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和士开用了祖的计谋,也果然一跃成为如今朝廷上的大红人,虽然和士开知道这只是假象………
第303章 趋炎附势
毕竟等到高孝瑜进宫之后,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比不过他的!
然而至少在高孝瑜不在的这段时间内,和士开的权势日益隆盛,所以趋利附势者络绎不绝。
他的府邸门前来往的全都是富商大贾,他们或是来贿赂和士开以保和平,或是干脆就是来趋炎附势,希望能够用钱换一份官身的!
这样的人日日不绝,一天到晚从和士开的府邸络绎不绝的进进出出,其中一些舍得花钱,或是舍下世家脸面凑上去舔和士开屁股的,则是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他们相勾结聚敛财货,官员求财的得财,士绅求官的得官。
竟是有求必应了!
更有甚者,此时北齐朝廷内的一些朝廷官员看出了和士开的威势,或是为了保全地位,或是求得升迁,也纷纷开始依附和士开!
和士开虽然父亲也是官宦出身,然而实际上本人却是生长于市井,而且偏好一些形容无状的泼皮无赖厮混。
故而那些官员要和和士开往一块儿凑,就不能不接触那些青皮地痞一类的人物!
甚至很多官员为了往上爬,居然甘心与这些市井小人称兄道弟!浑然不在乎自己世家子弟和官员的身份!
这反倒还算是要脸的,因为有那更没脸没皮的,干脆直接主动求着做和士开的干儿子!
和士开年仅四十岁,每日光收下这些四五十来岁的义子都不知道收了多少个十三太保了!
甚至和士开有一次生病了,一个官员听说了觉得是个千载难逢拍马屁的好机会,便是急忙的前去探望。
正好赶上高湛派来的太医令给他诊治完毕,高湛担心和士开甚至直接派出了自己的贴身医生徐之才前来探望。
徐之才知道之前和士开在高湛面前落了自己的面子,有心惩治和士开一番,便对和士开说他染上了很严重的伤寒病很利害,只有喝黄龙汤才能痊愈。
所谓黄龙汤,其实就是大小便掺和到一起………
和士开闻所未闻有这样的药方,一时间狐疑不定,徐之才便恐吓他病的很严重,不喝就是个死!
和士开虽然不情愿,然而涉及生命了,肯定也是犹豫不决的。
正在此时,来探望的那个官员竟然说:“这种汤挺容易喝的,其实之前下官也病过喝过,您不用担心,不信我尝给您看!”
说完居然一口气咕咚咕咚的就把一大碗粪水给干了!喝的那叫一个干干净净!
和士开颇为震惊感动,所以在他的带动下,便是也就勉强的喝下去了………
之后这个官员自然也是得偿所愿,只是这等如勾践一般的人物,只能说该他升官发财………
正好赶上了高孝瑜进京,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和士开这个人未免太过荒谬且权势过盛。
因此高孝瑜便是直接对高湛说和士开这种人是国家的祸害,陛下没事不应该随便亲近这种人。
高湛虽然面上答应了,心中颇为的不以为然,然而高孝瑜上午说的,和士开下午便是知道了。
因此还在病中的和士开大为恼火,在家中大发脾气。
祖早就知道如此了,因此今日也是早就前往和士开家中,一进门便见和士开正在大怒的打砸东西,便是站在一边默默的等着和士开出完气。
和士开看了一眼祖,之后便是沉声道:“果然如你所说,河南王果然不是高归彦能比的,仅仅一句话,陛下居然真的好几日没有召我进宫了!”
要知道之前高孝瑜没回邺城之前,和士开可是十日一进宫进宫就在宫里住十日的!要不就是一天之内十几次被高湛召进宫内!
而现在,高湛已经两天没有召和士开进宫了,这其实才是和士开发脾气的真正原因。
他已经过惯了这种群星环绕大权在握的日子了,现在把他打回原形他是死都不愿意!
所以祖就算是不来,其实和士开也准备叫他过来商量该怎么办的。
祖能怎么办?当下只能是让和士开凉拌………
最近和士开的风头太盛了,现如今朝中最有权势的三人当中高孝瑜和高睿都如此低调,只有和士开最近这么猖狂,接下来不低调一段时间,没准儿要被高孝瑜和高睿两个宗室的给提前拿下!
所以祖给和士开的建议就是这段时间最好能低调就低调一点,找个借口最好是能远离权力中枢,坐山观虎斗!
