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齐 第335节

  这就完全触碰到了尉迟迥的底线了!杨坚的行为在尉迟迥眼中不亚于昔日的董仲颖司马懿之流!

  对于尉迟迥而言,他走上这个位置只是基于北周目前的国情不得已而为之,而倘或是杨坚走上这个位置,就绝非尉迟迥愿意看到的了。

  尉迟纲也清楚,杨坚的野心绝不是仅仅屈居人下就能够满足的,所以才会提出不如利用在尉迟家在成都的势力,将计就计,直接将杨坚彻底留在成都!

  尉迟迥并不是全然没有动心,只是细细想来,此时的宇文本身就对他们并不是特别信任,倘或自己私自将杨坚处决,只怕会引起宇文的反感和警惕,到时候反倒是埋祸之举。

  杨坚的势力远不如自己,尉迟迥也不信杨坚短时间内能在成都做出什么成绩来,所以反倒是不如不要有所动作。

  与其操心杨坚的事情,实际上尉迟迥现在真正担心的,反倒是接下来即将迎来的齐军……

  利州绝对不是一个合适的发和反攻的地方,就算是,其实以现在周军的实力和士气来说,不管是尉迟迥也好还是任何北周的文武大臣们,都一定不建议发动什么所谓的反攻。

  大周的灭亡已经是注定的了,刚刚打进长安的齐军士气高涨,上下一心,更何况此时周军内部同样是矛盾重重,军心臣心都更期望结束这场没有意义的战争。

  所以宇文从利州发动的反攻,势必会遭到沉重打击,也势必失败。

  作为此时留守的大将军,尉迟迥接下来的任务比起操心杨坚来说更重要。

  毕竟杨坚只是内部斗争,而接下来的战争一个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大周就会真的就此亡国!

  此时的高肃尚不知道宇文这个不怕死的愣头青不抓紧跑路居然还真的敢留在利州,甚至还准备好和自己打一仗以光复长安。

  此时的高肃正忙着接待北周上下文武,接受北周这么多年的底蕴以及势力。

  高肃并未住进北周的皇宫内,只是在群臣的陪同下见了宇文邕一面,昔日的英雄豪杰,此时却化作焦炭躺在面前,高肃没有几分唏嘘之感是假的,不过更多的是猛然松了口气。

  这个大敌终究还是死了,一直以来自己心头的巨石也终于落了地!

  高肃亲手为宇文邕盖上了白布,叹息了一声:“想公亦不失为一时英雄,何以至此……不过昔日漳水之盟,公无弃约,我亦不弃。”

  说完高肃便下旨赦免北周宗室的所有宇文氏众人,甚至高肃还命北周文武群臣为宇文邕上谥号,以帝王之礼葬于其早就准备好的帝陵之内。

  这一举动大大的收获了北周从上到下所有人的好感,毕竟自己的君主死了国家灭亡了,大家都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而高肃却大度的允许宇文邕以帝王之礼下葬,给了北周一个体面的退场。

  这种胸襟和气度,难免令北周朝廷至军民上下皆是折服。

  原本北周的臣子还有些犹豫,要不要给宇文邕上一个中平之谥,或者干脆给宇文邕一个恶谥,谁料高肃却直接下旨,选定以武为宇文邕的谥号。

  这个谥号虽然有些穷兵黩武的意思,但是总归算得上是个好谥号,因此北周上下难免更为感恩戴德。

  毕竟宇文邕已经死了,对死人做些文章收买人心高肃是不在意的,但是活着的,可就两说了……

  宇文邕的嫡次子宇文赞没能跑了,被齐军给捉了回来,惴惴不安的被软禁了许久,直到高肃进了长安之后,方才是命人将宇文赞给放了出来,将其封为和国公,以此来承嗣宇文邕香火。

  至于宇文此时已经称帝并号召北周军民前往利州汇合的事情,高肃则是完全没放在心上,长安城内的事情还太多,垂死挣扎而已,等到自己腾出手来收拾了他就是了。

  宇文邕的妃子们也都没跑了,这个倒是源于李娥姿的原因,李娥姿压根儿就没想带上她们……

  原本北周朝廷还有些难过,生怕高肃直接带着将领们跑进北周皇宫来场胜利者的无遮大会,以此来狠狠羞辱北周,然而高肃进长安之后的第二天,只在宫中安排了一些事宜之后,就直接回到城外军营之中了,居然秋毫无犯!

