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小孩子疯一会儿就没精神了,由她去吧。”大楚皇帝郑国辉宽容的挥了下手,目光中满是慈爱。
99公主不是最后一个大楚帝国皇家子嗣,却是非常吉利的排名,非常适合这种重大的典礼场合。
过来砸一个香槟酒瓶玩一会儿,就能收到大大的红包赏赐,还赏了一辆鎏金镶玉的名贵马车,可把小公主开心坏了。
大主皇帝郑国辉转过身来,仔细端详着静静停靠在码头的这艘庞然大物,眼中皆是欣赏的神色,这可是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海上巨舰。
周围一众海军将领们个个都是喜笑颜开,兴奋的神采压抑不住,可都激动坏了。
关于“昆仑山”号的定位,皇家海军方面还有所争议。
为什么呢?
这首新式主力舰的吨位创造了大楚帝国皇家海军的新纪录,满载排水量达到了25720吨,试航中跑出了25.3节的高速,装备了四座13.5英寸双联装主炮塔,沿中轴线呈现前二后二的布置。
13.5英寸就是343毫米巨炮,这是大楚帝国第一艘装备如此口径的主力战舰,具有不可质疑的主导地位。
海军部方面大多意见倾向于定型为战列舰,也有人认为沿袭英国方面定位,属于战列巡洋舰,或者是重巡洋舰。
英国“狮”级战列巡洋舰的技术指标已经探明了,其设计蓝图标准排水量26270吨,满载29680吨,
全舰长213.4米,水线长210.3米,宽27米,吃水8.4米,满载吃水9.3米,装甲带总重量12700吨,
装备的是阿姆斯特朗公司最新研制的Mk-V型舰炮,四座双联装主炮塔,口径为13.5英寸(约343毫米),身管45倍径。
最后还是大楚皇帝郑国辉亲自拍板,“昆仑山”级定型为战列舰,这玩意儿太大,太猛,太彪悍,定型为重巡洋舰实在是说不过去。
至于英国人,暂且不管他。
这也不能怪大楚皇帝郑国辉改变主意,将原本的重巡洋舰定位为战列舰,实在是海军部的建造蓝图变化太大。
这初稿从一万三千余吨,否决后发展为一万六千余吨,再到2万多吨,这最终定稿的蓝图一下子干到了二万五千余吨,里外里差了一倍。
这都是为了对标英国即将开始建造的“狮”级战列巡洋舰技术指标,认真说来也没错,符合大楚帝国皇家海军长远的战略发展需求。
要怪只能怪世界海军舰船技术水准发展的太快,新技术,新材料简直日新月异,新舰下水短短几年就落后了。
英国人的思维方式也非常奇怪,其皇家海军装备的几十艘战列舰,都没有一艘新设计的战列巡洋舰的吨位更大,有着严重的违和感。
“走,上去瞧瞧去。”大楚皇帝郑国辉兴致勃勃的一挥手,在众臣的簇拥下,顺着长长的舷梯爬上了这艘钢铁巨舰。
来到宽阔的前甲板,顿时产生一种“天下我有”的豪迈之情。
一前一后的两座背驼式主炮塔,共计4根粗大的343毫米主舰炮指向天际,代表着大楚帝国的公义和真理,凝聚了数十年来殖民扩张的赫赫武威。
这巨大的炮筒,能够装进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儿。
站在船舷边
能看到沿着水线的厚重隆起装甲带,就像突出的台阶一样,给人以无比安心的感觉,令舰上官兵信心百倍。
走了一圈儿
大楚皇帝郑国辉心情极好的说道;“果然是一分钱一分货,乘坐这艘大舰行驶在海面上,13级飓风来了也不怕,不愧是帝国之盾也。”
“陛下所言极是,如此强大的帝国之盾,那是应当多多益善才好。护佑我大楚帝国愈加的繁荣昌盛,传著千秋万代,国祚不绝呀!”
“哈哈哈……区区的一级战舰,哪有那么夸张?”
