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意味着在这2~3年内,美国没有能够与其抗衡的同等级战列舰。
一步慢,步步慢,就是美国方面现在面临的窘境。
美国在6月和7月紧急派遣了两个外交高级代表团,前往大楚帝国进行斡旋,试图解释美国近来的政策措施,并不特意针对大楚帝国的新疆特别区。
试图缓和两国间矛盾,降低军备竞赛的热度。
这明显是一招缓兵之计,想给美国重工业转向全面军备竞赛赢得时间,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怎么可能吃这一套?
这原本就是他蓄意挑动的两国纷争,意在打断美国即将到来的黄金时代,篡夺美利坚国运,将这个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形成的庞大需求留在帝国内,从而推动帝国工农业规模和发展更上一层台阶。
这是国家战略之争,来不得半点虚的。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明示外交部门虚与委蛇,给美方代表团造成一种错觉:
似乎两国间近来的敌对举动,只是薪江问题引发的震怒。
只要双方调低调门,一切都好商量。
1914年7月2日
“陛下,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与妻子苏菲公主在塞尔维亚遇刺,这引发了奥匈帝国的震怒,德皇威廉二世似乎蠢蠢欲动,情况看起来非常不妙啊。”匆匆进宫李经羲首相满脸担忧的汇报了一个坏消息,他担心由此引起欧洲局势的剧变。
不得不说
李经羲首相的政治嗅觉是合格的,敏锐的察觉到这一恶性刺杀事件,有可能引起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导致欧洲局势向不可测的深渊滑落。
可他万万没想到,“塞尔维亚事件”导致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战争,导致整个欧洲卷入战火,导致了数千万人丧身的严重后果。
来自欧洲的最新消息有所延误,即便通过跨洋长途电报一站一站的传递信息,也需要一天多的时间。
大楚皇帝郑国辉转过头来,用空前严厉的眼神看着李经羲首相,这让李经羲首相感觉犹如利刃直刺心底,如山般的威压轰然压迫过来。
这一刻,简直有窒息的感觉,后背的冷汗已经汗湿重衫。
“巴尔干火药桶还是如期爆炸开了,帝国面临着空前的大机缘,下一步的计划必须抓紧了……”
此刻,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杂念,目光中透露出浓烈侵略性,却没想到误伤了首相李经羲。
迟疑了会儿,大楚皇帝郑国辉这才用有些干涩的语气说道:“塞尔维亚人这是把天捅了个窟窿啊,欧洲又要不安宁了。”
皇家秘书长顾怀玉看到首相大人在陛下的目光压迫下,额头上已经浮现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整个腰都弯下去了。
便小心的出言说道:“启奏陛下,帝国方面是否需要通过外交渠道?迅速与英法德等友好国家沟通消息,表明立场?”
“这是要的,帝国方面要表达强烈谴责态度,同时呼吁德奥等国保持冷静,避免事态向不可测方向滑落,那是整个国际社会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微臣遵旨,即刻拟旨传达。”
“嗯,去吧。”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随意的打发走了首相李经羲,看似镇定的脸上,内心却如同狂澜起伏一般激荡开来。
纵然以大楚皇帝郑国辉主持国政数十年的定力,在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时刻,依然不能以平常心对待,有些失态了。
可怜首相李经羲在皇帝巨大威压之下,离开的脚步都有些双腿发软,刚走到紫宸殿外,好悬一跤跌倒。
幸亏身边的宫廷秘书扶了一把,维护了首相的仪态。
首相李经羲今天这一遭真是肝儿颤,当他奏报“塞尔维亚事件”时,皇帝陛下的眼神真是要吃人呐,简直亮的怕人。
他的心中反复琢磨这一事件,神情也越发凝重起来。
他咋摸过味儿来了,执掌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家族原本就子嗣单薄,皇储斐迪南大公可是铁定的帝国继承人。
加上众所周知的事,奥匈帝国一直对塞尔维亚王国虎视眈眈,欲将其征服并纳入麾下,实现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
这场大举入侵塞尔维亚的战争,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那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呢?
