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407节

  多年以后

  楚国对此没有详尽的统计,只大略的提及征服苏门答腊岛战争中,大约消灭了1.2万余反抗者及其家眷,稳定了地方形势。

  实际上,根据英,法,美等国的学者研究,楚国在占领并彻底殖民苏门答腊岛过程中,对当地土著民众的杀伤极重。

  一说是超过40万,一说是超过75万人,还有一说是超过百万人,各种估算相差很大,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

  可不论怎么样,绝对不止杀戮了1.2万余反抗者。

  仅此一役

  整个苏门达腊岛土著王国纷纷土崩瓦解,族群人口大伤元气,再加上战后大量的年轻女性土著被贩卖,数量高达四五十万人,绝大多数都卖给了华人移民家庭。

  此外,还有数十万土著男性战俘分别进入楚国各地的一百多座矿山服苦役,岛上原本繁荣的乡镇为之一空,短暂的荒芜下来。

  曾经拥有悠久历史的亚齐王国自此成为历史,就连原住民都很难寻找到了。

  仅在一个月后

  楚国远征魔鬼第二师,远征第六师便从两个方向,分别击败了集结起来的苏丹王国数万军队,几乎不分先后的杀入亚齐城,挥起屠刀展开血腥镇压。

  末代亚齐苏丹马哈茂德-沙二世多活了几年,可终究没有逃脱王国覆灭的悲惨命运,连同王族一起死于纷飞的战火中。

  连个后裔都没留下,那真是死的干干净净。

  一时间的口嗨,导致了王国的最终覆灭,这让周边的各土著王国都惊惧不已,害怕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面对恐怖而强大的楚国,这些土著王国吓得夜不能寐,纷纷请求得到英国的庇护,这倒是英国海峡总督府的意外之喜。

  楚国发动的扩大殖民战争,在1880年11月15日便落下帷幕,以最终攻占并覆灭亚齐苏丹王室而告终,顺便覆灭了几个小土著王国,就像踩死了蚂蚁一般。

  随即楚国宣布

  将占领的苏门答腊岛3/5的地区约25.2万平方公里领土,纳入楚国本土范围,楚国疆域由此从354万平方公里,进一步上升到379.9万平方公里,这并不包含刚果河公司与东非公司占领的非洲土地。

  从始至终,英国海峡殖民总督府表现的非常迟钝,既没有外交干预也没有反对,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一切发生了。

  此时在伦敦,病重中的前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伯爵气的当即一口老血喷出来,差点咽了气。

  他愤怒的在病榻上说道:

  “保守党内阁辛苦了6年,始终死死的按住了楚国的殖民扩张欲望,可是这些努力,都被该死的戈登政府毁了,他是大不列颠帝国的罪人。”

  “占据了苏门达腊岛,从此楚国的腾飞就无可遏制,这是英国全球战略的一大败笔,今后很难挽回了。”

  “让楚王的野心得逞,绝对是不可饶恕的巨大错误。”

  “英国与荷兰伙伴之间产生巨大裂痕,这已经不是传统友谊能够弥补,我们失去了欧洲大陆的一个忠实盟友,损失太大了。”

  然而这番说辞,遭到了戈登政府的反唇相讥,认为前首相说的灯草话,放的轻巧屁,是在为南非的布尔人张目壮胆。

  这样的见解,得到了许多英国人的赞同,他们至今为第一次英布战争中的失败愤怒不已。

  “布尔人可以狠狠的打击英国人而不用担心报复,在伦敦,依然有荷兰的朋友会去争取利益,就比如本杰明-迪斯雷利先生,总希望英国大度一些。”

  “这位前首相为布尔人袭击英国人大声叫好,却心疼荷兰人在东亚的利益损失,希望英国出面维护一下,这简直太荒谬了。”

  “最后说明一下,布尔人就是该死的荷兰农民,一群将自己利益凌驾于英国人之上的混球。”

  伦敦上层社会打起了口水仗,支持本杰明-迪斯雷利首相意见者并不多,普通的英国民众很情绪化,也没有深远的战略眼光。

  他们被英布战争中的表现气坏了,因为憎恨布尔人的缘故,连带着对荷兰人也喜欢不起来,更不愿意出面维护荷兰人的利益。

  被楚国人狠狠教训一下,似乎也不错。

  楚王郑国辉知道自己投机取了巧,随即采取了几个措施,让英国人感到大为满意,总体舆论倾向于支持楚国的殖民扩张。

  楚国迅速与英国海峡总督府签署了无障碍使用苏门答腊岛各港口的协议,规定英国商人在整个苏门达腊岛各城镇,享有优惠的国人税收待遇,以及各种便利贸易措施。

  而这种高待遇,只有英国人能享受,法国人,德国人,美国人与荷兰人都不行,都要按照已签署双边条约规定纳税。

  这让傲慢的英国人感受到了尊重,比起荷兰人在巨港毫不犹豫的对英国商人课以重税,楚国的做法太友好了,太懂事了。

  英国原本对苏门答腊岛这块地盘就没什么想法,他自己的殖民地已经够大,够广阔,也足够丰饶,不需要再增加一个岛屿。

  前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始终按住楚国的殖民扩张冲动,是基于英国的全球战略考量,不愿意地方性国家发展的过于强大,难以控制。