  不仅如此,高肃还严命手下将领不得擅入宫闱!

第436章 我为伽罗

  都是一些可怜人,这个世道下的妇人没有多少选择的权力,高肃也不齿于为难她们。

  命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等着回到邺城之后就地遣散就是了。

  只不过这些女人就算是不被当做战利品瓜分,大多数的下场也不外乎是找一个佛寺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高肃没有那么大的恶趣味羞辱宇文邕的女人,实际上以高肃这么多年的行事来看,实则他并非是好色之人。

  更何况在高肃的眼中,宇文邕属于可敬的对手那一行列的,若不是如此高肃也不会依旧以帝王之礼将宇文邕下葬,那么就自然更不会以此来羞辱宇文邕了。

  出乎高肃意料的是,宇文邕的正牌皇后,突厥公主阿史那敏蓉,居然也没能跑了。

  事发突然,虽然李娥姿在做了无数次心理建设之后依然选择听从宇文邕的话,将敏蓉册封为太后带去成都。

  然而连李娥姿自己都差点儿没跑了的情况下,她也顾不上许多了,只是能是让敏蓉自求多福了。

  于是敏蓉很快便被齐军给俘虏了,高肃也是在处理宇文邕的女人的事情的时候才知道这件事的。

  如果说之前的话高肃听到这个消息或许还会十分高兴,但是恰恰是现在,郑绍元等人已经传来了消息,他们生擒住了突厥可汗,那么敏蓉反倒是没有那么特别的重要了。

  因此高肃只是命人将敏蓉好生看管,甚至连面都没有见。

  而高肃进入长安之后见面的第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独孤信!

  “这边请……”

  在宫娥们的带领下,独孤家众人除了独孤信之外缓缓的向着偏殿走去。

  一路上独孤家众人皆是以眼神频频瞥向队伍中最后面的那个女子……独孤伽罗。

  这么多年的岁月过去,并未让独孤伽罗的容颜有一丝一毫的衰败,相反越发成熟的独孤伽罗褪去了少女的青涩,愈发的光彩照人。

  独孤伽罗当然也感受到了家人们的视线,但是却装作不知道的一直微微低垂着眼帘。

  “七妹,这回咱们算是扬眉吐气了!姊姊还要提前恭喜你了!”

  独孤伽罗的四姐,乃是李虎的儿子李的妻子,北周建立之后李虎去世,因为李虎曾经的功劳,李被加封为唐国公,而在此之前李虎就已经和独孤信商量好了,让李迎娶独孤信的四女儿为妻。

  所以现如今独孤伽罗的四姐乃是唐国公夫人,这位夫人虽然看起来病怏怏的,然而实际上管家十分严厉,所以看似柔弱,实则却是将偌大的李氏家族打理的井井有条。

  独孤四姐这么多年一直在婆家自然是不知道娘家的事情,所以虽然有所风闻七妹和齐国君主的事情,但是只当七妹回来是因为担心父母,并不知道高肃和独孤伽罗决裂的事情。

  更何况这些年来时常有人用这件事讽刺独孤家,就连独孤家内部独孤善就曾不止一次的当着独孤四姐的面数落独孤伽罗。

  独孤四姐当初虽然心疼七妹,却也不敢说什么,因为毕竟真的是独孤伽罗做的不对,让整个独孤家都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

  然而现在自然是不同了,独孤四姐自以为如今独孤伽罗的靠山来了,自然是狠狠的扬眉吐气了。

  谁料独孤伽罗闻言面容却更为的寡淡了,甚至还有几分落寞……

  独孤家众人显然也是清楚独孤伽罗的心境的,因此此时都当作没听到的向前走着,反倒是弄得李夫妇有些莫名其妙,明明是大喜事,怎么大家看起来都这么不开心?

