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楚帝国拥有和美国正面竞争的底气。
美国就是凭着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机遇脱颖而出,在二战后化茧成蝶,从而主导了20世纪中叶以后的世界形势。
20世纪初的欧洲人沉迷于战争,沉迷于殖民霸权,结果战争将欧洲的工业基础打的一片稀烂,从美国进口就成了主流。
就此造就了美国的黄金时代,从一战爆发后开始。
大楚帝国就要争抢美国的机缘,争抢美国的国运,为此不惜采取一切可能之举措,打击并迟滞美国。
那些皇家子嗣想要到南美洲来发展的举动,只不过是顺带而已。
帝国皇室不会给予直接帮助,最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得他们自己争去。
争赢了就建国立业,争输了鸡飞蛋打也怪不得旁人。
最后返回帝国,终究可以富贵一生,随便在哪家大型企业挂个董事的闲职,尽够花用一生了。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的目光没有在意这些边边角角,他的焦点始终是世界棋局,着眼于大国竞争,重中之重就是和美国的竞争。
英国,法国,德国,俄国之类,在他的心目中已经降到了第二层次。
都不需要动手,这几个欧洲列强自己就会人头打成狗脑子,将自己的国力生生的降低一个层次,考虑他们干啥玩意儿?
到访哥伦比亚后,大楚皇帝郑国辉那可是结结实实住了一个半月,临时增加了访问巴西圣保罗和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行程,这才继续南行。
1914年2月2日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御驾舰队在顺访巴西和阿根廷之后,顺利抵达南美洲塔斯马尼亚地区布兰卡州府,展开对帝国南美远疆区的巡视之旅。
布兰卡州的州府就在布兰卡市,这是紧邻着阿根廷布宜诺斯省南部边界的重要港口城市,其地理位置类似于北方神州的上海,处于江海航线的交汇口。
其位于布兰卡湾北岸,向北距布宜诺斯艾利斯港900公里,濒临大西洋的西南侧,是巴塔哥尼亚地区最大的小麦,羊毛和冻肉输出港。
由于19世纪下半叶,大批华裔移民荒漠远征后,农牧业的兴起,使港口有了长足发展。
它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的海运中心和铁路枢纽,有通往太平洋沿岸齐埃诺州的两洋铁路,横贯南美洲大平原南部地区。
两洋铁路将沿途7个府29个县串联在一起,形成了整个巴塔哥尼亚地区最繁华的农牧业集中区,生活着高达547万余人口。
仅这两个州的人口,就占据整个巴塔哥尼亚地区总人口的七成以上,是发展最充分,最繁荣的富庶地区。
这其中最核心的布兰卡市,在1914年初总人口达到91万规模,是整个巴塔哥尼亚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该地区的工业和农牧业加工中心。
整个巴塔哥尼亚地区的经济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以出口欧洲贸易为主。
这里盛产的小麦和优质面粉,羊毛加工成精梳羊毛和粗梳羊毛,还有成船,成船的分割冻肉,都是出口欧洲的大宗产品。
在巴塔哥尼亚地区所属大西洋沿岸的各港口,发往欧洲的货轮班线往来如梭,将优质面粉,冻肉和羊毛运往英国伦敦,诺丁汉,曼彻斯特,法国里昂,马赛,意大利米兰,罗马和西班牙马德里,荷兰阿姆斯特丹以及其他的欧洲城市。
近些年来
在更南部的大西洋州,政府官员正在广泛推广种植棉花等作物,并发展棉纺织厂和织布厂,染整厂等轻工业,作为新兴的产业。
大楚帝国本身的棉纺织业不够强大,所需的棉花原料只能满足自身的1/4左右,棉麻纺织能力仅能满足自身的一半左右,有着广阔的市场。
不足部分,大部分都由英国进口的棉纺织品填补,这也是两国间贸易的重要部分。
在澳洲和大西洋洲广阔的半干旱地区,有着适宜种植棉花的气候和土地,只不过人口稀少,难以形成规模罢了。
大楚帝国疆域面积广达17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且处于气候较为温和,雨水湿润的南方,典型的地广人稀。
