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浩大繁杂的事务,也是从军事管制过渡到正常社会秩序的过程。
当前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下去了。
相比较新晋纳入囊中的澳洲,业已经历长时间军管的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的需求更迫切。
澳洲刚刚纳入大楚帝国领土范畴,目前正在实施军管,一切以安定为主,不宜大动干戈。
在英国与楚国达成的《澳洲过渡条约》中,英方在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这些有大量白人居民的地方,都派遣了观察团。
其目的,就是监督楚国方面保障白人居民能够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其财产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承诺的具体落实。
每过半年,英方观察团将会形成一份报告,送交英国议会审议。
说白了这就是个制衡手段,让大楚帝国不能肆意的欺压白人民众,随意没收白人金矿场主和牧场主的财产,抢掠贩卖白人妇女,草菅人命,肆无忌惮的欺凌白人民众。
所谓的“过渡期”。
就是英方这个老的澳大利亚宗主国,逐步向大楚帝国过渡领土权益时期,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从这个角度理解
英方的举动也没有侵犯到大楚帝国的领土权益,因为澳大利亚原本就是英属殖民地,虽然独立了,可还是宗主国。
这也是英国人的条件之一,虽有点儿涉嫌侵犯了大楚帝国主权,可英方坚持要怎么做,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是不信任。
毕竟大楚帝国一直以来,在对待异族和殖民事务中的粗暴直接做法,口碑可不咋地。
这只是过渡期安排,英方观察团最长时限是6年。
仅在这个时限问题上,英、楚两国在密谈中就反复较量了几个轮次,可谓是反复拉锯,每一步推行的都很艰难。
最初,英方不愿设置观察团时限。
楚国方面态度则相反,不同意搞个什么劳什子观察团,做起事来缩手缩脚,感觉不爽利。
双方立场异,根本谈不拢。
后来互相妥协,英方观察团的时限从20年缩减到15年,又进一步缩减到10年,7年,最后达成协议的是6年。
就像切香肠一样,一点点的讨价还价。
楚国方面不断的退让,从原本的两年增加到三年,然后4年,5年,最后达成一致协议的是6年。
要说英国人难搞,能够最终达成《澳洲过渡条约》是一项重大外交胜利,外交部方面付出了无数心血,那是半点没有水分。
外交部大臣潘裕臣就感慨的说道;
“这次谈判过程之艰难,曲折,时间跨度之长,都是我数十年外交生涯所仅见。感觉是在攀爬永不见顶的高山,实在记忆深刻,终身难忘。”
基于多方面考虑
澳洲现在的行政治理和区划,暂时都遵循英属殖民时期的旧例,轻易没有做改变。
至于什么时候改变?
那自然是合适的契机,楚国方面没有具体的承诺,英国也没有死追着不放,双方默契的忽视了这一点。
否则又是立场南辕北辙,成为谈判中的又一个难点,要达成共同认知遥遥无期。
包括新西兰独立建国,没有包含在澳洲范围内,这也是大楚皇帝郑国辉亲自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退让,以求早日缔结条约。
这个小小的新西兰,大楚皇帝郑国辉绝不会放过。
以后逐渐移民掺沙子就是了,反正那块儿白人也不多,地方也不大。
等到合适的时机收回来就行,不必急于一时。
一口吃不下,那就分两口吃。
在大楚皇帝郑国会的规划版图中
南洋大一统是最终的目标,也涵盖了苏门答腊岛对面的新加坡,槟榔屿,柔佛和西马来亚地区,包括缅甸南部细长的半岛地区。
现在嘛,真不着急!
由于楚国和英国亲密的全球伙伴关系,来自大楚帝国的华商足迹遍布整个南洋和中南半岛,包括英属海峡殖民地和法属西贡殖民地,当地华商都是掌控经济支柱的重要存在。
这其中大部分人,都有大楚帝国公民身份。
在上述地区
华裔人口普遍在二至三成以上,新加坡高达九成,槟榔屿在6成以上,西马来亚地区华裔人口占比过半。
在暹罗王国的曼谷等大城市,华裔移民的人口比例也达到两成以上,西贡超过了三成,垄断了当地工商业。
通过皇室联姻,有很多西马来亚王公贵族迎娶了大楚帝国的公主,也有些土著公主嫁入了大楚帝国皇室,成为一些皇子的正室夫人,令互相间关系密切了许多。
这些土著王室抢着与大楚王室联姻,首先求的就是一个心安。
在大楚帝国这个巨人身边,一不小心翻身就被压死了,或者张口吞掉了,那真是危险的很。
现实非常残酷,仅在南洋地区
大楚帝国的崛起,就先后消灭了十几个土著王国,曾经辉煌的亚齐王国,丹戎甲王国,达伊里王国,兰芳大公国,砂捞越王国,文莱苏丹国,古晋王国,巴厘王国和加里曼丹岛上的众多土著王国,都是这么没的。
王室传承断绝,宗嗣灰飞烟灭,短短几十年甚至连土著部族传承都断了,彻底消亡在历史长河中。
就问怕不怕?
