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441节

  一个年轻胡子拉碴的汉子高坐在马上,他是如今26岁的莫行礼,全家移民马尼拉的莫家老七,正眼神锐利的四处观望迁徙中的牛群。

  莫行礼在年轻时为了过上好日子,热血上头就报名去了东非公司。

  可在东非公司仅待了一年不到的时间,他实在过不了那种刀头舔血的雇佣兵生活,很快就打起了退堂鼓。

  于是带着三个劫掠而来的阿拉伯女人,坐船来到了刚果河公司,按照政策获得了1200亩土地。

  怎么会那么多呢?

  因为是莫行礼是华人户主,有三个阿拉伯白人老婆,其中两个老婆肚子里都带着崽,连这个两个未出生的崽儿一起算每人200亩地,可不就是1200亩吗?

  莫行礼干雇佣兵时候还有些积蓄,加上刚果河这边的土地不值钱,索性又买了2000亩,合计3000余亩地。

  刚果河公司这边计算田地非常厚道,河流,山地,干旱的戈壁滩全都去除,只留下可开垦的好地计算田亩。

  所以,莫行礼在大海湾城北方最初买下的河边牧场,囊括了三个山头与河流的一段,还有一片不小的森林,总面积超过万亩。

  这几年来

  陆续又扩展到2万余亩,面积翻了几倍,饲养的牛有1600余头,马83匹,大骡子216头,是个规模中等的华人牧场了。

  此次驱赶着牛群南下,是莫行礼第二次前往南方售卖牛群,只要沿着牛羊践踏出来的道路一直南下,断然不会有错。

  华人牧场主并不是每年都会南下,毕竟风餐露宿三四个月时间,驱赶牛群的牛仔都极为辛苦,整个人都要瘦上一大圈。

  有的两年一次,有的三年一次。

  这次莫行礼是全家出动,他的是三个阿拉伯女人,一个亚美尼亚女人都是合格的劳动力,能够帮着驱赶牛群,省下一大笔雇用华人牛仔的费用。

  漫山遍野的牛群和骡子顺着牛马道前行,这一路走的不快,在水草丰美的地方会停下来进食,经常会原地驻扎三四天,让牛群吃饱了继续赶路。

  驱赶南下的牛群中,没有带崽的母牛,且母牛的数量也很少,以公牛和一岁零的小牛为多,青壮年期的母牛一般不卖。

  这些母牛在本地的市场出售,转卖给专门饲养母牛的牧场,基本上能拿到七至八成的卖牛款,还留下一笔尾帐。

  这么做,就是为了返回牧场后,再从当地专门饲养母牛的牧场中,依据当时市场行情价格再买回来,根据情况增加一两成的溢价。

  那些不愿意驱赶着牛群南下吃这份辛苦的华人牧场主,专门代其他牧场主饲养母牛,可以让他们放心的驱赶着牛群南下,赚的就是这份钱。

  莫行礼这次就卖了472头母牛,由于大海湾城市牧业兴旺的地方,牛的价格不高,卖了总计18422块银洋,拿到手15422块银洋,还留下了3000块银洋的尾帐。

  这是本地华人牧场的习俗,等到卖牛回来,还要从这家牧场回购大批的母牛饲养。

  这些钱都存到了银行里,只留下2422块银洋用作路途使用。

  这一路南下

  牛群难免掉膘的厉害,到了黄石城,滨海城和东桑城,一般都会购买一些精饲料,例如甘蔗渣,棕榈果渣,豆粕和畜草之类,在原地驻牧一段时间。

  有的十来天,有的半个月,具体视牛群的情况而定。

  在大海湾城产地

  一般公牛每头的价格在20~30银洋左右,根据体型大小和强壮程度有不同。

  一岁零的小牛肉质嫩,适合烤牛排,这在南方市场非常受欢迎。但由于体重较小的因素,也只能卖到十二三块银洋左右。

  有些体型小的牛犊子,七八块银洋,或是十来块银洋一头也是有的,这里价格的浮动很大。

  育龄期的母牛价格就贵了,一般都在42银洋到45银洋左右,带仔母牛也就是多两三块银洋。最高也只能卖这么多,价格不会卖的太出格。

  驱赶到南方售卖,价格可以向上浮动3~4成,几头牛看不出来,成百上千头那就非常可观了。

  在莫行礼的牛群周围,除了他和4个女人之外,还有两个华人牛仔和7个黑人雇工,总计14个牛仔前后呼应,还有21条狗围绕着牛群周围,警惕沿途的野兽袭击。

  在牛群后方

