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为英舰之无礼行为,是否出于伦敦政府授意,擅启边衅,将致两国关系出现不可测之变动。
若然如此
楚国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并对当前由英舰到访破坏的两国之关系,深表遗憾,此非楚国上下愿意看到的局面。”
说完,楚王郑国辉的眼神颇有深意的看着李鹤章。
听闻此言
李鹤章心中瞬间明了,楚王这哪里是息事宁人的态度,分明要把事情往大了搞,直接捅到维多利亚女王那里。
如此强硬,让李鹤章心中揣揣不安,升起了浓浓的无力之感。
明明低一下头就能过去的事儿,非要将此事宣扬的尽人皆知,必将导致楚、英两国关系出现严重波折,后果难测。
这样真的妥当吗?
楚王自己口口声声说要“交汇诸国,聚焦于内政,举全国之力发展经济和贸易,壮大国力,厚培底蕴,方为行稳致远之道也。”
言犹在耳,自英法之战结束后连头到尾不满三年,这又要开始搞事儿了。
犹豫了下,李鹤章还是道出了疑问:“启奏陛下,这……必将又起风波啊!”
楚王郑国辉知道首相一心求稳的心思,心中暗道了声“抱歉”,表面上只是淡淡的说道: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如今的南洋潜流暗涌,恐将迎来新一轮地区形势之巨变,宜早作应对。
法兰西人在欧洲吃了个大大的败仗,现在转过头来,试图以扩张中南半岛殖民地挽回些许颜面,表现的尤为急切。
这数月来,向西贡总督府大举增兵,有着一口吞下越南王国,柬埔寨王国,老挝王国之强烈欲望。
更试图北犯神州,欲壑难填呐。
获胜后的德国人也不安分,认为德意志作为新崛起之世界头等列强,理应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广阔殖民地,各种名目的科学考察队又多了起来。
这些德国科学考察队在太平洋上到处乱窜,明显不怀好意。
若非我楚国先下手为强,将太平洋岛屿应占尽占,此时早就传来德国人宣称占有某某岛屿的通电了。
仅香格里拉岛一处,这几个月来,前后就有6支德国科学考察队抵达,可见其急不可耐之处。
严守篱笆,防狼掂记,这是原本的题中之意。
我楚国广泛配备的铁壳巡防艇,在维护边疆离岛之领土权益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可谓劳苦功高啊!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欧洲列强向来都是强盗行径,你让他一分,他就得寸进尺,向前占一分,不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
也正因此
当别人流露出恶意,用不着惯着他们,大巴掌狠狠的扇回去就是。
以我楚国今日之雄厚国力,相比较三年前何止增厚一倍,又怕个谁来?
英吉利人想要互市贸易,我楚国举双手欢迎,待之以诚,守之以礼。
可若是想来作威作福,欺辱我等臣民,那就完全想多了。”
楚王的立场非常之强硬,在关乎国家荣誉问题上,不可能有丝毫退让。
既然对伦敦的诘责电文已经发出,那么两国关系经受波折已不可避免。
继续密谈了会儿,首相李鹤章便匆匆告辞离去。
然后迅即返回月湖官邸,连夜将一众内阁大臣们全都拎了起来,紧急赴内阁总理衙门召开会议,商讨下一步对策。
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那是半点没有虚言。
第381章 后果
被这么一搅和,首相李鹤章想早早回去睡觉的打算完全落空,眼下一大堆麻烦事情要做。
楚王定下了方略,具体应对还需要内阁总理衙门去一一落实布置,牵扯到军政经各个方面,必须要立刻召开内阁紧急会议。
既然睡不成,那索性大家都甭睡了。
趁这档口
首相李鹤章口授了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文,即刻发往东马来亚总督府,严词劾令郑国光总督不得再升级事态,以免引致不可收拾之局面。
若胆敢违令不遵,必将以国法严惩不怠。
鉴于形势严峻
军事层面的准备工作,在内阁会议上再次重点被提了出来,这也是军方最渴盼的事情,尤其是陆军司令长官钱江上将,表现的最为积极。
英法战争结束后,楚国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军,原本在役86000余兵力的陆军部队,裁军后只剩下53200余人,裁军力度还是非常大的。
等于齐腿斩断,只留下大半个身子。
大量拥有丰富战争经验的军官和士兵们纷纷解甲归田,形成了楚国内又一波中小地主阶级,其规模相当不小。
在严重失血后,这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皇家陆军的战斗力。
很多作战勇猛的军官解甲归田,只是因为文化水平太低,在军队中没有发展前途,这让钱江上将痛心不已。
可陛下主导的军队改革,今后所有的军官都要经过军事院校的系统培养,仅凭经验打仗是不成的,胳膊扭不过大腿呀。
皇家陆军保留下来的6个远征师,再加上马尼拉卫戍师,皇家禁卫师,只有号称“魔鬼师”的王牌第二师,号称“盾牌师”的王牌第三师始终齐装满员,其他的陆军师编制都不完整。
要么保留两个步兵团,要么保留三个步兵团,剩下的就是架子团。
