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齐 第62节

  萧绎也是提醒高肃道:“你可要想清楚,我欠你一个人情,可就只有这一次机会,你要是不用了,日后再翻旧账,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了!”

  高肃很感动于萧妙将自己视为自己人反倒是将亲叔父萧纲当作外人,但是高肃却依旧是对萧绎道:“在下所为者,汉室也,非为官职财宝。”

  高肃心中不屑,这萧绎的才能不失为一方雄主,然而为人如此小气,最后定难成大事!

  而萧绎很显然就没有萧方等那么好糊弄了,完全没把高肃的这些伟光正当回事儿,反而依旧是死死的盯着高肃,等到高肃犹豫一下开口道:“倒的确有一事相求,其实也是在下前往江陵的主要目的。”

  萧绎便是露出了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心中对高肃的感觉便是更为厌恶和不屑。

  萧绎本身就厌恶比他长得好的男子,因为只要看到这些男子,萧绎就会下意识的想到自己的独眼,产生自卑的心理。

  所以其实从一开始萧绎就有些厌恶高肃,这点高肃是感觉的到的,但是高肃并未表达出来,此时见高肃这样说,萧绎便是认定了高肃也是个投机分子却还要拿桥,所以自然对高肃更为不屑了。

  只是萧绎面上却依旧是笑呵呵的表示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办到,绝对都给你办了,是要千亩良田还是高官厚禄?

  面上一副大手一挥的样子,实际上眼神却十分冷冽的看着高肃,只要高肃敢开口要,那么可能用不了两三天,高肃就要暴毙在江陵了………

  而高肃却是依旧双目清明的看着萧绎道:“在下久闻湘东王乃诸王之中最为博学多闻,读书最多,也是最勤奋的那一个,早就心向往之,听闻大王有一藏书阁唤作金楼子,藏书数万,在下自听说以来,日思夜想的便是能进内一观,故而,故而………”

  高肃对着湘东王萧绎跪下拜伏道:“还请大王,能准许在下追随大王学习,给在下一个能读天下最精妙的书的机会!”

  高肃这句话一出口,便是让场上所有人都是惊的说不出话来,几乎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高肃。

  萧妙都掩饰不住双眼中的震惊了,你真傻了?

  而四周的江陵文武也是同样的疑问,不是,世界上还真有这样的傻子?

  萧绎甚至都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便是开口问道:“你,你确定?你要的只是想跟我学习?”

  高肃正色的躬身道:“请您给我这个机会,准许我能阅读您的书籍,如此,学生已经是感激不尽了。”

  萧绎看着高肃真诚的双眼,萧绎这辈子从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感觉,是的,一生都骄傲自负且刚愎自用,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萧绎,此时却对自己的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以及无比的羞愧!

  看着高肃纯净的双眼,萧绎头一次觉得自己有时候真的辜负了自己看的那么多的圣贤书!

  然而这样的感觉来的快去的也快,不过萧绎对高肃的观感却是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原本还十分厌恶高肃的萧绎此时却对高肃十分满意。

  因此萧绎沉吟了片刻之后便是对高肃道:“我的那些书也的确是很长时间没有人整理了,这样,我现在封你为校注郎,从现在开始,我的所有藏书,对你完全开放,我的藏书阁你可随意出入!”

  高肃强压着心中的兴奋,对萧绎缓缓的躬身一礼:“谢过大王!”

  终于………从邺城跑到建康,从建康九死一生,折腾了这么一大串,自己终于做到了!

  “小郎真是傻了,咱们帮他们这么大忙,不说当个什么尚书都督,最起码钱财也不能少要吧?小郎居然真的只要读书了………”

  玉奴不免路上有些抱怨,而坐在前面车辕上的燕子回则是笑道:“这你就不懂了,小郎这叫有始有终,咱们本身就是奔着书来的,节外生枝做甚么?”

