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齐 第207节

  高肃当然不会记恨郑氏了,高肃甚至恨不得用这个从郑氏狠狠的刮下来一层油水呢!

  高肃和荥阳郑氏的联姻本身就是为了政治利益,为利益自然是谈利益,郑氏和高肃的婚事是不可能避免的,所以不管是郑元儿也好,还是郑述祖的女儿孙女儿不管是谁,高肃要的是荥阳郑氏这个金字招牌和背后代表的政治资源。

  不管郑元儿嫁不嫁,荥阳郑氏都要给自己找一个够资格的嫡女当媳妇,并且原本没准儿是等额的利益交换,因为郑元儿这么一闹,郑氏这次不给高肃带点儿东西回去都说不过去了!

  所以高肃完全没在考虑恼怒不恼怒的事儿,他正想着怎么从郑述祖那没剩多少的老骨头里面榨点儿油水呢………

  就在高肃正在想着怎么靠人生大事掠夺政治资源的时候,此时北周的小皇帝宇文邕同时也在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做着筹谋。

  宇文邕怀中抱着一娇小美人,那美人光看眉眼便依稀能看出并非长安姑娘,柔顺低眉之间,分明带着襄女多情之意。

  宇文邕大手紧紧的握着那美人的小手,缓缓的在洁白的绢帛上婉转提点,赫然一副美人丹青。

  “回陛下,蜀国公尉迟迥已率军抵达长安,等候丞相调令。”

  宇文邕拍了拍怀中美人的腰肢,那美人柔顺的对宇文邕笑了笑,便是起身避让开来。

  宇文邕最宠爱的宠妃李娥姿,说起来身世也足够离奇,李娥姿一家本为江陵重臣,当年杨忠攻灭江陵,李娥姿一家便是和大多数江陵臣子一样沦为了奴隶。

  当时宇文泰于人群之中一眼就发现了李娥姿的天人之貌,于是便将她赏赐给了自己的小儿子宇文邕做妾室。

  宇文邕也果然对这个长相绝美的美人十分宠爱,即使是如今称帝,天下美人尽入六宫,也依旧没有改变宇文邕对李娥姿的宠爱。

  只是接下来要聊的事情,就连李娥姿都不能听,而李娥姿也果然柔顺,丝毫没有要撒娇厮磨的意思,直接便是起身离去了。

  宇文邕这方才是对那侍者道:“蜀国公劳苦功高,为国家朝廷驻守川蜀之地,使蜀民归心于周,可谓是大功,如今既然回朝,应当召他来见我。”

  侍者闻言便是答道:“蜀国公母亲近日病重,故而尚未进宫请安。”

  宇文邕闻言便是摆手道:“人家至孝如蜀国公者又有几人?既然如此,为表厚爱,朕当亲自探望。”

  于是宇文邕便是起身命人准备好了车架,便是直接去了尉迟迥的府上。

  尉迟迥的确是一个大孝子,就算是在川蜀之地的时候,也时时刻刻挂念着母亲,一旦有什么赏赐和各地献上的瓜果,一定要命人送回给在长安的母亲品尝。

  尉迟迥的母亲年迈病重,尉迟迥便是面无喜色,不管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的郁郁寡欢惦念着母亲的病情。

  因为这个原因,尉迟迥的母亲为了不让儿子担心,便是强打精神每次吃饭都是和颜悦色,才能让尉迟迥稍微的心情好一点。

  这一次尉迟迥的母亲病的有些重,因此尉迟迥方才是一回来便日夜侍奉榻前,连皇帝都没来得及去见。

  所以宇文邕并没有介意相反还主动前来探望尉迟迥母亲的操作让尉迟迥十分感动。

  得到消息的尉迟迥急匆匆的便是赶了过来,见到宇文邕便是急忙的翻身下拜,宇文邕上前笑着搀扶起尉迟迥:“明公劳苦功高,朕要拜明公尚且不可,怎敢受明公之拜?”

  尉迟迥急忙的便是躬身称不敢:“臣下因担忧母亲身体,匆匆而返竟不顾人臣大礼,还请陛下降罪!”

  宇文邕摆手笑道:“蜀国公至孝之心,朕闻听亦感动不已,怎么称得上罚?”

  随后便是对尉迟迥道:“高堂何在?还请为朕引见。”

  尉迟迥称不敢,便是带着宇文邕一起进了后宅探望母亲,尉迟迥的母亲见到皇帝来看自己,急忙的便是要挣扎着起身,宇文邕急忙上前命人将尉迟迥母亲按住。

  随后亲自上前探望问候,将尉迟迥母亲给感动的更是老泪不断。

  探望了一番,见老太太似乎是有些累了,宇文邕便是不主动打扰了,和尉迟迥一起在后宅行走,命人不必跟随。

  “明公今日回还长安,所为者不外乎是丞相之命。”

  尉迟迥只是淡然的回道:“臣不管是去蜀中还是回长安,所奉者皆宇文氏之命,并非哪个人的命令。”

  宇文邕闻言便是笑着看了一眼尉迟迥,随后便是对尉迟迥叹息一声道:“丞相之意,颇有吞灭齐国之雄心,如今尽起十数万大军,虽不敢称动国本一战,也称得上是伤筋动骨了。”

  尉迟迥听出了宇文邕的意思,当下便是对宇文邕道:“若陛下需要臣跟晋公明言,臣可为陛下劝说晋公。”

  宇文邕闻言却只是笑着摆了摆手:“齐强而周弱,丞相执意此时对齐作战,虽百万雄师何益?朕只希望,蜀公能在必要的时候出手,为我大周,保全将士,不要为无谓之战,白白丧命。”

  宇文邕说着,便是对尉迟迥缓缓躬身:“拜托了!”