入住布兰卡行宫后,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兴致勃勃的到四处的乡镇跑了跑,对南美洲地区的发展便了然于胸。
这里的私人牧场和种植园遍地都是,数量多达上万个,大多是以华裔移民亲族为纽带,形成的村镇居住结构。
这里几乎户户养马,家家有牛有羊,粮食多的吃不完,各种物价也极其低廉。
广阔的哥斯塔尼亚大平原上,上千公里见不到一座山,厚厚的黑土地里很难发现大片的石块,都是极好的农牧业用地。
哥斯塔尼亚大平原整体呈三角形,上边宽,下边窄。
西侧沿太平洋海岸由北至南,是连绵六千余公里的安第斯山脉,向南直达南美洲大陆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
在哥斯塔尼亚地区的中部和东部,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也是世界级的三个黑土地集中区之一。
其他两块一个是乌克兰大平原,另一个是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平原。
“不错,这里有着典型的田园风貌,发展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骑着马,在当地政府官员的陪同巡察了一番,感觉相当满意。
这里的城市并不多,规模也不大。
广阔的原野上多以乡镇为纽带,这些乡镇大多是一些大型私人牧场的核心区,随处可见的宗族祠堂,家庙以及村祠社庙,体现出了浓郁华人社会的特点。
在牧民聚集的村镇中,多以木质房屋为主,材料来源于周边的森林。
由此演绎出以牛羊为主的饮食结构,烤馕饼和烙馍,加上酸菜,奶茶,奶酒和腊肉,牛肉干之类,极有华夏大西北的风韵。
这样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骑在马上,大楚皇帝郑国辉又找到了年轻时的飞扬感觉,精湛的骑术操控宝马名驹来去自如,却让随行众臣门担心不已。
直到返回布兰卡城,众人的一颗心才放回肚子里去。
布兰卡城在南美洲堪称一枝独秀,这是一座典型的华人城市,城市建筑到处都是浓郁的汉唐建筑,还有几十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若放在帝国本土,那就平平无奇。
这是在华裔移民手中完全新建的一座城市,按照帝国城市规范建设,宽阔的大马路上横平竖直,建有中心分隔带和绿岛,还有较为完善的下水设施。
煤油路灯,有轨电车,街道上往来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还有新兴的大戏院,电影院等等,这些让人啧啧称奇的因素在帝国本土的城市中随处可见。
小住一周后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在布兰卡乘坐皇家火车专列,开启了长达3天4夜的横贯两洋铁路之旅。
陪同皇帝御驾南行的舰队,早在数天前已经向北航行,此时应该正穿越夏季的麦哲伦海峡,前往太平洋一侧的奇埃诺府。
两洋铁路的终点站,也在奇埃诺府。
齐埃诺州是包含奇埃诺岛的太平洋一侧广大土地,属于帝国政府中央直辖边疆州府,也是哥斯塔尼亚地区仅次于布兰卡州的第二人口大州。
该州的经济以矿业为主,盛产铜矿,铁矿,煤矿和铝土矿,还有多达十几种的丰富矿产,包括硝石和硫磺硫。
区域内有的沿太平洋的1600余公里长连绵的安第斯山脉,整个哥斯塔尼亚大地区九成以上的山区,都在齐埃诺州范围内。
其辖区范围内有着170多座矿山,有三座大型铜冶炼厂和一家钢铁厂,还有一些船舶制造厂和农具厂之类,算是工业基础不错的城市。
南美洲的2月中旬,正值盛夏时节,
大楚帝国皇帝称作的皇家专列,中途数次停留,四处走走看看,召集一些早期响应荒漠远征的殖民先驱者前来座谈,谈谈地区的未来和发展。
这对已经白发苍苍的早期移民先驱者而言,那真是莫大的荣耀。
很多曾经有过服役历史老兵,从衣箱底下翻出陈旧的制服和勋章,在儿孙的搀扶下来到皇家火车专列前,接受皇帝陛下的召见。
这份觐见面圣的荣耀,让很多老者潸然泪下,离开皇家火车专列后依然长拜不起。
这些能够拥有数千上万公顷牧场土地的早期冒险者,无一不受益于皇帝陛下发起荒漠远征的诏令。
如今富贵等身,儿孙满堂,几乎都创立了一份可以传诸于后代的丰厚家业,足可以无愧于此生。
饮水思源,恩德皆来于圣上。
整个塔斯马尼亚地区的税收,包括爪哇岛,澳洲,西非地区和下加利福尼亚岛,都属于皇家直属领地,上缴税收不经帝国中央政府而直接归于皇家内务府。
