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5节

  几人笑谈几句后,杜正伦忽然哼了一声,道:“瞧啊,长孙太尉来了,好大的威风。”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六名黑衣大汉,扛着一座肩舆过来了,帷幕遮顶,气派极了。

  原本太宗初期,肩舆只有皇帝能坐,后来在一些二代贵胄的作死试探下,慢慢普及到权贵之中。

  然而满朝文武之中,除了几位藩王外,也只有长孙无忌一人喜爱乘坐肩舆。

  长孙无忌的到来,立刻引起了轰动,不仅世家派系的人都围了过去,就连介公、公、圣侯也过去向他行礼。

  卢承庆淡淡道:“他毕竟是三朝元老,凌烟阁占头一位的,人脉也广,受此礼遇也很正常。”

  一名官员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听说褚遂良两次弹劾卢尚书,背后就有长孙太尉的影子,卢尚书一点不记恨?”

  卢承庆道:“我入京是为朝廷效力,并非为计较私人恩怨。”

  那人笑道:“卢尚书高义,我等钦佩。”语气中隐含讥讽之意。

  卢承庆只当没听到。

  没过多久,天空越来越明,外国使节们也纷纷到来了。

  慕容信最受礼遇,许敬宗、李义府等人都把他围住了。

  东女女王一个人站在角落,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大唐朝会,见周围都是唐朝权贵和各国使节,心中略显紧张。

  这时,身旁传来一道声音。

  “宾就女王,恭喜恭喜,你终于心愿得偿,成为大唐属国了。”来者正是都布。

  宾就女王斜了他一眼,见他身边也一个人没有,显是因为大唐天子派人斥责他的事传开,别国使节都不敢跟他走近。

  “你不必阴阳怪气,你们吐蕃贪婪成性,灭了多少羌族,我不过为求自保罢了。”她冷冷道。

  都布叹道:“女王对我误会太深,在下是真心恭贺,希望你我两国以后,能边境和平,共享繁荣。”

  宾就女王微微一愣,未料到他是这种态度。

  略一思索,她很快明白过来。

  都布这厮,显然是见东女国归附大唐,一时难以吞并,故而以示友好,安怠其心,让她不要帮助吐谷浑。

  等吐蕃吃掉吐谷浑,到时再露出獠牙,一口吞并东女国,绝不会客气。

  她挤出一丝笑脸,道:“只要你们不再欺负我东女国,自然愿与你们和平相处。”

  都布呵呵一笑,道:“那是自然,鄙人告辞,晚宴上再向女王敬酒赔罪。”转身离去。

第44章 正日大朝会

  唐朝皇帝服饰繁多,有大裘冕、通天冠、翼善冠、武弁、白等十四种。

  大裘冕是祭祀天地时穿的衣服,正月大朝会,穿的则是衮冕。

  李治正在立政殿穿衮冕,因服饰太过繁杂,由八名宫人一起伺候他穿衣。

  没过多久,衣服终于穿好。

  对着镜子一照,只见他披着绣龙衮袍,头戴冠冕,上衣深青,下裳大红,绣有十二种章纹,悬着白玉双佩。

  这身着装威严而肃穆,只是穿在身上不大舒服。

  武媚娘原本也要换上钿钗礼服,不过后宫例会晚一些,她并不急,便先指挥宫人,帮李治把礼服穿好。

  便在这时,殿外传来内侍的声音,说薛仁贵求见。

  李治命薛仁贵进来。

  薛仁贵的装束也和平日不同。

  身穿圆领袍衫,头戴交脚幞头,衫的下摆近膝处,加一道横,袍上绣着走兽。

  他朝李治行了拜礼,道:“陛下,金吾卫来报,朱雀门外,有一外邦人求见,自称波斯使节的随从。”

  李治道:“波斯使节?怎么现在才来?”

  薛仁贵道:“据那波斯人说,他们一直遭到追杀,波斯使节被困于长安城外,不敢进城。”

  李治挑眉道:“哪来的杀手,竟如此猖獗?”

  薛仁贵道:“那波斯人说,是大食人在追杀他们。”

