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吕布枭雄 第87节

  蔡邕不禁露出尴尬之色,因为这个学生的一番话把他这个老师也给骂进去了,蔡邕自己不正是那只会空言的大臣吗?

  学生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话一落便一脸惶恐地跪在蔡邕面前请罪道:“学生失言,请老师责罚!”

  蔡邕却并没有生气。蔡邕连忙将学生扶起,一脸感慨地说道:“你说得好啊!我能有你这样的学生真是今生无憾了!”

  学生唯唯诺诺,不敢再乱说什么了!

  蔡邕一行人正行间,突然道旁的一个老人昏倒在地,老人身边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顿时哭喊起来:“爷爷!爷爷!……”

  蔡邕见状,于是连忙下车来到那老人身旁,这时,老人周围已经围了十几个人了,其中一个气质非凡的年轻人将老人扶起靠在一截木桩上。

  “这老人家怎么了?”蔡邕问道。

  年轻人看了一眼蔡邕,眼神中露出微讶的神情。因为他看得出蔡邕是一个有身份的贵人,他有些吃惊像这样的人竟然会出现在这里。不过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像其他百姓那样对蔡邕流露出敬畏的神情,他的神情很淡然。

  “他没有大碍!只是饿昏过去罢了!”年轻人叹了口气说道。

  蔡邕点了点头,随即叫身边的学生去取食物。

  片刻之后,学生将食物取来了,蔡邕接过,随即蹲下准备给那老人喂食物。然而这时问题来了,蔡邕哪里会服侍人啊,于是愣在当场。

  年轻人看出了蔡邕的窘态,于是说道:“还是我来吧!”

  蔡邕有些不好意思地将食物和水交给了年轻人。

  年轻人接过食物,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口水。年轻人细心地将食物给老人喂了下去,片刻之后,老人悠悠醒转过来。

  周围百姓见状,均露出了由衷的喜色。

  “爷爷!爷爷!”,小女孩扑进老人的怀中,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这时,那年轻人站起来,将剩下的食物递还给蔡邕。蔡邕不禁双眼一亮,这个年轻人显然也已经饿极,但却丝毫不欲占人便宜,如此品格真是难得啊!

  蔡邕接过食物,然后交给那老人,老人心中感动不已,当即带着孙女朝蔡邕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

  蔡邕扶起老人。他见老人带着一个孩童孤苦无依,于是对老人道:“老人家若不嫌弃,今后便跟着我如何?”

  老人不禁大喜,当即又牵着孙女朝蔡邕跪下。老人大喜倒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膝下这个父母早亡的可怜孙女终于可以不用再跟着自己受苦了。

  蔡邕让学生将老人和他的孙女带下去,然后朝那个年轻人抱拳道:“我乃蔡邕,不知这位小哥如何称呼?

  听到蔡邕自报家门,年轻人立刻露出一丝惊诧之色,随即又恍然地点了点头。

  年轻人朝蔡邕回礼道:“我叫司马懿,只是一无名之辈!”。他竟然是司马懿!如果吕布在此一定会惊叫起来:我靠!司马懿怎么这么大了?!.

第二百二十章高顺迎接

  司马懿一介绍完自己便让开一旁,指着身后的十几人继续道;“这位是我的父亲,其他的都是我的兄弟。

  司马懿口中的那个父亲立刻走上前抱拳道:“我乃司马防,见过蔡大人。”,随即司马懿的其他兄弟一起拜道:“蔡大人。”,显得很有教养的样子。  蔡邕谦和笑道:“不必多礼。”

  蔡邕见对方谈吐不俗仪表堂堂,不禁问道:“司马公是否曾在州郡为官?”。

  蔡邕这么问是有道理的,司马防的谈吐举止不像是普通人,倒像是官场中人,但如果对方曾在朝为官,蔡邕不会不认识,所以蔡邕猜测对方曾在州郡为官。

  司马防回答道:“在下曾在河内为长史。”

  “那么司马大人为何会到此呢?”蔡邕不解地问道。

  司马防叹了口气,回答道:“那王匡要降袁绍,我不愿与他一样,所以便出走了!”.

  “可是你们怎会如此狼狈呢?”,蔡邕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司马这一家子的样子非常狼狈,像极了逃难的百姓。

  司马防苦笑道:“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一群土匪,行礼家资都丢了!”

  这时,一旁的司马懿却很洒脱地笑道:“好在没有人受伤!”

  蔡邕也笑道:“司马公子说得好!”,随即对司马防道:“司马大人若不嫌弃,可愿与我结伴同行?”

