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齐 第303节

  如果宇文邕没有暴毙而亡,这位年纪轻轻野心勃勃的皇帝将开创一个更为雄伟的大一统王朝,自然而然,也就没有隋唐什么事了。

  然而让很多僧侣狠狠出了口气的称之为因果报应的暴毙,将历史导向了他本该前往的方向………

  至少此时的宇文邕在扫清一切之后,是想不到这些的。

第396章 稳了!

  此时的宇文邕看着远远不断进入自己府库的金银,再看看为之一清的大周,这方才是心满意足的拍了拍手………

  家里这么一收拾,干净多了。

  宇文邕过激的政策导致北周境内的僧人几乎全部跑尽了,能跑的基本上都向着北齐和南陈逃去了。

  只是等到逃到北齐之后,才发现北齐居然比北周还要早搞这些!

  虽然没有那么严重,然而他们这些游方僧人也同样在高肃的肃清名单之中,以至于一些“聪明人”最先赶到之后火速就是被各地府衙的官员们给抓起来丢到北面各种地方化僧为民,或是直接丢去辽东和马邑川等地种田去了………

  一些命大的逃出来了之后,便是散播了这个消息,孩子们快跑!北齐比北周抓的还恨!

  高肃下令举报没有度牒的和尚有奖,到时候发送到北面充边之后一个人头就是一百铢钱!白捡一百铢谁不愿意?

  所以此时北齐境内虽然并未彻底将佛教绝迹,可若是想要找到外来的和尚也是难了,基本上都是本地有度牒的才不至于被抓到马邑川去养马。

  这样以来,整个北方的僧人的生存空间几乎被挤压殆尽,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乱世之中还有一线生机。

  最起码现在南陈虽然因为战乱早已没有了当初南梁那般强盛的佛风,然而现如今南陈在陈的住持下也渐渐的恢复了和平与生机,因此许多走投无路的僧人自然而然的便是只能南下去往南陈讨生活了。

  大量的僧人南下投奔南陈,陈倒是没有特别针对这群和尚,不仅如此,江南的士族对此十分高兴甚至于振奋。

  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北齐北周残暴昏庸的象征,真正的文明终究会回归我们南陈!

  陈一听,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儿,反正本身江南的佛风就已经抑制不住了,再加上陈现在正忙着跟这帮世家扯皮,自然也就没工夫想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了。

  因此这些僧人这才是找到了真正的容身之所,大量僧人南迁带来了大量的佛学经典与各地的佛学辩论,使得正在江南,一场佛学哲学的发展正在蓬勃进行。

  陈虽为宇文邕高肃三人之中最年长者,然而陈大刀阔斧的决心和能力比之高肃和宇文邕要差上一些,年岁的增长,加上逐渐摸清了江南士族们的本质之后,陈渐渐的陷入到了绝望之中。

  变法图强,北伐中原,似乎逐渐的从少年壮志,变成了一场遥不可及的美梦………

  在处理了北齐内外所有反对自己的人之后,高肃也不得不面对这件事最后的收尾要面临的问题。

  高俨该怎么处理?

  虽然被高肃震慑住了,再加上本身大家对高湛父子就没什么好感,但是世人本就讲究一个香火人情四字,就算是高湛再不是东西,就算他们对高俨谈不上什么忠诚,但是他们也的确是不愿意看到高俨身首异处的。

  只是毕竟现在上面坐着的那个是高肃,再加上高肃最近的举动大大的收拢了皇权,大多数北齐的明眼人基本上都能看出来,高肃的集权已经达到了顶峰!

  军权政权民心舆论,高肃将所有的权利集中于自己身上,以强横的龙威紧紧的握住了天下最顶尖的权利,皇权!

  北齐皇室自高洋死后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人物,将腐朽不堪的北齐重新带上了正路,并且将松散的朝廷重新拧成了一股绳!

  紧紧的围绕高肃一人的,国家机器!

