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百口莫辩,事实上,他也的确没什么可辨的………
独孤伽罗在酒楼要被殿前司的人带走的时候,就曾经直勾勾的看着杨坚问他:“你也觉得我是私通齐国的探子吗?”
其实那就是独孤伽罗和卫国公府给杨坚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杨坚说一句自己信任独孤伽罗,那么就算真的是杨坚举报的,独孤伽罗也会选择相信杨坚!
然而,杨坚沉默了………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是出于对高肃的嫉妒,也或许是出于想要阻止独孤伽罗继续这样做,杨坚选择了沉默………
其实从那个时候,杨坚就根本不可能获得卫国公府的信任和原谅了!他就已经是卫国公府的敌人了!
“你这孩子………以后还是,不要来了吧。”
就连一向温柔的独孤夫人,此时在犹豫了之后也是无奈的说出了这句话。
杨坚低着头没有回答,他只是默默的转身,捂着胸口一瘸一拐的走着,独孤家沉默的看着杨坚的背影,独孤夫人叹息了一声:“两家相好,怎么会走到这种地步……”
独孤善则是往地上啐了一口:“阿娘不用管他!下回再来我真的把他腿打断!这个忘恩负义的狗东西!忘记他杨家当初是怎么被阿耶扶持了!”
“哎呀,少说两句吧……”
杨坚微微低着头紧紧抿着嘴,顿了顿脚步,之后快步的离去了……
第388章 神兵
“郎君回来了?今日不是去了卫国公府吗?”
于谨的女儿于茶一脸惊诧的看着灰头土脸混身上下没一块儿好地方的杨坚:“呀,这是怎么了?怎么这样回来了?”
杨坚沉着脸没理于茶,只是沉默着向着里面走去,而于茶则是有些担心的上前搀扶住杨坚:“这到底是怎么………啊!”
杨坚猛地一挥手便是将于茶给推倒在地,冷冷的看了她一眼,而于茶则是有些手足无措的抬头和他对视着………
“娘子!”
于茶身边的侍女急忙的上前搀扶于茶,杨坚则是转身便是快步的走了,侍女见状颇为不满的大叫了两声:“在外面受了气回家来冲自己娘子撒来了!你也算是个汉子?!”
于茶急忙的拦住了侍女:“我没事………你少说两句吧,郎君可能只是心情不好。”
侍女不满的对于茶道:“我看他分明就是冲您撒气呢!自打咱们进了这家门以来,他哪里给过您好脸色?我看今日没准儿又是在人家独孤娘子那里受了气,跑回来拿您作筏子来了!”
侍女说着便是叉着腰在门口破口大骂:“真当你们随国公府是王大了不成?这般欺侮我们家娘子!我们燕国公府可也不是吃素的!”
于茶怕侍女的话被人听到会传到杨坚或者吕苦桃面前,到时候就不好了,于是于茶急忙的便是拦住了侍女接下来的话:“好了少说两句吧,也是我自己没站稳。”
侍女闻言还要说什么,只是见于茶眼神严肃了几分,方才是将不满全都给重新压了回去,嘟囔了两句之后,不再说什么了。
而侍女不说什么了,于茶确实微微蹙着绣眉,看着杨坚消失的地方,眼神中似乎多了些许东西………
杨坚跪在杨忠的面前,杨忠的生命似乎已经要走到尽头了,此时的他油尽灯枯一般的躺在床上,不过是五十来岁的年纪,看起来却似乎是古稀之年的老朽一般躺在床上,头发花白,形容枯槁。
杨坚看着躺在病榻上的父亲,不由得便是心下有些戚戚然。
“你太让我,失望了。”
杨坚低着头,看着地面,沉默不言,表情依旧是如泥石塑像一般,庄重沉稳。
杨忠长长的叹息一声:“这世间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按照你的想法去执行,你对于茶的态度,让我觉得你成不了大事。”
杨坚紧紧的抿着嘴,终于是缓缓的开口:“陛下派儿去征讨突厥,儿恐怕不能侍奉榻前了,请您老见谅!”
杨坚说着便是对杨忠叩头,杨忠则是哀叹了一声:“我杨家或是一飞冲天,或是粉身碎骨,就要从今天开始了!”
杨坚依旧叩头在地沉默不言,脸色却是越发的坚毅。
一时间诡异的安静了许久,杨忠方才是再一次开口,语气更加的沉重:“你放心,我不会坏你的事情,你不回来,我不会死的。”
如果在杨坚出征突厥期间杨忠去世的话,那么对于杨坚的仕途的确是个不小的打击,毕竟这年头还是讲究丁忧的。
然而杨坚如果打完突厥回来杨忠去世的话就没那么要紧了,相反没准儿还能利用丁忧这段时间,明面上守孝,实则暗地里拉拢串联势力,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掩饰。
虽然杨坚并不是这个意思,然而杨忠这样一说,还是让杨坚松了口气,同时也是将头压的更低了………
舍弃了一切,只为这刻骨的仇恨,真的值得吗?