  司马防顿时露出喜色,说道:“故所愿尔,不敢请也。”

  随后,司马一家便同蔡邕一家一道上路了,蔡邕将司马防及司马防的两个长子请到自己的车上,纵谈天下事,不亦乐乎。

  不知不觉间,两家人在三天后到达了函谷关下。此时,函谷关大开,难民正陆陆续续地涌入函谷关,一对铠甲鲜明神情严肃的军士正列在关门两旁。

  司马懿不禁赞道:“军容严谨,含而不露!吕布军真不愧为天下精兵啊!”,一旁的蔡邕不懂这些,没有发表意见,而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和父亲司马防则点了点头。

  一行人缓缓地向关门驶去,由于他们这些人明显是一起的,而且有车马,所以守门军士将他们拦了下来,要进行检查。

  “你们是什么人?”一名小军官来到当头的车马前问道。态度虽然严肃,但并不显得趾高气昂。

  蔡邕的学生回答道:“马车上是当今大学士,大将军的丈人蔡邕蔡大人!”,顿了顿,又道:“还有河内长史司马大人!”

  小军官不禁愣了一下,道:“请稍等!”,然后便转身快步走进了关内。

  学生不禁微感诧异,这时,蔡邕司马防几人已经从马车上下来,走了过来。

  “怎么回事?”蔡邕问道。

  学生立刻将刚才同那小军官的对话道来。

  “对方似乎是要去请示上司。只是不知道他为何要请示?”司马懿微皱眉头说道。

  听了司马懿的分析,司马防不禁微感担忧,蔡邕也疑惑起来。

  这时,司马懿却笑道:“也不必太过担心,既来之则安之,大人既为大将军丈人,想来他们是去通报的!”

  司马防和蔡邕不禁苦笑了一下。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雁翎锁子甲、肩挂猩红披风、头顶赤旄兽面盔、手提一柄追魂枪、气势不凡的大将引着一队彪悍峥嵘的骑兵过来了。

  百姓们纷纷让到一旁,眼神中充满了敬畏。

  那员大将引着骑兵径直来到蔡邕他们之前,然后翻身下马朝众人抱拳道:“我乃大将军麾下第四军团军团长高顺,蔡大人”。原来这个气势不凡的大将竟然是吕布麾下的重要将领高顺。可是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呢?

  蔡邕等人不禁吃了一惊,随即连忙回礼道:“原来是高将军!”,然后蔡邕上前回答道:“高将军几月不见,幸会呀!”,蔡邕的神情显得有些忐忑。

  张颌看了看周围,然后说道:“先!”

  蔡邕等人对望了一眼,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不过蔡邕也是知晓的,他从并州来此定不会儿有什么事的,于是也就听从了高顺的吩咐。

  蔡邕答应了下来,然后回到马车上,其他人也随之回到马车上。

  等蔡邕他们都回到马车上后,高顺便跨上战马,一挥手,那些骑兵立刻过来,前后左右地护住马车。不过这一幕落到蔡邕的眼中,却是无什么的,毕竟自己在并州时也是见得习惯了。

  随即,在马车中的众人听到高顺一声令下,然后整支队伍便启动了。

  外人看到这一幕不禁感慨道:“乖乖!是不是来了什么大人物啊?这阵势!”

  在马车中,蔡邕、司马防、司马朗都有些不安,但司马懿却泰然自若。司马懿微笑道:“不必担心!看来我所料不差,吕布军果然来迎接伯父大人了!”

  蔡邕不禁问道:“贤侄,莫要胡乱猜想!”

  司马懿说道:“好吧!。”

  与蔡邕担忧的心情相反,在另一辆马车上的蔡昭姬却显得有些激动,他从太原来关中可就是是在太想这个大将军吕布了,他们所行皆是避战而行,道路有些曲折,消息着实有些闭塞,故而还是不知这大将军吕布并不在这关中之地!。蔡母看着显得有些焦躁的女儿,露出慈爱的笑容。

  在百姓们惊异的目光中,一行人来到了驿馆。然高顺亲自将蔡邕请下马车。

  蔡邕等人一下马车便看到,驿馆的两旁正恭恭敬敬地站着两列小吏。他们似乎早就已经准备了,这不奇怪,贾诩张颌在两天前就已经通过暗线收到蔡邕离开洛阳的情报,贾诩鉴于蔡邕在民间和寒门学子中的崇高威望,所以自作主张让张颌赶到函谷关迎接蔡邕,张颌是在昨天抵达函谷关的。

  他们一看见蔡邕出来,便一起行礼道:“蔡大人!”

  蔡邕顿时升起受宠若惊的感觉。到此刻,他终于确定对方确实没有恶意。

  蔡邕等人被请进驿馆,随后参加了由高顺主持的接风酒宴。接风酒宴虽然简单,但却很隆重,充分体现了对蔡邕的尊重。这让蔡邕感激不已,毕竟看的吕布还是挺尊重他这个丈人的!

  蔡昭姬母女由于是蔡邕的家眷,所以没有参加接风酒宴。母女俩呆在为她们精心准备的房间中说着话。

  酒宴结束后,高顺请蔡邕在此好好歇息两天,然后再上路去长安,对此,蔡邕没有任何异议。

  高顺离开后,蔡邕等人各回房间。不过司马懿和司马朗两兄弟却去了父亲的房间。

  “看来大将军对蔡邕看重得很啊!竟然让麾下大将高顺亲自来迎接!”司马防很感慨又有些失落得说道。

  司马懿点了点头说道:“蔡邕伯父乃大将军丈人,这实属正常!”