  换到如今的自由党戈登政府,在这方面的控制欲望大大衰减,更加关注于英国殖民地和保护国内部事务,只能说是政策倾向不同。

  由此带来的地区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楚国就如同五指山下的孙猴子,看到时机到了,便一屁股撅翻了五指山,在南洋地区大展拳脚起来。

  按照楚王郑国辉兴奋的话语说道:

  “楚国皇家舰队在印度洋缺少一个稳定且可靠的母港,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北端的亚齐港就非常合适。这将成为楚国太平洋舰队可靠的前进基地,也是迈向印度洋的坚实一步,引领王国走向新世纪。”

  楚国在苏门答腊岛的军事扩张殖民进程非常迅速,从前到后只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却辛苦筹划了十几年。

  从情报到军事地理勘测,从势力渗透到军事准备,楚国每一个环节都做的非常细致,非常到位,才能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一举奠定胜局。

  人们往往惊叹于表面的楚国皇家陆军强大战斗力,却忽视了背后艰辛而繁杂的筹备与谋划过程,才是更重要的方面。

  拿到了五分之三的苏门答腊岛地盘,现在的楚国君臣上下心满意足,整个岛屿一分为二,由楚国与荷兰分别占领。

  假以时日

  楚国很有信心挤走荷兰人,独占这座世界第六大岛屿。

  楚国的信心来源于几乎无穷无尽的华人移民资源,相比较荷兰可怜的那点白人移民后裔,楚国直接用潮水般的华人移民淹没,并且向东南方的荷占区不停渗透。

  荷兰白人殖民者拦又拦不住,又不敢做的太过,让楚国找到发飙的借口。

  如今的楚国将移民重心转移到苏门答腊岛,每个月上岛的华人新移民都达到六七万人之巨,一年下来就是70多万人口。

  只需区区两三年,整个苏门答腊岛上的主体人口就将“腾笼换鸟”,荷兰白人也阻止不了这样的趋势,最终可能连自己的地盘都保不住。

  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预见到了这样的严重后果,却没有有效的举措去应对。

  归根结底

  荷兰白人移民后裔太少了,一百年才增加区区二三万人,按照这个速度,再给一千年时间都不够。

第440章 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政府

  “该死的布尔人竟然敢于打脸英国人,这必然为将来埋下祸患。布尔人与荷兰人都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我们帮着先收点利息,好日子还在后面呢。”楚王郑国辉听到

  在南非,布尔人游击队爆发的短促战争,击毙了英国将军科利将军,造成了英军170多人阵亡,三百余人受伤的严重后果,狠狠打脸英国陆军。

  消息传来

  远在英伦三岛的英国本土民众为之哗然,舆论风向迅速转为对荷兰王国极为不利一面。

  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偏激仇恨的言论,对这些荷兰白人农民后裔极为不满,尽情的宣泄愤怒情绪。

  本届戈登政府因此倒台,由曾经担任了20多年财政大臣的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重新组阁,这对楚国可是不折不扣的福音。

  格莱斯顿爵士是温和的自由主义者,属于托利党温和派,全力崇尚全球自由贸易,强烈谴责前任迪士雷利首相奉行的“帝国主义政策”。

  他在竞选时有一句著名的口号,那就是“你赞成还是谴责迪斯雷利的国内外政策,决定的是盟友还是敌人?”。

  而病榻上的迪斯雷利尖刻的讥讽他是“一个坐在马朱巴山和喀土穆侮辱下的怯懦的小英格兰人”,“眼睛只盯着盘子里的一堆煮豆子,连伸手可及的面包都看不见。”

  格莱斯顿政府确实不善于外交,也不善于对外侵略扩张,新首相格莱斯顿是与前首相迪斯雷利政治见解格格不入的死对头,一个是自由主义者,一个是帝国主义者。

  楚王郑国辉非常喜欢格莱斯顿政府,在其组阁后,立马通过跨洋外交邮件送上了一份热情洋溢的贺信,言及楚国愿意和英国紧密的并肩站在一起,全力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化进程。

