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齐 第302节

  “只有………杀!”

  “杀!”

  仅仅过了一天时间,高肃手中的名单便是重新扩张了一大截,其中重新吸纳了许多之前反对高肃登基的,以及一切跟高俨等或多或少有些接触的人,这些人当中严重的直接斩首,轻一点的也是流放。

  整整七天的时间,邺城内外到处都是幽州军在抓人,其实不光是高肃借着这件事铲除异己。

  因为此时远在勋州的韦孝宽猛然发现,自己的所有间谍下线,包括自己在北齐内部售卖的官员们,居然同时全部失联了!

  在这种情况下韦孝宽忐忑的派出了一大帮间谍潜入北齐看看是什么情况,万幸的是这些间谍中勉强的活着回来了半个………

  这半个临死之前方才是将事情给说明白了,高肃现在正在邺城发动整风,所有的那些间谍和官员全都已经被弄死了!

  韦孝宽也不是傻子,当下便是将这个消息急忙回报了长安,这分明就是高肃故意为之的清除掉邺城内自己的所有势力呢!

  当然与此同时韦孝宽也知道了,不仅仅是宇文邕想要发动灭佛运动,与此同时的高肃居然提前宇文邕一步发布了自己的禁佛法令。

  首先第一条就是高肃跟郑元儿说过的,所有的和尚都要立刻到当地最近的衙门报道,出家超过十年以上的将为他们发放度牒,并且组织他们重新学习高肃颁布下来的一些有关法令。

  剩下出家未满十年的则全部遣散回乡,若是不愿回乡的,直接流放!

  取消高洋在任期间许诺的所有有关佛教的扶持政策以及设立的昭玄十统,并且高肃下旨,从今往后大齐永不设国师法师!

  大齐从今往后的皇帝,谁也不许尊佛道,而统一以儒学为尊!

  同时高肃将组建一个全新的衙门,太常寺,最高长官太常寺卿,由朝廷任命的非宗教人士,由他们来统辖佛道等一切大齐衙门认可的宗教事务。

  譬如度牒之类的发放,以及僧众道人的事务,一切都交由他们来负责,同样他们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在太常寺组建完成之后的第二件事,就是成立巡查队伍,向大齐的所有州郡进行巡视,所有的寺庙道观,全部要清查他们的田亩,并且清查他们这些年有没有做过违法犯罪的事情!

  有则严惩,无则宣传警告,从今往后,谁也不能打着宗教的名义为非作歹!即使是僧人道人犯法,也要交由有司处置!

  取消僧人道人享有的无限制免除赋税权利,僧人和道人的免除赋税仅局限于寺庙内的土地以及寺庙外不超出五亩的范围。

  从今日之前的寺庙不再设限,而从今往后的寺庙,谁也不准再行扩建!

  同时大齐境内所有未超过一百年的寺庙,统统拆除!寺庙内金银财宝三分散于当地百姓,两分当地府衙自留于建设别的工程项目,其余的五分统统运回朝廷!

  僧众有十年以上者,打发他们去别的百年以上寺庙修行,没有的,就地遣散还俗回家。

  若是以往,可能高肃如此激烈的针对佛教的手段,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于是引来无数贵族的反对。

  然而现在,他们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不光光是高肃正在邺城大秀屠刀,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一次参与谋反的,就有皇家寺庙永业寺的身影………

  不管永业寺的和尚是不是无辜,高肃下令,永业寺寸土不留!

  就是指,地都要一寸一寸的给翻一个遍!连蚂蚁都不留活口!

  高肃当众痛斥永业寺的和尚不守清规戒律:“朕早就听说当年武成皇后与永业寺的和尚于寺内通奸,肆意豢养面首数百,更有甚者居然自称太上皇!是可忍熟不可忍!如此大不敬的行为,难怪圣人言,不近僧道,便是好人!简直令人发指!如此小人焉能不除之而后快!可见这个寺庙是烂到根子里了!朕势必要将其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第395章 成佛之道

  “僧人若是不潜心修行,为外界的事务干扰,为酒色财气所迷,就会借着佛祖的名义,做下更大的恶来!所以如永业寺这样的情况,一定要严惩!若不能让世间的僧人见到作恶的下场,便会让他们觉得托庇于佛祖,就万事大吉了!”