“普六茹坚去了军中报道吗?”
宇文邕一面和宇文宪向宫中校场走去,一面的对宇文宪问道。
宇文宪则是立马回道:“是,今日清早便去了,看来昨儿便已经谈妥当了,几位老前辈的面子还是好用,就算是再怎么看不起他,最起码人的确都是去了。”
宇文邕缓缓的点头:“只要人去了就好,至于能不能驾驭………那就是普六茹坚自己的事情了。”
宇文邕眼神闪烁,杨坚到底是个人才,还是难堪大用的废柴,就开这一次了!
宇文邕显然不会因为杨坚合适就选定杨坚,选定杨坚是有很多因素的,但杨坚绝对不是宇文邕唯一的选择。
所以杨坚绝对是可以被抛弃的,只要杨坚跟不上宇文邕的步伐,被抛弃是绝对的。
对此宇文宪等人显然也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杨坚和宇文邕又没什么交情,和他们更谈不上什么交情了,唯一能上位的原因,只有他还有利用价值这一点,仅此而已。
突厥的事情是小事情,所以交给杨坚处置之后宇文邕就不怎么上心了,只要杨坚处置不好,那么后面的所有权利分割就跟他一丁点儿关系没有,就这么简单。
因此此时宇文邕更关心的反而是另外一件事………
“猛略要请我看的是什么东西?”
宇文邕有些好奇的转头看了一眼宇文宪,宇文宪也是有些茫然的摊摊手。
达奚震,字猛略,这小子可从来不是什么能做出文绉绉的事情或是给个惊喜的人,所以这次如此神神秘秘的,叫几乎算是一起长大的宇文邕和宇文宪很是新奇。
达奚震邀请宇文邕前往长安城外的天子猎场,还说是有一个惊喜要给宇文邕看,这大老粗如此神神秘秘的,还真叫宇文邕一时间有些好奇。
因此宇文邕在宇文宪的护送下很快便是赶到了城外猎场内,达奚震见宇文邕来了,便是大笑着上前:“参见陛下!”
宇文邕笑着摆手示意他起身,随后翻身下马看着他笑道:“大老远的把朕都给支使到这儿了,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达奚震笑着道:“惊喜,一个大大的惊喜!保准儿让您觉得不虚此行!”
“哦?”
宇文邕和宇文宪对视了一眼,便是摆手道:“那就把你的惊喜拿出来朕先看看吧,若果然是你说的大大的惊喜朕还会吝惜赏你不成?”
达奚震笑道:“只怕陛下见了,越发的要赏我了!”
说着达奚震便是口含手指打了个唿哨,宇文邕便是手搭凉棚的看去,只见远处黑衣黑甲黑马的冲来一群骑兵,气势汹汹!
“我说猛略,这就是你的惊喜啊?”
宇文宪挠着头:“练兵这种小事儿就没必要和陛下汇报了吧?”
达奚震十分得意的笑着:“若是普通的骑兵,难道我还会多此一举吗?”
宇文邕双眼狠狠一眯显然也是发现了什么………
一旁的宇文宪看了一眼宇文邕的表情便是也怔住了,于是转头看去,便是也不免心下一惊,看出了门道!
只见这远远来的一队骑兵,身上所着虽为北周军服甲胄,然而却是泛着一种幽幽的黑光,俨然黑夜之中虎豹的皮毛一般!
煞气腾腾!
宇文邕眉头紧紧一皱,而达奚震则是得意洋洋的指挥了这群骑兵冲杀了一番,杀气震天不免叫一旁的宇文宪都是一阵心惊!
达奚震指挥他们演练了一番,这方才是停在了宇文邕面前,达奚震正色对宇文邕抱拳道:“陛下,这可算得上惊喜吗!”
宇文邕怔怔的点点头随后缓缓上前,仔细的观摩着那些骑兵身上的甲胄与兵器:“算!算你大功一件!如此神兵甲胄,从何处而来?可还有吗?”
宇文邕面色不显心下却激动非常,甚至忍不住伸出手缓缓抚摸………
“倘或我大周将士皆有如此神兵利器,天下何愁不入朕彀!”
宇文邕双眼微眯,缓缓的抚摸着………
“是从齐国士兵尸体上扒下来的!”
