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邝如脸色阴沉的快步走出了尚书省,站在门外等待他的士兵们见状便是都齐齐的跟在他的身后。
快步跟着邝如的胡为对邝如道:“将军难道就将这样唾手而得的机会转手让人吗?”
邝如沉着脸道:“当然不会,淳于小儿欺我太甚!简直是纯如猪狗不可共事!”
胡为点头道:“正是,年纪小的嫡子,岂不比之长子更好掌控?更何况还能凭借几分元氏的力量,偏偏要立长子,简直是………”
邝如脸色越发的阴沉:“咱们不能这样坐视他们犯蠢!该出手的时候就要出手,要是一味的听他们的命令,岂不是成了彼辈的下属了?”
胡为连连点头称是:“那将军准备如何?”
邝如沉声道:“把咱们的人全部调出皇宫,我就不信几千人难道还从邺城找不出来一个人了!”
“全体都有!”
“有!”
“随我出发!”
“喏!”
原本应该带兵去保卫太妃娄昭君寝宫的邝如当即便是转头就将自己的兵全都调走,出了皇宫去找高孝琬去了………
听到高孝瑜说他们因为立嫡还是立长的问题闹了分歧甚至颇有几分要兵戎相向的味道的时候,高肃整个人都无语了。
大哥,你们能不能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咱们在造反哎!在政变啊!你见过有几个都发动兵变了,这边儿最高统帅部还在纠结到底是立嫡还是立长的?
就这个德行的,拿什么跟人家高洋打?
高肃觉得靠他自己从小在开始慢慢发展势力,都比跟着这几个蠢货玩命强!
其实高肃也能大概的理解这帮人的想法,淳于凤作为一个文官,肯定是想要摆脱元氏皇族的控制,甚至成为高欢那样的人物,所以高孝瑜简直是最合适的傀儡,因为他跟元氏皇族的关系不大,他的背后靠着的是母族的汉家门阀,这对于汉家出身的文官淳于凤来说是一个相性很好的结果。
而高孝琬的优势则是他是高澄的嫡子,背后还靠着元氏皇族,这样对于武将出身的邝如来说是个绝佳的土壤,所以他自然是支持高孝琬的。
而更重要的是,此时谁第一个蹦出来“劝进”谁就是头号大忠臣,高孝瑜这边淳于凤早就凭借优势先蹦出来了,那么邝如要是这个时候还加入高孝瑜的阵地,那么他自然而然的就只能是屈居淳于凤之下。
这对于邝如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大家提着脑袋一块儿干一场,结果到最后你平白无故的压我一头?凭什么?兵是老子出的,皇宫是老子控制的,最后最大的功臣反而是你?
邝如要是愿意才是脑子有病呢!
所以邝如这个时候自然是急着跑到高孝琬面前去表忠心的,只是邝如可能打死都想不到,此时的高孝琬不在大将军府,不在国子学,不在邺城方圆几百里的任何一个地方,反而在一个他这辈子想破头都不可能想得到的地方………
临漳县大牢………
不仅是他,连带着斛律武都一帮人,现在都在这儿呢。
原本按照他们的身份,临漳县县令是打死都不敢对他们这样的,奈何国子学祭酒卢潜赶到之后,将在场所有人大骂了一顿,然后就让原本只敢过来默默洗地的临漳县的府吏们,将这一群王公贵族子弟们全都给抓回去了………
天地君亲师,先不说卢潜的身份有多牛逼,就光国子学祭酒这个身份,说一句是他们的老师他们都不能不认,于是只能是一脸晦气的被挨个请上了车,带回了临漳县大牢。
由卢潜本人亲自给他们重新讲四书五经,听的原本一脸戾气的彼此对视的众人,此时已经由满脸痛苦折磨变成了生无可恋了,想死的心都有了………
高孝珩高孝琬兄弟这边儿正在被卢潜灵魂净化,高肃这边跟高孝瑜一顿剖析之后,也是叫高孝瑜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儿了。
高孝瑜当下便是一锤桌案:“亏我还真把他们当忠臣良臣呢!还想着等二叔回来替他们求求情,没想到居然一个个都是这样的心思!”
是的,就连高孝瑜,都觉得他们完全没有希望………换句话说,人家高洋十几年的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你凭什么跟人家斗?
高肃却是摇摇头:“其实这样的情况反倒是最好的了,我现在只怕………”
高肃皱着眉头一脸担忧,高孝瑜便是看向高肃:“怕什么?”
高肃叹息了一声道:“他们在邺城的行动虽然我觉得大概率不会成功,毕竟二叔留在邺城的后手也不少,但是倘或果然成功的话,那才是我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高肃见高孝瑜还是有些迷惑,便是给他剖析起来:“如果当真按照他们的设想,先掌控皇宫,然后控制太妃之后逼出矫诏传檄晋阳,会出现两种情况。”
“按照他们的设想,应当是晋阳方面当即将二叔拿下押解回京,但是大兄你想想,晋阳方面那些人,连二叔都要小心对待,要隐瞒秘密的前往晋阳慢慢的渗透掌控,你觉得他们接到太妃这样的一封诏书,是会老老实实的听命呢,还是别的心思更多一点?”
