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41节

  行舟在大运河中,是晓行夜宿。

  船队天不亮就会拔锚起航,到了晚间靠上沿大运河府县码头,这里往往是重兵汇集之地,安全更有保障。

  胡祖清考虑了一下,便返身来到楼船一层,进门后看见幕僚师爷郑国泰坐在一侧的桌边,正在提着毛笔勾勾画画,是登记复核后上船货物的名册,品类。

  郑国泰转头看见胡祖清推门进来,并将手中的毛笔搁在砚台上,开口问道;“胡队长,有事儿吗?”

  “郑先生,下官觉得运河两岸窥探之徒日增,心中深感不安,想要禀报将军大人示下。”

  “不用了,将军大人也觉察到了异样,这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那……”

  “将军大人吩咐了,所有士卒养精蓄锐,随时听候号令,恐怕一场苦战难以避免。但也不需忧虑,行船在河中,只要自己不乱,那些贼子奈何我们不得。”

  “下官明白了。”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1865年3月31日上午,这是三月末的最后一天。

  棉兰老岛北方一片碧蓝的海天之际,出现了一片船帆,然后是两片,三片,无数片,密密麻麻的船队浮现在天际线上。

  这正是一路劈波斩浪南下的特遣团船队,浩浩荡荡几十艘大船呈散乱的“一”字型,绵延数十里长。

  “看……那就是棉南老岛,我们终于顺利抵达了。”

  “将军大人万岁!先遣团万岁!”

  随着经验丰富船长的一声大喊,整艘船上的人全都兴奋了起来,高兴的大喊大叫涌向船舷边。

  看着湛蓝的大海一侧,山峦起伏的海岸线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将手中的水桶,帽子全都抛上了天。

  领航使郑守中(千总衔,十一叔)急忙的从后艉楼走出来,看着远方逾发清晰的海岸线,也情不自禁的咧开嘴笑了。

  终于不负将军大人重托,将船队完整的带到了目的地……棉兰老岛。

  这一路上他殚精竭虑,生怕有半点闪失,无颜回见通州家乡的父母兄弟,无颜面对祖宗在天之灵。

  如今这一颗大石终于放下了,感觉浑身都轻快了不少。

  领航使郑守中率领船队自崇明岛出发,从黄浦江进入海口以后折转向南,一直沿着海岸线南下。

  整个船队南下的航线,基本上以能看见海岸线为准。

  正好趁着西北风的余威,一路顺风顺水的抵达澎湖列岛,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补充水,蔬菜和食物。

  这个时代的澎湖列岛几乎完全自治,每年福州府辖下水师营会巡检两次,自台岛往返经过澎湖列岛。

  实际上,已经有十多年没见到水师营的影子了。

  澎湖列岛上的渔村自给自足,这里仿佛是无人问津的世外之地,倒是经常会有过往的外国西洋帆船,走私商船或海盗经过,与当地人交换一些新鲜蔬菜,肉类和淡水。

  可南下船团这么大规模,居住在澎湖列岛渔村里的老人都没见过,着实震惊不已。

  领航使郑守中用谎言诓骗他们,称是奉朝廷旨意,南下宣慰各属国的朝廷船团,居然没人怀疑。

  好在船团也没有占当地渔村的便宜,拿出真金白银来交换新鲜蔬菜,肉类,并且补充了大量淡水。

  恰逢此时

  海面上起了大风,翻涌的浪头达到6~7米高,海况愈加的恶劣起来。

  根据渔村有经验的老人讲述,这应该是北上的一股弱台风途经澎湖列岛,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果然,这股台风仅仅是边缘影响到了澎湖列岛,其后的三天里波涛汹涌,最高的浪头达到10米,看的让人心胆俱寒。

  来的快,去的也快。

  三天过后,海面上重新恢复风平浪静的模样,仿佛此前的狂涛恶浪只是一场幻觉。

  南下的船团在澎湖湾里侥幸躲过了这场台风,在风平浪静后立刻拔锚起航,浩浩荡荡的一路南下。

  这个季节,本来就不是台风频繁时期,极小概率会两个台风连着一起来。

  这个判断非常正确,船团自澎湖列岛启航以来,南下至棉兰老岛一路顺风顺水,仅仅六天便抵达了。

  可以说是祖宗显灵,福佑南下船团一路平安抵达。

  看到了棉兰老岛的海岸线,就意味着南下的征程胜利了大半,剩下的可就容易多了。

  根据航海仪判断

  目前船团的位置应该在棉兰老岛西北部,指挥船团接近海岸线后,领航使郑守中命令顺着海岸线向西南方向航行。

  他是识途老马,知道棉兰老岛第二大城市三宝颜,就在岛屿的最西南角。

  而那里,就是船队最终的目的地。

  再次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顺着棉兰老岛海岸线一路南下的大船团,远远的看见远方的一座海滨城市,各种建筑物铺展了开去,人流往来不息。

  这就是三宝颜,棉兰老岛西部的优良海港,这里与苏禄群岛遥望,濒临巴西兰海峡。

  三宝颜位于半岛的顶端,处在狭窄的沿海平原,终年炎热,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

  这个降水量,大概比江南省南部略少一些,比江南省北部略多一些,是较为适中的水平。

  这里是摩洛土著人的黄铜和紫铜制品中心,也是贝壳集散地,更是历史悠久的渔港,盛产各种海产品。

  看着眼前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领航使郑守中眼中一片火热,大声的命令道;