宇文邕的手猛的一顿,随后转过头看向达奚震:“你说什么?”
宇文邕面色依旧不变,心下却是猛然一沉!
达奚震则是正色对宇文邕抱拳道:“这就是臣要跟陛下说的真正的重要事。”
达奚震正色道:“这些是臣上次伏击齐军缴获的齐军将士所着甲胄兵器,当时齐军靠着这些,居然以远低于我军数量的骑兵,且身中埋伏的情况下给我军造成了重创!”
宇文邕终于绷不住了,面色渐渐的有些难看了起来,他怔怔的转过头看着那些甲胄………刚才有多喜欢,现在就有多刺眼!
“不过臣大胆推测,这些装备齐军应当也并不多,与臣交战的乃是幽州人马,估计只有齐国皇帝高肃的嫡系军方才有如此配置!”
宇文邕眉头紧皱,一旁的宇文宪也是急忙上前轻声道:“所言不错,至少为臣和齐军交手下来,并未见有着这等甲胄兵器者,应当是幽州精锐,甚至是齐国皇帝的亲卫也不一定。”
宇文邕缓缓的点头,他也觉得达奚震宇文宪所言不错。
这等宝贝,必是不可多得!想他齐国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想必要集齐这样的军队也不容易,之前高洋养的百保鲜卑最后都不了了之了,更何况是这样的精锐!
这般想着,宇文邕便是急忙转头对达奚震和宇文宪道:“朕给你们出钱给你们出人,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给真朕做出一模一样的来!”
第389章 第一视角做皇帝vlog
宇文邕严肃的看着达奚震和宇文宪:“齐国有的,朕也要有!不仅要有!而且还要比齐国多!多很多!”
“所以朕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真给你们出人出钱,在长安开一个全新的窑厂,就给朕研究这个甲胄和兵器!你们要什么,朕给什么!朕只要一样………”
宇文邕缓缓的转向东方,双眼微眯,从牙缝中挤出来一句话:
“比齐国的多!”
“今年的钢铁产量汇总已经上呈报于陛下,请陛下过目………今年我大齐铁产量高达两千万斤,其中十分之五六皆是出自迁安县并幽州一带的钢铁厂。”
“两千万斤………”
高肃低头微微的翻了翻手中的奏章,随后便是对面前的尉相愿道:“这两千万斤不全都是钢吧?”
尉相愿连忙道:“是,生铁占绝大部分,但是我国的生铁质量是要远远胜过周国陈国的………”
高肃将奏章丢到了桌子上对尉相愿道:“朕叫你来不是让你说好话宽慰朕的!”
尉相愿急忙的低头称是,高肃这方才是正色道:“产量太低,朕希望两年之后,我大齐的钢铁产量最起码要达到四千万斤,甚至是八千万斤!”
尉相愿心下大惊失色,面上却是对高肃苦笑道:“若如此,恐怕只用迁安县一地的钢产量是完全难以达标的………”
高肃打断尉相愿道:“不够就继续从别的地方寻找铁矿,朕不管你们是用什么法子,总之朕给你们两年的时间,两年之后,朕要看到我大齐的钢铁又多又好!”
西汉时期的铁产量为八千万斤即四万吨,之后经过这么多年乱世至今,中国此时的钢铁产量只少不多,要一直到北宋年间方才能够重新解放生产力。
一直到北宋治平年间,钢铁产量达到顶峰的时期年产量高达十四万吨!甚至比日后代英帝国工业革命期间最高的一年钢产量十三万吨还要多!
中国封建时代的巅峰钢产量则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当时仅福建一省的钢铁产量,便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两万七千吨!
其实至少在钢铁冶炼这方面,一直到清末,西方列强都在远隔重洋的聘请中国匠人来帮助提升冶炼技术。
此时虽然三分天下,然而实际上占据大头的依旧是北齐,北齐的钢铁年产量是要远远高于其余两个国家的,更不用说高肃将迁安县这个重要的钢铁产业纳入版图之后了。
然而高肃对此并不满意,北齐的技术要远远高于西汉时期,结果钢铁产量甚至连西汉时期的一半都没有达到!
高肃就像是性能焦虑一样,虽然明知道北齐的钢铁产量已经完全够用了,并且是远远超过其余两个国家很多的,但是高肃就是希望能将钢铁产量再提上去。
只要提到了目标产量,那么高肃完全有信心在三年内全部部署武装自己的军队!将北齐军队全部变成幽州军一样的精锐!
要形成幽州军这样强大的战斗力,光是硬件配置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兵员素质同样十分重要。
所以在农业改革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的同时,高肃已经开始准备进行军制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