  高肃一声令下,永业寺当天便是直接被一场大火覆盖了,至于永业寺内的和尚,则是全部被幽州军锁在了寺庙之内活活烧死!

  住持大和尚与一众僧人盘腿坐在烈焰之中,口中只是轻轻的念诵着佛经,任由烈焰渐渐将自己舔舐。

  而监寺和尚和大多数的和尚则是拼命的拍击着山门求饶,看着越来越近的浓烟和烈焰,他们也只能是痛哭流涕的忏悔着,呼救着,却也无济于事………

  “终于到了………”

  慧远扶了扶头上的斗笠,微微的吐了一口气,从长安回到邺城这一路的路程遥远自不必说,最主要的还是两国如今的敌对状态,导致其间的艰难险阻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不过好在一切的努力都不是白费的,不过好在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如今终于赶到了这座天下佛风盛行的城市。

  慧远并不准备休息,风尘仆仆的他虽然知道这样有些不敬,然而长安发生的事情让他一时间还有些急躁。

  他想要尽快的见到北齐如今的皇帝高肃,向他陈述长安发生的一切,相信这个一向尊佛的国家的皇帝,一定会慷慨的接纳自北周逃离的僧人们,给长安佛法一个乱世之中容身修养之所,能够延续多舛的西北佛法………

  然而刚刚走进邺城的慧远却是敏锐的发觉了一些不对的地方………

  在他离开邺城之前,这里的佛风盛行到几乎处处都能见到尊佛的人,能看到家家户户的经幡,行走在路上的比丘更是比比皆是,甚至于自己走在路上,就有无数的百姓为自己顶礼,是那种肉眼可见的尊重。

  然而现在………

  路上的行人在看到慧远的装扮之后,无不是用古怪的眼神看着慧远,或是脚步匆匆的直接离开,大道上更是一个僧人的影子也看不到!

  慧远的心中渐渐的升起一些不祥的预感,走了没多久之后,慧远便是松了口气,因为他终于看到了僧人,而且数目还不少!

  一大队僧人低头念诵着佛经成群结队的走在路上,慧远见到了便是上前双手合什:“阿弥陀佛!”

  领头的僧人见状急忙的便是回礼:“阿弥陀佛!师兄自何处而来?”

  慧远拱手道:“小僧为敦煌居士慧远,自长安而来,特求见大齐皇帝。”

  那僧人闻言便是面色一肃,显然是认识慧远:“原来是慧远法师,失敬,失敬!”

  慧远急忙的谦虚了两句:“不敢当,小僧自长安而来,有要事禀报大齐皇帝,结果自进城来,只觉得到处透露着古怪,这方才是与师兄询问。”

  那僧人叹息了一声,随后便是对慧远摇头,犹豫了一下方才道:“法师若是无事的话,还是尽快离开邺城吧,甚至于,还是离开大齐,回长安去吧。”

  慧远闻言一惊:“师兄何出此言?”

  那僧人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是有些为难,随后方才是对慧远道:“前几日永业寺的道人参与谋反,引了龙颜大怒,今上认为我辈僧人之中多有趋利避害借机敛财的小人,故而下令彻查,未免一些牵联之举………”

  慧远整个人已经僵住了,那僧人便是摇头轻叹:“所以皇帝应当是不会见您的了,不光是您,很多大德也为了避祸选择离开了,不走的就只能服从朝廷的安排,我们现如今正是要去清都尹衙门去登记造册,寺内还留下的这些僧人们全都要去,如果被发现没有度牒的话………唉,法师还是尽快离开邺城吧。”

  那僧人说完,便是对慧远深深的躬身一礼,之后方才是带着身后众僧离去了。

  慧远呆呆的站在一地,显然是被这个消息给深深的震惊了,当然更多的是绝望………

  连北齐都这样了,难道,真的是上天要绝我佛吗!

