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江东从此无鼠辈 第112节

  所有人都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一种令人心安的真诚与自信。

  另一名士卒有些忐忑地接着问道:“若是..若是不愿留下,当真能安然离开吗?”

  “当然!”徐盛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从军之前去留自由,是少君亲口定下的规矩!如果谁不想留下,一会去仓曹吏那里记录姓名,领了粮食便可离开了。”

  孙策骑在马上,望着与士卒们谈笑风生的徐盛,神色渐显凝重,握着马鞭的手越攥越紧。

  严毅军的不少军规制度,都是他闻所未闻,也从未想到的。

  可当他仔细一品,竟发现这些制度鞭辟入里,字字珠玑,仿佛是经过无数次实践检验的真知灼言。

  他一直以为,自己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治军手段,已经足够成熟与全面。谁知今日与严毅军的一条条章程相比,顿时相形见绌。

  孙策越看越是心惊,心中隐隐升起一种心爱之物即将被人夺走的不安。

  一旦这些士卒被刻上严氏的烙印,自己想再拉回来,可就千难万难了。

  “伯符,少君制定的这些章程,看似滴水不漏,但要想推行下去,非庞大军资与大量有经验的军官支撑不可。否则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自埋隐患。”

  一旁的吕范见孙策脸色有些难看,猜出他的心思,笑着说道。

  孙策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是怀疑严毅能否养得起这支军队。

  他的心情并未有所好转,反而愈发担忧:“但若是顺利推行下去了呢?”

  吕范微微一怔,嘴角的笑容凝住,转为一丝苦笑,不再多言。

  “今后的事,今后再想,且先将眼前之事完成。”

  孙策收拾心情,双腿轻夹马腹,驰向已经恢复秩序的军阵。

  如今大寨周围只有六千敌军,威胁有限,是己军难得的修整时间。一旦敌军其他几部抵达,可就没有这么宽松的环境了。

  整军必须在今日完成。

  三个时辰后,红日渐渐西沉,暮色似一层轻纱,开始漫染四野。

  纷繁的整军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初步完成。

  选择离开的士卒共计两千一百余人,不符合征兵要求的士卒也达到了两千人,广德大寨的一万四千军,骤然缩减到一万军。

  孙策的眉梢间闪过一丝疲惫,伸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与徐盛并肩策马,返回大寨。

  两人来到帅帐,草草用过晚膳,正欲商议下一步的军务,护帐亲卫忽然来报,周峻在帐外求见。

  周峻是周瑜的族兄,也是周氏年轻一辈的杰出人物,周氏借予孙策的两千军,便是由此人统领。

  孙策从榻席站起,微微叹了口气,迈步迎向帐门,心中隐隐猜到了几分周峻的来意。

  徐盛若有所思地跟着起身。

  周峻脚步有些沉重地步入帐内,身姿一如往昔的挺拔,但神色却有些阴沉。

  孙氏投靠严毅,事先未询问他任何意见,也未向他透露半点口风,令他有些暗恼。

  他向孙、徐二人行了一礼,神色复杂地看向孙策:“伯符,实在惭愧,适才收到家书,族中急召,不得不”

  周氏与袁氏交往密切,虽未完全依附袁氏,但在袁术的地盘上混,行事难免投鼠忌器,诸多掣肘。

  如今孙策弃袁投严,周氏的立场顿时尴尬无比,急于脱身。

  孙策的神情低落下来,低声问道:“何时动身?”

  周峻正欲回答,徐盛冷不丁开口问道:“周君可是要将两千族兵带走?”

  “正是!”

  周峻听出徐盛语气中的一丝冷意,神色顿时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徐盛深深看了他一眼,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道:“周君不能离开。”

  周峻犹如一只被踩中尾巴的猫,倏地抬头,目光中掠过一丝敌意,直视徐盛:“此话何意?”

  徐盛眸光骤然转冷,先是瞥了一眼皱眉不语的孙策,然后紧盯周峻双目,一字字道:“周氏世代簪缨,诗礼传家,少君仰慕久矣,欲见周君,请君多盘桓几日。”

  周峻握了握拳,脸上犹如罩了一层寒霜,沉声道:“少君亲口说过,来去自由,怎能出尔反尔?”