  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始终将保持与英国同行,这是一个君王的承诺。

  这封贺信在英国《泰晤士报》上公开发表,是格莱斯顿政府亮眼的外交成绩之一,这位新首相先生经常的挂在嘴边,将楚国视为“西太平洋地区值得信赖且紧密贸易伙伴”。

  格莱斯顿政府的核心诉求一直是维护英国工业资本家的利益,排除万难推行自由贸易,而不是什么殖民扩张。

  他们为资产阶级制定自由贸易预算方案,削减保护关税制度,同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国续签更进一步的通商条约,密切欧洲贸易联系等等,都是本届政府热衷推行的政策。

  有人笑,就有人哭。

  本届英国内阁的种种作为,给关税壁垒严重的美国带去了极大压力,简直压的喘不过气来。

  与楚国长舒一口气截然相反,格莱斯顿政府对有着严重贸易保护倾向的美国,施加了更加严厉的制裁,将其列为主要的贸易对手之一。

  并对美国输欧的工业产品和原料课以高关税,这是造成美国工业发展日益萧条的重要原因。

  欧洲市场大门的关闭,令美国更加迫切的需要东方市场,这让楚国的国际环境演变的空前友好起来。

  楚国悍然一口吞下苏门答腊岛五分之三的地盘,在国际社会竟然没有掀起多大波澜,就这么平静的接受了。

  远在北方的扶桑国见此情景,心中的酸意简直要溢出了屏幕。

  为什么?

  为什么华夏人在南洋的扩张畅通无阻?竟然没有一个欧美列强视之为严重危胁,并采取实质性的制止措施?

  楚国覆灭了几个当地土著王国,举起屠刀杀戮甚重,竟然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这一刻,自诩为精英的明治维新一干头面人物们,大脑直接宕机。集体的破防了,但又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机会……

  兴许足够强大的话,那么行事就不会被谴责。

  西乡隆盛在会见英国公使亨利的时候,就曾经表达过对楚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扩张殖民行动的不满,用酸溜溜的语气说道:

  “文明世界的西方国家,难道不应该勇敢的站出来,制止楚国对那些可怜土著国家的暴行吗?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啊。”

  “现在的南洋到处都是楚国人,让人已经忘了它的本来面目了。”

  “这个世界呼唤正义的力量,请不要让拥有丰富土著文化的南洋地区变成楚国的一家独大。这种前景实在太可怕了,请务必制止他们吧,拜托了!”

  “只有英国才拥有这样伟大的力量啊!请不要让楚国人再肆意扩张下去了。”

  楚国大片大片的占领南洋丰饶的地盘,而且都是以“腾笼换鸟”的不可逆方式,这让扶桑人嫉妒的眼都红了,说话免不了带上酸溜溜的情绪。

  他们实在不明白,天照大神为什么对楚国人如此优厚,难道楚国人才是亲儿子吗?

  反观扶桑国在朝鲜半岛的渗透扩张,那真是进行的举步维艰,非但朝鲜王国上下君臣一致抵制,北方大清的朝鲜驻军也大肆镇压亲日分子。

  而沙俄老毛子一直紧盯着朝鲜半岛,对扶桑国的举动指手画脚,这都带来了种种有形无形的压力。

  说地狱般的开局,那半点都不过分。

  看看楚国在南洋地区的一路顺风顺水的殖民扩张,向东甚至将势力延伸到中美洲和南美洲,向西如今进入了印度洋,将大片的丰饶岛屿收入囊中,简直就是吃饭喝水那么简单。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如今楚国还强占着加里曼丹岛南部的荷占区,并且向该地区大肆移民,通过香格里拉岛向澳洲大肆移民,极大的改变了澳洲社会人口结构,英国人竟然不闻不问。

  再加上马六甲海峡西北一侧的苏门答腊岛,哎呀……不行,心塞了,酸的什么都吃不下了,这实在太过分了。

  扶桑国内舆论报刊各种眼红,羡慕和吃不到葡萄酸的言论,反过来又埋怨政府无所作为,纯粹酒囊饭袋一堆,全都是蠢材云云。

  一时间热闹的紧,从上到下都羡慕坏了。

  楚国内部的舆论自然是气势如虹,在苏门答腊岛的顺利殖民扩张,被认为是王国的又一重大胜利,皇家陆军在此备受赞赏,地位大大的高涨起来。

  真正要攻城略地,那还得看皇家陆军的威力,是毫无疑问的国之柱石。

  伴随着海外的殖民扩张,楚国王室声誉达到了又一个巅峰顶点,无形中强化了华人国民的自信,以及对楚国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以身为一个楚国人为骄傲。

  殖民扩张战争胜利引起的一连串强烈的社会反响,无疑都是积极和正面的。

  楚国顺利的在苏门答腊岛再一次实现了殖民扩张,取得了军事胜利的极大成功,那么下一个目标是谁?

  毫无疑问

首节上一节407/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