  跟着向南迁徙的还有22辆骡子大车,每辆大车后面都用缰绳系着二三匹不等的壮马,这些都是运到南方售卖的马匹。

  剩下的一些好马,寄养在本年度不准备南下的华人牧场中,大多都是同族或是好友,一些关系较好的邻近牧场。

  今年你帮我,明年南下时我帮你。

  这些跟随的大骡子车,大多由黑人和华人雇工的女人驾驭,还有小孩子也在车上,那就是移动的家。

  晚上大车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可以防止临时营地被野兽侵袭,要安全的多。

  这些黑人雇工都是有身份纸的自由黑人,都是刚果河公司的黑人仆从军出身,服役八年以上,建立相当功勋的黑人士兵,才可以被授予自由黑人身份。

  雇佣自由黑人只需要雇佣华人牛仔的1/3价格,干的活儿却不少,从经济角度来看非常划算。

  这一路南下要经过很多检查站,没有身份纸的黑人不允许被雇用,不允许迁徙,更不允许娶妻生子(注:只能娶一个黑人女人),不允许拥有土地,不允许经商做买卖,被剥夺了绝大部分权利。

  “当家的,野狗……”纵马而来的是莫行礼排行第二的阿拉伯女人,说的汉语声调奇怪,大致能够听懂。

  莫行礼喊她“二妮子”,老三就“三妮子”,老四那个亚美尼亚女人就叫“四妮子”,简单而明了。

  结婚几年来,这些女人都能模仿说一些简单的汉语,大多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往外蹦,比刚来的时候好多了。

  那时候听不懂对方的语言,只能用手比划,实在不行就上去一个大耳刮子,反正能生娃就行。

  莫行礼对女人们的语言不感兴趣,基本上一句都不会说。

  就是那些自由黑人,现在日常会话基本上都是磕磕巴巴的汉语,没有哪个华人殖民者有耐心去学那些土著方言,纯属吃饱了撑的。

  等消灭干净了,自然也就不用学了。

  听二妮子说有野狗,莫行礼立马就警惕起来,因为这些野狗都是成群结队行动,危害比较大。

  牧场饲养的牛不是野牛,没有那么大的野性,在遭遇到野狗成群结队袭击的时候,被咬死的可能性很大。

  莫行礼神色肃然的看向远方,远处的狗群吠叫发出警报,10多条附近的狗已经冲向小树林中,有三个黑人手拿着刀枪骑马冲了过去,表现的相当彪悍。

  他们都是当兵多年的退役军人,经历过无数的杀戮,对这些小场面表现自若,相当的淡定。

  这些自由黑人有规定

  不允许持有热兵器,包括步枪,手枪和猎枪,否则违反法条立刻就能被拘留。

  然后剥夺自由黑人身份,大概率会被丢进苦役营,这一辈子就完蛋了。

  所以自由黑人手中持有的是刀枪,在追逐野狗的时候,一矛刺下去也很有杀伤力,照样能维护牛群。

  “二妮,有多少野狗?”

  “不清楚,看到有三四头,应该不止。”

  “你和其他女人留下来照看牛群,我去看看。”

  莫行礼听了不放心,随口吩咐了一句,便双腿用力的一磕马腹,纵马奔跑了起来,骑术非常的娴熟。

  想当年,他的骑术还是在东非公司时期跟那些华人牛仔学的,如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莫行礼右腿前方的牛皮马袋里,插着一杆温彻斯特1866式步枪,在管状弹仓中装填了五发子弹,火力相当密集。

  他的腰间枪套插着一只柯尔特左轮手枪,这是华人牛仔的标准配备,在野外即便遭遇到凶残的三头,五头非洲鬣狗,也丝毫不用胆怯。

  对骑在马上的华人牛仔来说,那都是练枪的活靶子。

  越过牛群,纵马疾驰六七分钟后,就看到狗群和两个黑人雇工骑着马,将野狗群从小树林中驱赶出来,狗群吠叫声和大声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这群野狗有二十多头,幸亏及早的发现,否则必然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野狗群能够跟着牛群远出一两百公里,一有机会就会祸害牛群,是牧场主最痛恨的食肉野兽之一,断然留不得。

