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神探1546 第225节

  此刻方知,这一手远比想象中狠辣。

  没了贴身管事,他与门生故旧的往来顿时断绝;

  失了心腹长随,朝中动向再难及时掌握。

  那些依附于他的官员,一旦收到消息,势必如惊弓之鸟。

  而锦衣卫的爪牙,接下来可以挨个登门“拜访”!

  霍韬突然想起《孙子兵法》那句话。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严嵩分明是要将他困成聋瞽之人,再迅速肢解他的党羽!

  “备笔墨!”

  他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向书房:“再将三位少爷唤来……”

  不多时,长子霍与瑕、次子霍与樱、幼子霍与到了面前,满脸苍白地聆听教诲。

  仆人在锦衣卫面前吓得半死,霍韬并不奇怪,但见到三个儿子也一副惶恐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这朝堂上只有一个臣子可以呼风唤雨,那是曾经的张公,不是现在的严嵩!你们慌什么?”

  长子霍与瑕闻言欲言又止,还是低声道:“父亲大人,严阁老上位后,未动旧臣,何苦要与之作对,到了这个地步呢?”

  “未动旧臣?”

  霍韬恨铁不成钢地道:“严嵩不对昔日主持大礼议的官员下手,是因为清楚陛下对我等圣眷尤在,骨子里不知多么忌惮呢!只要我们在,新政就不是他严嵩的功绩与辉煌,而是延续张公旧日的成就,你们说他能心安?”

  顿了顿,霍韬又沉声道:“况且首辅之位只有一人,但凡有威胁的,他都不会放过打压的机会,要么为父现在就辞官归乡,要么这番冲突迟早到来,你们清楚没有?”

  “是!”

  霍与瑕低低地应道。

  显然他并不认同,但出于父子的尊卑,不太敢辩驳了。

  大礼议集团的下一代,都不太争气。

  这或许也是因为他们这一批人的出身原本就不高,都是出身偏远的寒门子弟,得到嘉靖赏识后,又一心报国执政,便也没有心思调教子嗣,以致于至今都没有几个成进士的。

  想到严嵩的独子,霍韬再度强调:“想方设法找到严世蕃,只要定下他杀人之责,老夫就能逼得严嵩辞官让位,不然的话,我们父子来日就得在诏狱再见了……”

  “去!”

  霍韬袍袖一挥,声如裂帛:“且看这京师内外”

  “究竟是谁先擒得那一枚杀子!”

  ……

  “还未找到么?”

  与此同时。

  严嵩听了禀告,脸色也凝重起来。

  自从国子监中,被胡宗宪和赵贞吉目睹严世蕃衣衫沾血,匆匆离去,现场留下了洪昌的尸体后,这位就失踪了。

  锦衣卫早已四散寻人,可至今没有线索。

  好消息是,不似上次鹿鸣宴被绑走,贼人发来绑架信件;

  坏消息是,严世蕃失踪的时间越长,嫌疑越大。

  当然,原先的情况是这样。

  如今有了锦衣卫的审问,什么嫌疑?严阁老的儿子岂会有嫌疑?

  “启禀严阁老,口供出来了!”

  千户谭经再度来到身后,笑容满面地道:“贼人都交代了!”

  “谭千户辛劳!”

  严嵩掩去眉宇间的担忧,予以肯定,接过卷宗。

  待目光扫过那些朱笔勾画的证词,他长叹一声:“竟有人将朝堂龃龉,染指抡才大典,实在触目惊心啊!”

  经过锦衣卫这两日的加急审讯,案情的“真相”已然清晰。

  流程概括起来很简单。

  国子监监生洪昌,受人指使,以泄题秘卷,进士功名,诱严世蕃舞弊。

  然严世蕃一身正气,断然拒绝。

  幕后之人未能成功后,便杀知情的洪昌灭口,且将罪名栽赃在这位铁骨铮铮的首辅之子身上,欲借顺天府衙之手,坐实杀人大罪!

  无所不用其极!

  至于这个幕后策划者是谁。

  一道道按压在供词上的猩红手印,已经指向了同一个名字。

  刑部尚书,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

  霍韬。

  围绕着这位阁老,又供述出来的一个个同伙,不少都是朝堂上位高权重之辈。

  大案啊!

  泼天大案!

