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神探1546 第230节

  黄绾何尝愿意如此。

  一边扯对方头发,一边频频向严嵩求救。

  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严嵩冰冷转身,大步离去的背影。

  事到如今,黄绾哪里还不明白,自己这是彻底被严嵩卖了。

  但高高肿起的眼眶里,依旧露出浓浓的疑惑。

  为什么?

  他其实有自知之明。

  若论治国执政的才能,黄绾别说与张璁、桂萼相比,就连霍韬都要逊色几分的。

  但如此一来,成为阁老后,对于严嵩的威胁也远不如前面几位大礼议重臣。

  而他也确实没有当首辅的野心,能够入阁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正因为如此,黄绾才会相信严嵩的承诺。

  对于彼此而言,都是最佳的选择。

  卖了他后,说不定别的臣子入阁,继续与之斗争,这是何苦来哉?

  另一边,严嵩走入屋内,凝视着案头摇曳的烛火,也轻轻叹了口气。

  “若是凡事都由得老夫随心所欲,倒不妨留你在内阁,做个应声虫般的泥塑阁老。”

  “可惜”

  烛芯突然爆了个灯花,映得严嵩眼中寒光乍现。

  此番大动干戈,发动这样规模的清洗。

  展现出来的手段,势必让朝野上下敬畏。

  同时也会受到陛下的严重猜忌。

  哪怕这是对方有意放纵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缓和圣心的法子,就是替补入阁的阁老,得是陛下的心头好,专门负责盯住自己。

  既然如此,就得懂事。

  万万不能自己安排人选,把位置先给填上了,流露出独霸内阁的趋势。

  真要如此,他这位内阁首辅,也做到头了。

  有鉴于此。

  严嵩将黄绾手书的名单凑近烛火。

  火舌舔舐墨迹的瞬间,仿佛已看见一张俊朗的脸庞

  会是……

  那个人么?

  但无论如何。

  黄绾都不在其列。

  灰烬飘落在镇纸上,恰似一场未竟的仕途梦。

  ……

  “陛下,慈仁宫传来喜讯,太后娘娘进了一碗米粥!”

  沉香尚未散尽,朱厚将亲手誊抄的《北斗经》供于三清像前。

  青烟缭绕间,黄锦碎步近前禀告。

  “好!好!”

  朱厚喜形于色,再拜了拜,起身拿起磬锤,击响玉磬。

  “咚”

  清越之声响彻殿宇。

  后世评价,嘉靖生平唯一爱的女子,就是他妈,蒋太后。

  其余什么皇后妃嫔,嘉靖的作为都可谓冷血,唯独对于他妈是真的孝顺。

  此番斋戒祈福也是如此。

  蒋太后的年龄越来越大了,难免生病。

  每回朱厚都极为紧张。

  此番闭关七日,不见外臣,确实有坐视事态发展,撇清责任的用意。

  但另一方面,为蒋太后祈福之心也是十分恳切的。

  如今听到蒋太后身体恢复,自然龙颜大悦。

  不过待得黄锦退下,又有一道身影悄然入内,却是一位宫婢。

  到了面前,跪呈密报。

  朱厚展开,眉峰微挑。

  上面不仅有严嵩于这数日间,指挥锦衣卫缉拿的六十七名官员,而且每个官员的记录,都是清晰无误。

  甚至连北镇抚司内发生的殴打,都在其列,过程之详细,仿佛亲临现场,历历在目。

  “严嵩……”

  朱厚仔细看完,嘴里喃喃低语。

  他知道此次严嵩肯定会大动干戈。

  出于对臣子的不信任感。

  他也希望严嵩对于群臣大动干戈。

  况且清洗得再狠,那些反对的臣子恨的也会是严嵩这位内阁首辅。

  与斋戒祈福的君父何干?

  可看到严嵩的手段,朱厚还是有些震惊。

  这老倌儿够狠啊!

  几个日夜,清洗的人数,比起延续一年多的李福达一案还要多。

  对待霍韬更是赶尽杀绝。

  只要是对其表达过支持之念的,哪怕只是执政理念的认可,也一并被归于党羽,统统获罪缉拿。

  大肆牵连,毫不手软。

  当真看不出来。

  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还被士林推举为清流领袖,却能干脆利落地举起屠刀。

  毫无疑问,朱厚生出了警惕。

  严嵩今日敢对群臣下屠刀……

  明天不会架空朕吧?

  再看内阁的其余几位。

  李时不必说了。

  唯唯诺诺的应声虫。

  费宏的魄力也着实一般。

  年岁还大了。

  至于霍韬。

  看着他与黄绾的争斗,朱厚眼神里流露出几分厌弃。

  大礼议再是有恩情,也不是这般挥霍的。

  黄绾出卖了自己的同僚。

  霍韬狂怒之下,在锦衣卫内饱以老拳,更是仪态尽失。

  这样的臣子,告老还乡都是最体面的下场。

  如此一来。

  朱厚眸光微闪。

  他忽然想起那个曾属意已久的人选。

  当初就想提拔,因严嵩更合圣心而暂且搁置。

  既然霍韬倒台,黄绾也不会予以提拔,何不顺理成章地将那位补充上来,成为天赐的制衡之棋。

  “传翰林学士夏言,于乾清宫外候旨!”

第291章 小阁老:这下稳了

  朝天宫。

  严世蕃背负双手,左右踱步。

  眉宇间蕴含着期待与焦虑。

  天子闭关祈福。

  由于事关太后安危,没有人敢冒大不韪闯宫觐见。

  群臣原先也觉得,根本用不着。

  毕竟才短短斋戒七日。

  就算是锦衣卫断案,都没有这么快的。

  然而事实证明。

  别说七天,短短三个日夜。

  严嵩就将那群平日里上蹿下跳的政敌,塞满了诏狱。

  严世蕃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一方面震惊于老爹真下起手来,居然如此凶狠,另一方面也大为喜悦。

  兴大狱总要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此次的理由,就是霍韬及其党羽,为了争权夺利,不惜以科举作为武器,践踏了规则底线。

  这是严世蕃亲自上秤,自己巧妙地污蔑自己换来的。

  既然付出了如此代价,那么接下来的拨乱反正,自然该把他应得的贡士之位还回来。

  而且原先担心这样会遭到非议。

首节上一节230/2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