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351节

  仅仅三个多月,布兰卡已是个拥有3700余人口的纯粹华人城镇,并且有大量的华人冒险团队经常出入,往来非常频繁。

  他们在这里置换物资,出售印第安俘虏,换取马匹,枪支,罐头,毛毯等补给物资,并邀请殖民官员勘测土地权属。

  殖民官员并不会白跑一趟,一般会聚集三四个或更多相应需求的冒险团队,需额外给予丰厚报酬,然后骑上马,跟随着前往需要确权的内陆地区。

  根据殖民地部规定

  布兰卡及其周边200公里范围内,属于王室所有,不接受任何华人冒险团队的土地确权登记,这片地区以外则可以。

  这就意味着

  当地负责确权的殖民官员,每次出行至少要数百公里之远,至少要一两个星期才能返回。

  过程很简单。

  确认华人冒险团队的占领区后,与原本登记的没有重复,就可以授予土地确权铜杖,铜牌,上面镌刻着楚国王室徽章和土地编号。

  每一杆镌刻着楚国王室徽章的铜杖,价值1000银洋,土地确权按照面积收费,每公顷土地收费5块银洋,可贷款,可欠账,但是要计算利息。

  只有拿到土地确权铜杖,才能落实华人冒险团队最终的收获,避免相互间无谓的争斗。

  殖民地部压根不管这些华人冒险团队圈多少地盘?

  圈占一千公顷就是五千银洋,圈占1万公顷就是5万银洋,圈占十万公顷就是五十万银洋。

  只要你交的起钱,那么土地就是你的。

  这笔土地确权登记费,可以贷款5~10年,年息10%,分批逐步还清。

  还不清巨额土地确权登记费,那么就对不起了,土地收回拍卖,殖民地部反正不吃亏。

  正是基于这样的殖民政策,很多华人冒险团队都会仔细衡量自身的垦殖能力,不会无限放大的圈占土地。

  许多华人家族在数十年后,纷纷后悔当时胆子小了,圈占的土地少了,只圈占了数千公顷。

  武装团队中大家再一一分配,每家每户,也就是数十上百公顷而已,撑死了算个中型牧场。

  敢于圈占上万公顷或数万公顷土地的大型华人冒险团队也有,但是不多。

  楚王郑国辉收回目光,心中泛起微微的得意。

  巴拉圭战争的阿根廷政府,正在忙于军事占领巴拉圭土地,关于巴拉圭的问题充斥了阿根廷朝堂,对于南方巴塔哥尼亚大平原上发生的异变,却没有清晰的认知。

  还是美国人大声疾呼,才引起了部分阿根廷政界人士的重视。

  可重视有什么用?

  现今的阿根廷人口约150万,实力仅限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范围内,向南尚未抵达布兰卡港,其重心在北方地区。

  由于战争的耽搁,原本在阿根廷大肆叫嚣的征服印第安部落,向巴塔哥尼亚地区扩张的呼声已经数年未闻。

  这片广阔的平原,成了阿根廷忽略的地区。

  一切一切的重心,都落到了北方的巴拉圭战事上,这是阿根廷,巴西再加上乌拉圭三国费尽了吃奶的力气,从1864年至1870年,历经6年时间好不容易才打下的胜利成果。

  三国联军为此损失数十万人,战死超过10万人,仅阿根廷一方,就损失了27000余军队,接近阿根廷总人口的1.8%。

  这些阿根廷青壮年男性白人的阵亡,无论如何,都是惨重的损失。

  对于美国人的大声疾呼,“巴塔哥尼亚大平原正在被华人势力侵占”“若不紧急行动起来,那片印第安人的广阔平原,将会成为华人家园”“必须要以强硬手段,对付楚国的入侵”“南美洲虽大,也难以容纳华人势力”云云。

  这些呼声中饱含着急切,无奈和心酸,可并没有引起阿根廷人的普遍重视。

  在现在的阿根廷社会中,上上下下都是对战争结束的欢欣之情,战争胜利了,噩梦结束了,可以好好的过和平的日子了。

  美国的呼声,遭到了很多反对战争的阿根廷政界人士的激烈反驳,他们认为:

  以阿根廷现有的人口,已经拥有了足够广阔的牧场,战争胜利后,阿根廷收获了巴拉圭东部数万平方公里的丰饶土地,吃的满嘴流油。

  数万阿根廷人正在向巴拉圭东部迁徙,以占领并开垦如此广阔的地区。

  他们呼吁和平,反对战争,对南部几乎无穷无尽的广阔荒原,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更不愿意再进行一场战争。

  这其中

  亦有楚国势力策动的舆论风暴,再一次显示了潜移默化的舆论威力,影响到了阿根廷人普遍认知。

  这正是楚王郑国辉尤为得意的地方,达到这样的目的,只不过花费了数千银洋,买通了一些阿根廷有威望的政客和文化名人而已,付出简直微不足道。

  这是自夏威夷事件后,舆论威力再次发挥作用,包括美国人在内都没有意识到,民意在舆论中被悄悄的改变。

  唯一可能关注到的,只会是英国人。

  好在英国人并不关注南美洲那片印第安人的广阔土地,对华人势力的大举入侵,顶多皱皱眉头。

  说上一句:“这些该死的东方人,怎么会对土地拥有如此浓厚的兴趣?”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英国人在19世纪推行的国际准则就是谁发现,谁占领,谁拥有……

  既然南美洲的南部是原本的荒芜地区,阿根廷人不去占据,智利人不去占据,那么楚国人大举占领该地区,亦未尝不可。

  这片土地上的土著印第安部族马普切人,在英国人的考虑中,很自然的就被忽略了。

  当今世界并不是人人平等,弱小的民族没有对等的资格,属于被征服和文明传播的落后人种,没有白人会关心。

  如果关心了,重视了,为此大声疾呼,甚至不惜大动干戈,那也不是为了当地土著人的利益,而是看中了他们的地盘。

  面对大幅世界地图,楚王郑国辉充满自信的笑了。

  他的东进战略决策非常正确,楚国未来的新增长极在广阔的巴塔哥尼亚大平原,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辽阔领土。

  阻力最小,收益最大,只有美国佬急得跳脚,却又毫无办法。

第378章 爆发冲突

  十多天后

  马来亚总督何仙完成了三年的任期,奉命返回马尼拉述职,拟接任港口航运与交通部大臣一职,成为第二届内阁成员之一。

  原港口航运与交通部大臣韦霍斯特神父,转任马尼拉大学校长,从此脱离政界,专心于教书育人的高等教育事业。

  名都洛公爵郑国亮上校晋升少将,并兼任马来亚总督一职,成为妥妥的一方大员,这极具楚王郑国辉任用官员的特点。

  做到一方大员的级别,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多高,而是省心,好用且忠心不二,帮着楚王守好这一摊子,这是最重要的品质。

  至于具体事务

  那么有总督府的各级事务官去处理,有相应的目标考核,激励举措,做的好升官发财,一路平步青云。

  做的不好自然年度考评不合格,那么拍拍屁股滚蛋,正规官场上叫做“引咎辞职”,楚国政府不养闲人。

  楚国另一位海南总督郑守信侯爵,兼任副首相,他同样是郑氏族人,与楚国王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捆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随着香格里拉群岛华人移民垦殖的深入,人口的不断增多,设置一位香格里拉总督的呼声就高涨了起来。

  政府中的大臣们,一致看好惩戒总署署长郑家宝担任此要职,最关键的理由就是2点。

  第一点,郑家宝是郑氏族人,第二点,此人是楚王的绝对心腹,忠诚度毋庸置疑。

  所谓:无风不起浪。

  果然在几天后,郑家宝获任香格里拉总督,其管辖范围包括所罗门群岛,苏拉威西群岛及南部太平洋诸岛,总督府设在新西安。

  在楚国的行政体制中,是没有省和州这一级,基本由总督府代替行使上级行政职能。

  所谓的东马来亚三州或兰芳州,只是个地理概念,这个地区属于砂捞越州,那个地区属于文莱州,并没有相应的行政机构设置。

  具体的就是总督衙门,府衙门,县衙门三级行政机构,至于镇,村两级基层,那就不属于政府衙门了,属于基层乡绅自治的范围。

  镇长和村长都是选举产生,只有非常微薄的职务补助,而不是专职的镇长或者村长这样的官职。

  这些镇长和村长都有主业,要么是退役军人,工厂主,要么是种植园主或者庄园主,要么是教师或贵族乡绅,因为热心公益事业才会担任镇,村二级的职务。

  说实话,这样的镇长和村长吃力不讨好,事情多且收入微薄,没有一些奉献精神真的干不了。

  但奇怪的是,镇长和村长这些职务从来也不缺人,这就是权力的魅力。

  就在楚国第二届内阁政府筹备的时期,与马六甲之新加坡展开的十国外交磋商会议,持续了一个多月,也进行到了第二轮。

  此次南洋十国外交磋商会议,由楚国提议召开,英国主持,共有英国,法国,楚国,德国,美国,俄国,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和暹罗王国共10个国家外交代表参与,阵容相当之可观。