  “船队升起战斗旗,鸣响警钟,所有战斗人员全力戒备,准备战斗。

  船队航向港湾,传令下去;

  依次进入,顺序抢占栈桥码头,清理所见到的一切无关人员,接应船队主力登陆。

  弟兄们,属于我们的光荣时刻来到了。”

  “杀,杀,杀……”

  所有的船员群情激奋的挥舞刀枪,眼中满是火热的渴望,战斗的狂热迅速感染了每一个人。

  出发之前,将军大人就曾经明言;

  这是一只南下征服的大军,想象一下曾经占领一座城池怎么做,那就去怎么做,不要有丁点的迟疑。

第51章 顺利攻占城镇

  三宝颜码头上

  西班牙船长胡安-卡多索正带着两个水手在市场里挑选女奴,这里附近的海盗经常出没,会带来很多好的货源。

  奴隶市场上以土著人口为多,男女皆有,很多都是部落冲突中被抓到的俘虏,价钱自然最低。

  还有一些马来亚人,东印度群岛及印孟人,价格较高的还是华人,尤其是华人女子。

  华人女子性格温婉,长相秀丽,是女仆的最好人选。在南洋地区奴隶市场极其稀少,因此价格居高不下。

  当然了,如果海盗能抓到白人女子,那么就可以拍出天价。

  胡安-卡多索看中了两名华人女子,正在与奴隶贩子讨价还价,争的口沫纷飞。

  忽然间,市场就乱了起来。

  很多人怪叫着从身边跑开,也有人拿出铜锣来“咣咣”敲响,神情惊惶的指着海上大喊大叫,市集中一片鸡飞狗跳。

  胡安-卡多索心中猛的一个激灵,连忙跑了几步站在土堆高处向海湾望去,脸色顿时煞白。

  只见碧蓝平静的海湾中,径直驶来长长的一队大船,大船上旌旗飘扬,已经能看见全副武装的士卒手拿刀枪站在船舷边,满脸杀气的看了过来。

  这种船……我的上帝呀!

  胡安-卡洛斯很快就认出了这种来自东方大帝国的福船,他的船也曾远航羊城,自然认得这种东方船的独特造型。

  最让人恐惧的是这些东方大船的数量,没过多一会儿,已经密密麻麻的充斥在海湾中。

  还有一些船径直靠上了码头,从船上下来大量的士卒,闪亮的刀枪,在阳光下折射出摄人心魄的寒光。

  更多的大船用缆绳绑在一起,形成一个浮动的平台,彪悍的士兵们源源不断的从船上下来。

  这种情景

  看着胡安-卡多索手脚冰冷,目光中透露出绝望之色。

  “船长,我们赶快回去吧,这是见鬼的东方军队杀过来了。”

  “真见鬼!这些人和我们的伙计干起来了。”

  “怎么办?”

  身后的两个水手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阵势,抽出腰中的短刀后惊慌无助的问道。

  胡安-卡洛斯的双桅大帆船就停靠在码头边,正在向船上装载大筐大筐的铜矿石,计划运到马尼拉去提炼。

  这是棉兰老岛上出产的大宗货物,每周都有一至两船,如今正好被堵在码头上逃不开了,运气实在太背。

  船上的西班牙水手纷纷拿起武器反抗,只见大队的官兵赶到,在军官的命令下,齐刷刷的举起了手中的洋枪。

  一声令下

  “啪啪啪啪……”密集的齐射声响起,船上的西班牙水手被密如飞蝗般的弹雨笼罩,身上鲜血飞溅,割麦子般的倒了一片。

  “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洋枪齐射又连续打了几轮,直到船上没有哪个还能站起身来,军官这才挥手命令停止射击。

  手一挥,那些一手持刀,一手持盾的士卒纷纷涌上船去,挥起刀枪便继续杀戮起来,不断的有尸体从船上被抛下来。

  “完了,全完了。”胡安-卡多索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心里清楚一切都无法挽回。

  这条载重420吨的双桅大帆船是他全部身家,船上还有自己的好友和伙伴,如今在这些东方军队的围剿下死伤殆尽。

  东方军队并没有停步,而是从码头上密密麻麻的涌出,就像无可遏制的洪水一样四处扩散,席卷掉一切。

  所到之处,皆是无情的杀戮和镇压。

  接近20余天的远洋航行,一路积攒的烦闷戾气,在这一刻彻底释放了开来,造成了惊人的破坏力。

  “走,赶紧跑!”胡安-卡多索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三个白人跟随者惊慌四散的人群,向着远离军队的方向逃去。

  码头上

  全身戎装的钱江意气风发,他已经接过了军事指挥权,将手下的500火枪兵分成五队,每一队100人。

  然后给每一队配备200名刀盾手,共计300余人,由把总军官率领杀进城去,尽快的占领这座城镇。

  他先后派出了三队士卒,总数近千人。

  后续的大队人马正在陆续登上码头,已经将码头周边全都控制住,开始有条不紊的向码头上输送物资,接应更多的人员上岸。

  没多久

  指挥使郑守信(千总衔,小叔)和领航使郑守中(千总衔,十一叔)在众人的簇拥下也赶了过来,先遣团的三巨头汇合了。

  “情况怎么样……钱大人?”郑守信率先问道,神情略有些急切。

  钱江抱拳施了一礼,成竹在胸的回答道;

首节上一节41/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