原本还在为高肃的话深表怀疑的高孝瑜一听这话便是瞬间恍然:“你是说,晋阳方面恐怕会有二心之人。”
高肃双眼闪烁着冷芒冷冷的道:“不是会,是肯定,这样的一个时代,会有谁,不想成为第二个高王呢?”
高孝瑜顿时浑身上下冒起了一阵冷战,高肃便是继续淡淡的道:“如果拿下了二叔,此时高氏内部还有谁能够掌控大局?不过也是一帮孤儿寡母,难道还会缺托孤之臣吗?”
到时候晋阳大军一到,你邺城拿什么防?你们别说是推出高孝瑜高孝琬了,就算是把娄昭君推出来都得“后宫不得干政!”
说白了,娄昭君绝对有实力调的动晋阳大军,但是调得动和玩得转是两码事,娄昭君说到底终究不是高欢,晋阳方面真这么听娄昭君的话的话,侯景现在就不会跑去和萧所长玩愤怒的小鸟了。
高肃捏着下巴皱眉思索道:“这是最坏的结果,那就是晋阳方面直接反了,而就算是稍微好一点的,也绝对不是咱们想看到的。”
高孝瑜不知不觉间已经端坐了起来,甚至身子微微前倾的对高肃道:“会怎么样?”
第38章 内战
高肃沉吟道:“稍微好一点的结果,就是二叔此时已经在晋阳取得一定的成绩了,其实这反而是我觉得可能性最大的一点,那么以二叔的性格,他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的,晋阳方面已经效忠二叔的也知道已经无路可退,所以只有拼死一搏。”
高孝瑜闻言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那岂不是说………”
高肃点头:“没错………内战!高家此时最不能经受的内战!”
“晋阳是高家赖以生存的老家,如果晋阳一乱,那么邺城这面马上就能得到消息,说远一点,此时西贼和南梁未必就没有得到阿耶去世的消息,南梁倒是还好,我听说此时侯景正在那边大开杀戒,而西贼宇文黑獭你觉得他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高孝瑜也是开口道:“元氏也不会放过这个重新崛起的机会的,百官之中未必没有心系元氏,或是有投机之人,到时候晋阳大乱,高氏子弟尽在邺城,元氏起兵的机会,就来了!到时候………”
高肃沉着脸和眼神中带着惊恐的高孝瑜道:“河阴之变时的元氏,便是今日的高氏!”
如果晋阳大乱,基本上可以算作是东魏这边儿的武备库自行爆炸了,算是自毁武功了。
而元氏就算是杀尽了高氏子弟,说实话,也不过是在邺城内部菜鸡互啄,时间上是不会眷顾元氏的,因为此时的宇文泰已经磨刀霍霍的随时准备起兵过来试探东魏的虚实了!
这一次试探在历史上无功而返,因为宇文泰本身就是来试试看换了当家的之后的东魏还有没有实力,事实证明有,所以自然是老老实实的回去了。
但是如果真的让淳于凤等人成事了,那么原本抱着过来探探草心思的宇文泰小心翼翼的钻进草丛,却发现晋阳丝血在浪,而水晶邺城已经就剩下一层皮了………
直接快进到隋朝了好吧………
所以看似似乎是淳于凤等人似乎是在为高澄之死鸣不平,但是反而身为高澄的儿子们,反而要站在淳于凤的对立面!
他们要的究竟是高澄的清白和自己重掌大权,还是要东魏的黎民百姓,要东魏的安稳………
高孝瑜几乎是没有犹豫的选择了后者,不光是为了东魏不再遭受战火和动荡,更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之意,连特么桌子都没了,还能玩个屁!你牌再多又能如何?
高孝瑜本来就觉得这些人不靠谱,此时高肃这么一说,顿时便是察觉到跟着这帮人混没前途,迟早是一个死。
因此高孝瑜当下便是对高肃道:“现在整个皇城都被他们的人给掌握了,咱们轻易出不去,肯定是没办法出去调兵的,所以要解决掉他们,或许只有宫中的武卫营能够做到。”
高肃也是点头:“他们接下来要做的是控制住太妃,逼太妃就范,然而他们的战线拉的太长人手不够,我猜这才是他们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
高孝瑜恍然大悟道:“他们在等天黑!”
高肃点了点头:“只要一天黑,太妃宫中肃静了下来,武卫营开始交换防务的时候,就是他们动手的时候!”
高孝瑜缓缓点头沉吟道:“也就是说,在到天黑之前,他们是不会动手的,咱们只有在天黑之前先他们一步接触武卫营,保住太后,那么他们的计策便不攻自破了!”
高肃自然是点头称是,高孝瑜便是严肃的上前,双手扶着高肃的肩膀对他道:“孝,现在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万分危急之时,一切,都要靠你了。”
高肃点了点头:“尊兄但有吩咐,孝无不从随。”
高孝瑜闻言便是笑着抚了抚高肃的小脑袋瓜:“你我兄弟,不必如此,现在只有你能救祖母了,只有你能阻止他们。”
说着高孝瑜便是跟高肃耳语了几句,高肃听着连连点头,却是还有些忧虑的看着高孝瑜道:“兄长所言有理,只是………我若成事,兄长何如?”
