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508节

  严格实行军事管制,区域分割,以达到逐步消化之目的。

  整体行动尚需3~4年,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实现潜移默化之转变。”

  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都是帝国本土范围内,以本土的高标准进行建设,用大量的投资补偿历史欠账。

  而在占领区掀起的大基建热潮,有力的促进了帝国工商业发展,扩大了总体内需,拉动较高的经济成长速度。

  这几年时间

  大楚帝国整体经济成长水平均高于7.5%,最高的年份达到8.2%,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德国,与美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伯仲之间,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态势,将英法等老牌工业国家甩在了后面。

  在帝国主义时期

  发展中难免充斥着奴役和压迫,必然有一些弱势民族群体血泪的付出,这是难以避免的历史进程,无需讳言。

  就比如那数十万流放偏僻岛屿的土著人口,多用于开掘岛屿矿山,比如铁矿,煤矿,铜金矿,铝土矿或铅锌矿,还有更危险劳累的硫磺矿等等,基本上不可能生还离岛。

  这些偏僻岛屿便于管理,也用不着过多的惩戒署人员,只要管住码头就行了。

  除非是超人,才能赤手空拳的游过几百公里的广阔海域,逃回到帝国本土来。

  即便逃回来没有身份,又不能讲一口纯正的国语,分分钟是被再缉拿的命运。

  除非逃入热带密林中做野人,否则,在整个南洋地区寸步难行。

  对于他的奏报,大楚皇帝郑国辉认真的倾听后,脸上露出悲天悯人的神色,浅浅叹了一口气说道;

  “唉,军方的这些私自行动,出发点整体是好的,未免失之于粗暴简单。

  可是考虑到地方情势复杂,土著愚昧,朕也不便过多干预,只能佯做不知了。

  相关的统计文档,三年后必须彻底清除,并进行全国范围内彻查。

  消除任何可能的遗存,违者严惩不贷。

  此精神以口谕形式传达至政府副部以上高级官吏,军队副师以上长官,劾令严守秘密,违者以阴谋叛国罪论处。

  帝国之安定团结局面,高于一切。”

  皇室秘书长李经羲听了口谕之后,脸皮子狠狠的抽搐了一下。

  陛下的意思很清楚;这些不好的事情,那是一点儿都不想沾手,更不想留人诟病的把柄。

  他连忙躬身回应道;“微臣谨遵圣谕,即刻传达月湖官邸,全程督导执行。”

  “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呀!”大楚皇帝郑国辉苦恼的摇了摇头,一副我为华族用心良苦的模样。

  在南洋长达37年的殖民扩张中,大楚帝国的崛起伴随着无数土著民族的消亡,渐渐的消泯于历史长河中。

  向东至中南美洲,向南至爪哇,澳洲和巴塔哥尼亚,向西至中非,马达加斯加和西非刚果河流域,数以千百计土著民族消亡。

  在这累累尸骸上,营建出庞大而兴盛的华人海外帝国,硬生生的拓展出广阔生存之空间。

  是非对错,只能容留给后世人评说。

  大楚皇帝郑国辉在南巡时,反复强调了文化抢救性发掘的重要性,很多大学的文史专家正在全国各地考察,发掘。

  这几年里

  必然将会有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通过史学家的严谨考证,罗列出华人海外发展的详尽历史脉络,考证出大楚帝国传承的正当性。

  如今最早的历史溯源

  已经达到了秦灭亡后,陈胜建立的张楚后人,辗转抵达南洋的遗迹。

  在泗水以南的古婆罗浮屠不远处,就发掘出了秦墓葬群,出土了大量秦楚编钟和篆刻甲骨文的骨片,多达数千片之众。

  这项重大的考古发现,将大楚帝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二千二百三十余年,形成了清晰的历史传承脉络。

  至于中间的空白,那还需要后续的历史发现佐证。

  在浩瀚的华夏历史上

  秦灭亡后有陈胜建立的张楚,项羽建立的西楚。在东晋时期,又有恒玄建立的恒楚。

  到了隋朝末年时期,有林士弘建立的“林楚”,还有杜伏威建立的“杜楚”等等。

  至五代十国时期,有马殷建立的“南楚”,以及两宋时期,金人为了控制北方而扶植张邦昌建立的“伪楚”,都有很多的历史脉络。

  当中原王朝破灭,其后裔辗转流落海外,建立了新的华夏文明海外分支,就成为非常合理的途径。

  大楚帝国现在的行径,非常类似于唐朝时期李世民为自己找祖宗,陇西李氏其渊源一直能上溯到道教创始人李耳,逼格一下就上去了。

  如果大楚帝国的祖先能够上溯到周朝郑恒公,那可就牛逼大发了,绝对的至尊远古皇家血脉呀!