和士开虽然不情愿,但是却也不得不承认祖的建议的确是最符合现在的情况的,更何况祖之前的几次献计已经证明了他的水平。
所以和士开也只能是无奈的答应了下来,而不知道是老天都在帮和士开,还是说和士开做的孽引起了天怒人怨………
他娘居然正好死了………
和士开一时间居然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悲伤,他本身就是清都人,所以倒是不用离开邺城回家丁忧,然而确确实实要去掉身上的所有职位回家守孝三年的。
高湛一见这情况虽然舍不得,但是自古也没有丁忧不批的,所以也只能是批复了和士开的丁忧请求。
和士开得以急流勇退,暂时先蛰伏下来观察高孝瑜和高睿之间的争斗。
然而诡异的是,就算是和士开选择了急流勇退,然而因为他退的时机很好,颓势还没有显现,并且还是因为为母亲丁忧的原因退的。
所以很多人甚至察觉不到和士开要倒台,甚至颇为的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趁着和士开丁忧这段时间可以好好巴结一下和士开,等和士开“王者归来”了,难道自己还不青云直上?
因此和士开妈死了,想要依附巴结和士开的反而又蹦又跳的………
和士开本人都只是伤心了两天之后收敛了许多,反倒是这些纷纷前来吊丧的三教九流们一个个都哭得惊天动地,站在门口哭天嚎地捶胸顿足,好像死的是他们的爹妈一样………
一时演技大比拼,也是闹得丑态百出,以至于很多都只是看在同朝为官的面子上过来吊唁的人都惊诧莫名,把这都当成一个笑话了!
这当然也引起了高孝瑜的不满,朝廷官员都这个德行的,那这大齐他还好的了吗!
不过和士开人都滚蛋了,高孝瑜也只能是把不快按在了心底………
高孝瑜懒得搭理和士开,他们兄弟最近有不少事情要做,偏生高孝珩最近不知道怎么的居然开窍准备成亲了,他已经亲自出去下聘去了,朝中的事情全都丢在了高孝瑜和高孝琬身上,虽然还有一些官员在默默的帮助兄弟二人支持,然而实际上捣乱的更多。
大齐朝廷越来越腐败昏庸,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高湛带起了这股子风气,他们兄弟只能尽力平息,又能如何呢………
“大王!前面就是郑州了,今晚要不先在这里歇息吧。”
高孝珩微笑着点点头应下了,随后便是翻身下马进店,侍卫刚要叫人出来侍奉,高孝珩却是摆摆手笑道:“咱们不过就住一晚罢了,不要折腾了,就这样吧。”
侍卫闻言应了一声便是下去安排饭菜去了,而高孝珩则是坐在店内,没一会儿先上了热好的酒,高孝珩饮了两盏暖了暖身子。
随后一面的上菜,高孝珩便是喝酒等候着一面的看着窗外早春的景色。
太宁元年初春,天下太平,宇内宁静………
高孝珩心情大好之下,便是颇为的兴起了几分想要丹青一副的性质,然而这个时候身后的几个官员谈话,却是吸引了高孝珩的注意。
他们住的是驿站,自然来往的只有大齐的官员,众人进来之后四处看了看,见高孝珩衣着华丽,便是老老实实的坐在了高孝珩远一点的地方。
此时正值下午,吃饭的人少,故而高孝珩能清楚的听到他们的对话。
“老兄这是要往何处上任?”
“哦,不才正是要前往冀州赴任。”
“冀州,那可苦了老兄了。”
“哪里哪里,朝廷让往哪里去就往哪里去,都是为朝廷做事,谈什么苦不苦的。”
高孝珩默默的饮着酒,心中一哂,冀州就是苦寒之地,还没什么油水可捞,没准儿还要时时刻刻面对来自北面的掳掠威胁,的确不是个美差,这有什么不好承认的?
很显然那些官员就是看高孝珩衣着华丽,知道他不是凡人,生怕说什么不好的被他记住了罢了………
高孝珩默默的摇摇头饮酒,只是心中好笑。
“唉,要我说,反倒是不如更北面一点,到了幽州,那才是有的吃有的喝,家兄在幽州任职,只说的幽州好似天上人间了一般!”
“郑州这里就已如此寒冷,再往北走………幽州有这么好吗?”
“反正听那边任职的家里人说不错的,兰陵王之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咱们荥阳的郑尚书之子郑元武如今正在帮忙治理,颇为的有些政绩。”
“既是郑尚书之子,想来那么的确是治理的不错了,只是没料到兰陵王招募贤良,竟还能招揽到咱们荥阳地界来吗?”
“嗨!拙荆出身荥阳郑氏,听她年前回娘家之时听说了两句,似乎是兰陵王娶的是的咱们郑尚书的族女,唤作元姬的那一个,素日来颇有贤名,如今居然为兰陵王娶走了………”
“哦?没想到阁下居然还有如此高门的贤妻,失敬,失敬!”