高孝瑜笑道:“我自有脱身之法,为今之计,真正重要的是祖母的安危。”
高肃闻言便是犹豫了起来,高孝瑜便是急忙道:“我等已无考虑之余地了,若是天黑之后不能调动武卫营,则祖母危矣,高氏危矣!”
高肃闻言,方才是点头答应了下来,随后高孝瑜便是伸手将那两个还懵逼状态下的侍卫叫了来问了名字。
两人那个年轻的叫做燕子回,另外一个稍微年长一点的看起来忠厚老实的叫做原春。
高孝瑜将两人叫上前:“两位受惊了,只是如今还有大事相托,不知可否护佑我幼弟一番?”
燕子回和原春对视了一眼,两人便是对这高肃和高孝瑜翻身下拜,那燕子回开口道:“我等俱为将军府部曲,忠于高氏之走狗,蒙四郎不弃,方才留有命在,若有所命,岂敢推辞?愿为四郎扈从,惟死而护主而已!”
那原春也是急忙的抱拳道:“俺也一样!”
高孝瑜闻言便是鼓掌喝彩:“壮士!若得安稳,则为高氏功臣,不然,俱死而已!”
两人低头不答,而高孝瑜则是转头又叮嘱了高肃几句注意安全之类的话,高肃也是点头应下了,随后方才是带着两人出了门。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日头西斜,宫内准备“下班”的氛围显得十分的舒适安逸。
然而在尚书省内此时的氛围却是万分的紧张寂静,淳于凤快步的踱着步,脸上的冷汗哗哗直冒。
正在这个时候,便见外面急匆匆的走进来一个士兵,淳于凤当下便是顿住脚步,急忙的便是上前问道:“怎么样了?打探清楚了没有?”
士兵当下抱拳道:“已经清楚了,邝将军带着人马此时已经离开了皇宫,正在邺城内寻找三公子的踪迹。”
“蠢狗!”
淳于凤当即便是大怒的将腰间的玉佩拔了下来摔得粉碎!
“此时皇宫尚未安稳,反倒是在邺城内用兵,何其愚蠢!或一时引来贼子注意,你我之辈,焉有命在!竖子!不足与谋!”
一旁的陈忠见状便是上前沉声道:“我现在就带人去太妃宫中,势必将太妃拿下!”
淳于凤沉声道:“介时谁人掌管尚书省?谁人又去夺城防?若无城防,你我如何全身而退!”
陈忠闻言便是面露凶光的看向蹲在那里的尚书省众人:“不如,尽皆斩之!”
尚书省众多官吏和侍者们便是吓的面色苍白,顿时便是一片尖叫哗然而起,而四周的士兵也是急忙的上前镇压,场面一时间乱作一团。
而淳于凤当机立断的便是大吼一声:“够了!”
在场众人皆是安静了下来,淳于凤则是沉着脸道:“你想让天下大乱?失去了尚书省,你我就算是夺得了天下,又有何用!”
陈忠不以为然,难道普天之下还找不到愿意当官儿的?
但是很显然,他这就是典型的二世祖军官思想,也不想想,尚书省这些人代表的是他们自己吗?他们背后各个代表的都是一个汉家门阀!
你真的把这些人全杀了,基本上算是自绝于汉家了,打天下容易,守天下不还是要这些汉家大族帮忙出手维稳?
你和这些人决裂了,难道用你手下这帮大老粗文盲来管理天下吗?自古以来这样的军政府有几个能得善终的?
因此淳于凤也懒得跟他解释,当下便是头痛欲裂的想着解决办法,现在的他是既不愿意在立嫡立长的方面让步,又不愿意失去邝如的这一支盟军。
他们的人手本就不多,邝如的人可以说还算是占大头的,若是邝如离开了,对于本就焦灼的形式绝对称得上是雪上加霜。
因此淳于凤此时颇为的焦头烂额,若是同意立嫡被邝如逼着就范,自己这不是白折腾这么一回吗,可若是不同意邝如的想法的话,很明显人家现在是要出走自己出去创业去了。
邝如的出走,对于本就渺茫的机会来说,变得更加不可预测。
淳于凤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之中,然而正在这个时候,便听耳边传来了高肃的声音:“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淳于凤抬起头看了高肃一眼,眉头微蹙,虽然语气依旧是十分恭敬:“并无什么大碍,请公子放心就是了。”
但是看表情就知道,淳于凤现在没心思哄小孩子玩。
而高肃则是也直接选择开门见山:“我知道你们现在缺什么,我可以帮你们。”
淳于凤一愣,和一旁的陈忠对视了一眼,随后便是看向高肃笑道:“公子多心了,事态如今还在我们掌握之中,公子只需要静待佳音就够了,不需要为臣子的事情操心。”
高肃摇了摇头,好像根本不想搭理淳于凤的敷衍之言:“凭借我大将军之子的身份,给我尚书省手书,给我太后诏令,武卫营会听我的话的,到时候有了武卫营的加持,整个邺城无人可以匹敌!”
第39章 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