瞎扯什么?”老四把眼一瞪,怒道,“若真有那么一天,咱们三个共掌天下权,富贵一起享。呐,美人随便十五弟你挑,醇酒全归十三弟,就这么说定了!”

  老四的这番话,说得就极为露骨,把夺位的野心,暴露得淋漓尽致!

  老十三抖开折扇,笑眯眯的说:“还是四哥最懂我和十五弟,他爱美人,我爱醇酒,各取所需!”

  胤抿唇一笑,今天的这一番“玩笑话”说透了之后,等于是提前划分好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提前定好了契约,只要大家都不想玩出圈,这种三角关系就极为稳定!

  想当年,刘邦封韩信为齐王,那是为形势所迫的虚情假意,必然会秋后算帐。

  有史为证,老四这个人,纵有千般不好,他对真正的自己人,却是极为护短的性子。

  今日之盟的底色是:将来,只要胤和老十三,不越过底线的想抢皇位,老四都可以包容!

第251章 恶毒的进攻

  康熙把异论相搅的帝王心术,玩到了极致,目的只有一个:勿使任何一方独大。

  老七管理正黄旗,老十二管理正蓝旗,老四都不怎么在意。

  惟独,老十管理正白旗,证明了,康熙故意没把老八一棍子打死,其实是防着老四和胤的铤而走险。

  时至今日,只要稍微对朝局动态有些了解的人,就都知道,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成年皇子,只剩下了老三、老四和老十四了。

  不过,老十四自己没啥势力,躲在他身后操纵一切的还是老八。

  至于老四嘛,认为他有机会登上大宝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因为,老四亮在表面上的牌,除了胤之外,再无旁人了!

  包括老三、老八和德妃在内,所有人都只看到了站在明处的胤,而漏算了老十三、年羹尧、隆科多和张廷玉。

  大家普遍认为,只有康熙活着的时候,胤才能狐假虎威的号令群臣。

  若是山陵崩了,没有培植大批私人的胤,眨个眼的工夫,就会被老八拿下!

  这就像是,只要乾隆闭了眼,和中堂当即被挂上房梁,一样的道理!

  胤的难处是,无法在康熙这只万年老狐狸的眼皮子底下,大肆培养属于他自己的势力。

  俗话说的好,力聚则强,力分则弱。

  康熙安排老十四担任大将军王,其实是很妙的一招棋,举手投足间,就把八爷党一分为二。

  老八自己当皇帝,和支持老十四当皇帝,这能一样么?

  “四哥,以小弟之见,咱们依旧不可妄动,静观其变即可!”胤担心老四沉不住气,特意做了提醒。

  “今上掌权近六十载,整个大清,哪哪都是帝党,咱们才多大点实力,根本不是今上的对手。”老十三拿起一只花红果,恶狠狠的咬了一大口,含含糊糊的说,“十五弟说的没错,一动不如一静。”

  “来人,请傅鼐过来议事!”

  因兹事体大,不容有失,老四还想再听听心腹智囊的意见。

  老四、老十三和胤,先开三人小会,再找傅鼐过来补充不足之处,已经是雍王府约定俗成的议事规则。

  傅鼐眯起两眼,拈着胡须说:“爷,奴才以为,还是应以不变应万变,方为上策。”

  四个人参会,三个人的意见一致,老四也就采纳了大家的意见,冷眼旁观即可,绝不瞎掺合。

  没过几天,康熙下旨,因和硕纯禧公主携额驸回京,特命老三领着诸位皇子们,一起到畅春园正门前迎接。

  和硕纯禧公主,本是恭亲王常宁的女儿,却被康熙抱回了宫里抚养。

  按照宫里的排序,和硕纯禧公主是名副其实的本朝长公主。

  和硕纯禧公主进宫之前,宫里的皇子们,无一例外的全都夭折了。

  可能是天意,等她进宫之后,老大、老二等皇子,不仅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生,还都健康长大了。

  所以,康熙一直视纯禧公主为命中的大福星,别提多偏爱了。

  纯禧公主下嫁班第的时候,嫁妆比会典的规定,超出了三倍多。

  内务府的人,差点惊掉了下巴,以为是康熙的笔误,赶紧上题本求证。

  结果,康熙大笔一挥,竟然又加了三成嫁妆。

  这一下子,满京城权贵们,就都知道了,长公主格外有宠!

  畅春园门外,以老三为首的皇子,站成了一排,大家都默默的等待着纯禧的到来。

  在正式场合之下,同为皇子,以爵高者为尊。

  说来也巧,胤的前边站着敦郡王老十,后边站着贝勒老八,他恰好被夹在了中间。

  老八只要一看见胤,心里就很不是个滋味。

  对于胤的横空出世,老八真的是始料未及!

  若是有后悔药吃的话,老八宁愿得罪了老十四,也要把胤拉拢入伙。

  想想看,掌管着御前侍卫和八旗步军营的胤,无论怎么强调他的重要性,都完全不过分。

  唉,只可惜,老八当时根本不看好胤这个小透明阿哥,别说拉拢了,就连见面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老八看走了眼,让胤从他的手心里溜走的后果极其严重。

  以至于,老八他们私下里讨论举兵的时候,一致认为,想搞玄武门之事,必先铲除胤。

  胤静静的站在老十的身后,他压根就不知道,老八一直盯着他的背影。

  康熙二十九年,纯禧出嫁的时候,胤尚未出生。

  所以说,姐弟之间,不仅没有交情,连面都没有见过。

  站了足足一个时辰之后,纯禧的车驾,终于出现在了畅春园门前。

  在众目睽睽之下,额驸班第不仅提前下了马,还守在了下马凳的旁边。

  车帘掀起处,只见一位雍容华贵的盛装女子,在班第的搀扶下,稳稳的站在了地面上,面带着微笑的朝着诸位皇子们走来。

  老三见状,率先哈下腰,毕恭毕敬的说:“小弟胤祉,奉旨恭迎大姐回京!”

  一时间,众皇子们,也跟着鞠躬行礼。

  在老三的陪同下,挨个给纯禧介绍诸位皇子。

首节上一节206/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