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吕布枭雄 第28节

  抱歉今天确实开学有事要准备,就没时间更了,实在抱歉!.

抱歉,这几天开学准备!

  有事请假几天!.

第六十章酒后误事

  这天晚上,吕布便带高顺前往那王司徒王允府中而去!

  司徒王允府门之外,只见吕布带着高顺骑马而来。而后两人很快便下了马,马也自然而然的有人看管了起来.

  王允言道:“贤侄,你来了!”

  吕布一听,也有些客套的说道:“伯父,实在是抱歉,府中之事甚多,处理完了不由得就有些来晚了!”

  “贤侄,没事的!你我叔侄之间何必如此客套!随性些就好!”

  “那好吧!伯父!……哦,对了,伯父我差点忘了和你介绍了,这是我手下校尉陷阵营统帅高顺是也!”吕布犹豫了一下,还是遂了王允心意,然后好似又想到了什么,又言道。

  “原来是高将军,久仰久仰!”王允一听,也是不由一震,谁人不知这吕布有两大铁骑,一个是那降伏乌桓的乌桓铁骑,至于另一个那便是吕布手下的这陷阵营铁骑了!如此下来,这高顺为这陷阵营统帅,那这高顺想必也是和那温酒斩华雄的关羽可以媲美,甚至更上一筹的人物了!

  于是,一旁的高顺也是还了一礼,道:“王司徒,久仰久仰!”

  于是,王允也是不由得想到了什么,不好意思的说道:“贤侄,高将军,快快随我入府去吧!”

  “好!”吕布言道。说罢,吕布便带着高顺随王允入了王家府邸。只见王允将吕布高顺二人带到一块池畔的小亭之内!

  “贤侄,高将军!请坐吧!”王允用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说道。

  “嗯!”吕布笑着应了一声便上前坐了下来!可是一旁的高顺却丝毫没有坐下来的动作,只是经直走到了吕布身后。

  王允见此,暗道:看来奉先贤侄,带兵很有一套吗!不过想罢,王允又有些不高兴了,这不是博自己的面子么?

  吕布看了看,王允的表情,当即看了看高顺,言道:“高顺,伯父既让你坐下,那边坐下吧!”

  “诺!”听到吕布这话,高顺虽觉得这有些不和礼仪,但吕布发了话,高顺便也不好在说什么,当即便移步上前,在吕布一旁处坐了下来!

  王允见此,脸色也恢复了过来,然后便交代了一旁的一个下人开宴。于是,没过来多久,这饭菜和酒水便是备了上来。

  王允当即视意那些侍女为吕布和高顺二人斟酒!

  于是,王允便又做了个请的姿势!见此,吕布和高顺便把那斟的酒给喝了下去!

  此时王允忽然开口说道:“贤侄,如今天下大乱,先有黄巾暴乱,后有董卓干政。现如今豪强临立,汉室倾危,依我看,唯有贤侄可破除这乱世,一匡天下!视为真英雄也!”

  吕布一听,自是明白这王允话中之意,但他终归还是要谨慎一点好。于是笑了笑言道:“伯父,莫要拿我取笑!袁本初四世三公,伐董贼之盟主,曹阿瞒,一方豪强,谋臣武将不计可数,X文台,江东猛虎也!再有,荆州八俊之刘景升坐拥荆襄,虎踞一方,皆为不世之才也!伯父,夸我,要是他们听见还指不定怎么笑我!”

  “贤侄,此言差矣!袁本初虽有名望,然多谋而不善段,优柔寡断,鼠目寸光,不足成事也!江东X文台,猛虎也!然刚过易折,虎踞江东尚可,若图谋中原,恐不具此势也!荆州刘景升,偏安一隅,自身可保,尚不可知也!曹孟德虽胜过其余诸人,然肆意任为,心狠手辣,可为一方枭雄,然不足以成大事也!纵论天下,唯有贤侄,任人唯贤,赏罚分明,礼贤下士,可成就大业,安抚百姓也!”

  吕布一听,心想也却是如此!不由得言道:“伯父过誉了,我不过是这人世间一完人罢了!来,不聊这些了,喝酒!”

  王允,听此,也不便多说什么,当即点了点头,视意了一下那些侍女,让他们接着倒酒,然后,有让人那就上来了!