一想到欧洲纷繁复杂的形势,还有德国方面的强硬表态,首相李经羲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这时才惊觉,后背全都汗湿了。
如今的欧洲大陆战云密布,两大军事集团疯狂进行军备竞赛,业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数次面临全面大战的悬崖边上。
英法等老牌殖民者为了保持近东,西亚、北非,印度及中南半岛的传统利益,一直在强力排挤打压德国的对外扩张计划,双方间的矛盾极其尖锐。
德国在非洲的侵略计划和在南美的倾销政策也同英国发生尖锐的矛盾。
更要命的是
威廉二世公开挑衅英法等国,德国公海舰队积极加强海军力量,力图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简直不可容忍。
英德在殖民地、商业和军备等方面的斗争使两国的关系日益紧张,就差一个火星子,就能点燃整个火药桶。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
德国凭借着后发优势迅速壮大起来,经济的强盛使得德皇威廉二世的底气更足,令欧洲的“均势”被打破,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大幅度调整对外关系。
早在1902年1月,英国就与扶桑签订同盟条约,借扶桑之手,削弱自己在欧洲的竞争对手沙俄。
同时,英国也在欧洲大陆与宿敌法国接近,同样来自德国的强大压力,使得英法两国最终达成同盟。
法国企图从德国手里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为此积极准备“复仇”战争。
德法两国为争夺北非摩洛哥,也有着尖锐的矛盾。
1905年初,摩洛哥爆发生了危机。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扼守着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门户直布罗陀海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摩洛哥问题,是德国这样的世界新兴殖民大国能够掺和的为数极少的地区问题,难免会兴风作浪。
其他绝大部分沿地中海地区,包括面积广大的法属阿尔及利亚都已盖棺定论,法国人经营了二百多年,根本就插不上手。
法国统治着摩洛哥的大部分国土,德、英、意、西等国都想扩大自己在摩洛哥的势力,矛盾由此产生。
法国为了巩固自己在摩洛哥的“特殊地位”,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
1905年1月,法国向摩洛哥苏丹提出一个对其行政、军事、财政的全面“改革”方案,接受这个方案无异于承认法国的保护权。
德国决不容许法国独自占领这个地中海上重要的军事基地和铁矿产地,于是决定破坏法国的计划,直接动用军事力量。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的丹吉尔港,发表挑衅性演说,提出要“维护”摩洛哥的主权和独立。
德国人大动干戈的向美、英、法、楚、西、俄等国照会,指责法国违反了马德里公约(1880年签订),并以直接发动战争相威胁。
这副架势,简直一言不合就要开打。
彼时,法国完全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考虑到这时发生战争将对自己极为不利,被迫决定让步,先把关系缓和了下来。
德法两国间的矛盾并没有就此停歇下来,而是被冷藏了。
在恰当的时机
仇恨的种子便会迅速的生根发芽,从而引爆德法两国间的旧有矛盾,形成一场波及全欧洲的全面大战。
这样的可怕前景,一直笼罩在欧洲人头上。
1911年4月,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反对殖民统治的人民起义。法国以恢复“秩序”和保护侨民为由,出动军队占领非斯。
德国顿时怒了,威廉二世决不容许法国独占摩洛哥,立刻命令德国海军采取坚决之行动,表明德国立场。
7月1日,德国炮舰“豹”号驶进摩洛哥的阿加的尔港,随后德国巡洋舰“柏林”号出现在摩洛哥海面。
彼时,德法战争再次迫在眉睫。
英国决定支持法国,并声称在摩洛哥问题上,英国与盟友法国站在一起,不惜与德国一战,随后楚国和美国也发表公开立场,与英法保持一致。
在英国,楚国,美国共同的压力下,德国不得不同意与法国谈判。
11月,双方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法国为摩洛哥的保护国,法国则把法属西非殖民地的一部分割给德国作为“补偿”。
摩洛哥危机尚未过去,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之间又发生了战争。
这是意大利眼馋奥斯曼帝国实力衰弱,一副好欺负的体质,忍不住动手了。
1911年9月28日,意大利政府向奥斯曼帝国发出最后通牒,抗议其在的黎波里阻挠意大利的“企业活动”。
这个理由找的非常蹩脚,摆明了意大利人就是要军事入侵的黎波里,从奥斯曼帝国身上撕下一大块血肉来。
奥斯曼帝国拒绝接受这个无理通牒,意土战争随即爆发。
随后不久
1912年又爆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这一件件,一桩桩,欧洲始终游离在全面大战的边缘,进行着危险的试探。
夜路走多了终会遇到鬼,欧洲各国现在就像一群血气上头的年轻小伙子,全都武装到牙齿,准备通过狠揍敌人来证明自己。
李经羲首相已经确认了,塞尔维亚刺杀事件又是一次重大危机的开始。
若是摆不平,那乐子可就大了。
皇家秘书处长顾怀玉送走了首相大人,再次返回紫宸殿时,在御案和周边没有见到皇帝陛下,心中陡然一惊。
他用探寻的目光看了一下殿中伺候的皇室秘书,这个贴身秘书没有吱声,只是向偏殿使了个眼色。
皇家秘书长顾怀玉心中了然,可更加震惊了。
偏殿中悬挂了大幅世界地图,是皇帝陛下早中期每天必然御临之处,在这里筹划了一次又一次的对外扩张殖民战争,是大楚帝国对外扩张的中枢核心。
可是这十多年时间,皇帝陛下已经鲜少踏足偏殿。
如同厌倦了某种玩具一般,对偏殿内悬挂的大幅世界地图兴致缺缺,不怎么上心了。
顾怀玉秘书长立刻敏锐的意识到
帝国正处于一次重大的改变前昔,值此欧洲面临的危机,皇帝陛下又会做出何等抉择呢?
偏殿内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点燃了一支雪茄,任由浓烈烟草刺激活跃的思绪,目光深邃的盯着眼前大幅世界地图,在沿地中海的广大地区来回棱寻。
他如今唯一的遗憾
就是大楚帝国没有在欧洲留下堪堪立足之地,这让大楚帝国版的日不落帝国留下了重大遗憾,变得不完美了。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的目光在欧洲留恋的看了许久,不得不强自转过眼光,完全看不到可能立足的地方。
若强行进入,可能引发整个欧洲势力的敌对。
那么北非和西亚呢?
看看如今的摩洛哥问题和的黎波里问题就知道,欧洲各国列强对上述两个地区盯的有多紧?
摩洛哥问题引发德法间直接的军事对峙,引来英、法、楚、美、俄、西、奥匈各国的高度关注,就此召开了数次国际性斡旋。
简直绞尽了脑汁,才让德、法两国握手言和,避免了欧洲全面大战的爆发。
不容易啊,欧洲人在面对外来强大势力的时候,警惕性太强了。
近东地区的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及埃及都是英法的传统势力范围,想要渗透进去非常不容易,即便披露野心也会引起英法的警觉。
那么退而求其次,考虑沙特阿拉伯怎么样?
第619章 生产生产,扩大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