“不敢不敢,谈不上高门,家里之前有些结交,也不过是旁支子弟罢了………”
两人正自吹嘘着,却未见高孝珩猛地站起身来,快步的走向他们,两人一惊,面面相觑的呆坐当场,不知道方才说错了什么。
然而高孝珩却是急切的看着两人:“你们方才说,兰陵王娶的是哪一个?”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有些不知所措,而高孝珩则是急得一拍桌子:“说啊!娶的叫什么?”
“回,回这位的话,我们也只是听说………叫郑元姬的………”
高孝珩一时间如遭雷击,随后退后了几步,扶住了桌子才是勉强的站稳,随后瘫坐在座椅上,一时间有些呆滞………
“阿嚏!”
郑元儿打了个喷嚏,有些不好意思的急忙用绢帕擦干净了。
身旁的郑大车见状便是微笑着道:“如今到了换季的时候,多爱惹上风寒,你可要注意呢。”
郑元儿嘿嘿笑着:“没事的,之前大王还带着我一块儿去军营跑马来着呢!”
郑大车闻言又好气又好笑的瞪了一眼郑元儿:“还当好事儿呢………你们岁数也差不多了,该考虑要个孩子了,这些危险的事情以后少做知道吗?越大就越该沉稳,别再像小时候胡闹了。”
郑元儿笑着抱住了郑大车的胳膊撒娇,两人便是说着小时候腻歪郑大车一块儿玩的事情。
郑元儿出生的时候郑大车经常回娘家就逗她,郑元儿小的时候也常前往邺城看望郑大车,所以方才和郑大车如此亲近。
随后郑元儿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的对郑大车道:“说起来这个,怎么我记得小时候去找姨母玩的时候,大王的几个兄长都见过,却从未见过大王呢?”
这也是两人成亲以后郑元儿一直的疑惑,高肃却总是避而不谈,郑元儿不免更奇怪,她和高家的几个兄弟感情都不错,也都在一块儿玩过,就算是再不熟悉的也最起码说过两句话………
怎么从来没见过高肃?
郑元儿对高肃小时候现在是兴致满满,不免有些遗憾两人若是从小就一块儿玩的青梅竹马,才算是圆满了!
郑大车听郑元儿这样说,便是回忆的沉默了一会儿,长叹一声:“小时候的孝哪有这个功夫………”
郑元儿一怔,郑大车这方才是讲起了高肃的悲惨童年,他小的时候不是在被高澄逼着读书,就是练武练到浑身酸软,常常是折腾到了半夜才能回去休息。
骨头架子都散了,哪有功夫和郑元儿见面玩耍?
第304章 人质
郑元儿听了不由得便是一怔,随后也同样是陷入了沉默,默默的听着郑大车的诉说………
“唉………孝这孩子小时候过的苦啊………”
郑大车感叹了一声,随后见郑元儿有些面色沉重,便是笑着伸出手拍了拍郑元儿的手:“不过现在也算是苦尽甘来,你们两口子现如今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郑元儿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便是想起什么一样的对郑大车道:“说起来这个,当初我年幼之时看望姨母,将母亲留给我的佛珠颈串遗失了,这些年来总是想找,却找不到,却也忘记放在哪里了,姨母那里找没找到呢?”
郑大车闻言便是眨巴了眼睛思索了好半晌,郑元儿便是急忙道:“我也就是想起了提一嘴,要是实在找不到………就算了,也该是它和我的缘分没了,我只是想有个念想也是好的。”
郑大车对郑元儿笑道:“等我回去之后翻找一下,许是我收起来了也不定,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恐怕得好生找找了。”
郑元儿笑着点头:“找到了自然是好的,找不到,也是缘法如此了。”
郑元儿因为她母亲的原故,是从小信佛的,高肃因此在幽州城附近和迁安县附近都建造了不少佛寺,如今王府内也建了个佛龛方便郑元儿念佛。
今日郑元儿便是带着郑大车来高肃为她建造寺庙内游赏斋僧的。
高肃正在处理政务也没陪她们,高润本来说要陪着的,但是郑大车觉得女儿家在一起说些体己话他跟着不方便,便是叫他自己玩耍去了。
只是没料到的是,高润却一路绕到了军营………
高润一路观赏着幽都风景,竟诧异的发现虽然幽州苦寒,然而高肃却将幽州治理的一片欣欣向荣,而且幽州城还在不断的向外扩建!看起来规模竟笔直邺城也不下分毫了!
高润露过城墙,见这城墙上皆是高达数丈,用手一敲,仿若金石相击,竟是全部烧制的青石砖堆砌!中间填的糯米石灰,坚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