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148节

  “你的建议,甚妙!”康熙一说这话,胤就明白了,他再一次度过了亲情的难关。

  如果,胤建议杀了胤,那么,有人性重情谊的人设,就在康熙这里,彻底崩盘。

  当然了,即使失去了康熙的信任,胤也可以学习老十三的长远手段,暗中拉拢勾搭通州大营的丘八们。

  但是,这就和老十三起的作用,几乎雷同了!

  但凡没有彻底失宠,稍微有点实权,胤都不可能选择,走老十三的那条独木桥之路。

  出了行宫之后,胤轻舒一口浊气,梁九功的余孽,都被他坑死了!

  嘿嘿,胤的习惯是,要么不动手,既然动了手,就不可能留下未知的隐患。

  PS:这是今天的第一更,2更大约18点左右,三更23:30左右。若是月票超过了8500张,凌晨必有四更。

第182章 愉郡王

  康熙五十一年,中秋节前,上御太和殿,召旗主诸王、诸皇子、议政大臣及朝廷重臣,当众谕曰:“二阿哥胤,大逆不道,纵火烧宫,兴兵谋逆……然,朕竟不忍心诛之,著废除胤的太子名位,圈禁于咸安宫。若有敢于效仿二阿哥者,只管提兵来战,朕于乾清宫等着你们!”

  嚯,在位五十一年的皇帝,真可谓是霸气十足,龙威凛然!

  康熙的意思,异常清楚:老八,不是朕瞧不上你们,若敢玩玄武门继位法,只管放马过来,朕若是眨个眼,就不叫玄烨!

  “皇上圣明!”

  这种要命的节骨眼上,谁能说啥?谁又敢说啥?

  当是时,跪下颂圣,方为自保之王道!

  “衡臣,念吧!”

  “是。”

  “有旨!”张廷玉高高的捧起手里的旨意。

  “呼啦啦……”太和殿内的所有人都跪了。

  “内阁奉上谕,皇十五子、贝勒胤,护驾平叛皆有奇功……晋多罗愉郡王,许袭五世,赏皇庄一万亩,赐银十万两,授镶白旗五个牛录,著兼管工部及步军统领衙门,钦此!”

  “臣儿胤,领旨谢恩!”

  许袭五世,意思是,胤的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这五代人皆不降等,径直可以袭愉郡王的爵位。

  实际上,按照这么个袭爵法,和世袭罔替,也没太大的区别了!

  众所周知,工部管全国性的大工程,包括修宫殿和修河务等肥得流油的差事在内,是最会花银子的部门。

  不过,工部毕竟是正经的六部衙门,工部搞工程,有很多只眼睛盯着,远不如内务府方便捞黑钱。

  以前,胤号称是管相,实际上,就是个跑腿打杂的御前大管家。

  现在,胤正式以管部阿哥的姿态,傲然立于朝堂之上。

  至于,让胤继续管理步军衙门,这很显然是,康熙这一次尝到了大甜头,故意让胤在京城里有兵权,防着老八他们兴兵作乱。

  不过,诸多赏赐之中,最令胤感到满意的是,康熙新分的五个牛录。

  加上此前的一个牛录,几乎眨个眼的工夫,胤就成了镶白旗中,实力仅次于老四的小旗主。

  一个牛录大约三百丁,五个牛录就是一千五百丁,这些人及其家属,在广义上,都算是胤的私产!

  下五旗,除了旗主之外的小旗主,统称为:领主。

  因大清半奴隶制的残余异常严重,领主就是奴隶主,对自己门下的牛录,拥有绝对处置权。

  当然了,随着旗主诸王,逐渐被皇权所驯服。到了乾隆朝,这种绝对处置权也就不存在了。

  在大清,只要没分到下五旗牛录的皇子,都是无足轻重的黑皇子。

  说白了,为了酬庸护驾之功,康熙硬是让胤这个郡王,享受到了仅次于铁冒子王爷的超级待遇。

  在所有郡王之中,胤的旗内实力,仅次于平郡王和顺承郡王。

  不过,若是平郡王纳尔苏病死了,小福彭袭了王爵,嘿嘿,胤实际控制的牛录,也就多达三十几个了。

  不管怎么说,胤很满意,心情也很好!

  康熙终于没有杀子,这是人性的胜利。

  胤囚兄的建议,既符合不伤手足的人性,也很符合兄友弟恭的纲常。

  小十五有人性的人设,不仅没崩,反而更得康熙的赏识和宠信!

  散朝之后,老四刚走到胤的身边,正打算恭喜他的步步高升。

  胤掌握的实权越大,老四将来的赢面就越大,这是傻子都知道的硬道理。

  谁料,魏珠却跑了来,主动扎下深千,说:“四爷、十五爷,万岁爷叫您二位,乾清宫内书房觐见。”

  得嘞,聊不成了,胤只得和老四一起,跟着魏珠去见康熙。

  “臣儿胤(胤),恭请圣安!”

  “你们来的正好,保和殿缺好木料,怎么办?”康熙找老四来,肯定是为了拨银子的事。

  就算是在现代,管钱的财务副总或总监,往往就是老板最信任之人。

  财务副总,若是出了问题,随便一个偷逃税款的名目,就可以把老板,一起送去吃牢饭。

  “回汗阿玛,户部的银库,实在没银子了……”和以往一样,管银子的老四,拼命的哭穷。

  胤心里多少有些好笑,管银子的老四,若是手不紧,早就被赶出户部了。

  不过,今日不同于往昔,太子再次被废。

  别看老四格外的低调,实际上,在老八已经出局之时,老四如今的处境,就和光绪亲政之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西太后迟迟不让光绪亲政,光绪的亲爹醇亲王,比谁都着急。

  和谋士们商量之后,醇亲王就和慈禧暗中做了笔交易,以建设海军的名目搞来银子,实际是大修颐和园。

  颐和园落成之日,就是太后还政之时。

  现在,老四还没明白其中的关窍,胤已经看懂了康熙的心思。

  朕万年之后,就轮到你们两个当家了,只是,朕好象还没看见你们的孝心嘛!