所谓的架子团,就是只保留相应的军官和极富作战经验的军士,一个架子团只有百余人,没有相应的士兵配备。
若到了战时,立刻补充武装民兵恢复编制,能够很快的恢复战斗力。
每年大概算一下,至少能节省三百多万银洋的军费。
斯里巴加湾
自从在人前爽过以后,郑国光总督返回府邸立刻安排下去,将马来亚驻军及水警区部队安全戒备等级提高,以防范英舰任何的可能举动。
紧锣密鼓的布置一番后,便开始了让人煎熬的等待。
睡觉……那是不可能的。
直到深夜三时许
眼睛熬得通红的郑国光少将才接到了总理衙门措辞严厉的电文,严令不许采取任何升级事态的举动,并做好周全应对。
电文的末尾
言及首相正在召集紧急内阁会议商讨对策,其他的没说,就这也让郑国光少将惊了一身汗。
他知道自己捅娄子了,没想到捅这么大篓子。
郑国光少将下意识的摸摸鼻子苦笑起来,隐隐有些不安,他的莽撞举动可能导致陛下也深夜未眠,内心油然升起一股负罪感。
说长兄如父,那一点没错。
郑氏家族现如今位列王族,势力范围扩展到太平洋两岸,呈现出无比辉煌光明之景象。全赖二哥郑国辉一人之力,撑起了偌大的局面。
在郑国光的心中,唯一钦佩且视为崇拜偶像的就是楚王陛下。
“禀报督臣大人,英舰于凌晨五时许亮起了灯火。半个小时后,启动了蒸汽轮机,开始热机,舱面水兵正在进行收缆作业,暂未发现炮门开启等敌对举动。”
“继续严密监视英舰动向,随时来报。”
“遵命,长官。”
一夜未睡
郑国光少将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热咖啡,眼前的指挥部里,十几名军官正在各司其职,也包括郑国耀中尉。
郑国光少将转过身去,他在指挥部里悬挂着一副偌大的南洋军事地图,包括整个加里曼丹岛山脉等高线及雨林地区,全都标示的非常清晰。
陛下的爱好人尽皆知,所以在楚国将领和很多官员的官厅里,放上一幅地图,那是很有面子的事儿。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就连陛下思考的时候,会无意识的手指轻轻敲打桌面动作,也被很多官员学了去,在下属面前狠狠装一波。
郑国光少将也喜欢看地图,久看之下,整个南洋地区的地理地貌,重要城镇所在及各国分布的态势,就全部了然于胸了。
他的目光搜寻在三马林达和马辰之间,这两个地区,是整个荷属加里曼丹岛排位第一和第二的大城镇(注:不含楚国所属地区),也是即将发动新一轮事变的重点地区。
因为荷兰殖民者禁止华人购买田产和经营种植园,只有早期华人家族,在巴达维亚,万隆和泗水等地拥有种植园和矿山,也是这些华人家族的根本。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迁移到东印度群岛的华人移民,普遍都聚居在城镇中,主要以经营商业和手工业为生,或者是走街串巷的小货郎,拉黄包车及码头扛活的苦力,赚取一份微薄的收入。
华人富商家族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都是居于社会中下层的民众,备受白人殖民者的盘剥,压榨和欺凌,过着穷苦且屈辱的日子。
只要点上一把火,很快就能熊熊燃烧起来。
郑国光少将暗中推动的地区事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更何况现在与英国闹僵了,沉没成本更大,愈发坚定了郑国光少将吞并南部加里曼丹岛的野心。
不连本带利收回来,怎能甘心啊?
斯里巴加湾港口
英国铁甲舰“肯辛顿公爵”号的舰长室里,几名军官抽的雪茄乌烟瘴气,看样子也是一夜没睡。
哈里-克拉克少将闹出来的这起事端,返回战舰后,便派人连夜拍发了急电,通过新加坡中转直达英属印度总督府。
该事件必将严重影响两国关系,即便是哈里-克拉克少将也担不起责任。
他万万没想到
这个华人总督竟然如此强硬,如此的不给大英帝国面子,在欢迎晚宴上当场闹掰了,简直一点绅士风度都没有。
可现在后悔也晚了,只能拍电报回去解释。
英属印度总督是殖民地最高军政长官,铁甲编队下一步如何行动,包括眼见已经泡汤的八达雁之行,都需要总督府的最新指令。
夜里的坏消息不断传来
首先是英国海峡总督府最先拍来电报,希望铁甲编队不要采取任何激化事态的行动,避免引发难以控制的后果。
随后是香港大东电报局传来的消息:楚国方面已经正式向伦敦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并要求解释来访铁甲舰编队的真正目的,以及舰队方面的恶意举动是否代表官方态度?
听到这个消息
哈里-克拉克海军少将的头都大了,坐在桌子边,一杯接一杯的喝着苏格兰威士忌,将自己灌的两眼通红。
他知道,自己的海军服役生涯结束了。
英国人对外一贯霸道的方式,就是不论对与错,那必须要维护自己人,针对楚国采取强硬态度那是必然的。
可私下里,对惹起这桩大麻烦的当事人必然要做出处置。
在4年前的战争中,哈里-克拉克少将率领的第二战列分舰队被打的伤亡惨重,两艘沉没,一艘重伤,难免会遭到一些军中同僚的诟病,是其服役历史上的难以抹去污点。
如今又闹出这么一遭,后果完全可以想见。
铁甲编队在清晨7点便启动了蒸汽机,可最重要的英属印度总督府的电报一直没来,所以一直迟迟未动。
从7点等到9点,从9点等到1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