  慧远一路失魂落魄的离开了邺城,走到了荒郊野外便是就地睡去,实际上也只是呆呆的瞪着眼睛,看着繁繁夜空,迷茫和绝望充斥着慧远的内心,让他如同枯槁之木一般。

  然而这一日走到一处山脚下,慧远却是抬头看去,只见佛光普照,山间生机盎然,往来不绝间居然有不少百姓于其中络绎不绝。

  慧远见状一怔,便是拦住了一个过路的老翁,双手合什的问好:“这位老丈,不知此处是何地?”

  虽然如今齐国灭佛比较严重,然而毕竟是要靠从邺城向四周辐射的,就算是最后贯彻了这个国家,也对这等偏远的地方没什么影响。

  顶多是大家明面上不那么疯狂的尊崇了罢了,因此那老翁依旧是对慧远十分客气的双手合什:“小师父怎么如此狼狈?您已经走到了汲郡了,此处名为西山,因昔日里今上起兵靖难,曾于此处与朝廷兵马大战,与那本是要一场生灵涂炭,只是最终却终究是未动刀兵。”

  “人皆道,乃是佛祖显灵点化了燕国公高突骑说不忍此地生灵涂炭,因此燕国公方才是并未进攻,派人前去与汲郡守将说和,然而汲郡守将顽固不化,竟违抗法旨,于是佛祖降罪下来,将汲郡城中唯一的一处泉眼移到了这山中,汲郡无水可用,汲郡守将这方才是知道乃是佛祖降罪,不敢再行拖延,急忙的命人开城迎接王师。”

  实际上是高突骑带人勘测了一番,发现汲郡城内的所有供水都是来自一处泉眼,并且这处泉眼实际上正是自黄河流经的地下暗河。

  高突骑手下正好有一能人擅水利之事,由他指点,高突骑方才是命人将那地下暗河改道,汲郡城中的泉眼这方才是消失不见了。

  老百姓在汲郡喝不到水了,自然只好外出四处找水,那么这山中原本无人在意的一处泉水,自然而然的就引起了众人注意了………

  不过汲郡换了新的郡守之后,便是已经派人重新整治水利了,如今汲郡城内早就已经有了引流过来的活水,想必用不了多长时间,这里就再也没人来了,只是这故事,却怕是就此流传开来了。

  那汲郡守将在朝廷赐死了斛律光,斛律光的弟弟斛律羡投绳自尽之后早就有了投降的意思了,等到高肃那边战况进展之后就是光速滑跪了。

  至于高突骑一直没有进攻汲郡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为了等高肃那边的战线有所进展以此来减少自己的损失。

  只是老百姓哪知道这些,自然而然的就将这些归于了神佛之事上了………

  慧远听了老翁的讲述,又亲自去看了一眼那清泉,便是痛哭流涕的跪倒在地。

  “我佛为什么要助灭佛之人?是了是了………”

  慧远端坐在泉眼旁整整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最后终于是顿悟了这个道理!

  因为佛法不绝!

  慧远睁开双眼,眼中重新恢复了智慧的光芒与坚定的信仰,他缓缓的站起身,山间的红日初升,四处都是鸟鸣,大山经过一夜的沉寂,即将恢复生机!

  慧远双手合什,缓缓的闭上了双眼………

  一切在冥冥之中早就已经有了最好的安排,修行之人不可逆天而行,更不能怨天尤人!佛法正在经历最苦难最黑暗的时刻,这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只有忍耐住寂寞,将法脉传承下去,才是真正的………

  成佛之道!

  被称为僧中之龙、齐隋泰斗、疏王的隋代高僧慧远,与创立了净土宗的庐山慧远并称为“佛门二远”的慧远大师,端坐在汲郡的西山上,在他的身后建立起了一座新的庙宇。

  这位年轻的高僧,终于在这佛法最为黑暗的时刻,顿悟了属于他自己的,成佛之道!