  在这种情况下,高肃个人的魅力也好,还是身为皇帝的尊严都已经达到了让人纳头便拜的地步,此时的高肃才是真真正正的惟我独尊。

  因此朝廷群臣别说是越过高肃了,就算是直接劝高肃都不敢!

  尚书省体察朝廷百官意思,主动向高肃提出了这个问题,琅王高俨谋反,请陛下该如何处置。

  高肃的回应也很快:“召有司议罪,朝廷诸公量刑其谋反犯上之罪!”

  高肃这样一说便是让很多人松了口气,怕就怕高肃性情了非要弄死高俨,现在高肃既然没有这个心思那就好办了。

  朝廷上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想留高俨一命的,所以议罪下来,自然还是最好圈禁即可。

  高肃对此并没有回应,只是命人提高俨进宫议罪,被关在幽州军大营内的高俨情况并不算好。

  那日永业寺下一战高俨惨败仓皇逃回邺城,谁知一进邺城之后刚要召集世家兵马杀进宫中与高肃决一死战之时,四下派去召集的人却一个都没有回来!

  高俨这方才是得知这些世家还没来得及动手甚至于还没来得及召集麾下家将兵马,便是已经被高肃先一步全部肃清了!

  高俨心下登时一慌,便是心如死灰,知事败露已无力回天!于是高俨甚至连自己的本部家将兵马都给丢下了,慌慌张张的跑回了自己的琅王府装起了鸵鸟………

  是真的装鸵鸟,一回家高俨便是钻进了被窝里,屁股在外面不断的抖着,脑袋埋在被子里不愿意面对现实。

  高俨毕竟还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归根结底还是个孩子,冲动的做事前根本就不考虑失败的后果,因此此时失败了居然只能如同回家找妈妈一样的自我逃避………

  逃避又哪里能逃避的了呢?幽州军的士兵冲进了琅王府,一脚踹开了大门,将床上瑟瑟发抖的高俨一只胳膊就给拎了下来!

  高俨尖叫着痛哭流涕,鼻涕眼泪流了满脸:“别杀我!别杀我!”

  幽州军的士兵见他这副孩子模样,便是哈哈大笑出声,领头的拎着高俨的士兵见状便是大笑了起来:“这不是我们的小皇帝吗?怎么有胆量造反,如今却怕死成了这样?”

  高俨闻言弱弱无言许久,随后方才是急忙的对众人拱手道:“乞见四兄!”

  那领头的士兵闻言便是一阵冷笑:“陛下没有功夫见你,你还是先跟我们走吧!”

  高俨小脸儿雪白如丧考妣的便是被一众士兵押着回了大营,跟他的部将们一起关在了军营的战俘营位置。

  可怜高俨出身,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如今寒风呼啸夜里就在烂泥中抱着胳膊瑟瑟发抖,吃饭便是狗一样的丢过来几个粟米窝头,高俨这几日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好不容易这一日捱到了朝廷要审他,他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可也大概的猜到了些许,当下不由得便是双腿抖得如同筛糠,被几个幽州士兵强行押着出了军营。

  一见出了军营,高俨方才是止住了杀猪一般的惨叫,只要没弄死他,那么肯定就是不至于死了!

  高俨当真是重活一般,狠狠的松了口气,之后这方才是落下泪来,只是这一路却哭的两个押送他的士兵好不厌烦。

  高俨在心中不断的祷告,只要能不死,自己一辈子被圈禁在王府也甘心!

  高俨心中不断的向上苍祷告饶过我这不懂事的孩子吧,我只是一时间痴心妄想,已经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高俨口中念念有词的祷告并没能延缓速度,很快便是到了皇宫内,高俨心里又是安定了一分,路上没出事,也没有直接押去菜市口,那就是稳了!

  当下高俨便是腰板都挺直了几分,看来高肃也不是为所欲为的,那么自己只要老老实实的被审判,然后回家安生几年,慢慢的这件事也就算是过去了!