  于是吕布和高顺,王允,便开始了不停的喝酒!

  也不知何时,只见吕布,高顺二人已然醉昏了过去。王允见此甚为满意,于是道:“来人,吕将军和高将军醉了,今夜为防万一便让他们就在府中休息一晚吧!拉人将这二位将军送入为他们准备的房间吧!”

  “诺!”

  ……

  吕布休息室之内,“蝉儿,奉先便在这里,今夜便考你了!”

  “义父,女儿知道了!女儿定不辜负义父多年的养育之恩!”.

第六十一章京都诗会

  第二天,当一抹阳光照射入内,吕布缓缓的张开了双眼,便发现自己身旁的衣被里还躺着一个少女模样的女子,吕布不由一愣,心中不走暗道:王允老头,你可真行!等着!

  此时那女子也想了过来,看着这一切,不由得还是有些脸红,虽说自己早已有了准备,可当这一切发生下来,自己终归还是有些羞答答的!

  “姑娘,对不起!我……”吕布见她醒了过来,吞吞吐吐的说道。

  貂蝉见此,不由得有些失落道:“公子,我明白,这是我自愿的不需要公子负责的!”.

  吕布听此不由得摇了摇头,言道:“姑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既已如此,那我便会儿对姑娘负责的,但在下还不知姑娘芳名为何?”

  貂蝉一听,心情不由有些开心,道:“回禀公子,奴家名貂蝉,为王司徒义女是也!”

  吕布,听此不由得又是一震,这貂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呀!就是那王允美人计算计吕布的人,吕布的小妾是也!

  ………

  而后吕布便负责任的向王允将这貂蝉要了去!于是这京都之内,关于吕布的声讨中便又加了一天,强抢王允王司徒义女貂蝉为妾!

  话说十九路诸侯进入洛阳,对于洛阳这一大块肥肉该如何处置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诸侯们决定召开诸侯大会,时间定在十天之后,地点在城外。

  在诸侯大会召开之前,由蔡文姬一手促成的洛阳诗会先一步在蔡家后院开始了。

  蔡文姬凭借自己和父亲的名头邀请四海才子前来赴会。虽然时局还不是很稳定,但著名的才子仍来了超过一半。一时间,蔡府门外人来如织,纶巾云集。这许多才子聚集一堂,真可谓难得的盛事。

  卫仲道以主人的身份接待来自各方的才子,每一个人对卫仲道很可气。毕竟卫大才子的名气可不是做假的。

  时间将近中午,可有一个人居然还没来,这个人就是被蔡昭姬特别邀请的惟一一个非才子的人物,自己的未婚夫车骑将军吕布。

  蔡昭姬不禁有些心焦,他担心吕布因为忙于事务而不能来了。如果是那样,蔡昭姬将非常失望,因为蔡昭姬非常希望能亲眼看一看这自己的未婚夫吕布的才学如何。

  正当蔡昭姬翘首期盼之时,卫仲道则和一帮交好的朋友在一处角落里嘀咕着什么。

  “仲道兄放心!一个武夫竟然敢来参加诗会,咱们一定会让这个家伙羞愧得无地自容!定要让他退了与蔡小姐的婚约戚书”,一个身着白衣儒衫,面目英俊但却一脸傲气的年轻人狠狠地说道。

  卫仲道闻言一喜,立刻朝那个年轻人抱拳道:“张兄大才,定能好好教训那武夫!”

  一个身着青衣儒衫的年轻人正好从旁经过,听到了卫仲道等人的言语,不禁眉头一皱露出厌恶的神情。

  “我等是读书人,怎可背地里商量这种事情?!”,青衣年轻人一脸严肃地喝道。

  卫仲道众人闻言面色一变,那白衣儒士上前拱手道:“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青衣儒士立刻回礼道:“在下临淮鲁肃。”

  听到这名字,白衣儒士立刻露出轻视的神情,“原来是临淮鲁公子,久仰久仰。刚才听到鲁公子所言,不知何出此言?”.