  对此,大楚皇帝郑国辉在召见文化部大臣时,就有非常清楚的暗示。

  能不能正确的领会,就考验他的政治智慧了。

  在泗水古婆罗浮屠的这次重大考古发现,就呼应了大楚帝国皇室渊源的历史,将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意义非凡,为大楚帝国皇统增加了天然合理性。

  距离周朝时期的郑恒公,也就是大几百年,垫垫脚就够到了,哪怕是郑恒公的后人也行。

  这种情形,在华夏文明圈中各国王室屡见不鲜。

  泰国国王拉玛7世就一直强调,王室先祖来自于远古华夏,是流落到海外的华族一脉。

  最远可以追溯至西汉初年的河湟谷地白狼羌族,早在公元前两世纪,已经广泛分布于青海,西宁和兰州区域,后来受到汉族的压迫,为了躲避战火举族南迁。

  为了佐证这个说法

  泰国王室甚至拿出了清晰的迁徙图,历经8次迁徙后,向南进入缅甸地区,最终在泰国建立了吞武里王朝。

  这么一搞,泰国王室的历史瞬间增长到二千三百余年,历史沉淀和尊贵血脉都有了,显得格外的高大上。

  这些泰族人都能到华夏大陆找爹,作为根正苗红的华夏后裔,大楚皇室自然有更加充足的理由,去追寻先祖传承的存在。

  华夏后裔就是有这个便利,谁都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随便往上找找,都能考证出了不得的祖宗来。

  在椰城又考察了三天,大楚皇帝陛下车队顺着椰城前往万隆的公路干线,一路疾驰,于傍晚时分就顺利抵达。

  这一路上

  每当经过大型桥梁,大楚皇帝郑国辉都会命令停下来,在桥梁附近考察一番。

  问及的范围非常广,比如

  这是什么河?

  通向哪里?

  沿河有多少村镇,多少人口?还有多少土著居民没有清缴?

  新移民安置了多少华人,耕牛田亩是否悉数到位,复垦了多少田地,产出如何?

  这座大桥用了多少人工?

  建设周期如何?

  这条河上还有几座桥?

  陪同视察的本地官员被问的绞尽脑汁,有的回答不上来。大楚皇帝郑国辉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吓得众人脸发白,腿发抖。

  这种经历,随行的政府高官全都亲身经历过,当真是感同身受。

  内阁首相范知城三十年前,任职安赫莱斯知府时期,陪同陛下视察时就被问的脸色发白,腿发软,当真是不堪回首的经历呀。

  举凡听到陛下巡视的消息,各地官府县衙犹如举行大考,各级官吏那真是像打了鸡血一样,整日流连于乡镇公路和重大建设项目工地上。

  相关的数字背的脱口而出,无形中将基层管理指挥的团团转,从上到下全都紧张了起来。

  搞个不好,几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换个角度来看

  这在无形中,极大地强化了基层干实事的态度,最大程度起到了巡视督导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

第544章 有点吃撑了

  万隆是爪哇岛的第二大城市,常住人口约26万人,在第二次东印度群岛战争期间,曾经一度暴涨至接近五十万,有很多是各地涌来的难民。

  这座城市没有经历战火,其周边村镇保持的都较为完好。

  大楚皇帝御驾抵达时,万隆城市内已经完成了清洗和部份重建,重建大多以推倒棚户区为主,令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万隆城内约有二十七八万华人居民,已经恢复到战前的水平,甚至犹有过之。

  这座城市中的华裔人口原本比例就较高,占据城市人口的四成左右,精力清洗和后期的华人移民进入,城市工商业恢复的较好。

  每一天,都有为数不少的商行和企业建立起来,给这座群山中的城市带来新的变化与活力。

  万隆地处群山环绕的盆地,地势较高,全年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年平均气温为23℃,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这里景色秀丽,清静幽雅,四季如春,被誉为爪哇岛最美丽的城市。

  万隆行宫位于地势较高的台地上,这里有著名的温泉,可以居高临下的俯瞰整个万隆城,视野非常开阔。

  “范爱卿,接下来的行程,你就不必跟着朕一起走了,可以自便吧。”大楚皇帝郑国辉沐浴过后,一身清爽的坐在敞开的凉亭里,对首相范知城说道。

  从他们所处的高处,能够一览无余的看到整个城市,山风徐徐吹来,鸟鸣声回荡在峡谷中,当真极为惬意。

  首相范知城欠身施了一礼,回禀说道;

  “微臣万分荣幸,能够随同陛下身边聆听教诲,日有进益,当愈发的谨慎施政。

  此次爪哇岛之行

  着重在于推广落实大楚帝国行政设置,考量各地州府县镇设置,力求就近决策,现场解决疑难问题。

  想来……要在爪哇岛留滞四五个月。

  微臣此行带来了大量精兵强将,都是熟悉殖民事务的老手。

  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两地有大量繁杂事务要去做,单是勘察厘清州、府、县的边界,制成行政图,就是一项大工程。

  受俗务拖累,不能随侍在陛下身边,实乃知城一大憾事也。”

  大楚皇帝郑国辉颌首应道;“还是公事紧要,众卿之努力,朕心甚慰。”

  “微臣愧不敢当,原本就是应当应份的差事,有劳陛下过问,已然失职了。”范知城答道。

  在荷兰殖民时期

  从没有清楚的厘清各州、府、县、镇、村边界,眉毛胡子一把抓,反正是一笔糊涂账,没人关心这些事儿。

  就连日常的税收和社会治理一应事务,都交由华人甲必丹和土著王公贵族署理,白人殖民者只管收税即可。

  彼时的殖民地事务,都是粗放管理。

  到了大楚帝国治理时期,可就不能这么马虎了。

  华人移民安置和新的行政边界划定,要落实大楚帝国的各项行政部门设置,要推广帝国政策,从工商到教育文化,那可真是一大堆事务。

  正因为这样

  帝国首相范知城索性亲自坐镇,带来了各部署副职高官及一众殖民官员,并且从大专院校抽调数千名应届毕业生,用于补充基层官吏队伍。

首节上一节508/5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