  这时,司马朗说道:“父亲不必为此事介怀!如果大将军知道父亲之才,想必也会一样对待父亲的!”

  司马防摇了摇头叹气道:“我等空有治国抱负,但苦无施展之机!”

  “父亲,机会可不是能等来的,咱们得自己去争取!”司马懿目光炯炯地说道。

  司马防素知这个二儿子智谋过人,此刻听他如此说,不禁迫切地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司马懿回答道:“如果我们直接上门去毛遂自荐,相信会获得一官半职,但很难被重用!不如我们先在关中游历一番,然后带着一份切实可行的方略去见大将军,相信定能使大将军对我等刮目相看!”。司马懿的想法是不错的,但他不知道的是,只要他向陈楚说出自己的名字,不被重用也难。

  司马防不禁双眼一亮,稍作思忖后便大声道:“好!就按仲达说的办!”.

第二百二十一章清闲

  两天后,蔡邕等离开了壶关,在高顺亲率骑兵的护卫下往长安而去,此刻,贾诩和完全听命于吕布军的一众朝臣及汉献帝已经在长安等候了。

  不过司马防和两个大儿子却没有随蔡邕去长安,他们在向蔡邕说明打算后便离开了队伍,高顺鉴于他们同蔡邕的关系,所以派了五十名骑兵由一名小校率领做为护卫兼向导。虽然司马防和两个大儿子同蔡邕分手了,但司马防的妻妾和六个年幼的儿子却继续跟在蔡邕身边,由蔡邕暂时代为照顾。

  回到太原后的吕布,除了处理公务的时间,便经常和王妍诗,貂蝉到并州郊外游玩打猎。

  这天,处理完公务的吕布便又和王妍诗貂蝉出去了。当然吕布不会单独离开刺史府,一千铁卫护拥在吕布三人周围。

  三人在众铁卫的护拥下往城西驰去。城西有一座鹿山,因时常有野鹿出没而得名,在鹿山边有一条河流蜿蜒而过,这一带不仅有各种小动物出没,而且风景秀丽。

  吕布骑着一匹黑色军马,未着铠甲,只穿着一身黑色的便服,马鞍边挂着一弓一刀,显得非常随意的样子。

  在吕布的左右分别是活力十足的王妍诗和妩媚万方的貂蝉。

  王妍诗身着一身精致的女甲,手持雕眉弓,俏脸儿红扑扑的,显得非常兴奋,每一次和吕布一同出去打猎,她都是如此兴奋。

  一旁的貂蝉骑着一匹淡红色的军马,也身着一袭女甲,整个人散发出别样的诱人气质,那是妩媚中揉合了野性.

  来到河边一片风光旖旎的草地之上,王妍诗欢叫一声从骏马上跳了下去。于是众人便停了下来。

  吕布看着快活的王妍诗,不禁微微一笑,然后对一名铁壁卫吩咐道:“派些人去打些猎物回来。”

  那铁壁卫应诺,随即派了两百人分成十队到山中去打猎。

  吕布从战马上跳下去,然后来到貂蝉马旁,微笑着看着貂蝉伸出了右手。

  貂蝉妩媚一笑,俏脸微红地伸出纤手让吕布掌握,然后从骏马上跃下来。

  貂蝉虽然下马了,但吕布仍舍不得放开手中柔软温润的纤手。吕布看着貂蝉,眼神中充满了柔情蜜意。貂蝉既感到羞怯又感到欣喜,眼角微垂,若有若无地向吕布抛去动人的目光。

  就在两人眉来眼去之时,王妍诗活泼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夫君、蝉儿妹妹,这里有好漂亮的花啊!”

  吕布和貂蝉不禁相视一笑,随即便朝王妍诗走了过去。

  来道王妍诗身边时,王妍诗正蹲在草地上,采摘一种与众不同的紫色花朵。

  王妍诗见吕布和貂蝉过来了,于是献宝似的举着手中的紫色花束叫道:“你们看这花漂亮吗?”

  吕布笑着点了点头,貂蝉已经撇下吕布抓着王妍诗的手臂赞叹道:“姐姐,这花好漂亮啊!”

  随后两女便如同穿花蝴蝶般在旖旎色彩中穿梭着。

  吕布就站在一旁,看着两女开心的笑容,听着她俩欢快的笑声,露出心满意足的微笑。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从并州方向奔了过来。急骤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吕布不禁寻声望去。

  那骑士是吕布军传讯快马的打扮。片刻后来到吕布面前,随即翻身下马朝吕布跪禀道:“启禀主公,贾诩先生来书说,蔡邕已经离开洛阳到长安了,贾诩先生已经安排了迎接事宜,同时传书来请示主公的意思。”

  吕布微微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蔡邕竟然已然离开太原前往长安去了,随即便恍然了,汉献帝现在就在长安,对汉室忠心耿耿的蔡邕怎么会不心急火燎地跑到长安来呢?现在吕布还不知道蔡邕只是因为女儿的心意而去的长安的。

首节上一节87/4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