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岛上盛产菠萝果和各种热带水果,所以在返程时“嘟么嘟么”一阵说,听的恭亲王奕都入迷了,不停的追问一些细节。
郑国辉在南洋待了好几个月,说起来头头是道。
讲到南洋一年四季如春,各种热带水果一百多种,但是能运回来而不腐烂的,只有寥寥无几一两种。
恭亲王奕也是唏嘘不已,觉得这菠萝果愈发珍贵起来。
东西倒不金贵,关键这个运输实在是太费周章,而且海上风浪无常,动辄死人翻船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郑国辉这一番操作并非无缘由,而是大有深意。
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
在恭亲王奕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旦提及,便会想起来。
恭亲王奕每日批阅的朝廷大事何等繁多,想在他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必须得出奇制胜,方有可能。
自己送到恭亲王府的10车菠萝,因此也身价倍增。
想要卖的好,首先得编个好故事,否则凭啥卖一个500钱?
当真是想钱想疯了吗?
三个菠萝就能兑一两银子,京师中的平民百姓想都不敢想,兴许只能逢年过节买一个尝尝,就当甜了口了。
但京师中这么多豪门大户,权贵如云,即便的宫中太监也不差钱,先期运过来的二百多吨菠萝可能真不够分。
但这之前,先得把名声打出去。
(第二天日更万字完成,谢谢大家的支持,请投出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谢谢)
第117章 东郊民巷的店铺
回到了位于前门的大宅邸,郑国辉的心情格外的爽利,在恭亲王奕面前忽悠,他一点负担都没有。
手段啥的不重要,关键是能达到目的。
菠萝果在江南省售卖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在陆续返回的移民小船队中,铜锭,水果和石材是三大宗货物,占据了所有的运输量八成以上。
剩下的才是一些蔗糖,烟草,椰肉,珍奇贝壳,香料和可可这些南洋特产货物,这不是说神州大陆没有,而是能卖高价的热带地区特产。
有人会说广西就有蔗糖,算不得什么稀奇。
在这个年代
关键是陆上运输耗费极高,过府,州,县层层盘剥,到了京师普通的东西也能卖出天价来,决计不便宜。
从南洋一路运过来,经崇明岛周转一下直达津门,只耗费人工和时间,而不会缴纳什么费用。
反而便宜的多,这中间自然就是厚利。
京师的银子很好赚,但水很深,搞不好把自己也搭进去,这也是菠萝果迟迟没有入京师的最主要原因。
“老爷吉祥,近日从津门送来的货品,已经将两个偏院差不多堆满了。
学生和伙计们忙碌几天,已经全部清点上帐,相关物什都准备好了。
在东郊民巷的门脸也买好了,是一座两进院,院子还蛮大,又多建了几间库房,改好了铺面,掌柜人手的也都齐活了。
就等老爷发话,那边就可以开张了。”
副幕僚长董焕章按部就班的汇报,事情办的很有条理,沉稳有度,经历这么长时间历练,可比一年多前强的多了。
幕僚算是府里的客卿身份,称呼一声“老爷”应当应份,外界普遍如此。
董焕章还有个身份,是郑国辉的大妹夫,而且是唯一同父同母的亲妹妹,因此亲近的多。
此刻郑国辉心情正好,端起热茶啜饮了一口,便吩咐说道;
“既然都准备好了,那就把货物送过去些,找个吉日开张迎客,相应事宜尔等自去处理,有什么人闹事直接送到九门提督衙门。
若是宗室之人耍横蛮缠,拿着我的名帖,直接去宗人府处置。
在恭亲王爷面前,本官已经禀报过此事,若有什么不要怕闹大,找几个刺头修理一番就老实了。
对了,让人在茶馆酒肆散布一下菠萝果传奇的事宜,宫里和恭王府都送去了,这事儿也提及一下。
京师里老少爷们儿有点数的,想必不会去生事,也能少许多麻烦。”
“学生都记下了,老爷您还有吩咐吗?”
“自去忙吧,有事随时禀报。”
“老爷,学生领会得,那就告退了。”董焕章的规矩丝毫不乱,施了一礼后退下,脚步稳健的向外行去。
郑国辉见了暗暗点头,这一年多的历练确实蜕变很大。
这几日
郑国辉马不停蹄的向恭王府和宫里,以及几位军机大臣,兵部和九门提督衙门这些地方,送去了各自不等的南方特产。
有特产自然也有孝敬银子,一千,二千两不算少,三千,五千两银子不算多,江南特产自然有厚有薄,主要是看关系的远近,还有能否用得上?