  独孤家和李家在北周的日子过的都不是那么舒心,在他们看来能去投奔他们七妹夫那绝对是意见大喜事,结果反倒是独孤家的人看起来兴致缺缺的样子……

  输了呢,难道,真的要给他做小吗……

  独孤伽罗眼中闪过了一抹落寞和纠结的情绪,她知道,就算是没有自己雄心壮志的高肃迟早也会走到这一步,只是真的等到高肃走到这一步的时候,脑海中想起昔日和高肃的种种,还有那匆匆离别之时的场景。

  高肃曾无比认真的告诉自己,他迟早会亲自马踏长安,将她真正的抓回来,现在,人家真的做到了……

  即使是明知道高肃即使没有自己的元素也会攻灭北周,但是独孤伽罗内心之中难免的还是将这件事或多或少的牵涉上了几分自己的因素。

  为一人,灭一国……

  独孤伽罗芳心一阵震颤,她从小到大就十分崇拜那种大英雄,她命中注定的也想要嫁给那种顶天立地野心勃勃的大豪杰,所以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她在嫁给杨坚之后才会不遗余力的极力鼓动丈夫篡位,为他出谋划策的同时提供各种帮助。

  因为女子本身就是慕强的,而女子中的佼佼者独孤伽罗,则更为的崇拜英雄,并且毕生的梦想就是母仪天下!

  现在眼睁睁看着马上就要实现人生目标了,结果却要主动退让一步给人做小?这实在是让独孤伽罗无法接受。

  然而不接受又能如何呢?此时别说是自己了,就连一家人的性命都在人家的掌握下,自己如过不听话,自己一家人的性命还在不在都是两说。

  一家人显然都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此时都是有些沉闷。

  “姨娘!二郎!”

  独孤家众人本有些沉闷的气氛一振,众人抬起头看去,只见独孤罗兴高采烈的站在偏殿门口,一家人正翘首以盼的看着独孤家众人。

  独孤家众人在看到独孤罗之后显然也是十分震惊,随后便是一阵惊喜:“大郎!大兄!”

  众人一拥而上,上一次虽然独孤信和独孤夫人等就已经见过独孤罗了,但是毕竟彼此相处的时间不长,后来独孤伽罗回北周之后,独孤罗担心会引起高肃的不满影响到高肃对独孤家的看法,因此主动留在了幽州,这么多年又是彼此不曾相见。

  上一次见面的时候独孤罗已经用自己质朴的品格赢得了独孤家上下所有人的好感,除了出嫁在外的独孤四姐以外,独孤家众人显然已经认可接纳了独孤罗这个大哥。

  此时众人便是急忙上前七嘴八舌十分热情的和独孤罗一家子招呼了起来,独孤罗这方才是说出了自己为什么在这里。

  其实他本身就跟着一起西征来着,只是他素无领兵之能,高肃又不敢轻易让他上战场,独孤罗本身又淡泊名利,不在乎什么军功之类的,因此就被高肃安排着去送辎重了,一直在后方搞后勤,直到打下了长安城,方才是跟着齐军一起进城来了。

  “方才已经与阿耶见过了,之后陛下要和阿耶有事详谈,也就打发我来和姨娘弟妹们见面。”

  众人听说高肃正在和独孤信见面,心下都是有些失神,反倒是独孤伽罗这个最为关切的,反倒是笑意吟吟的仿佛没什么特别的一样上前和独孤罗说话。

  “一会儿陛下和阿耶谈过之后,就会过来和大家见上一面。”

  独孤罗虽然说是大家,然而却是看着独孤伽罗说的,众人神色不免有些怪异却又了然的点点头看向独孤伽罗,独孤伽罗脸色微红,却是微笑着一句话也没说,仿佛跟她没什么关系一样。

  独孤夫人便急忙打圆场:“那咱们大家也别站在这里了,赶紧进去迎候陛下吧。”

  众人急忙的称是,便是笑着和独孤罗一同进了偏殿里面,一路的热热闹闹说着话,独孤罗的大儿子已经十七八岁了,此时也不认生的笑着和没怎么见过面的叔父姑母们说话。

  高肃留独孤信下来其实也不是躲意外的事情,高肃对于长安而言是个外乡人,而国人骨子里面是排外的。

  现如今长安军民风平浪静那是因为刚刚经历了动乱,而高肃几十万大军在侧,所以才表面上如此忍气吞声。

  然而实际上长安军民上下依旧是对高肃乃至于对整个北齐十分排斥的,毕竟这么多年的对抗,想要一朝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未免有些天方夜谭了。