  这也是南洋地区空前规模的国际盛会,甚至吸引了欧洲的关注目光,相关进展在《泰晤士报》《里昂日报》等欧洲权威媒体上,都有跟进的报道。

  可以看到

  参与的各国都是外交独立的国家,包括了英,法,德,美,俄传统列强,也包括了在印度果阿拥有殖民地的葡萄牙,也包含了热衷于在亚洲地区科学考察的比利时,和中南半岛唯一独立的国家暹罗王国。

  至于被殖民的越南王国,柔佛王国及西马来亚土著六国,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的扶桑国,琉球王国,亚齐王国等等,统统没有资格参与。

  此次的十国外交磋商会,主题是“契约公信力与自由贸易”。

  其主旨是签署的国际公约是否得到信守?承诺的侨民保护是否沦为一句空话,如何推广自由贸易并消除贸易壁垒,实现南洋地区繁荣和共同进步。

  楚国与荷兰双方的外交代表,在国际外交斡旋会议上争论的极其激烈,荷兰人常常被问的张口结舌,呛的面红耳赤,集火成了靶子。

  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一拍脑门出台的三恶法,原本就站不住脚,是理亏的一方。

  拿到国际舞台上来,被诘问的简直体无完肤。

  荷兰人拿兰芳国出来说事儿,以此证明楚国为首的华人势力的大举入侵,会对地区形势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威胁到荷兰王国的殖民统治地位。

  这本身就站不住脚,兰芳国明面上是独立华人国家,迄今为止拥有80多年历史,已经为周边各国广泛承认。

  其内部的势力角逐,民心所向归附楚国,从大局上来看一点问题都没有,百川归流汇入大海嘛!

  桥归桥,路归路,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与兰芳国是两码事儿。

  不能说隔壁的兰芳这地宅基地是荷兰人先看上的,就不能半买半送的给楚国,这主要看兰芳自己的心思。

  那么沙俄老毛子先看上阿富汗,英国人就不能抢先一步占领吗?

  沙俄老毛子先看上了伊朗王国,已经下手侵占了伊朗北部,那么英国人就不能抢先一步侵占伊朗王国南部吗?

  法国人意欲殖民中南半岛,将中南半岛整合成一个不逊色于印度次大陆的连片殖民地,而英国人抢先一步发动了英缅战争,将缅甸占了下来

  谁先得到是谁的,这就是19世纪国际秩序的法则,沙俄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去制裁英国侨民。

  那么同样的,荷兰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去制裁楚国侨民,显然很不合理。

  在第二轮磋商后,征询各国代表意见,英国做出了下述四点安排:

  第一条,各国形成公议,要求荷兰方面遵从已签订的保护侨民利益条约,遵重契约的严肃性,撤销相关不合理法案。

  第二条,各国形成公议,要求楚国方面作出公开承诺,以消除荷兰王国的担忧。

  对当前没有争议的加里曼丹岛南部荷属地区,楚国承诺不试图染指,承诺不以武力或者其他方式改变现状。

  第三条,参与外交斡旋的其他各国共同签署《新加坡宣言》,尊重契约的严肃性,并监督双方执行。

  第四条,各方继续就自由贸易和消除关税壁垒展开深入磋商,以达成促进地区贸易繁荣,共同进步之愿景。

  楚国率先表示同意英国的4点,愿意在政府层面作出公开承诺,并信守诺言。

  可荷兰王国方面在慎重研究后,却断然拒绝了英国的4点要求。

  其理由有三

  第一,若全面废除华人限制法案,那么华人侨民无限制的涌入,必将会改变东印度群岛现状,这是荷方不能接受的结果。

  第二,整个南洋地区的华人已形成完整而强大的贸易圈,再加上有楚国金融的助力,在商业领域无可匹敌,这是不争的事实。

首节上一节351/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