  尉迟迥急忙的便是单膝跪地:“陛下所命,臣岂敢不从!”

  送走了宇文邕的尉迟迥坐在书房里独自闭目思索了不知道多久,随后方才是缓缓的睁开双眼………

  陛下这是要,让我弄死丞相啊………

  宇文邕知道此战必败,不仅没有阻止,而且也不准备阻止宇文护,相反只是叫尉迟迥必要时候保全北周军队。

  宇文邕的意思很隐晦,但是细细想也能想明白。

  宇文护执意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威权,震慑长安,那么反之,如果这场战争败了………

  尉迟迥双眼微眯,看来,他们都低估了这位小皇帝了啊………

  “陛下今日去了尉迟迥府上?”

  宇文护一面看着公文一面的便是问着,下面的侍者便是答道:“是,因为蜀国公回朝之后并未朝见陛下,陛下得知是因为蜀国公母亲病重的原因,便是前往蜀国公府慰问去了。”

  宇文护手上的动作一停,首先想到的便是宇文邕是不是背着自己勾结尉迟迥了。

  如果非要见尉迟迥从宫中见不可以吗?明明就是知道宫中自己的耳目多,所以才前往尉迟迥府上相见………

  宇文护想到这里便是自己也笑了,摇了摇头,自己是不是有些太多疑了?

  宇文邕一向乖巧,他会有这样的心计的话,之前那么多机会不用,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么一个不合适的时机?

  更何况宇文邕和尉迟迥这两个毛头小子,真的有这个胆量敢对我兵戎相见不成?在这个十数万大军集结的时候?

  虽然的确是这样想着,但是宇文护的谨慎和小心却一点儿也没耽误,当下便是低着头吩咐道:“去派人给蜀国公府上送些药物礼品,就说我公务繁忙,听说他母亲病了,实在是没办法抽身看望,望他见谅。”

  侍者应了一声便是下去了,而宇文护则是紧接着又让人将自己的心腹叫来:“你最近给我盯紧了尉迟迥,尤其是尉迟迥和陛下的接触,不管任何情况,都要立刻向我汇报,明白了吗?”

  “是。”

  随后宇文护便是沉思了片刻,方才将这件事抛之脑后,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比起宇文邕,宇文护真正更关心的,是接下来即将与北齐之间爆发的战争………

  与宇文护有相同担忧的还有高演,虽然北齐现在的国力肯定是要比北周高的,但是高演同样不会对一场涉及几十万人的国战掉以轻心。

  因此在高演登基之后,发布了一系列的国策来快速的恢复北齐境内的生产生活的同时,高演也在紧张的筹措着该如何面对这场战争。

  高演本人是通军事的,而在他的手底下此时真正能打仗的心腹却并不多。

  斛律父子以及段韶这都是朝廷大将并非他的心腹,所以真正能跟高演商量这件事的,就只有他曾经的王府长史,如今被升为中庶子的卢叔虎。

第263章 国策!

  “臣以为,此战我军只要发挥应有的实力,稳住军心的同时提高戒备,那么此战的结果就算是我军不能大胜,也不会有多少损失。”

  高演缓缓的点头,随后卢叔虎便是对高演剖析道:“实际上,真正陛下应该注意的并非是这一战,这一战臣思量许久,觉得多半还是北周国内宇文护为图自保,方才发动的战争,其意志坚定,然胜率不大,彼所求者亦非灭亡我国。”

  “因此陛下真正应该关注的,应当是这一战之后,我国与伪周的战争态势。”

  高演微微挺直了上半身:“愿闻其详。”

  卢叔虎便是躬身应了一声,随后对高演剖析道:“试言我大齐与伪周,则我强彼弱,我富彼贫,其势相悬,若以寻常强弱之论,我大齐吞伪周,不过尔尔!”

  北齐比北周强,这完全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在现在,北齐经过这么频繁的折腾,国力依旧不是北周能比的,这也就是北周占据了富庶的蜀地,不然八百年也难望北齐项背!

  卢叔虎说着便是道:“然干戈不息,未能并吞者,乃是失于不用强富也,轻兵野战,胜负难必,此乃胡骑之法,非万全之术也!献武皇帝,文襄皇帝,乃至文宣皇帝,皆失于此,此乃舍我之长,与敌共短!”