第六十二章可笑

  说了一番不淡不咸的客套话,但白衣儒生却并未介绍自己,这是明显轻视对方的表现。

  鲁肃当然能看出了对方的轻视之意,但他并不在意。鲁肃不卑不亢地朝那白衣儒生抱拳一礼,然后道:“以己之长欺人之短乃小人所为。诸位都是饱读诗书才学过人之辈,怎可做出如此有失风度的行为?如果征北将军要同诸位比试武艺,诸位将作何感想?”

  说到口才,在场的众人都不比鲁肃差,但鲁肃这番话切中要害合情合理,包括那白衣儒生和卫仲道在内的这些个士族儒生一时间都无言以对。

  还是那白衣儒生最先反应过来,“哼!鲁肃你这么为吕布说好话,吕布究竟给了你什么好处!”,这白衣儒生没有在鲁肃说的问题上继续下去,而是枪口一转质疑起鲁肃的品格来。用污蔑他人的手段来转移视线,白衣儒生这一招用的相当卑劣。

  白衣儒生的话一出口,他身后的一帮子跟着起哄。人人都指着鲁肃的鼻子骂他陈楚的走狗.

  鲁肃微皱眉头,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些素有才子之名的士族子弟怎么一个个表现得如此卑鄙。

  面对众人的叫骂,鲁肃一个人根本无法招架。现场全都是这些士族才子的声讨声。

  这里混乱喧嚣的情况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人们纷纷围观过来。

  在场面上鲁肃虽然处于绝对劣势,但鲁肃夷然不惧,依旧条理分明地反驳着以白衣儒生为首的这十几个士族儒生。

  周围的人静静地看着,很快明白了前因后果。于是现场顿时分作两派,一派支持白衣儒生,另一派则支持鲁肃。支持白衣儒生的基本上是士族子弟,而站在鲁肃一方的则几乎全是寒门才子。

  本来只是鲁肃同白衣儒生等少数几个人的争论,现在已经升级为所有儒生都参与的大论战。

  争论的问题终于从相互人身攻击中摆脱出来,上升到国家大事的高层次。不过争论的话题却仍然围绕着陈楚这个焦点人物。

  “吕布身为朝廷大将,手握数十万精锐,进入洛阳后便不思进取,置陛下安危于不顾。请问这是为臣之道吗?”,白衣儒生咄咄逼人地质问道。

  如果这话问其他的人,或者对方会无话可说。但他问的是鲁肃,鲁肃这个人其实并不把此时的汉庭放在心上,而且他还拥有这个时代少有的战略智慧。白衣儒生问鲁肃这番话,无异于班门弄斧自取其辱。

  鲁肃轻轻一笑道:“车骑将军是朝廷大将不假,目前在洛阳的军队有十八万也不假,但这十八万大军中却有十万是不久前归附车骑将军的原董卓军。先不论这支军队的实力如何,单就这支军队的成分来说,短时间内攻击董卓是不合适的,而且是非常冒险的。你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吗?”

  白衣儒生哪里懂得这些。他学的是诗词歌赋,擅长的是花前月下吟诗作对。让他思考军事方面的问题真是太难为他了。

  白衣儒生虽然不懂军事问题,但气势依旧不减。只见他依旧高昂着头用非常理所当然的口吻说道;“董卓新败,麾下军队损失惨重,此时乘势出击岂有不胜的道理!”

  “你知道董卓在关中的实力吗?你知道函谷之险吗?你知道羌人同董卓的关系吗?”,鲁肃一连问了三个个问题。

  白衣儒生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但他却道:“这些根本就不重要!只要吕布有心,就一定能攻克函谷关!到时关中忠义之士必将群起响应!大汉一定会像光武之时一样获得中兴!”

  白衣儒生这番空浮但却激昂的言语顿时赢得满堂喝彩。不仅是士族儒生,就连寒门才子中也有很多在为他喝彩。

  鲁肃不禁在心中叹了口气,他感到非常辛苦,同这些不懂军事战略的人讨论军事战略问题真是累人!