  高肃这才是严命齐军上下整饬纪律,绝对不能发生什么激发齐军和周民的矛盾的事情,然而这只是民间层面的,官面上依旧有不少人心怀鬼胎想要对高肃做些什么以光复大周。

  这些事情高肃无法处置,因为如果由高肃来做,只会是更加的激发彼此之间的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中间人来协调调和彼此的关系,让北周臣民清楚,北周已经是过去式了,大家接下来应该同心协力的团结到一起。

  高肃在北周本身没有多少忠心的臣子,虽然有一些,但也仅限于财货收买的范畴,这些人虽然肯定是倒向高肃的,但是他们大多顶不上什么事,再加上这种财货的关系纽带,让高肃对他们也没什么信任。

  因此独孤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当独孤信来拜见高肃的时候,高肃甚至提前带着独孤罗站在殿门外迎接,独孤信还没来得及跪拜,高肃便急忙上前将独孤信亲手搀扶了起来。

  随后看着独孤信花白的须发,不由得有些感慨的叹息了一声:“明公,多年不见,怎苍老至斯?”

  独孤信笑着对高肃道:“蒙君主的关心,然外臣老朽,已近古稀,苍老颓靡,也是天人常态。”

  高肃昔日是见过独孤信的风采的,所以难免有些戚戚然,不由得感慨万千:“自古余恨,将军美人,白发暮年,昔日明公风采谁人不为之慑服,何苦自苦至此?”

  独孤信长叹一声:“亡国之人,又有何怨?”

  高肃闻言沉默了一会儿,随后独孤罗急忙上前婉转气氛,高肃这方才是邀请独孤信一起入殿落座。

  “明公或有囿于家国之见,又或困于忠义之名,然朕还是希望明公能为天下先,为天下臣民做个表率。”

  独孤信笑着摇摇头:“陛下的意思,是要臣第一个背叛大周,背叛我的君主吗?”

  高肃急忙道:“天下三分久矣,百姓无不苦不堪言,这一点不论是朕还是宇文邕,早已深知矣!故而天下一统本为大势,明公又怎么看不开这些呢?”

  独孤信叹息摇头:“虽如此,臣为周臣,效命宇文氏,位列三公,座顶柱石,日前为长安军民计,不得已抛头露面,舍了老脸为陛下招降,已骂名满天下,如今又岂能为先?”

  高肃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话锋一转打发了一脸欲言又止的独孤罗先离开了,这才是对独孤信道:“明公昔日为魏臣,今日又为周臣?”

  独孤信有些讶然的高肃,显然是没料到高肃的攻击性居然会这么强,高肃则是急忙解释道:“朕一向以为明公看淡世事,已经到了人情练达,世事洞明的境界,却没料到明公竟也囿于一时声名,明公今日存忠义之名,或可流芳千古,然后人观之,无明公,则无齐周一统,又该如何?”

  高肃说完,便见燕子回脸色阴沉的走进内殿:“陛下,周军聚集兵马接近二十万,此时驻扎于利州,发布檄文宣布要北上回都,不日即将向梁州襄州发动攻势,梁州襄州两州刺史州将本要效忠投降,接到檄文之后便是中止了上京事宜。”

  高肃并未回答,只是挥挥手示意燕子回下去,燕子回应了一声,便是低着头下去了。

  而高肃则是一言不发的转头,眼神灼灼的看向独孤信,独孤信原本老神在在,结果在高肃一言不发的注视下,渐渐的眼神难免动摇了起来,最后长叹一声:“陛下是算准了臣会屈服,所以才故意将这件事告诉臣的。”

  高肃笑着看向独孤信道:“我是知道岳丈您一定会为了大义选择正确的选择。”

  独孤信这下则是有些诧异的看向高肃了,一时间竟有些语塞,高肃则是正色起身道:“我所攻周者,一为一统,二为……伽罗!”

第437章 小别胜

  “陛下驾到!”

  独孤家众人本在偏殿内落座说话,听到门口的宫人通报之后,急忙都是起身,原本摊销的神色都为之一收,竟有些紧张肃穆了起来。

  独孤伽罗看在眼里,未免心酸,若不是自己,家里人也不用如今如此伏低做小……

  虽然感知到了那人的气息渐渐接近,却也是难过的低下了头,即使早就心下难以抑制的想要上前,无数次在梦中梦到的扑到他的怀中,哭诉离别之情……

首节上一节335/3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