  这时跟随莫行礼纵马疾驰而来的两个华人牛仔,也在后方不远的位置。

  莫行礼将手指放在嘴中,吹了一个响亮的唿哨,看见前方的黑人雇工回头望过来时,他打了一个包抄的手势。

  前方的黑人雇工心领神会,愈发的策动马匹狂奔起来。

  从狗群一边外侧的方向压迫过去,逼的慌不择路的野狗群迅速转向,向着莫行礼等人的前方逃窜,创造出歼灭的机会。

  莫行礼对后方的两个华人牛仔打出手势,开始放缓马匹,抽出枪械装填子弹,准备给这些野狗群一个好看。

  后方的两个华人牛仔也是同样的一长一短装备,很快与莫行礼并驾齐驱,各自开始准备武器,控制坐下的马匹减速。

  没多一会儿

  野狗群一路狂叫着兜了回来,前方的路被包抄的黑人雇工掐断,迫使野狗群转向逃窜,正好冲向了莫行礼等三人。

  莫行礼眼看野狗群越来越近,很快冲到距离仅有三四十米的位置,便不慌不忙的抬枪,击发。

  “啪啪啪啪啪……”

  一声又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的从容不迫,只见不远处枪响野狗倒,翻滚的溅起了一片灰尘,发出痛苦的哀嚎声。

  身侧的两名华人牛仔也不遑多让,在莫行礼开枪后,迅即枪声响起来,将致命的弹雨撒向野狗群。

  只是这一个照面,被击毙击伤的野狗就多达十来头,整个野狗群的规模缩小了一小半,效果立竿见影。

  眼看着野狗跑远,莫行礼等人立刻纵马追上,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开始重新装填子弹,就像在平地上一样应付自如。

  一个多小时后

  这一起出击的5人马屁股后面挂着很多野狗尸体,策马缓缓而行,说说笑笑的一路返回,基本全歼了这群野狗。

  跟随一同返回的牧犬全都吃的个肚子圆,这些野狗头,肚子里的内脏全都掏了,丢给这些牧犬放开肚皮吃。

  只有这样

  下次遇到野兽袭击,狗群才会更加的卖力,从中培养出好猎狗来。

  这一次收获很大,返回的时候女人们都欢呼起来,不同于非洲鬣狗骚臭难闻的味道,野狗肉的味道很不错。

  剥了皮之后,剁成大块下锅熬煮,放一些五香香料和盐,煮出来的狗肉喷香。

  这样的肉干给小孩子做零食,给牛仔们做干粮都极好,这么多狗肉足够吃上一周时间,算是换换口味了。

  在经常南下的牛马道上

  如今的野兽并不多,绝大多数都被南下的牛仔绞杀干净,无论狮子,非洲鬣狗野豹,还是野狗,在这牛马道方圆几十公里几乎绝迹。

  这个野狗群估计是从其他地方流窜而来,丢了原本的地盘,谁知在这里连命都丢了。

  众人喜气洋洋的原地驻扎下来,一般在野狗群活动的地方,就不会有其他的野兽。食肉猛兽的地盘意识很强,地盘冲突的情况很少见。

  几堆篝火很快点了起来,女人们很快忙碌起来,烧水的烧水,扒皮的扒皮,清洗的清洗,显得忙碌而有序。

  难得闲下来,莫行礼与两个华人牛仔有说有笑的在篝火边坐下来,掏出酒壶喝两口,抽着烟,悠闲的等着女人烤出来的第一波狗肉串。

  方才跟着一起忙碌的三位黑人伙计,帮着扒完了狗皮之后,便规规矩矩的继续放牧牛群了。

  在莫行礼和两个华人留在眼中。这都非常自然。

  华人牛仔是近些年来抵达刚果河流域的新移民,无论干活儿还是放牧都没有自由黑人勤力,雇佣价格还高三倍。

  问题在于刚果河公司有规定

  举凡华人种植园,农场,工厂和其他经营之所,每雇佣一名自由黑人,必须雇佣一名华人,违规就要重重罚款。

  莫礼仁一家五口加上两个华人牛仔,正好可以雇佣七名自由黑人。

  这也算是钻空子,可大家都这么干。

  所以这次卖牛回来,莫礼仁准备再买一个亚美尼亚白种女人为妾,就叫“五妮子”。

  平日里帮着牧场干活儿,晚上还可以想怎么爽就怎么爽,能生娃,又是一个壮劳动力。

  而且根据规定,还可以多雇佣一个自由黑人帮手。

  哪怕白种女人价格贵一些,那也划算,毕竟是个壮劳力啊。

  今年卖了牛群,莫礼仁计划把牧场周边的空地都买下来,大概12000亩,按照一亩2.5银洋计算,那也要近3万银洋的巨款。

首节上一节441/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