  高肃闻言也是笑着道:“燕生这话说的不错,咱们本来就是奔着书来的,既然是为什么来的就只冲着目标去好了,不要节外生枝。”

  高肃没说的是,况且他高肃要当官何必跑到萧绎手底下当官?反正迟早是要完犊子的一个势力,自己当这个官有什么用?

  要当官留在北齐什么官当不得?非要跑来南梁当什么官?更何况高肃早就看出来萧绎不是那大方的人了。

  燕子回得意洋洋的对玉奴道:“怎么样?郎君想当官,还用的着这样的手段?”

  玉奴瞪着燕子回:“就你懂!”

  燕子回嘿嘿一笑,不敢跟玉奴拌嘴了,不然饭都没得吃。

  只是玉奴还是不免嘟嘟囔囔的说着这个官那个官的可惜了之类的话,高肃突然便是对玉奴问道:“玉奴,你是哪里人?”

  玉奴怔了一下,随后便是答道:“奴婢被夫人买进来之前是青州来的,家里糟了饥荒活不下去了,方才是将奴婢卖给了人牙子辗转进了公府,郎君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了?”

  高肃想了想,青州,山东人啊,合理了,难怪对编制这么有执念。

  高肃也就是问了这么一句,随后便是任由玉奴和燕子回拌嘴了,自己则是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的江陵城景象。

  萧绎带着萧妙回王府了说要见见家里人,本来是要设宴款待高肃的,然而被高肃拒绝了,高肃给出的理由是想尽快稳定落脚,然后尽快的投入到学习工作当中。

  高肃这种务实和求知若渴的态度让萧绎又是大加赞赏,萧绎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人,就像他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对知识无比渴望,对书卷十分喜爱推崇的人一样,同对于这样的后辈总是十分赞赏的。

  因此也没有强行要求高肃必须跟着,相反赐给了高肃一个宅子,让高肃能够尽快稳定下来,不用这段时间一直找房子了。

  而离开了高肃,萧妙看起来十分不舍,临走之前再三要高肃明天就来王府找自己。

  高肃本身就是急着去藏书阁呢肯定是要去王府的,所以也就答应了下来,萧妙这方才是一步三回头的去了。

  此时看着自己接下来将要度过三年时光的地方,高肃不由得颇为好奇。

  然而正走着,便见前面聚集了不知道多少人,高肃有些奇怪的看着前面聚集的人群,时不时的爆发出几阵古怪的叫声和笑声,有的女子也是好奇的上前,却是没一会儿就面红耳赤的走了,而男子们则是又爆发一阵阵淫笑以及指指点点的交谈着什么。

  高肃见状便是有些好奇的对正在和玉奴斗嘴的燕子回道:“燕生,去前面看看是什么情况。”

  原春拉住了马车燕子回刚应了一声准备蹦下去,谁料玉奴却是战意犹酣的起身:“我也去!切,我就不信打探消息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你小郎有我也能干!”

  燕子回撇了撇嘴没搭理玉奴,只是伸手将玉奴给搀扶了下来,随后两人便是挤进了人群了。

  只是没过一会儿,便见玉奴面红耳赤的揪着燕子回的耳朵回来了,燕子回还自兴奋不已的转头看几眼然后哀求:“姑奶奶姑奶奶,再看看,看看………”

  “看什么看!登徒子………真不知道是谁在街上挂这种东西,简直是………败类!”

  玉奴面红耳赤的回来了,燕生则是嘿嘿笑着,高肃不免更好奇了:“到底怎么了?问明白没有?”

  燕生刚准备说什么,玉奴便是啐了一口:“你敢说!”

