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403节

  紫宸殿

  楚王郑国辉全程密切跟踪了这场短促而激烈的欧洲战争,当看到《柏林条约》签订,战争最终落幕,心中亦不免唏嘘不已。

  被称为西亚病夫的奥斯曼帝国人见人欺,

  尤其是盛产石油的巴库被沙俄夺走,这让奥斯曼帝国失去了一大财源,国家实力更显颓废,更是财政上的一大灾难。

  再加上保加利亚独立,波斯尼亚及黑塞哥维纳被割走,塞尔维亚和黑山独立,奥斯曼帝国的欧洲巴尔干部分大幅度缩水,实力有了相当程度的萎缩。

  巴库油田早在十九世纪60年代末,就进入大规模的工业化开采阶段,是欧洲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油田,每天出产价值数万英镑以上的石油。

  落在沙俄的手中,奥斯曼帝国可谓损失惨重。

  可有什么办法呢?

  凭借奥斯曼帝国现在孱弱的实力,根本保不住巴库油田这样的重地,被抢走只是时间问题。

  联想到楚国自身的斯里巴加湾油田,楚王郑国辉油然升起了一股危机感,再次拿出了皇家陆军参谋总部的兵力重整计划,终于批示了个“准”字,同意将皇家陆军兵力增强到9.8万余人规模。

  与此同时

  皇家海军的兵力增强到4.4万余人,后续的“镇江”号和“镇河”号主力铁甲舰都相继下水,一艘已经服役,最后一艘尚在栖装中。

  到目前为止,楚国皇家海军舰队拥有十艘主力铁甲舰,形成了南洋区域强大的铁甲舰编队,划分成4支舰队。

  这其中

  “镇威”号和“镇远”号在夏威夷,以珍珠港为母港,属于太平洋舰队,一同还配属8艘2300吨至三千吨装甲巡洋舰,负责夏威夷及中美洲海域。

  镇字“江、河、湖、海”四艘新锐铁甲舰归属马尼拉的南海舰队,亦是本土防卫舰队,这是四大舰队中实力最强的一支舰队,共计配属16艘装甲巡洋舰。

  镇字“东、南、西、北”4艘主力铁甲舰母港位于坤甸府,配属于印度洋方面舰队,拥有12艘装甲巡洋舰,经常前出至马六甲海峡以西印度洋海域,是欧亚航线的保卫者。

  今后有计划派驻定海港,但考虑到主力铁甲舰的敏感性,暂时未能成行,目前以坤甸港为母港。

  至于大西洋舰队,目前还仅仅是一支存在感不强的舰队,暂时还没有主力铁甲舰能够派驻在大西洋沿岸的布兰卡港,只有6艘装甲巡洋舰位于该港,执行日常巡逻任务。

  到今年下半年

  万吨的“马尼拉”级铁甲舰将正式投入到建造中,预计将于1880年上半年下水栖装,于年末之前入役皇家海军舰队。

  这样一艘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主力铁甲舰入役,将毫无疑问的成为楚国皇家海军的头等主力,也是海军的门面战舰。

  楚王郑国辉放下御准皇家陆军扩编的奏章,脸上的神情显得复杂。

  进入70年代未,北方的沙俄毛熊越发的不安分,骨子里面透露出来的侵略野性极强,很快就将注意力转到东亚来了。

  用不了多久

  就会与扶桑国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三省的满蒙地区发生冲突,这几乎是无法改变的宿命,终究有一个会倒下。

  沙俄和扶桑都不是好东西,楚王郑国辉不会怜悯其中任何一个,他只是对那些生活在白山黑水的国人感到些许惋惜,难免要受到列强势力的影响。

  可他什么也做不了,英国人和法国人一直在用犹疑的目光盯着楚国人。

  他们最害怕的

  就是楚国与北方神州的紧密联系,而这块大蛋糕,列强国家谁都不会放弃,都非常紧张且关注。

  通过欧洲的巴尔干战争,楚王郑国辉总算再一次体会到了英国人的霸道和蛮横,即便强大如沙俄,亦不得不黯然退让。

  沙俄在20多年前克里米亚战争中,是结结实实吃了一个血亏,算是长了记性。

  那些不甘臣服于英国欧洲霸权的国家,即便强如法国皇帝拿破仑,依然在一次又一次反法同盟战争中,被最终击落神坛。

  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沙皇尼古拉二世才选择了退让。

  楚王郑国辉对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决断还是有些钦佩的,这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决定,吐出大部分的胜利果实,意味着数十万沙俄士兵的鲜血白流。