  高俨这样想着,心中方才是涌现了重获新生的激动,这一次还是太过草率了,不仅没能成事,还让高肃借机狠狠的发挥了一番,这下恐怕要回去好好沉淀低调了。

  不过没关系,自己还年轻………

  高俨这样想着,便是对身边的内侍道:“咱们这是要去哪里?”

  进宫之后幽州军士兵就没办法押送他了,转交给内侍带他进来,身上的绳索也尽皆去了,只留手上的镣铐,他如今心情放松了些许,也终于是有闲心问话了。

  内侍们便是答道:“陛下将您交付大理寺审查,所以咱们要去大理寺。”

  高俨心下大定,交给大理寺不就相当于交给朝廷了?交给朝廷八成是死不了了!

  高俨这方才是彻底放松了下来,长长的舒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大理寺好,大理寺好啊………我母后如今安在?她宫中还好吗?可能来见我?”

  高俨想起胡太后,想着胡太后若是能有所动作的话,自己岂不是就更轻了?

  然而这一次内侍们却并不回答高俨了,高俨有些奇怪,只是也不再多问。

  这般走到了千秋门附近,方走进了千秋门,内侍们却顿住了脚步,高俨一怔,便是回头看着两个不再向前的内侍:“你们………”

  然而还没及问出口,高俨便是反应了过来,当下便是脸色瞬间惨白如纸,额上的冷汗唰的便是如雨般落下!

  高俨只感觉浑身如堕冰窖,僵硬的转过头去,果然便见成休宁面无表情的带着两个宿卫站在千秋门的另一端………

  “不………不!”

  高俨吓的浑身抖如筛糠,成休宁则是缓缓上前,高俨怪叫一声,两腿如面条一般,转头迈开步子刚准备跑,却是吓的一时间甚至走不动路!

  “啊!啊!饶命!饶命!”

  高俨怔怔的站在原地,成休宁上前一把将高俨拦腰抱了起来!

  “啊!!!我要见四兄!我有话说!我要见………”

  高俨发出杀猪一般的惨叫!成休宁却是不管不顾,伸出手便是用袖子蒙住了高俨的头,高俨只能是发出呜呜的惨叫,再也说不出话来!

  两个内侍躬身的缓缓退到了一边,成休宁抱着高俨便是脚步匆匆的穿过千秋门,走进了永巷内,高俨呜呜的叫着,泪水浸透了宽大的袖子………

  成休宁则是面无表情的将高俨按在地上,让他对着大明宫的方向跪好,随后身后的两个宿卫上前隔着袖子便是用白绫缠住了高俨的脖子!

  “呜!呜呜!”

  高俨感觉到脖子上被缠上了东西,更为凄惨的大叫了起来,而成休宁只是一挥手,两个宿卫便是踩住高俨的肩膀用力一绞!

  高俨一开始还伸手挣扎拍打两下成休宁,渐渐的便是越来越没了气力,到最后双手无力的下垂,整个人都是一软,宿卫们却依旧死死的绞着白绫。

  许久,成休宁这方才是摆了摆手,两个宿卫松开手来,成休宁这才是撤去了自己的袍袖,手一松开,高俨便是无力的趴在了地上。

  成休宁上前查看了一番,只见高俨翻着白眼的倒在地上,眼角和鼻口都隐隐的有些血迹,又伸手在脖颈上探了探,确定了没有脉搏,这才是站起身来,掸了掸衣袖。

  成休宁看着高俨的尸体摆了摆手,两个宿卫便是上前用早就准备好的草席将高俨的尸身给包裹了起来,早就推过一辆车来,将高俨放在上面,便是推出宫去………

  高俨的尸身被直接送回了琅王府,那么高俨已经死了的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只是高肃紧接着便是发布了旨意,赐高俨谥号贪戾,草草埋葬于高湛陵寝旁。

  高肃这道圣旨一下,自然是谁也不敢说什么了,于是高俨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便是直接被高肃给弄死了,本身就是高俨造反,那么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敢说高肃什么不是。

