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376节

  历尽艰险的跋涉长达四五十天,所能输送的移民数量也很有限。

  贸然独自前往的话,往往会迷失在广袤无垠的荒原中,错过了补给水和粮食的城镇站点,葬生荒原的概率非常大。

  若是能够修通两洋铁路,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长达1700余公里的漫长迁徙旅程,乘坐火车三天即可到达,除了屁股烙的慌以外,完全没有生命危险。

  每天开行几辆列车,输送的旅客就可以达到上千人,一年三四十万移民轻轻松松即可达成。

  根据需要增加班列,每年上百万的旅客人次也很轻松。

  密集设置北方的移民村镇,巴塔哥尼亚大平原中部和南部那就不着急了,慢慢的水磨功夫,用10年8年建设出城镇的基本规划即可。

  至于巴塔哥尼亚总督府的总督人选上面,征求过了副首相郑守信侯爵的意见,他以年龄渐长,精力不济的理由推脱了,明显是不想去。

  郑守信侯爵现在兼着通州总督的职务,而且年龄也大了,不想跑那么远去做官也能理解。

  楚王郑国辉考虑了一下,决定让马尼拉高级陆军学院副院长何汝霖中将担任巴塔哥尼亚总督一职,在南美洲组织起第一支皇家骑兵团。

  时至今日

  楚国尚没有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团,皇家禁卫骑兵更多是仪仗式的骑兵,只能称作是漂亮的样子货,却不是征战沙场的骑兵。

  巴塔哥尼亚总督区面积如此之广袤,恐怕一支骑兵团还不够呢,至少得两个骑兵团。

  作为常年关注南美洲局势的君王,楚王郑国辉在翻阅王室秘书处编撰的《世界风云概览》四月期时,看到了一则国际短讯。

  1874年,玻利维亚与治理两国签订新约,规定智利政府放弃南纬24度线以北地区的全部权利。

  作为补偿,玻利维亚同意在25年内,对智利和英国合资的矿业公司不提高税率,保持现有税率的平稳。

  这是对阿塔卡马沙漠丰富的硝石和鸟粪资源利益进行的新一轮划分,从而避免了武装冲突,短讯上称之为“南美洲外交的一大胜利”。

  楚王郑国辉看了差点笑出声来,这是“什么外交的一大胜利”?

  纯粹就是点燃了战争的引信,现在已经“呲呲”作响了,任谁都无法熄灭。

  为什么这么说呢?

  委内瑞拉,玻利维亚都是南美洲印第安人为主的国家,即便是150年后,也是美洲最穷的国家之一。

  在这些印第安人和混血西班牙人后裔脑海中,压根就不存在着恪守合约,履行合约义务的概念,拍拍脑门就能推翻了。

  这些人没有信义,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只顾及自身和眼面前那么大一地方,在民族血脉中就缺乏必要的规矩,常会由着性子乱来。

  放长了时间线去看,这些南美洲包括中美洲各国的神操作,所谓的“朝令夕改”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常会竟然惊掉大牙。

  在这一领域

  英国人可谓是遵循合约的典范,1840年,英国与新西兰岛上的毛利人签订了《怀坦吉》条约,承认其特殊地位和土著权利。

  在原来历史上,直到180年后还在执行,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只有足够的利益驱使,才能够让英国人悍然撕毁条约,土著毛利人显然达不到这样的程度,所以条约执行的时间之长令人乍舌。

  问题回到南美洲的玻利维亚,若原来的历史没有改变,仅仅坚持了4年,即1878年玻利维亚就会撕毁这份签署的条约,从而引发著名的“鸟粪战争”。

  一想到这里

  楚王郑国辉就心情快乐哼起来曲子,一直以来对中美洲小国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渗透,效果正在日益显现。

  如今他稳坐钓鱼台,静观中美洲的形势潮起潮落,潜流暗涌。

  若是这些中美洲小国无能为力,那么随后的几年将会被渗透的更加严重,只要时机合适,那么翻掌可灭。

  就比如爆发鸟粪战争时期,就可以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若是这些中美洲小国敢于掀桌子翻脸,对侨居当地的华人势力驱赶,打压和施以暴力,令侨民冲突激化成了暴动,最后的下场不问可知。