  鲁肃真不想同这些白痴再讨论下去了,但此时的情况却使他不得不继续,“董卓在关中根基很深,随便就能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二十万大军,再加上他同羌人的关系,董卓至少可以有三十万军队守关中。而函谷关乃天下险关,当年秦国就是据此才得以对抗东方六国。董卓将重兵集结于函谷关上,征北将军他就是再厉害,也不可能就凭借手上的十八万军队打破函谷关!况且这十八万军队中还有十万是没有什么攻城能力的骑兵。”

  鲁肃一番细致的分析让所有人露出思考的神情,许多人不禁微微地点着头,其中还有不少是士族儒生。

  白衣儒生已经无话可说了,在对方细致分析的面前,他根本就没有反驳的余地。

  不过虽然白衣儒生词穷了,但卫仲道却还有话说。他将问题的焦点一转,转到了吕布的品格上。

  “咱们是读书人,谈论这些粗鄙之事做什么!才能是否出色都是细枝末节,如果没有好的品格,才能越出色越是大汉的祸害!”,卫仲道代替那白衣儒生走上前道。

  鲁肃不禁在心头一笑,他怎么觉得这话就是在说他们自己呢!

  鲁肃朝卫仲道拱手一礼道;“卫公子大名在下久仰。不知卫公子认为一个人应当据有什么样的品格才算是好品格呢?”

  卫仲道拱手回了一礼,然后回答道;“人生在世首先须有忠诚之心,这是立身之本。”

  鲁肃点了点头,卫仲道的这种说法他是赞成的。其他人也都频频点头,显然这一点得到了所有人的共识。

  看到众人的反应,卫仲道很满意,随即继续道:“光有忠诚之心还不够,一个人特别是身处高位之人还须拥有仁爱怜悯之心,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安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卫仲道这番话又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赞同。不过鲁肃却不完全赞成,他认为,一个人的品格固然重要,但要维系社会安定,只有依靠法律,只有公平严谨的法律才是使社会安定的根本保证。

  虽然鲁肃不完全赞成卫仲道所言,但他并没有反驳。他觉得在这里说律法的重要性根本就是对牛弹琴毫无用处。

  卫仲道的兴致越来越高,不过说到后面,他又将话题转到了吕布的身上。

  “车骑将军吕布虽身处高位却不修德行仗势欺人,强娶蔡昭姬,以及夜睡王司徒义女貂蝉一事想必诸位都有所耳闻。但诸位可能还不知道吕布率领车骑军在北方的做为!”,说到这里,卫仲道突然露出一副伤心的神情,这副样子看的鲁肃莫名其妙。

  当鲁肃一听到卫仲道又将话题测到车骑将军吕布身上,不禁在心头升起厌恶之感。他就不明白了,这些士族才子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老跟车骑将军吕布过不去?

  对于强娶蔡昭姬,夜睡貂蝉一事,鲁肃有所耳闻,但流传的版本分为两大类,其中对吕布的说法分为两个完全相反的极端,对此,鲁肃不想做任何评价。而卫仲道又提到了车骑军在北方的所作所为,这不禁引起了鲁肃的注意,据他所知,车骑在北方就只有平乌丸一战,这可是大功一件!难道这些士族才子还要在这件事情上说事不成?!

  鲁肃没有说话,敬待下文。

  卫仲道装模作样一番后,那白衣儒生适时问道:“车骑军在北方做了何事让仲道兄如此伤心?”

  卫仲道叹了口气,露出一脸愤慨道:“此事着实让人气愤车骑军在北方屠戮乌丸人如屠鸡狗,连老弱妇孺都不放过!许多乌丸人的村镇化为废墟,那地狱般的景象真是让人想都不敢想!”

  白衣儒生露出一脸震惊的神情,“怎会有此事?能做出这种事那还是人吗?”

  周围众人闻言,几乎所有人都露出震惊气愤的神情,更有甚者已经开始大骂陈楚了。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附和卫仲道和那个白衣儒生。

  鲁肃和另一个寒门才子紧皱眉头,他们看向众人的目光充满了不屑。那寒门才子忍不住走上前便要开口反驳。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豪迈的声音突然传来,“简直愚蠢至极!”,声音很洪亮且充满了怒气。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循声望去,只见一身着黑色便装的俊朗年轻人大步走进了后院。跟在那年轻人身旁的是一个长相甚为勇俊的男子,另外还有美丽的蔡文姬和他的父亲蔡邕。

  难怪在刚才那么激烈的争论中居然不见蔡昭姬和蔡邕,原来他俩是在门口迎接这位客人。

首节上一节28/4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