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391节

  可若是从陆路行进的话,一周的时间都到不了。

  这是因为刚果河下游河汊密布,且有茂密的热带丛林,沼泽和其他复杂地形,压根儿就没有路,一切都是蛮荒的原始状态。

  在争执了一会后

  兴许葡萄牙人给出的许诺,打动了非洲部族的酋长们,他们再次吹响了进攻的号角,指挥部族勇士乌泱泱的杀过来。

  这些黑人部族武士们再一次进攻的时候,气势显然没有一开始时那么旺盛,又是喊又是叫,吵闹的沸反盈天。

  这一次

  等到乌泱泱的土著部族武士门接近到四百多米的距离,在前方指挥的方世伟上校才命令实施排枪打击。

  “啪啪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

  致命的弹雨宛如飞煌一般扑向黑人土著武士密密匝匝的阵形,每一轮排枪打击过后,都会放倒数十人,高效率的收割人命。

  弹仓式马尼拉步枪相比十多年前的老式枪械,其火力密集度已经有了质的提升,每分钟能打出十几轮齐射。

  纵然黑人土著武士们发动了悍不畏死的冲锋,依然无法改变单方面挨揍的被动局面。

  几分钟后

  硬顶着巨大伤亡的黑人土著部族武士们,终于接近到七八十米范围,这让他们看到了复仇的希望,口中“霍霍”怪叫着大举压了上来。

  这时候

  等待已久的加特林重机枪上场了,一把掀开了遮雨篷布,手摇加特林“哒哒哒哒”宛如喷吐火舌的怪物一般,疯狂的开始收割人命。

  每个迎战的华人殖民者队伍拥有两挺加特林重机枪,总计就是4挺,一齐开火的时候,那种单调而令人恐惧的重机枪“哒哒哒哒”声音回荡在雨林上空。

  就像4道火鞭子,狠狠的抽打向黑人土著部族武士们的阵列,每一鞭子下去,都会清空一大片的人,杀戮的效率惊人。

  没几分钟,这些黑人土著部族武士彻底崩溃了,掉过头撒丫子就跑。

  此时的卡宾达城吹响了全面进攻的号角,从城内疾驰而出的骑兵分为两路,迅速向黑人部族武士们的后方包抄而去。

  随即从城内冲出来的华人武装民兵,以百余人为一队,共计6队人马,从正面狠狠的压了过去。

  枪声,喊杀声和惨叫声混杂在一起,响彻天际,一场大混战开始了。

  那些吓破胆的黑人土著部族武士们,就像惊恐的兔子一样跑的到处都是,但却被骑兵们一一驱赶了回来。

  说是骑兵,实际上都是骑在骡马或是驴身上的武装民兵。

  四条腿毕竟比两条腿快的多,这些骑兵们迅速的包抄了黑人土著的后路,将这些黑人土著赶鸭子一样,驱赶了回来。

  战败后的黑人土著部族武士们已经是一盘散沙,压根没有勇气直面黑洞洞的枪口,心气儿早已经碎了一地。

  零星的枪声不断,大量的黑人土著部族武士丢下手中的武器,蹲下抱头投降。

  最后可称为激烈点的战斗,发生在卡宾达城的北方。

  潘天寿少将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数十名白人,眼见着计划不遂,便立马脚底抹油开溜。

  可两条腿哪有4条腿来的快,从卡宾达城里冲出来的骑兵们,很快就包抄了后路,并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

  双方发生短时间交火,在被击毙击伤十几人后,这些白人也果断的投降了。

  继续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整场战斗打下来,卡宾达城的华人殖民者歼敌三千余人,俘获九千余人,几无漏网。

  自身伤亡11人,其中9人是在与葡萄牙白人交火的过程中,造成已方三死六伤。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可是在潘天寿少将的脸上,看不到多少胜利后的喜悦,这种围杀殖民地土著的战功是最低的,顶天了就是一纸的通电表彰。

  军功也分三六九等,最高的等级自然是英法战争期间,击毙并捕获英法联军的官兵,每一头都很值钱。

  军衔晋升,职务晋升,新加坡远征军就经历过全体晋升一级的辉煌过往,远征军长官何汝霖少将晋升中将军衔,授伯爵爵位。

  赏钱,赏女人,赏宅子,几乎是应有尽有。

  对了,现在的何汝霖中将是巴塔哥尼亚总督,跑到南美洲去修身养性去了。

  此公在英法战争后威望大涨,甚至有好事的报刊将其称之为“楚国军神”,各种溢美之词连篇累牍,将其捧到了很高的地位。

  何汝霖中将在舆论媒体的吹捧下,也说了一些飘飘然的过头话。

  为了让何汝霖中将冷静一下,先是转到马尼拉陆军高级步兵学院做了三年的副院长,然后又一脚踢去了南美洲。

  估摸着,至少五六年不得回来了。

  次一级的战功,就是对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欧洲三流列强的军功赏赐,大幅度调低了标准。

  最不值钱的就要数眼面前这种对落后土著的围剿,无论是东印度土著,巴塔哥尼亚印第安土著,西非黑人土著都是如此,多以口头表扬为主。

  相关战斗履历进入军官个人档案,用作升职晋衔时的参考。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第420章 节外生枝