  在楚王郑国辉看来

  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就是两座破棚子,一脚就能踹翻了。

  他现在正在筹划夏威夷总督区,也在筹划跨太平洋铺设电缆事宜,这都是为了中美洲事变做准备。

  计划在3~4年内,铺通跨太平洋电缆线,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技术难关,就是核心的高强度钢缆线。

  目前楚国的南洋重工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试验一炉又一炉的钢水,期望能够掌握超高强度钢配料比,攻克这一科技难题。

  超高强度钢的应用范围很广,从军舰到民生,从蒸汽机车轮到机械机床,也包括生产超高强度钢缆线,都需要用到这种特种钢材。

  想要铺通太平洋海底电缆,那可比普通大西洋海底要困难好几倍,作为海底电缆核心的超高强度钢缆线,在技术层次上就要高一级。

  到真正铺设的时候,反而不困难了。

  现如今

  皇家南洋电报局拥有专门的海底电缆铺设工作船,排水量7900吨,能够以每个小时5.5~6公里的稳定速度铺设海底电缆。

  在三艘顶推火轮船和两艘运煤船的陪伴下,平均每天能够铺设130~150公里,连续工作月余。

  这三艘顶推火轮船用于保证大吨位的海底电缆铺设工作船,在慢速航行时,不至于因为风力和洋流的推动,而偏离预定的铺设轨迹。

  在这一领域,楚国业已拥有丰富的铺设经验。

  皇家南洋电报局因此也成为全世界屈指可数,排名前列的著名电报局,其往来北方大陆的电报业务量极多,占据了该公司国际文传电报业务的七成以上。

  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殖民扩张计划,受到美国人的影响最大,对美关系也是当前外交部最头疼的关系,没有之一。

  双方吵吵嚷嚷已经好几年了,几乎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英国和楚国不断的指责美国在中南美洲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干涉别国内政,一副泼皮无赖的样子。

  在欧洲的报纸舆论中,对美国的抹黑,谩骂是主流,这让美国人在国际环境中的处境相当之艰难,纷纷戳着脊梁骨骂。

  英国著名的《泰晤士报》就是欧洲舆论喉舌的导向,举凡与英国主流舆论相违背的报刊媒体,往往都会引起英国外交部门的注意,通过多种方式施压。

  德意志虽然崛起,在英国面前依然相形见绌。

  英国二百年来统治世界的影响力不是玩的,对欧洲舆论影响力强的可怕,美国的外交形象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只要美国一天不放弃对英国纺织品施加50~80%的高额关税,英国舆论就一天不会放弃骂美国,贬损美国,抹黑美国。

  谁损害大英帝国的利益,这特么就是敌人。

  在这一点上

  楚国做的就是非常聪明,其与英国签署的互惠关税贸易条约,让楚国的工业品成功的打入了英镑贸易圈,也让海量的英国棉花和棉布涌入楚国市场。

  楚国原本就没有纺织工业,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冲击。

  在进口洋布的浪潮中,以皇室资本及华裔民间资本扶持起来的纺织企业,一开始就面临着最严峻的竞争形势,一步步顽强的发展起来。

  尤其是利用地处澳洲大陆距离近的优势,着力的从发展毛纺织业开始,楚国的纺织工业也开始崭露头角。

  二十几座大型毛纺厂先后投产,在全国范围内增加了3.6万个就业机会,连同上下游运输和其他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超过10万。

  带动了马车制造业,骡子,马和牛等大牲口的养殖业,铁路,船舶等领域的需求也在增长,可谓好处多多。

  在激烈市场竞争中

  楚国的棉纺织业从幼小开始成长,如今已发展到大大小小十几家纺织厂,几十家织布厂和更多的染整工坊,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

  毕竟英国洋布万里迢迢而来,其运输费用就是一大笔钱。

  楚国主要大量进口印度棉花,在本地纺织成纱线,织成布,渐渐的在质量和产量上取得更多份额。

  1874年这阵子,楚国国内的纺织工业生产的棉布料,已经占到了本国需求的1/5,并且还在茁壮的成长中,这就是很好的苗头。

  楚国生产的呢制混纺布料,已经占到了本国需求的八成以上,并且还出口到北方神州及扶桑等地,成为出口主导品种之一。

  这是因为国内的毛纺厂占有成本优势,纺织出来的粗梳毛条和精梳毛条,混纺成呢绒布料,在本地经过染整加工后,就是可以裁剪衣服的布匹。

  相比较英国进口的呢绒布料,少了一个从楚国出口到英国,然后再从英国返销回来的欧亚航线运输费用,成本自然占着明显优势。

  用关税保护那走不长,纺织工业本来就是进入门槛极低的一门生意,但发展上限非常高。

  对于楚国这种纺织品优势,英国人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很多的毛纺厂就有英国人的参股投资,还有织布厂和染整厂也是,在楚国境内定居的英国人已经超过5.3万,大多在工业领域投资或是贸易商及其家眷,也有一些律师,工程师和其他的从业人员。