  嗯,朕修几座宫殿,让自己住得更舒服一些,应该没问题吧?

  “小十五,你有何高见?”康熙似笑非笑的望着胤。

  胤一直管着内务府,他自然很清楚,楠木的主产地就是云贵川等省。

  但是,从前明开始,修宫殿都喜欢用楠木,尤爱金丝楠木。

  然而,经过几百年的持续性砍伐,大清境内的楠木,已成稀有之物。

  “回汗阿玛,为今之计,只能下旨给洋商们,让他们贡献楠木来广州,可以享受一定的免税措施。”

  胤是老国企了,深知国企采购的诸多弊端和漏洞,所以,他建议康熙,干脆把去南洋采购楠木的权力,下放给洋商们。

  由于欧洲一直重商,洋商们只要有利可图,绝对乐意孝敬楠木给康熙,以换取免税的特权。

  更重要的是,内务府太黑暗了,采购一根南洋的好木料,竟然需要多达十几万两银子,这谁受得了?

  不说旁人了,旁边站着的老四,肯定不可能答应!

  而广州海关监督衙门,一年的总税款,也就是二十几万两银子罢了。

  不客气的说,就算是他们不收关税了,只收参天之楠木,也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动谁的利益都可以,唯独,动内务府的利益,康熙不敢骤下定论,显得异常之犹豫。

  “四阿哥,你觉得呢?”康熙有些迟疑的问老四。

  老四早就看广州海关监督衙门的那批硕鼠们,极不顺眼了,他当即拱手说:“回汗阿玛,那帮狗奴才们,只擅长贪污受贿,不干半点正事。他们收归朝廷的税款还不够塞牙缝的,根本就是无足轻重。以臣儿之见,还不如暂时不收税,只收参天楠木!”

  户部一直归老四管辖,哪哪都张嘴要银子,若不是老四不怕得罪人的六亲不认,以康熙晚年的奢靡之态,户部三库早就被掏空了。

  老四和胤,态度出奇的一致,康熙也只能干瞪眼。

  没办法,二废太子之后,康熙举目望去,诸多皇子之中,也就老四和胤,有勇于任事的担当了。

  老八那个混蛋,成天就知道拉拢朝廷重臣,壮大八爷党的实力。

  可是,得罪人的正经差事,老八是从来都是装聋作哑,不肯得罪人。

  这年头,干得越多,错得越多,名声也就越不好。

  相反,不干活的,仅仅是站在岸边看热闹也就罢了,却总是在暗中拖后腿,搞破坏,偏要让你干不成正经事。

  晚年的康熙,仅仅是怠政和喜欢享乐罢了,还没有老糊涂!

  “小十五,内务府那边,就由你去说服他们!”康熙这话一出口,胤和老四就都明白了,皇帝已经原则性上同意了他们的意见。

  但是,还需要胤去排除万难,搞定内务府的那帮硕鼠。

  毕竟,广州海关监督衙门,隶属于内务府。他们收的税款,也都是今上的私房钱,并不交给户部的国库。

  别看税款收的少,实际上,包括康熙、老四和胤在内,都心知肚明:上交二十万两银子的前提是,硕鼠们揩皇家之油,先捞了至少一百万两银子。

  钵内不满,盆内绝不可能满!

  先顾小家,后顾皇家,才是内务府的正常逻辑。

  喊口号很容易,真动了内务府的根本利益,肯定会吵翻天。

  若是,不动用暴力压制,绝不可能解决问题。

  所以,康熙让胤出面,就是想压制一下硕鼠们的贪婪之心。

  胤管了很长时间的内务府,自然知道那些狗东西们,是何等的贪得无厌?

  “汗阿玛,光靠动嘴皮子,臣儿肯定无法说服他们!”胤故意把手一摊,把难题又踢回了康熙的怀中。

  康熙很了解胤,知道他的意思是说:臣儿乐意出面去说服他们,不过,您老必须给点压制的特权,不然的话,肯定搞不成。

  当上司的人,大多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胤并没有推托不干活,只是,顺便提了点小要求而已。

  也就是说,此事我来干,但是,我有几个小小的条件!

  这种不推卸责任,勇于干实事的下级,别说一般的老板了,康熙也很喜欢啊!

  PS:二更送上,晚了点,抱歉哈。三更在24点前了,月票涨得很猛,求鼓励,求安慰,努力争取四更。

第183章 屁股决定脑袋

  康熙按照胤的要求,把内务府最资深的总管大臣赫奕,叫到了跟前。

  “赫奕,我问你个事,有这么一笔买卖,内务府不仅不亏银子,反而替汗阿玛赚了一倍的银子,你敢不敢干?”胤故意当着康熙的面,给赫奕挖了个大坑。

  当着今上的面,就算是借赫奕八百个胆子,他又哪敢拒绝替今上赚银子呢?

  “十五爷,瞧您说的,只要有这种好事,奴才自然是喜出望外啊!”

  赫奕也是十几年的老内务府了,早就混得异常之油滑,他也有所准备,就防着胤给他挖坑。

  但是,只要赫奕做梦都料不到,只要站到了康熙的跟前,他就输定了!

首节上一节148/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