  李经羲拿着刚果河公司颁发的殖民授权委托状前往东桑城上任,已经是十多天后的事了,时间已经来到了1876年1月3日,一个太阳照常升起的早晨。

  看着眼前宽阔而平静流淌的河水,很难想象的出,

  十多天前打扫战场的时候,这附近的河面曾抛满了尸体,随着波浪载浮载沉,那幅情景宛如地狱一般。

  那些飘满河面的尸体顺着河水都冲进了大西洋,重新恢复原本波光粼粼的本色,仿若什么都没发生过。

  经历过这些的李经羲,几乎一夜之间成长了起来。

  他带着随从和同样前往东桑城赴任的唐英元中尉及另外多名殖民官员,乘坐返航的移民船离开码头,很快驶入浩瀚的大西洋中。

  返航的移民船上,搭载了四千余名身体健壮的黑人俘虏。

  这些优良的货色,在赛德港那是相当的抢手,从来就没有不好卖的黑奴,只有价格不合适的黑奴。

  无论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贩奴生意情有独钟的奥斯曼奴隶贩子,都不会放过这个赚大钱的好机会。

  贩奴的收益,刚果河公司要拿走三分之二的钱,剩下的三分之一才属于船东公司,两家各取所需。

  刚果河公司通过对外输出大量黑奴,一方面获得不菲的收益,用于建设殖民城市。另一方面,极大的减少刚果河流域的黑人部族人口,总比都杀了要强。

  船东公司通过在返程时夹带黑奴,能获取一定的收益,以此平衡运营成本。

  所有的黑奴都关押在五等舱和六等舱里,这两个低等舱位都是大统舱和大隔舱,位于移民船的底部位置,一个大舱里能塞进两三百个人。

  这些黑奴只能蜷缩着坐下,压根无法躺平。

  每个大舱里,都放着几个大木桶,用于黑奴的便溺。

  当每天两次放饭的时候,便会有十几名荷枪实弹的华人船员,押解着几名黑人劳役过来,打开舱门。

  先把积蓄的便桶倾倒干净,要洗刷一遍,再放回原有的位置。

  然后才是所有的黑奴依次而出,顺着舷侧走到船头位置,那里有窝头和水,由黑人劳役负责分发,一人一个窝头。

  淡水装在大盆里,要喝水只能趴下来撅着屁股去喝。

  放饭完毕,黑奴就会被驱赶着返回舱室里,用沉重的铁门栓锁上,

  再轮到下一个舱室,如此反复。

  在每一次放饭的时候,全船上下都如临大敌,包括船长在内全都荷枪实弹,以防这些黑奴忽然暴起发难。

  以全副武装的四五十人对付两三百人,即便发生暴动,那也能很快的镇压下去。

  到了傍晚时分

  李经羲等人顺利的抵达东桑城简易的木质码头栈桥,下船以后,匆匆赶路的移民船发出长长的汽笛声,对这些留在东桑城的殖民先驱者发出敬意。

  随即便很快的离开码头,沿着大西洋海岸一路向北行去,慢慢的消失在视线尽头。

  这时候,李经羲油然升起了一种“我被遗落在荒芜的世界尽头”感觉,心中惆怅的心绪塞满胸口,堵的人好难受。

  好在福伯是非常有经验的人,他知道书读的越多,就越发的多愁善感,伤春悲月。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无暇胡思乱想,每天忙到飞起才好。

  于是福伯走上前来,低声说道:“少爷,东桑城距离这里还有十多里路,必须要在天黑前赶到。否则,若在路上遭到土著黑人的袭击,那可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哦……对,拿上行李我们走吧,争取尽快赶到东桑城。”

  “谨遵少爷的吩咐。”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众人来到东桑城外时,一颗心可算是凉了大半截。

  东桑城比卡宾达小的多,土城大约只有卡宾达三分之一那么大,高高的木质望楼上,飘扬着楚国的旗帜和刚果河公司的独有旗帜。

  就是这里吗?

  李经羲这段时间屡屡遭受心情的大起大落,已经变得对恶劣环境有所适应,他的目光环视东桑城的位置,神情颇为赞许的点点头。

  东桑城位于东桑河边,这里是一片广阔的山脉间平原,地形起伏不大,到处是大半人高荒草地和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

  这里的光照强,水源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于开发大面积的农田,有成就一片愚米之乡的极大潜质。

  既然绕过了大半个地球来到这里,那就沉下心来好好大干一场。

  在这一刻

  李经羲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他从小是听着父辈的丰功伟绩长大,心中早有着建功立业的宏大志愿。

  当遇到合适土壤时,便茁壮成长起来,一发而不可收拾。

  1876年1月22日

  由外交部次官郑毓兰率领的赴欧使团,结束对葡,英,法,意,德,荷,奥匈和俄国系列访问后,在文化交流和经贸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出访成果。

  最后一站,依然是前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以完成早前破裂的谈判。

  年初的时候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拟主持召开国际刚果河流域会议,意图染指该区域,这在欧洲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比利时同样是西欧的三流小国,之所以敢于在号称“非洲绿肺”的刚果河流域下手,就是依仗着与英国王室属于近亲的关系。

  要不然,凭借比利时那丁点儿实力,连没落的葡萄牙都玩不过,更别提与英、德等强国争抢了。

  在原来的历史上

  比利时之所以能够抢占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刚果河流域丰饶地盘,最有利的一个条约是1884年签订的《英萄条约》。

  1884年2月26日,英国同葡萄牙订立条约,英承认葡对刚果河口领地的主权,

  英葡条约引起了其他列强的强烈不满,这是典型的私相授受,尤其是法国,刚果河问题挑起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奥托冯俾斯麦在法国的支持下,于柏林召开了有15国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以调解列强在刚果盆地的矛盾和斗争,掀起了进一步瓜分非洲的狂潮。

  又过了十多天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首节上一节391/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