  难免在国内外广受诟病,沙皇声誉受到极大影响。

  但这样的决定是英明且正确的,避免了与英国的一场撕破面皮的残酷战争,英国有能力调集几乎欧洲的力量去对付沙俄,沙俄绝对扛不住。

  每每想到这些

  楚王郑国辉的心中都有些唏嘘不已,即便强如沙皇,亦不可能完全由着自己的心意行事。

  倒是楚国在刚果河与东非不断取得殖民进展,华人移民一帆风顺,算是在英国人的眼皮子底下,偷摸的弄了一些好处。

  英方发来的政府外交文件,曾经就楚国在非洲殖民事宜,要求解释并提出了警告,却没有了下文。

  这是英国本杰明迪斯雷利首相政府不爽楚国的行为,在刻意的敲打楚国政府。

  但鉴于楚国做事很有分寸,总是在欧洲列强忍耐的边缘徘徊,英国政府也不好做的太过,警告一番便了事了。

  若是上一届自由党政府,根本不会过问这些小事。

  楚王郑国辉算是被本杰明-迪斯雷利首相强压了4年多,这期间,除了一举登陆中美洲厄瓜多尔,将其纳入自身的领土实力范围。

  其他基本上没什么大动作,与葡萄牙人签署的刚果河划界条约还是花钱买的,姿态放得足够低,也让英国人无可指摘。

  战后的国际社会一片混乱,奥斯曼帝国内部矛盾重重,这估计要让英国人头疼一阵子。

第435章 人心散了

  八打雁移民中心

  又一支移民船队抵达,停靠在旅客码头栈桥边,从船上下来的华人移民衣衫褴褛,用既兴奋又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

  八打雁移民中心外面放置的4只巨大的喇叭,反复播送着女士甜美的声音,引导着移民向前行去。

  “亲爱的华人移民朋友们,欢迎来到楚国,这里是所有华人梦想中的安乐家园,请顺着人流下船,前往移民中心接受安置教育。”

  “移民朋友们,请顺着箭头指示的方向前进,你们需要柔软的床铺和热腾腾的饭食,需要了解楚国的移民政策,请顺着箭头指示的方向前进。”

  “请不要拥挤,请不要喧哗,顺着箭头指示的方向依次前行。”

  “亲爱的移民朋友们,抵达这里的每一位华人移民兄弟姐妹们,都会得到良好的安置,请保持耐心和良好的心态,服从管理人员的调度。”

  在码头栈桥上

  顺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前行,来自皖南的莫氏一家21口人,大呼小叫的互相的招呼,害怕被人流冲散了。

  莫家是皖南铜陵的一户地主,因为这几年蝗灾和洪灾,地里的收成极差,每年到春荒时节整村的出去要饭,已经很难活得下去了。

  索性一咬牙,一跺脚,将剩下的220多亩田全卖了,全家买了船票移民南洋,听说在这里能过上好日子。

  莫家老地主叫莫守财,五十出头的样子。家中有三子四女,这次举家迁徙而来,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跟着同行,另有三个出嫁的闺女依然留在老家,境况不一。

  这一家子连大带小21口,其中就有九个孙子孙女,还有两个外孙,大的已经有十多岁了,小的还抱在怀里。

  一家大小二十一口笼在一起,顺着人流向前行去,很快来到了移民大厅里。

  移民大厅里的工作人员带着红袖箍,手上拿着喇叭分流人群,大声的嚷嚷说道:

  “皖北的走1号门,皖南的走2号,来自豫省的走3号,其他走4号门,听清楚了没有?”

  “不要走错了,皖北的走1号门……”

  “爹,爹,咱们是皖南的,那些红袖箍让我们走2号门,咱们到底走哪儿啊?”

  “嚷什么嚷?让走哪儿就走哪儿吧,走2号门,到这里不听政府的,还听谁的?”

  “哦,知道了,老二,老三,老四家的过来,走这边,这边是2号门。”