  李治心中一动。

  大食国和吐蕃一样,正处于快速扩张期,只不过距离唐朝太远,对唐朝影响不大罢了。

  波斯与大食国相邻,很早就受到大食国攻击,如今派使节过来,显然是来求助。

  唐朝距离大食国遥远,李治自然不可能帮对方复国。

  不过,他对中亚的情况却有几分兴趣。

  “薛卿,你带人出城一趟,去将城外的波斯使节接入宫中。”他朝薛仁贵吩咐道。

  薛仁贵领命去了。

  李治穿戴整齐后,出了立政殿,坐上御辇,由十六名内侍抬着,一路朝着太极殿而去。

  到了太极殿,从西门抬入太极殿旁边的一座小偏殿,暂且休息。

  群臣都已来到太极殿廊下,排列班次,由监门校尉唱籍。

  这次人数太多,唱籍的时间也更长,小半个时辰才唱完,群臣这才进入大殿。

  由吏部、兵部、御史台、鸿胪寺等官员,领着不同官员和外宾,来到提前安排好的座次前。

  等所有人都站定,侍中崔敦礼来到小偏殿,请李治进大殿接受朝拜。

  在内侍唱喏声中,李治穿着绣龙衮袍,戴着翼善冠,坐着御辇从西门进入大殿。

  御辇在宝座台前停下,李治一步步上到宝座台上,面朝南而坐。

  都布抬头看向大唐天子,忽然浑身一颤,脸色变得极为苍白。

  “这不是金银铺遇到的那个唐人吗?他……他竟是大唐天子?!”他心中大叫。

  这一刻,他总算明白大唐天子为何派人斥责吐蕃了,原来是因为自己得罪过他。

  这时,司仪官出列唱礼,群臣和内宾开始向李治行叩拜礼、稽首礼、蹈舞礼。

  外宾则按照各国礼节行礼。

  通事舍人再引公王以下及诸方客使等一次入位。

  等群臣和宾客都坐好后,长孙无忌单独出列。

  他是唯一一个佩剑上殿之人。

  因为唐高宗刚登基时,赐给他特权,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朝堂上有一个解剑席。

  长孙无忌将佩剑放在解剑席上,朝李治单独叩拜,起身后说道:“元正首祚,景福惟新,伏惟陛下与天同休。”

  他这是代表群臣,向皇帝拜年。

  李治盯着长孙无忌看了一会,按照记忆中的惯例,抬手说道:“履新之庆,与公等同之。”

  程序走完,接下来是各地都护、都督、刺史进献贡物清单。

  贡品其实都已经装入皇宫左右藏库,眼下只是当众宣读一遍,最后则是外邦使节进献贡品。

  不得不说,大朝会比朔望朝还要繁复枯燥。

  好容易将流程全部走完,李治赶忙起身,坐着御辇离开太极殿,前往昭德殿开宴。

  群臣宾客也随行在皇帝身后。

  殿内早已摆好席位和酒食,李治和众人纷纷入座。

  宴会开始前,太乐令在殿上安设登歌。

  王伏胜把提前斟好的爵酒,放到李治面前。

  李治举起酒杯,乐队奏休和之乐,在位的群官客使,皆行蹈舞礼,三次高喊“万岁”。

  待李治饮完酒,王伏胜上前接下空爵,递给殿中监长孙冲。

  这时,歌舞队进入大殿,开始演奏舞乐,群臣宾客们也终于放松下来,欣赏歌舞,开怀畅饮。

  正当李治边喝酒边欣赏歌舞时,王伏胜来到他身边。

  “陛下,薛将军带着波斯使节来了,正在殿外候命。”

  李治道:“先让薛仁贵进来,朕要问问他。”

  不一会,薛仁贵从侧门进入大殿,李治下了宝座台,朝他低声问道:“果真是波斯使节吗?”

  薛仁贵道:“回陛下,应该不错,而且那使节自称波斯王子。”

  李治又问:“真的有大食人追杀他们?”

  薛仁贵道:“臣在三桥镇接到波斯使节后,有人悄悄跟着臣,臣带人包围他们。因他们负隅顽抗,格杀了数人,剩下的本想活捉,他们却全部自焚而亡。”

  李治听到自焚,再无怀疑,点点头道:“你带着波斯使节进殿吧。”

  未己,薛仁贵便带着波斯使节进入大殿。

  李治刚才与薛仁贵悄悄说话时,早引起大臣和宾客们注意。

  众人又见薛仁贵带着一人进来,便全都放下酒杯,朝那人凝神看去。

  那是个二十多岁的外邦男子,中等身材,浓眉大眼,留着一簇卷曲的棕色胡须,眼睛却是绿色的。

  他显得十分激动,张开双手,大喊道:“终于……终于让我见到了伟大的大唐皇帝,请拯救我们吧,仁慈的东方帝王,光明神会保佑您和您的子民。”

  他的声音极为高亢,竟将歌舞声都压了下去,顿时引起一些正在欣赏歌舞的权贵不满。

  李治挥了挥手,命令歌舞退下,朝那波斯人道:“你就是波斯使节?”

  波斯使节行了一个祆教的礼仪,恭敬道:“我乃波斯王子卑路斯,拜见大唐皇帝。”

  他的唐语十分流利,显然来之前下过一番苦功夫。

  众国使节听到是波斯使节来了,全都来了兴致。

  康国使节站起身,朝李治行了一礼,笑道:“皇帝陛下,鄙人听说波斯国已被灭国,这人一定是个冒牌货。”

  卑路斯怒视着康国使节,道:“我们只是暂时退到吐火罗,正在寻找机会反击,并未灭亡!”

  李治道:“卑路斯王子,说说你的来意吧。”

  卑路斯大声道:“皇帝陛下,西域诞生了一个魔鬼帝国,他们将一切异教徒视为敌人,他们像黑色的海浪,吞噬周围的一切,迟早也会涌向东方,请皇帝陛下帮助我们,消灭这群恶魔!”

  李义府笑道:“外使说的是大食国吧,他们也曾派人来我大唐朝拜,并不像你说的这般可怕。”

  卑路斯急道:“那是他们在伪装,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就会强迫那里的人民信仰魔鬼。”

  韩瑷哼道:“休要危言耸听,他们信仰的是大食教,以为我们不知道吗?”

  卑路斯急道:“唐朝皇帝陛下,大食教就是信奉魔鬼的宗教,等他们强大后,一定会入侵大唐。”

  李忽然道:“王子,大唐距离大食太远,鞭长莫及,您为何不去找其他国家救援呢?”

首节上一节35/4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