“微臣不敢,窃以为我大楚皇家海军历来为殖民扩张急先锋,拥有如此神兵利器,当可无往而不催。辅以皇家陆军之坚韧,契合发展之华人殖民政策,绝计成就千秋万代之伟业也”。
“嗯,如此说来,倒也说得通。”大楚皇帝郑国辉点头表示认可。
我堂堂华夏子嗣占有的地盘,清除一些杂鱼之后,理当传诸于子孙后代,千秋万载不绝也。
他管不了子孙后代的事儿,反正地盘占了,也实施了全面的华夏化融合,该做的都做了。
如果这样都能丢了,那只能说太废物。
大楚皇帝郑国辉心情不错的一路走走说说,这艘巨舰宽26.2米,呈现枣核子弹状,前部尖细,中间圆润宽大,舰艉急剧的收缩。
这样的舰型有利于跑出高航速,在经济航速航行时,节约大量的煤炭和重油。
特别是大楚帝国特有的背驮式炮塔布局,在追求“火力更猛,航速更快,装甲更厚”的现代战舰设计中,更加凸显了自身的优势。
这是因为“背驮式炮塔”布局更加紧凑,使得需要防护的要害部位面积大大缩减,用相同重量的装甲钢保护,防护力提升达16.7%。
就以英国最新下水的位级战列舰为例,其总计装备5座12英寸炮塔,装甲防护带从前到后137米长,保护住要害部位。
无畏号装甲总重量约五千吨,相比较“纳尔逊爵士”级多出八百吨,舰侧水线装甲带102-280毫米,司令塔,弹药库等要害部位装甲厚度达到280毫米,也就是十一英寸。
实际上,这样的保护效果并不好。
在“火力,防护和速度”三要素中,英舰首要的强调就是火力,速度排第二位,防护只能排在第三位。
所以英制战舰的防护普遍不好,可是火力强大,适合于大舰队的海上对决,友舰会相应的分薄防护压力。
德制战舰则不同,其将防护放在第一位,火力放在第二位,速度放在第三位。
所以德制战舰皮实耐操,火力却相应的短板,只能靠超炮官兵的精准度弥补。
这是各国根据自身国情,所采取的不同海军发展战略决定,说不上孰优孰劣,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大楚帝国的战舰发展策略与上述两国又有不同,由于帝国疆域广阔,周边战略环境相对宽松,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敌人。
大楚皇家海军在选择三要素中,始终放在第一位的是速度(注;包含大航程,经济航速,最高航速和远航舒适性能等技术指标),尤其注重远航性能。
所以大楚皇家海军的主力战舰吨位普遍偏大,就是为了携带更多的燃料,具备更强的远航性能。
其次是防护,最后才是火力。
那么昆仑山级战列舰装备了4座13.5英寸主舰炮,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准,怎么火力才是第三位呢?
在战舰设计中,虽然战舰火力在诸多的考量中排位靠后,只要舰炮科技水准达到了,该装还得装。
大楚帝国就是这种情况,有马尼拉武器公司自行研制的05型13.5英寸双联装主舰炮经过长时间试射,武器性能表现极为出色。
得益于卓越的特种钢材铸造水平,炮管寿命平均达到380发至400发,这技术指标比英制Mk-V型舰炮多了22%,属于世界顶尖水准。
发射炮弹的散布率,精准度都让人满意,相比老式12英寸主炮(注;即305毫米)提高了7.5%,同样是世界一流水准。
整炮重量73吨,比原有的12英寸主炮增加了16.6吨,这相比昆仑山级战列舰巨大的排水量来说,只不过是毛毛雨。
有如此优秀的大口径火炮,为什么不装备呢?
德意志最新建造的战列舰依然在装备着11.5英寸主炮,不是因为德国人不想装备,而是技术水准没有达到。
德国工业虽然在电气和化工领域突飞猛进,引领着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先锋,发展如火如荼,极为耀眼。
可是在钢铁工业和舰船领域,相比积累深厚的英、楚两国,还是有一定距离。
正在主力战列舰的核心装备领域,就极为明显的体现出来。
英国和大楚帝国新锐战舰几乎不分先后的装备上了13.5英寸主舰炮,德制12英寸主舰炮依然在研发中,还没有达到能够装舰的稳定技术水准。
即便距离只剩下捅破一层纸,那也只能望洋兴叹。
特种钢的技术水准需要成千上万炉的钢水,不断的试错演进,摸索提高特种钢材技术指标的发展方向,循序而进才行。
这是一条极为艰难的技术发展之路,没有捷径可言。
英国,大楚帝国的铸炮钢配方都不一样,并各自将其视为核心秘密,采用周全的手段加以保护,以防外泄。
德国人只能凭借一炉又一炉的钢水改进配方,用这种笨办法达到技术演进的目的,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大楚皇帝郑国辉站在宽大的司令塔里,用手搭着望台,申请满意的环顾周围,笑着说道;
“何爱卿,怪不得将这艘新舰列为本土舰队的旗舰,还是这里宽敞,视野也好,在这里指挥怎么能不打胜仗?”