  高演缓缓点头:“那依卿所言,朕该当如何?”

  卢叔虎躬身道:“以臣之短见,陛下宜立重镇于平阳,与彼蒲州相对,深沟高垒,运粮积甲,缓攻慢进。”

  “彼闭关不出,则我稍蚕食其河东之地,日使穷蹙,若彼出兵,非十万以上,不足为我敌,徒为我所灭也!然其所损粮食,咸出关中,此乃贼自消自耗自取灭亡之策。”

  “然我军士年别一代,谷食丰饶,彼来求战,我则不应,彼若退去,我乘其弊!”

  卢叔虎笑着道:“如此一来,自长安以西,民疏城远,敌兵来往,实自艰难,与我相持,农业且废,而民不堪其战乱地荒,见我富庶,必来相投,如此不过三年,彼自破矣!”

  如果高肃在,他绝对会认识到这个卢叔虎是多牛逼的人材………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敌退我进,敌攻我守,拉长战线,再走一走群众路线………

  而高演虽然没有高肃身为穿越者的见识,然而高演本身也是个会打仗的,因此高演沉思了片刻,便是不免也拍案叫绝!

  “当以爱卿所言,如此一来,只须坚守平阳,我军便可大幅削退,同时兴农业,重城建,削赋税,与民生息,如此不出三年,我大齐当兴!”

  卢叔虎闻言便是躬身道:“陛下已得其道!”

  自古强国富民之策不过四字,一曰开源,一曰节流。

  减少赋税徭役,大兴农业商业工业,此之谓开源。

  而节流则是大幅度裁军,减少军队支出,在朝廷内部裁汰冗员,削职削爵,针对官员和勋贵们开刀!

  此时的高演就如同昔日的高洋一样斗志昂扬,开始大刀阔斧的开展他的政治改革,以求完成高氏的最终梦想,一统天下!

  而此时的高肃,却在因为自己的亲事而有些踯躅不前………

  四周微微传来些许尴尬的气氛,看着郑氏众人不时窃窃私语,同时不时的看向高肃,却又在高肃看过去的时候急忙转过去………

  “岂有此理………”

  高睿都快气炸了,却也只能是沉着脸低声的对高肃咬牙切齿着………他们高家人居然也有被当猴儿耍看的时候!

  比之高睿,高肃反而是淡然许多,反过来倒是安慰了高睿几句。

  其实主要也是因为,高肃有些奇怪的瞥了一眼已经被抛到身后的众人,他总觉得………他们其实好像并不是因为郑元儿的事情议论。

  “这个,就是令仪的………”

  “是了,必定是………”

  “真像啊………”

  高肃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令仪………

  “赵王殿下,兰陵王殿下,请坐,请!”

  高睿看着眼前的男子冷哼了一声,让面前儒雅的男子额头上的冷汗更多了。

  反倒是高肃,只是淡然的对那男子笑着点了点头………他未来的老岳父,郑敬祖。

  此人生的倒是的确世家子弟模样,鼻若悬胆目似朗星,修剪精致的胡须,浑身上下都透露出读书人的气质,只是………个子稍微有点儿矮,差不多比高肃矮一头的样子。

  高肃是贵人,故而倒是不必和寻常新婿一样对老丈人毕恭毕敬,反倒是因为郑元儿这个逆女,颇有些角色掉转过来了。

  就比如面前这个高睿,高睿为人称道的一个趣事就是他对老丈人的态度。

  高睿现在这个夫人是郑述祖的女儿,然而红颜命短,没用多长时间去世了,之后高睿又续铉了,还是郑氏的女儿。

  而高睿之前在路上看到了郑述祖一定是提前躬身问好,像是对待岳父那样恭敬,就算是落座也一定让郑述祖落主座。

  等到续铉之后,却是对新老丈人并不如此,总是等老丈人行国礼之后方才赐座,有一次因为外面传的沸沸扬扬的,高睿只能是对新老丈人解释道:“我之所以尊敬郑述祖是因为他是有德长者,而我让您先行国礼是因为我是宗室大王啊!”

  ………有一说一,挺没情商的………

  不过以高睿的身份,的确没必要搞啥情商,更何况高睿说的的确是有道理,郑述祖的品行学问在这个时代不算半个圣人,也算得上七十二门徒的水平了。

  如果不是因为郑述祖没有适龄的女儿了,娄昭君也不会选择郑述祖的兄弟郑敬祖的女儿嫁给高肃。

  然而郑敬祖也算不上高攀,真论起来你高家现在是发达了,可是就你高肃的爷爷高欢当年放马的时候,郑家都不知道出了多少个三公了!

  因此如果不是自己理亏的话,郑敬祖是绝对不会在这儿受高睿的白眼和冷嘲热讽的。

  眼见着老丈人有些扛不住,高肃方才是出言帮了几句,郑敬祖急忙的便是擦着冷汗,随后对高肃道:“府上也早就为两位准备好了房间了,还请二位殿下赏脸。”

  “还是不必了。”

首节上一节207/3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