下加利福尼亚岛是大楚帝国皇家拿钱买的,进驻的是皇家禁卫第二军,上缴的钱粮税收自然归属于皇家内务府。
在大楚帝国
皇家内务府是比帝国财政部更富有的存在,整个皇家海军的经费开支,皇家禁卫军的经费开支,一半以上的皇家陆军经费开支都来自于皇家内务府,是大楚皇室掌控帝国的最核心力量。
抓住了钱袋子,就等于抓住了军队,警察这些武装力量,则无往而不利。
第618章 巴尔干火药桶引信点燃
绕了一大圈,大楚皇帝御驾舰队历时4个来月,返程抵达帝国本土已经是1914年2月末,正值元宵节期间,
再过几个月,就是大楚帝国皇帝70岁大寿,举国上下都在隆重筹办这一节日,并着手两年后的登基50周年隆重庆典。
3月5日
从太平洋彼岸传来最新消息。
美国会众议院审核通过了《1914年美国陆军扩军法案》,将原本的陆军规模从19万余人增加到25万余人,增长6万余人,军队规模增长31.5%。
其重点部署地区,就在加利福利亚州南部,依托洛杉矶为核心的美楚边界地区。
大楚帝国通过条约获得下加利福尼亚岛后,将其更名为“薪江特别屯垦区”,迅速抽调兵力组建了薪江军区,并驻兵11万人。
当前阶段,抽调的各师已经陆续入驻薪江各地,正在展开热火朝天的建设工作。
面对这一新形势
美国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机,这一新年度的扩军法案,就是美国方面军事应对的正式举措,这仅仅是第一步。
在3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1914年度美国海军增加拨款法案》,以特别预算的方式,为美国海军打造4艘装备356毫米主炮的新锐战列舰大开绿灯(注:原计划建造两艘),并保留追加订购两艘同等级战列舰的优先权。
这意味着
针对薪江特别屯垦区引发的矛盾,楚美两国开始了军备竞赛。
率先出招的大楚帝国,此时的船台上正在大规模建造最新一级装备16英寸主炮的公爵级战列舰,即主炮口径381毫米,超越美方主力战舰一代。
一号舰“宿雾公爵”即将下水栖装,二号舰“马尼拉亲王”号将于年底下水栖装,船厂工人正在日夜赶工,如今是一片火热的建造状态。
三号舰“马达加斯加公爵”号,四号舰“甲米地公爵”号都在不同进度的建造中,1916年中旬将全部建成服役。
包括重巡洋舰在内新的海军主战装备,大楚帝国各地的造船厂都在全力生产,提前一步进入了火热的军备竞赛节奏中。
美国佬在这方面,起步又迟了一些。
好在美国人也不傻,在意识到大楚帝国已经开动了战争机器,展开了压制美国海军的太平洋霸权之争,迫使美国不得不正面应对。
1914年6月12日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激烈辩论,再度通过了《国防再拨款法案》,并于11天后在参院获得表决通过,将美国军事预算提高到年均3.72亿美元的水准,相比年初增长了68%。
由此,正式拉开了与大楚帝国军备竞赛的序幕。
而这一切
完全在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的预料之中,要让美国人感受到直面的军事压力,皇家海军部向加勒比舰队增调了两艘装备343毫米主舰炮的一线战列舰,直接将紧张氛围拉满。
这两艘“昆仑山”级战列舰于7月下旬抵达巴拿马,并顺利的通过了巴拿马运河加入加勒比舰队的序列,让美国人感受到了冷飕飕的切实威胁。
迄今为止的美国海军序列中
最新锐的就是20艘装备305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对这两艘昆仑山级战列舰不免心虚胆弱,连美方舰艇活动范围都大幅减少了。
若爆发冲突,明显处于下风。
美国紧急上马的装备356亳米主炮的内华达级战列舰,于1912年12月开工,1914年7月下水栖装,计划于1916年3月服役,在1917年初形成战斗力。
同型战列舰“俄克拉荷马”号装备时间大致相同,也都得在1917年才能实战部署。
美国海军1914年度再拨款法案通过的后续两艘装备356亳米主炮的战列舰分别是“纽约”号和“宾夕法尼亚”号。
前者在船厂刚刚切割第一块钢板,进入施工还没有一周。
后者还躺在建造计划里,各方为在哪一座船厂建造争论不休,很多船厂都在盯着战舰建造的大定单,这牵涉到了背后政治势力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