  徐盛面无表情地道:“来去自由之言,只是针对士卒,周君乃是贵宾,不在此列。”

  周峻的脸色变得无比难看,目光转向孙策:“伯符,你如何说?”

  孙策满脸为难之色,严毅此举,摆明了是要扣住周峻,有所图谋,他夹在中间,实在为难。

  若是留住周峻,必然会引来周氏怪罪,但如果放走周峻,严毅那里又无法交待。

  他斟酌着言辞,缓缓说道:“文向,子俊族中有急事,不妨先让他回去,待他将族中事务处理完毕后,再来拜见少君。”

  徐盛深知严毅是想用周峻和其统领的两千族兵,来离间袁、周两家之间的关系,事关重大,岂肯松口?

  他一边盯住周峻,一边斩钉截铁地道:“少君之托,盛不敢违背。”

  孙策隐隐感到周峻的目光正向他射来,心中满是无奈,皱眉道:“能否看在我的面上,让子俊离去?”

  徐盛冷声道:“恕难从命。”

  周峻的目光渐渐浮上一抹怀疑,在孙策与徐盛之间来回扫视,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越看越有种孙、徐二人串通一气、在他面前演戏的感觉,一颗心瞬间凉了半截。

  好你个孙伯符,人面兽心的东西,亏我周氏如此助你,你反手就把我卖了!

  孙策与他满是怨气的目光对上,心中咯噔一声,暗叫不好,此人怕是连他也记恨上了。

  他心中满是苦涩,朝周峻投去一个充满歉意的目光,刚想开口解释,对方已转过身去。

  徐盛一直盯着周峻,见他转身欲走,当即跨步至帐门前,手按剑柄,威胁之意显露无疑:“周君欲往何处去?”

  孙策深知严毅必已做足准备,周峻绝难走脱,担心他吃亏,连忙上前,轻轻拉住他的胳膊:“子俊,天色已晚,不妨再留一日,待我明日去见少君,必给你一个交待。”

  周峻猛地甩开他的手,鄙夷的目光落在他脸上,冷笑道:“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孙策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郁闷得想要吐血,突然咬了咬牙,上前两步,挡在徐、周二人之间,一双虎目瞪向徐盛:“文向,你让开!”

  徐盛面沉如水,锐利的目光落在他的脸上:“伯符,你可知你这样做的后果?”

  孙策想到钱塘的亲族,顿时又犹豫起来。

  周峻再也看不下去了,大步冲向帐门。

  徐盛身形骤然暴起,左手如铁钳般扣住周峻右腕命门,右手成爪直取咽喉,膝头顺势一顶,正撞在周峻腿弯处。

  周峻还未来得及拔剑,整个人已被这股巨力压得单膝跪地。徐盛就势旋身,衣袍猎猎作响间,已将周峻双臂反剪背后,用下袍绦带三缠两绕,将他捆了个结实。

  “孙伯符,见利忘义!徐文向,无耻小人!”

  周峻脸颊贴在地上,奋力挣扎,却是动不了分毫,急怒之下,破口大骂。

  孙策面颊微微抽搐,心中郁结难当,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文向,莫要伤他性命。”

  徐盛微微点头:“伯符放心,少君已有吩咐,绝不伤其分毫。”

  孙策微微松了口气。

  三人正在纠缠之间,赵错急步走来,目光看向徐盛:“文向,周氏两千军正朝东门而去。”

  徐盛唤来两名亲卫看押周峻,朝孙策抱了抱拳,带着赵错大步离去。

  孙策略微一想,跟了上去。

  三人策马冲出东门,行了不到一里,便见千百支火把照耀下,两支部曲正在紧张对峙。

  一方是周氏的两千族兵,另一方则是龙骧营的八百骑军。

  孙策轻夹马腹,来到两军阵前,猛地勒紧缰绳,胯下战马人立而起,大喝道:“收起兵刃,速回营寨!”

  两方人马恍若未闻,千百双充血的眼睛死死盯着对方,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

  孙策胸中郁结的闷气顿时转为怒火,正欲召集寨中人马,忽见东南方向火光冲天,密密麻麻的火把结成一条火龙,将夜幕撕开一道血红裂口,迅速逼近,在数百步外排开阵势。

  阵势中央,一杆玄底金线的严字大纛在夜风中猎猎作响,每一次舞动,都似在向四方宣示其主人的赫赫威势。

  所有人面色一变,都知道这杆大纛意味着什么。

  一名执旗小校纵马本来,高高扬起手中令符,大喝道:“少君有令,周部屯长以上军官速至中军帐觐见!违令者杀无赦!”