  慧远的成功并不等于佛门的成功,在高肃开展了灭佛的同时,接到了消息的宇文邕正在嘲笑高肃的手段柔和。

  “用兵打仗的大将,怎么治理起国家来却又如此的畏首畏尾缩手缩脚,简直是个小娘!”

  宇文邕毫不掩饰对高肃的嘲讽,甚至于还颇为得意的大笑了两声。

  一旁的达奚震闻言也是大笑着:“他长得就像个小娘!哪里比得过陛下!”

  宇文邕缓缓收起了笑容,而达奚震则是有些疑惑的挠了挠脑袋………

  一旁的杨坚瞥了一眼达奚震,心下微微有些好笑和不屑………这货比他爹达奚武可差远了!

  宇文邕嘲笑高肃,那是将高肃摆在和自己一个位置上,是作为敌国君王对另一个君王的调侃,并不是真的嘲讽高肃。

  你达奚震一个做臣子的,有什么资格嘲笑人家皇帝?

  更何况这种嘲笑还带有贬低和羞辱的意味,高肃本身一直被人嘲笑的就是样貌的问题,这样说可谓是十足的羞辱高肃了。

  宇文邕不喜欢这种贬低羞辱对手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精神胜利法,然而当然也不会为高肃骂自家人,所以自然只能是收起笑容将这个话题就此打住了。

  “既然人家已经先打头了,那咱们也不好落后………军队调动的怎么样了?”

  杨坚便是上前躬身抱拳道:“已经悉如陛下命令,各州郡皆已经准备好了。”

  宇文邕便是缓缓的点头:“那就动手吧,长安城交给你来负责,其余各州郡一同下令,传朕的旨意………”

  宇文邕双眼微眯,在他的身后一头火红的巨龙双眼血色喷涌!

  “毁法灭佛!”

  比起高肃的手段,宇文邕的手段不能说是残暴,只能说是和僧侣们打成一片了………

  所有僧人立刻全部还俗,愿意各回各家的各回各家,不愿意的………宇文邕帮你回“家”!

  只不过这个温暖的家换成了“瓜、凉、甘、沙”,全部流放充军!

  岁数大的还不愿意走的,直接就地格杀!

  杀了两个之后,剩下的基本就全都老老实实的:“三刀砍碎佛道魂,长官我是大周人”了………

  是的,宇文邕不仅收拾了佛教徒,连道教也没放过………一并的打包收拾了。

  大周境内所有佛寺,一概不留,山里的就给我全部拆除烧毁,长安的就全都赏赐给功臣能将。

  寺庙里的金银珠宝大头送进宫来,小的就地分发,就连佛祖身上的金粉也全部给我炼化了带回来!

  至于那些泥塑的佛像之类的,全部烧毁!民间敢有私藏佛经佛像者,全部流放,一经发现,全部砸毁焚烧!

  断佛道二教,经象尽毁!罢沙门道士,并还于民!三宝福财,散给臣下,寺观塔庙,赐给王公!

  这场轰轰烈烈的灭法运动,史书上称之为三武一宗灭佛,佛教则将之称为“三大法难”,这场法难持续了足足一年的时间。

  一年的时间,整个大周的佛寺一扫而空,所有的和尚全部难逃南陈,整个大周再找不到一座佛寺,一个和尚!

  事实上这场法难实则发生在宇文邕一统北方之后,所以实际上真正的历史上,整个北方的佛学几乎断代,所有佛寺为之一空!

  这方才造就了后世“南朝四百八十寺”远胜北方的失衡状况,而更为戏剧化的是,宇文邕在发动了这场灭佛之后不久,便是突发暴疾………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连带着他的统一大梦,也跟着烟消云散!

  若说“秦作嫁衣汉来穿,唐借隋运三百年”是真的话,那么实际上应该说的是,隋借周运才更为准确。

首节上一节302/3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