  随后对高肃道:“没什么了不起的,污了小郎耳目,小郎还是不要听了。”

  高肃闻言便是越发奇怪的看向燕子回,燕子回看了一眼玉奴,便是嘿嘿笑着对高肃道:“要不………小郎还是自己去看看吧,这个,我实在是不好说。”

  高肃见状便是看了一眼玉奴的古怪聚动之后便是起身在燕子回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向着人群中挤了进去。

  只见那一座高楼足有四层之高,然而此时却在顶楼垂下了一块大布,布上洋洋洒洒的写着什么。

  高肃读了一会儿之后,便是同样面色古怪了起来………

  因为这个,好像………呃,是湘东王萧绎写的,而且写的还是,他媳妇………

  萧绎丝毫没有避讳自己是作者,而且丝毫没有掩盖这些事的男女主角,女主角叫徐昭佩,是湘东王萧绎的王妃,也就是世子萧方等的亲生母亲。

  而男主角,有好几个………

  有荆州后堂瑶光寺的和尚智远道人,有当地有名的名士小白脸贺徽,有湘东王萧绎的贴身侍卫暨季江,还有好几个连萧绎自己都说不出名字的………

  其细节仿佛萧绎在旁边看着一样,而其描写劲爆到高肃已经看到有人一脸兴奋的读着同时光天化日之下就已经把手伸进下摆底下微微耸动了。

  是的,这是一份关于湘东王萧绎当众控诉自己的媳妇给自己带了绿帽子的大字报,里面极尽所能的把跟徐昭佩有染的男子,以及其中的细节,甚至于对话,都完美的还原了出来,挂在这里。

  而在最后,萧绎还诗兴大发,泼豪一书而就了一篇赋:《荡妇秋思赋》:

  “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

  “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

  “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

  “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

第103章 河东狮吼

  高肃轻声叹息了一声,沉吟之下,高肃大概明白萧方等为什么会“战死”了………

  高肃又是读了一遍这荡妇秋思赋,是的,在这赋出现之前,是没有荡妇这个词的,而荡妇在这里,其实是游荡之子的妇的意思。

  但是由于这篇赋本身就是在讥讽徐昭佩是个浪荡的想男人的女人,所以荡妇,自然渐渐的就演变成了这个意思。

  “绝佳好文,只可惜,竟做此事………何其荒唐。”

  说实话高肃是真的觉得可惜,这篇文章在高肃的文学水平来看完全够资格从无数典籍诗文中杀出来上后世的教科书,当然前提是不是这个主题的话………毕竟有点儿十八禁。

  高肃轻声摇了摇头说着,而这个时候身边便是也传出来了一声赞许的声音:“确乎美文,若非写在这里,或可佐餐。”

  高肃回头看去,只见一长相秀美的少年站在自己身后,似乎是高肃的话勾动了他的谈兴一样也是同样开口说着,见高肃回头便是对高肃笑了笑。

  他生了一双笑眼,一笑起来十分温柔,还有两个小梨涡,看起来有一股子………呃,人妻味儿?

  如果他不是个男的的话,高肃觉得他就光靠这个长相,绝对是个贤妻良母的典范。

  看到高肃看向自己,那人便是笑着对高肃拱拱手:“柳敬言,见过兄台。”

  高肃眨巴了两下眼睛:“柳敬言,柳………”

  柳敬言丝毫不掩饰的对高肃笑着:“就是兄台想的那个柳。”

  高肃这方才是转身对柳敬言笑着道:“原来是河东柳氏的兄台,在下渤海高氏,高肃。”

  柳敬言微笑着对高肃拱拱手道:“幸会幸会,我认识你,应该说,整个江南应该没几个不认识你的。”

  高肃闻言便是笑着道:“兄台过奖了,在下倒是没察觉出来在下原来这般名动天下。”

  柳敬言则是笑着道:“天下不敢妄言,然而连我这等人都能闻君大名,怎么谈不上名士呢?”