  楚国在对待英,法等列强国家的白人移民方面,给予了条约签订的国民待遇和无歧视的安全保障,执行的相当严格。

  这也是让英,法,德,俄,美,奥匈,荷等列强国家较为满意的地方,除了少数殖民地范畴冲突领域,其他的领域合作愉快。

  除了美国。,楚国与上述国家普遍签署了贸易关税互惠条约,规定了在与上述国家进行互惠性的自由贸易,对相互间的进出口贸易实施低关税,免收各种杂税。

  这些年来

  一直严格遵循互惠条约规定,不对相互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施加禁令,不对对方的船只征收额外的吨位费、港口使用费、领航费以及遇难船只的打捞费等,英国对此最为满意。

  这也是两国间日渐热络的根本因素,也非常符合英国胃口。

  只要让英国佬赚到钱,商人得到善待,在自身实力强大的同时,那一切的矛盾都可以商量。

  楚王郑国辉想着

  利用南美洲战事混乱的契机,想办法要把中美洲这几块地盘儿给弄到手,以免夜长梦多。

  该下手时就下手,至于吃相啥的就顾不得了,反正今后有的是时间经营人设,慢慢的树立与人为善的老好人形象就是了。

  先得把想要的地盘占到手,其他的从长计议。

  差不多再有4~5年时间,也足够安排好一切了。

第403章 新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

  4月中旬

  楚王乘坐的“镇东”号铁甲编队返程时,经停达沃府海军码头,顺便巡视了发展了8年多的金沙工业区。

  作为楚国最早的重工业区,金沙虽然被后来居上的八大雁超越了,但依然是楚国排名第二的重工业云集区,实力极为雄厚。

  金沙重工业区云集了数千家企业,这其中,仅机械加工配套企业就有上百家,使得楚国能够自主生产各型蒸汽机和蒸汽火车头,车厢,蒸汽轮船和蒸汽矿山设备等系列机械产品,这也是楚国重工业发展政策重点引导的结果。

  有很多是英资商人及美资商人开设的工厂,以白人技术员为主,辅以华人大学毕业生助理,也有很多白人技工在工厂里干活儿,这是楚国重工业企业迅速成长的优势之一。

  按照楚王郑国辉的旨意为

  “引进来,走出去,双向交流学习,引西洋蒸汽工业科技为己所用,发展壮大民族工业。”

  南洋重工的钢铁冶炼能力一枝独秀,已经发展到年均30万吨钢铁产能,再加上数个民营钢铁厂的产能,这让楚国的钢铁总产能已经超过了法兰西。

  且楚国的钢铁产能以高炉钢为主,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炼钢设备,原本的小土作坊炼钢已逐步淘汰。

  而在法兰西,小作坊土法炼钢依然占据着总产能的三分之一强。

  在金沙工业区

  无数喷涂黑烟的大烟囱林立,在这里感觉到向来强烈的日照都暗了些,大片大片的灰黑色粉煤灰污染了城市房屋和道路边的绿化带,就连灌木长得都蔫头耷脑没精神。

  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粉尘味道,这是发展重工业的后患之一。

  好在金沙工业区位于海边,日夜吹拂的海风能够将大量飘散的粉煤灰吹走,散落到海面上消弭于无形。

  而热带地区的强烈阳光,也不是浓重的烟雾能够遮盖,依然不时的顽强透射下来,给城市带来光和热。

  加上常常会来一场不期而遇的暴雨,将城市大街小巷的粉煤灰冲刷成黑色的脏水,顺着城市的下水沟渠流进海中,重新净化这个城市。

  尤其是到了雨季,三天两头的大雨滂沱而下,彻底冲刷走了工业污染的粉煤灰,令整个城市焕然一新。

  因为这样的优越条件

首节上一节376/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