  孙策望着陷入骚乱的周氏军阵,不禁微微一叹,知道这两千军已是煮熟的鸭子,再也飞不走了。

  眼下唯有全力保下这支部曲,否则他实难向周瑜交待。

  半个时辰后,一座初具规模的营寨在距离广德大寨里许的平原上拔地而起。

  中军大帐内,三十六盏青铜连枝灯齐齐燃亮,将偌大的军帐映照得如同白昼。

  严毅端坐上首榻席,肩头墨狐大氅垂落榻前,手中一卷记录整军细则的简牍在灯下泛着青白光泽。

  下首两侧,以孙策、徐盛为首的十余名战将肃穆而坐。

  严毅看完简牍,轻轻放在案几上,温和的目光落向孙策:“我欲以广德大寨的一万军奔袭永平坞堡,断敌归路与粮道,再南北夹击张勋军,伯符以为如何?”

  “少君截断敌军粮道的这个思路极好。”孙策脸上露出深思的表情,目光沉凝:“不过末将以为,广德大寨的一万军,恐难完成这样的重任。”

  严毅双臂轻轻一震,抖落肩上的大氅,手肘撑在膝上,身子倾向孙策所在的方向:“伯符请细说。”

  孙策微微侧身,面向他而坐,沉吟道:“欲在敌军腹地拒守截击,唯有作战意志坚韧的绝对精锐,方能胜任。广德大寨的一万军,若是借助坞堡地利,战力自是无虞,但在作战意志方面,会存在很大隐患。”

  严毅面露思索之色,问道:“以伯符之见,应如何使用这一万军?”

  孙策缓缓道:“可顺战而不可劣战,可守而不可攻。”

  “伯符之言,真可谓曲尽此军之情状。”严毅叹了口气,环视左右:“诸君有何破敌之策,请畅所欲言。”

  众将沉吟片刻,各陈己见,或言火攻,或主奇袭,或倡固守,军帐之中,语声四起。

  徐盛最后起身道:“少君,袁术在丹阳囤积的粮秣,尽毁于故鄣一战。如今敌军旧粮将尽,新粮运输又路途遥远,若能断其粮道,不出半月,其军自溃。”

  “我有伯符、文向,何愁袁军不破!”

  严毅朗声一笑,心中已有计议,缓缓起身,单手扶剑,目光从一个个历史知名的身影扫过,肃然道:“传我军令!”

  “即令钱塘水师疾赴长江,封锁九江港及诸处江域,勿使袁军片帆渡江,以绝袁军粮道!”

  “伯符、德谋、义公领一万军驻守广德大寨!”

  “义休领三千军驻守螟蛉盆地,保护我军粮道。”

  “文向率领龙骧营,接应各部。”

  “其余诸将随我于广德大寨东南五里桃阳亭下寨。”

  “各部紧守本寨,待敌军粮尽,寻机破敌!”

  帐中诸将霍然起身,甲胄铿锵如雷,抱拳应诺之声震得烛火摇曳:“遵令!”

  严毅越过案几,慢慢走到帐门前,伸手掀开帷帘,迎着刺骨的夜风,抬头望向繁星点点的夜空,喃喃道:“还有一个月,便是冬至了”

  钱塘水师是他深藏于鞘中的一柄利剑。而今,是到了这柄利剑破鞘而出,显露锋芒的时候了!

第213章 旱鸭子袁术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淡青的苍穹泛着冷光,霜气凝在枯草上,细看竟如撒了一层盐粒。风虽不大,却尖利得很,专拣人的衣缝里钻。

  严毅麾下各部依照军令,开始频繁调动,各处营寨也在紧锣密鼓的修葺和加固之中,寨外遍布侦骑,严密监视张勋部的动向。

  张勋那边闹出的动静也毫不逊色,不但一万两千精锐正从南北两个方向陆续向张勋营寨集结,曲阿、武进等城的驻军也开始朝永平调动。

首节上一节112/1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