  高肃闻言反倒是觉得柳敬言有些意思了,其实这也就是现在,要是早个都不用一百年,几十年前,高肃八匹马也赶不上跟柳敬言说话的,更别提当街聊天了。

  河东柳氏是河东望族,当年是与王谢齐名的家族,了解他们的可能不多,但是说一个词应该就都知道了:“河东狮吼”。

  这里面这个河东狮,就是柳氏的姑娘………

  再过个几百年,也许就是面前的这个柳敬言的子孙,生了一个女儿,叫柳月娥,嫁了个相公叫陈季常,陈季常有个好基友叫苏东坡。

  他重重重孙女儿名扬千古可就靠着这个溜达鸡呢,这货好上书,然后被贬,有一次就被贬到陈季常家周围了。

  许久不见俩人也想玩一出秉烛夜谈抵足而眠,然而陈季常哪儿哪儿都好,唯独一点,惧内。

  到了半夜柳月娥见陈季常还没回来睡觉,就隔着门板催促陈季常,用手杖敲击门板,苏东坡这个鳖孙不说安慰好友相反十分看乐子,于是不顾好友的尴尬当场泼豪留了首名留千古的佳作:“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于是陈季常惧内这个名声,以及河东狮吼这个成语就这样随着这首诗一起名传千古了。

  不过看着眼前这个柳敬言,高肃面色有些古怪,或许,应该,不是遗传吧,可能也就是陈季常的确运气差了点儿。

  虽然苏轼特地提了一嘴河东,就是因为柳氏的家族真的很显耀,别的不说,早生个一两百年,高肃这个渤海高氏的身份顶多够给柳敬言牵马坠镫的。

  一直被高肃盯着的柳敬言反而是有些奇怪了:“兄台在看什么?”

  高肃这方才回过神来:“啊,没,没什么,只是突然觉得兄台有些面熟。”

  柳敬言闻言温柔的笑着道:“我与兄台也是一见如故,只是可惜,兄台和在下一样都是刚刚到江陵,恐怕近些来时间都没有相聚的机会了。”

  高肃有些玩味的挑眉看着柳敬言:“兄台知道的不少啊?”

  柳敬言则依旧是那样温柔的微笑着看着高肃道:“兄台不必对我多么戒备,我并无害兄台之意,只是恰好知道些什么而已,你我也一定会有机会再见面的。”

  高肃闻言便是笑了笑:“那我就相信你不会对我做甚么吧,毕竟咱们是一块儿看过这种东西的交情。”

  说着高肃便是转身离去了,而身后的柳敬言则是终于挂不住脸上温柔的笑,被高肃这样一说弄得有些尴尬的咳了两声之后去了。

  此时的王府内,刚刚回来的萧方等则是跪在一个妇人脚下哭泣着:“母妃,儿,儿回来了!”

  那妇人看着萧方等,便是泣不成声:“娘的等儿,你,你怎么能做这样的事,你知不知道,娘知道你没了的时候,真是心都要碎了!”

  萧方等哭着抬起头膝行几步上前拼命的磕头:“儿不孝!儿该死!娘不要哭了,娘打死儿吧!”

  那妇人就是萧方等的母亲,也就是萧绎的王妃徐昭佩。

  比起外面因为萧绎的文笔而对徐昭佩心向往之的无数百姓来说,实际上的徐昭佩长得不过是中人之姿,只能说是不丑,但是也绝对说不上漂亮。

  而此时见萧方等拼命的磕头,徐昭佩也是扑倒在地,上前将萧方等抱在怀中,看着萧方等磕的血肉模糊的额头,便是心疼的不停抚摸着萧方等的头发:“娘的等儿啊!你怎么这么傻啊!”

  萧方等和母亲相拥而泣泣不成声,哭了一会儿之后萧方等方才是抽噎着道:“娘遭受如此大辱,儿,哪有颜面苟活于世!反倒是想着不如死了,来的痛快!”

  就如高肃所想,萧绎这个操作实在是太迷了,不光高肃觉得迷,其实从萧方等到平民百姓江陵文武,没一个人觉得不迷。

  谁家出了这事儿不是当家丑一样的藏着掩着,生怕别人知道?

首节上一节62/3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