能够与大楚帝国皇室联姻,求的是个心理安慰,至少不会被一口吞了。
最鲜明的例子是北方的琉球王国,现任国王尚德身上,就流淌着一半大楚皇室的血脉,乃是大楚皇室公主所出。
琉球国王尚德的妻子,是大楚帝国九皇子的长公主,两人是表兄妹的关系,算得上亲上加亲。
琉球王国因此纳入大楚帝国的保护范畴内,就连新晋崛起的扶桑国,也不敢轻易打琉球王国的主意。
王室联姻的好处实实在在,简直太香了。
这种情形在周边很普遍,暹罗王国朱拉隆功国王为二王子求娶了大楚帝国的七公主,两人诞下了一儿二女。
这位二王子,就是暹罗王国的王储,今后要继位为国王的显赫存在。
安排了这桩王室联姻,就能抱上大粗腿。
这桩典型的政治联姻,暹罗王国求取的就是一个依靠,至少与大楚帝国是儿女亲家,英法两国在入侵前都得考虑一下。
有了这层关系
大楚帝国也不好随意的攻打暹罗王国,瓜分暹罗王国的领土,至少保证不挨揍。
当然了
若暹罗王国二王子瓦栖拉兀被废黜了王储身份,不能够继承王位,贬黜成了边缘角色。
那么,这可是赤裸裸的打脸,暹罗王国要考虑到能不能承受大楚帝国的怒火,有可能招致王权覆灭。
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真会出人命的。
靠着娘家的势力登上王位,那么必然对华裔抱有亲切友好态度。
相应的当地的华裔移民能够受到公平的对待,甚至高于国民待遇,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这一切,将会引发华人更大的移民热情,就如同1+1=2那么顺理成章。
对于这些地区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并不一定强求非要纳入到帝国范畴里,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鸠占雀巢,让皇子皇孙们异地做王,方法非常灵活。
时至今日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终于体会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曾经的感觉,那就是吃饱了,还有点儿吃撑了,就是再上一个五香大肘子也不香。
对于帝国疆域范围的扩大,不再那么执着。
在也门和阿拉伯半岛的中西部地区,即吉达以南地区,是楚国和英国默契的双方势力分割线,这里属于楚国势力范畴。
大楚帝国在此经营二十多年了,当地华裔人口占比也超过了三成,多集中在城镇中,以从事工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为主。
对于该区域的考量
大楚皇帝郑国辉并非一定要纳入到领土范畴内,可以派遣几个看中的皇子皇孙过去,建立附从于大楚帝国的小王国。
规模也不求多大,地盘也不求多广,能够独立发展就行。
实在差那么点儿意思,反正大楚帝国才雄势大,随便补贴些就是了。
那也不打紧,顺手而为的小事。
从也门到阿拉伯岛中部,至少可以建立4~5个小王国,包含后世阿拉伯半岛盛产石油的吉达以南地区。
后世也门和沙特阿拉伯爆发冲突,也门发射导弹去炸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炼厂和仓储中心,就是位于该地区。
楚国在阿拉伯半岛的势力范围,比后世也门领土要广阔的多,向西南部推进了上千公里远。
当然了
这不包括波斯湾沿海地区,英国人非常鸡贼,将楚国的势力限制在波斯湾以外,严禁染指。
必须得承认,在这个没有发现阿拉伯半岛石油资源的时代。
仅从地缘战略角度考虑,英国人便刻意限制了楚国势力踏入波斯湾,以免楚国将影响力向波斯湾周边国家辐射,绝对是眼光深远。
这方面,必须要点一个赞。
第545章 小插曲
坐在凉亭里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和首相范知城说说谈谈,言语间聊的都是国家大事,关系到万千民生。
突然间
郑国辉止住了话语,皱着眉头看向天边。
隐隐的,高远的天际传来嗡嗡声,首相范知城也听到了,脸色随即变得有些苍白起来。
这时候
几名身强力壮的禁卫女军官突然冲进来,大声高喊着“护驾”,立刻拽着大楚皇帝郑国辉的手,簇拥着匆忙的向着不远处的行宫主楼奔去。
警钟声急促的敲响,行宫内此刻已经乱成了一团麻,大量禁卫军官蜂拥而出,匆忙的登上高点和哨卡,调转重机枪口对准天空。
一队队的禁卫官兵荷枪实弹而出,迅速拉出了几道防线,全神戒备。
仅仅几分钟
这空中的黑点已经出现,是盘旋在山谷上空的一架双翼飞行器,在山风的作用下,不受控制的飘向行宫方向。
“传陛下口谕;谨守防卫职责,不必惊慌过度,不必对空开火,合理防卫即可。”
从行宫主楼快步奔跑出来的禁卫女长官,大声的传达旨意,安抚神经高度紧张的禁卫军官情绪。
眼见着这个双翼飞行器越来越近,在距离几百米的高处一个折转,被山体附近旋转的山风吹偏了,逐渐的远离开。
数百名禁卫官兵这才长吁了一口气,将手指头从重机枪扳机上放开来。
方才若是没有陛下口谕,设置在高点的几挺重机枪早已经开火了,做警示性射击。
搞不好,就能将这破玩意儿打下来。
此时的范知城首相脸色已经铁青,陛下所经之处的城市,一概禁空,这是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