  老大莫学礼是个30来岁的读书先生,会一些医术,在乡里也算是个能人,连忙招呼一家人走2号门。

  顺着大幅的箭头方向,经过长长的走廊,进入到2号门通向的一个大厅里。

  这个大厅用水泥台子隔出一半,水泥台子里面坐着一排十几名工作人员,面前有纸张册薄,在这里给每一个抵达的华人难民进行登记。

  在大厅的一边角落,还放着几大桶热水和一叠碗,可以任意取用,想要喝水都可以自己去打。

  莫学礼看了一下,便知道这里是干什么作用的,连忙将自家的大人小孩全都聚拢起来,来到一边登记。

  让老二老四去打点水,给几个孩子和家里的女人喝,现在虽然饿的紧了,可是喝点水也能充充饥。

  在这个登记大厅的一侧,还有摊子卖白面馍馍和茶叶蛋,以及茶撒,水果之类的吃食,价钱似乎也不贵。

  看着孩子们都嚷嚷着肚子饿,莫守财就让老二莫致礼去买一些吃的,大人不紧要,孩子们可饿不得。

  毕竟是地主出身,虽然卖了田宅买了船票,手上依然有一些活用的银子,买些吃食倒不是问题,价钱又不贵。

  这来自皖南铜陵的一家,便登记在了一处,上了一个大户口,户主就是莫守财,这也没有什么疑问之处。

  登记过后,不管大人小孩都领到了一个竹牌子,竹牌子上有个绳子,日常要挂在脖子上。

  这个竹牌子上有三道杠,就是第三区的意思,上面写了个丙7,就是丙字排7号房的意思。

  莫家人口多,而且属于自费移民,所以可以分配到20多人的小间,一家人单独住一间。

  住进来以后,按照规定所有的衣物都要消毒,就是排队到大锅的边上,将衣物全部丢进热水腾腾的大锅里,狠狠的煮一遍。

  一般煮个一两分钟就可以了,捞出来以后自己拧干去晒,就算消毒结束了。

  每个人还可以凭竹牌子去洗一次澡,凭竹牌子打饭,也就是稀饭和咸菜。

  若想吃的好一些,移民中心有售卖吃食的店铺,肉包子,菜包子,烧饼,鸡蛋和各种蛋糕都有,只要你有钱买。

  住进来以后,移民中心每天都要上课,讲解楚国的法律法规,能够享受的权益,楚国的地理范围,严禁的犯法行为,不允许随地便溺,不允许随地吐痰,可以申请贷款,也可以申请做工,也可以务农,但是贷款一定要清偿才可以自由移动等等事项,一一交代,讲解完毕。

  所有人就坐在外面的空地上,听着辅导员拿着喇叭讲解,听不懂,可以举手提问。

  乱糟糟的大呼小叫会被鞭子抽,不守规矩抢夺吃食,霸凌弱小直接拖出来。在移民中心空地广场上用鞭子狠抽,一鞭子下去就是一个血道道,打的撕心裂肺哭喊不已。

  举凡受过惩戒,今后都会被分配到偏僻离岛去,好地方轮不到他们。

  经过五天的移民中心教育,莫家上下21口全都登记过后,这才从移民中心出来,拿着登记的户籍资料副件,准备前往马尼拉入籍当地。

  这个户籍资料附件有效期半个月,若是到期不入籍,那么就会被判定为流散人口,至少是意图不轨,作奸犯科之辈。

  若被警察查缉到,那么必定会送入苦役营中,那么这一辈子可就毁了。

  你说不知道有效期是半个月,呵呵……这户籍资料的附件上都写着呢,在移民中心每天都会一遍遍宣传,说不知道那是骗鬼呢。

  莫家这21口人坐着火车,很顺利的就抵达了大马尼拉,在了解了当地情况后,很快就入籍了南都区。

  大马尼拉的区划非常清晰,大多数权贵所在的龙首原区寸土寸金,那里的宅邸价格非常高,一般人住不起。

  除了龙首原区,排位第二昂贵的就是王城区,这里有很多中产云集,也住着很多的军官和政府官吏。城区的建筑高大敞亮,整洁非凡,价格当然也很贵。

  普通人大多住在南都区,西港区,北河以及巴石区,这里同样街道宽阔,主要街道都铺着沥青,还有完善的下水道设施。

  雨天不涝,晴天无尘,街道中有很多城市花园及绿化带,住宅区里有公共厕所,环境相当不错。

  莫氏一族入籍了南都区,凭借着身份资料副件再次登记后,成年男女便拿到了属于个人的身份纸,这都在莫守财这个户主的名下,算是一家人。

  由于他们一家人没有自己的住处,暂时都登记在街道上。

  等到有了自己固定的住处,才可以登记在自家的宅子上,算是彻底安定下来了。

  莫氏一族并非没有倚仗,莫守财有着家传的中医手艺,而且会炮制药材,有着家传秘方,很快就租赁门面开起了中医馆。

  莫氏家族的婆娘会接生,这也是家传的手艺。

  凭借着这些家传的手艺,莫氏一族很快在马尼拉安居下来,没多久就贷款买了宅子,算是真正的安定下来。

  这一天

  “什么?你想去东非,好好的日子不过,莫不是得了失心疯吧?”莫守财听到年仅19岁的小儿子莫行礼这异想天开的念想,惊得跳了起来。

  莫行礼来到楚国定居已经有大半年了,在这里听闻的和见到的大开眼界,世界各地的风物报纸上都有报道,早已经非昔日吴下阿蒙。

首节上一节403/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