“全赖陛下远见卓识,我大楚帝国皇家海军才能装备如此犀利之战舰,自当谨奉皇命。剑锋所指之处,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百无禁忌矣!”何祝成上将如今也是红光满面,信心百倍的回答说道。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说道;
“哈哈哈哈……朕只管搭台,怎么唱戏还要看你们自己?沙俄舰队给我们树立了丑陋的反面典型,在舰队训练这一块,可不能有丝毫马虎。”
“回禀陛下,我大楚皇家海军令行禁止,训练有素,严格遵循海军作战各项条例,违者即予以军法严惩,绝不怠恕。”何祝成上将铿锵有力的回答。
大楚皇帝郑国辉也是深有感叹的说道;“嗯,从严治军是最紧要的事。”
他没有多说,可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陛下指的是什么,不约而同的点头称“是”。
沙俄太平洋舰队这个恶劣的反面教材,给大楚皇家海军带来的冲击实在太强烈了,想忘都忘不掉。
拥有大国重器那得会使,像俄国人那样瞎搞可不就白瞎了吗?
第585章 直接干他就完了
“昆仑山”号舰下水典礼过后,大楚皇帝郑国辉给与了高度评价,这让一众海军将领们喜不自胜,兴奋神情溢于言表。
这意味着首批4艘新锐战列舰稳了,在皇帝陛下重视的情况下,皇家财政拨款一定会足量按时拨付,不会遭到突然削减。
想当初
“椰城”号战列舰建造计划,从原本计划的12艘削减到两艘,可把这一众海军将领心疼坏了。那真是茶饭不思,郁郁寡欢。
二号舰“秦岭”号是去年十月开工,预计将于6月中旬下水。
三号舰“天山”号是今年二月份才开工,得到明年年初才能下水栖装,正式服役的话就要到明年底了。
四号舰“长白山”号也是命运最有悬念的一艘,其财政拨款应当在三季度拨付。
船厂已经开始前期筹备工作,相应的超大型蒸汽轮机,新式高压锅炉,高压管材,主舰炮及输弹系统订单都已发出,这些重要的设备和材料都要提前订购,以免赶不上建造工程进度。
现在看来,是三个手指头捏田螺……稳得很嘞!
首舰“昆仑山”号的建造资金高达912万银洋,是迄今为止单舰建造价格最高的强力战舰,实力没得说,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惊人。
所有先进的技术装备,都是金山银山堆积而成。
主力战舰建造的成本,各种钢材排在第一,设备排在第二,劳工和管理成本排在第三,总占比不超过10%,正常在7~8%的样子。
以昆仑山号为例,其耗用各种高标准的特种钢材总量高达1.47万吨,这还没有加上几千吨设备的重量,完全就是海上漂浮的一个铁坨坨。
即便以大楚帝国雄厚的财力,按照一年新建两艘,下水两艘的速度,装备起来也颇感费力。
毕竟皇家海军拨款的用途,并不仅限于主力战列舰,还要发展新式重巡洋舰,轻巡洋舰,鱼雷驱逐舰,火炮驱逐舰和鱼雷艇,以及二线海上警备区的各级巡防舰,还有弹药的储备购置,各地海军站和海军码头的不断投资,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这种重大的海上军备发展项目,常常需要特别拨款支持。
典礼结束后
外交部大臣李经羲走向自己的座车,正准备离去,却被身后的皇家海军参谋部次长楚-郑鸿少将叫住了。
“李大人且请慢走,搭一下你的顺风车,正好有点小事儿,在路上和李大人聊聊。”
“哦……殿下,要先送你回去吗?”
“不着急,上车再说。”
“那……殿下请。”
“李大人如此客气,那可折煞我了,您可是位列九卿的部堂大人,您先请,我就是蹭个便车。”
“那哪行呢?殿下身份贵不可言……”
两人拉扯客气了一番,还是楚-郑鸿少将几乎半抱着,将李经羲送入轿车后座,这才跟着坐上车来。
楚-郑鸿少将是十几个在皇家海军发展的皇子之一,排名皇二十一子,曾历任驱逐舰长,皇家海军高级军事学院指挥系教官,轻巡洋舰长,“镇西”号铁甲舰长,海军部高级参谋等职务,在皇家海军服役已经有二十多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他与李经羲甚是谈得来,是多年的好友。
大楚帝国从来不禁止外臣与皇子过从紧密,皇帝的子嗣众多,九成九的大臣都认不全,又能济得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