  与此同时高俨造反的余波却并未因为高俨本人的身死而结束,因为高俨无子,按照原本的规矩应该是从族中过继一个庶子去给高俨延脉,也是让高俨死后能有个祭祀之人,同时也是承爵琅王爵位。

  然而高肃直接取消掉了琅王的封号,并未命大宗正府为高俨寻找嗣子。

  显然高肃对高俨是深恶痛绝的,甚至于如果不是高俨姓高的话,可能直接就被高肃给挫骨扬灰了………

  高俨可以说用自己的经历,生动形象的展示了一回造反的成本。

第397章 剿灭

  想必有了高俨这么一个前车之鉴,至少高肃一朝,估计是找不出第二个造反来的了。

  至于高俨问起的胡太后,则是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高肃原本想将她们软禁在宫中,但是发生了这样一桩事之后,高肃实在是不愿意再看到这些人了。

  因此高肃将胡太后身边的所有亲信全部斩杀之后,命人将胡太后带回了长广王府软禁,由其孙高恒赡养………

  高恒自己还是个未满岁的孩子,他能赡养个屁………

  所以高肃就是单纯的将胡太后给软禁在了长广王府,连带着穆黄花也是一并被高肃赶出去了,高肃对长广王府的人的交待就是密切的监视住胡太后和穆黄花,只要她们不出门,剩下她们想要什么都满足她们………除了男人!

  为了提防这两个娘们儿做出什么丑事,高肃甚至连长广王府的太监都没留!

  其实高肃这样做基本上朝廷内外也都明白过来高肃的意思了,因此次日清早早朝将散的时候,赵仲将便是蹦出来主动对高肃道:“臣有本奏!”

  高肃有些意外,却还是坐下了刚刚抬起的屁股:“何事奏来。”

  赵仲将这方才是对高肃道:“陛下自登基以来,虽罢黜太原、常山、长广诸王帝位,然未毁其陵寝,虽为陛下体恤民情,不忍再兴土木之举,然如此作为,未绝其类不臣之心,方才有琅王之乱!”

  高肃原本有些冷的脸色渐渐和缓了起来,而朝廷诸公闻言便是面色一变,看来这赵仲将是坚定的要走向高肃示忠之路了,只是未免有些………谗谄阿媚了些。

  “臣请陛下,毁三帝陵寝!以昭天下!绝其不臣之心!”

  高肃闻言思考了一会儿,便是对朝廷诸公道:“朝廷议此,三帝陵寝究竟要不要毁寝再造。”

  高肃其实是真没什么主意,然而现在朝廷诸公经历过高俨的事情之后,哪儿还敢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因此此时高肃虽然说让朝廷议政,然而陈季璩等人站出来躬身道:“臣等附议。”之后,朝廷诸公面面相觑,便是也都躬身:“臣等附议!毁三帝陵寝,降格王爵!”

  高肃见状便是也点头应了下来:“有司即刻准备,毁三帝陵寝,降格王陵。”

  高肃其实还真没小心眼儿到那种地步,之前刚登基的时候高肃嫌麻烦,再加上当时北齐的状况并不算好,折腾这些有的没的还不如省下钱来用来做正事。

  然而现在高肃手头算是有点儿闲钱了,再加上高俨这件事的影响,所以做出一些举动来再次表明朝廷的主张倒是也应该如此。

  于是这件事便是就这样敲定了下来,虽然说是毁陵寝,然而毕竟高肃还是承认他们是高家人,承认他们的王爵身份的,因此也只是将原本的陵寝尽皆毁掉,之后再选择陵寝地址修建王级的陵寝。

  趁着这件事便是也有人提起了安葬高孝瑜高孝琬等人的事情,高肃则只是表示此事日后再议,先将三帝陵寝的事情办妥就是了。

  等到散朝之后,尉相愿便是找到陈季璩道:“陛下延后议三王归葬的事情,恐怕真正的意图,还是要回幽州啊。”

首节上一节303/3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