  看得锦衣卫心痒痒的。

  这要是统统抓进来,得是多大的一批政绩啊!

  关键是还能抄家!

  谭经清楚,弟兄们已经摩拳擦掌,活像嗅到血腥的豺狼,眼见证词收集得差不多了,马上请示:“我等请霍阁老来北镇抚司一行?”

  换成之前,他是万万不敢说的。

  但这回天塌下来,也由内阁首辅顶着,被百官于殿上群殴打死的,可轮不到他们锦衣卫。

  况且瞧着这位狠辣凌厉的手段,谁先弄死谁还不知道呢!

  “不!”

  然而即便如此,严嵩还是摇了摇头,转而盯住另一个目标:“将今科会试的主考官黄绾请来吧,会试出了这等大案,此人责无旁贷!”

  “黄侍郎?”

  黄绾是如今大礼议集团中,仅次于霍韬的二号人物,官至吏部左侍郎,听说有接替吏部尚书的机会。

  可再怎么说,他的地位也是不及霍韬的。

  为何不先拿下霍韬,而是要请黄绾来品茶呢?

  “是!”

  谭经有些不明就已,却也领命去了。

  严嵩自然不会对这些执行者解释,就连目前执掌锦衣卫大权的孙维贤,都是没资格在他面前平等交谈的。

  而今的关键,不在这里。

  他转向国子监的方向,目光既有忧虑,又有安慰:

  “明威,庆儿的安危,老夫的后顾之忧,就拜托你了!”

第287章 严世蕃失踪的真相

  “少爷,京师三班四社的耳目都问了个遍……”

  “没有踪迹?”

  “没有。”

  海这两日当然不会闲着。

  他也在寻找严世蕃的下落。

  且故意大张旗鼓,散出人手。

  这一方面是因为,既然认为严世蕃并非杀人凶手,那么将人带回,就毋须藏着掖着。

  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万一严世蕃担心自己受到栽赃,故意躲藏,听到消息后可以主动现身。

  然而书童弓豪再三禀告,各方均无收获。

  弓豪本就出自英略社,如今调用的也是那个飞速壮大的江湖会社。

  借助于庙堂与江湖的双重影响,现在的英略社,各方都得卖个面子。

  一声号令,可迫使京师三教九流的势力,纷纷派出耳目打探。

  在寻人方面,比起锦衣卫缇骑大举出动,要更具效率。

  可经过了两天时间,内城外城都搜寻了一遍,还是没有线索。

  弓豪就有了不安的猜想:“少爷,严公子是不是被贼人绑了,远离了京师?”

  “不可妄下定论……”

  海微微摇头。

  根据他对严世蕃性情的了解,此次突然失踪,不见得是外力影响。

  可现在的问题在于,确定不了这位的踪迹,严嵩行事就有后顾之忧,总是不踏实。

  万一严世蕃被那些反对的官员寻到,被抓起来屈打成招,更有翻盘的风险。

  所以稍作沉吟,海即刻安排:“你亲自去石头胡同的这一户,里面有自己人,打探一下生活上的细节……”

  “是!”

  弓豪领命去了。

  小琴小凤被收作了外室,养在石头胡同的宅子里。

  自从科举备考以来,严世蕃待在国子监内进学,就没有去过外宅。

  这般用功上进,又不放心美人,生怕小琴小凤迟迟不见他这位相公的身影,生出歪心思,卷了钱财走人,便向英略社雇了两个仆妇,边服侍边监视。

  严世蕃失踪后,外宅是第一个寻找的地方,不过那时并未具体过问生活上的细节。

  毕竟是隐私,越是朋友,越要有分寸感。

  可如今,不打探不行了。

  弓豪很快回来:“四天前,严公子去了外宅,跟两位娘子做出了纳妾入门的承诺!”

  海眉头一扬:“哦?”

  弓豪也觉得古怪,科举落榜,不回家醉醺醺地发泄就不说了,还承诺外室入门,这似乎不太正常,因而他仔细问了后续,接着道:“两位仆妇都说,严公子当时心情不错,还赏了她们银钱,称赞她们手脚勤快……”

  海立刻道:“除了赏银外,可听到了什么话?”

  弓豪低声道:“严公子有言,今科殿试,也将有他的一席之地,他失去的东西,都要亲手拿回来!”

首节上一节225/2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