给九门提督瓜尔佳荣禄府上,郑国辉就亲自送去了五车江南特产,有菠萝果,有椰肉,有各种香料和珍奇贝壳,还有整整一车的黄冰糖,再加上五千白银。
这样的手笔,也仅次于送入恭王府的6万两白银和30车江南特产。
在京师这个地界
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别指望瞒过九门提督的耳朵,瓜尔佳荣禄非但是太后宠臣,也是她的耳报神,现为九门提督兼任内务府大臣,加太子太保衔,可见圣眷优渥。
郑国辉送入各府中的财物,要不了一天时间,清单就会摆在九门提督瓜尔佳荣禄桌子上,绝不是说笑的。
没这点本事,也不能给紫禁城看家护院。
郑国辉拜访时,得到九门提督瓜尔佳荣禄亲自接见,两人在外书房聊了半个多时辰,很快就变的熟捻无比。
此人对郑国辉果然拿下大粮商王进财一事交口称赞,显然不是无的放矢,搞不好就是宫里的看法。
瓜尔佳荣禄话里话外透露着亲热劲头儿,显然知道比别人多的多,这是在提前示好呢。
一切迹象表明
郑国辉押宝押对了,做的事情让宫里头心气儿顺了,自然会留意他这个人。
如今剿匪是头等大事儿,当真花钱如流水。
英法列强的善后赔款更是不能少,宫里头缺花用也缺的厉害,很容易升起怨怼之心。
千万别把女人的心胸看的太宽,王进财一行押解到京师,立刻就打入诏狱,这样的效率堪称奇迹。
所得真材实料的供词和一应扣押脏粮,全部交给了朝廷按察使司衙门接手。
从此以后,与郑国辉就没有关系了。
郑国辉将售卖菠萝果的店铺,设在东郊民巷宗人府衙门的附近,这里面可就很有讲究了。
此地为朝廷“五府六部”所在地,衙署、府第及祠庙众多,设有吏、户、礼、兵、工各部,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和太医院等众多朝廷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设置在这里。
在这里闹出点风吹草动,不出一日,朝廷上下便知。
郑国辉是扯着虎皮做大旗,普通的宗室根本没眼睛看,除非是黄带子这一等级的宗室纨绔子弟,才敢在这里撒野。
还是那句话,京师里的水太深。
郑国辉绝不是多此一举,也非胆子太小,他更愿意把事事都做在前面,考量的周到一些,省去了太多无谓的麻烦。
一盏茶没有喝完,下人就前来禀报。
“启禀老爷,李府二老爷命人拿帖子来传报,请老爷示下。”
“哦,给我看看。”
郑国辉连忙拿过名帖,上面果然是李鸿章虬劲有力的字儿,回话明日吉时一早过礼,李府那边都安排好了云云。
下午3点后有空,可前来一晤。
郑国辉精神一振,立刻吩咐道;“请三老爷和几位族老过来,议一下亲事。”
“遵命,老爷。”
没过一会儿
三叔郑守道和几个族老就神色喜滋滋的过来了,能够与皖北高门大户李家结亲,他们都感到与有荣焉。
这可是一门两封疆大吏,朝廷中只有曾氏兄弟能够媲美。
如今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曾国荃遭到朝廷打压,被迫辞去江南巡抚之位,归隐山林,其声势早已经不如两年多前了。
郑守道与三位族叔虽然是乡野之人,对这些朝廷旧事却极为热衷。
聊了一会儿
主要是通州过礼的规矩,什么物品在前?什么物品在后?号手多少人,过桥要炸鞭炮,遇到拦礼的怎么办之类的琐事,一一商量停当。
郑国辉把这些都交给三叔郑守道去办,郑守道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把胸口拍的“砰砰”响,直言“贤侄就静的做新郎官吧,若有半分差池,三叔一力当之。”
说完,领着三个老头兴冲冲的走了。
第118章 可为良策
下午二时许
郑国辉提前便抵达了李鸿章位于京师的宅邸,通传过后,有管家李安领着进入外堂奉茶。
“老爷还在书房待客,户部右侍郎方从善大人进去已经有盏茶时分,想必也快了。老爷特意交代过,请姑爷稍微等待片刻。”
“有劳了。”
“姑爷,您太客气了,您看这几个点心是否合口?桂花糯米糖糕是皖北特产,府里的几位大爷都爱吃,您尝尝。”
“哦,那一定要尝尝。”
知道郑国辉身份不凡,管家李安的态度非常殷勤,字里行间透露不少信息。
郑国辉心念一转
便知道肯定是为了协饷之事,相关的奏章既然由李鸿章主笔,那就要了解各省财政情况,哪一个省协饷能多少,总要拿一个章程细目出来。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笼统说协饷800万两,那到了各省也无法执行下去。
届时推功诿过是必然的事情,各省又是一番嘴皮官司,反而耽误了剿匪大事儿。
果然是朝廷干练之臣,李鸿章做事非常有章法。
按照朝廷“左内右外”法度
这户部右侍郎方从善对东南各省度支可谓谙熟,朝廷上下再也找不到比他更了解的了,正是最好人选。
在朝廷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都有内务和外务的差事,分属左右侍郎直接管辖。
比如吏部负责铨选,考核官员,其中铨选就属于内务,由吏部左侍郎负责。
而对于外官的考核,则属外务,由右侍郎负责,户部同样如此。
一句话,就能透露出这么多信息。
郑国辉与管家李安咸咸淡淡的聊了几句,这时候,从门外走进来一个清秀少年。
看起来十来岁的样子,管家李安连忙介绍说道;“新姑爷,这位是李经安少爷,老爷膝下的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