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智利的南部疆域就未抵达奇埃诺群岛,在南部这一偏僻区域,只有数千名白人早期开拓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划界。
以楚国为首的华人势力大举入侵后,就将奇埃诺岛划为自身的势力范围。并包括了向北的周边区域,一直到安第斯山边缘地带。
这包括北方的奥索尔诺地区和沿海的科拉尔地区,如今都被华人势力占据主导的移民所占据,并宣称属于楚国的海外殖民领地。
智利政府正在为北部沙漠的利益焦头烂额,并没有关注到这一点。
反而是精明的美国人率先发现了不对的地方,经过实地考察后,便立刻发出了华人势力大举入侵南美洲的警告。
这样的警告声音经过美国的舆论报道,引起了广泛的警惕声音,美国也据此向楚国方面发出外交抗议。
可实际上,智利方面并没有明确的反对声音。
为啥会这样呢?
这就要从历史上来说了,智利建国的基础,所沿袭的是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的智利总督区范围,向南部并不包括其埃诺岛及其以南地区。
这是因为
历史上的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的统治有两片较大的空白,一片是被葡萄牙占领的巴西,另一片是南美洲最南部的阿劳卡尼亚和巴塔哥尼亚。
这两个地区相连,大致以安第斯山脉为界,是马普切人等南美洲印第安原住民的传统领地,生存着彪悍的土著游牧民族。
从智利的角度来看
就是奇埃诺岛周边及以南地区,也就是现在华人移民主要入侵的地区,这块地皮以前就不属于智利总督区,也没有有效的管辖过,算是荒芜地带。
华人移民占据了,对现在的智利没有半分的损失,既管不了也管不着,再加上聚焦于北方阿塔卡玛沙漠问题,就更加无心过问了。
在原来历史上
七年后,即1878年,出于阿根廷发动了对南方征服的“荒漠远征”行动的危机感,智利才实行了对南部的扩张,将领土向南一直拓展抵达合恩角。
现在这个历史时期
一切都未曾发生,南方奇埃诺群岛也不属于自己的国土范畴,甭管是华人还是白人势力入侵,智利关注点都不在南方。
南方的阿劳卡尼亚和巴塔哥尼亚地区,作为“无主地”游离于西班牙与葡萄牙两大殖民帝国之外并非偶然。
早在欧洲人到来之前,马普切人便将强大的印加帝国阻挡在了卡查波阿尔河北岸。而在秘鲁总督区建立之后,马普切人又将西班牙人拖入了漫长的阿劳卡尼亚战争,最后西班牙殖民者无奈放弃。
这一地区
距离秘鲁总督区的核心地带有二千多公里远,可以说极为偏远,在劳师远征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西班牙殖民者无力将帝国的版图再次向南延伸。
许多年后,西班牙四大总督区纷纷独立,阿劳卡尼亚和巴塔哥尼亚依然保持着独立的地位,到1871年依然如此。
“我可不想听美国佬的埋怨,还有其他什么让人高兴的消息,说出来听听。”楚王郑国辉说着,便走到了整排书架前的木椅边坐下,手指轻轻的敲打椅背,声音平静的说道。
南美布局的顺利,让他信心倍增。
殖民地部计划动用“大东方”号移民船队,向奇埃诺岛及周边地区大举移民,在本年度内完成5万人的移民计划。
这将使得奇埃诺岛定居的华人移民超过7万人,这其中,有很多是来自夏威夷久经训练的军屯民兵。
到下一年度,还将增强向南美洲移民的力度,争取达到年度12万人规模,将华人势力扩展到安第斯山脉以东的巴塔哥尼亚地区。
即阿根廷南部的广大平原,那里拥有数以百计的印第安部落,可都是一盘散沙,没有土著王国这样的大势力,非常适合于华人冒险者。
楚国政府承诺
以民间形式组织成的华人武装冒险团队,在南美地区武装殖民开拓所得的地盘,可以归属于自己所有。
你有多大本事,能拓展多少田地,那全部归属你自己所有。
同样的,华人武装冒险团队需要自备武器装备,自备粮草和马匹,在武装扩张的过程中,遭受到了人员伤亡自行承担。
楚国设立在齐埃洛岛上的小镇,拥有武器装备和马匹充足供应,要火枪有火枪,要火炮有火炮,但是都要花钱来买。
如果华人武装冒险者团队没有钱,也可以用捕获的白人或者印第安人妇女,男丁来抵账,也可以用捕获的牛羊马匹牲口来抵账。
这样的政策一经公布了,立马吸引来了楚国各地民间资本和冒险者的大量涌入,很多人都想在广袤的南美洲一展身手。
这其中,也有很多华人退役军官和贵族。
为了筹措冒险资金,有不少胆大的退役军官卖掉了田产,宅邸和一切财产,筹措出资金招募人手,并购买前往奇埃诺岛的船票。
或三五十人,或同族宗亲的百余人,成群结队的前往奇埃诺岛冒险镇,只要带着钱,在冒险这里就可以买到武器,刀枪,马匹和一切装备需要的物资。
甚至还可以通过拓殖银行贷款,只不过这种雇佣兵贷款利息极高,月息在2分以上,借1000块银洋,只能拿到800块。
到了下个月,光利息就要付200块银洋,若是找不到中大规模的印第安人部落聚居点狠狠掳掠一番,很容易血本无归。
第369章年6月发展报告
最后的一份奏章,是1871年上半年度人口及社会发展报告,这是一份有两三个手指头厚的大部头文件,就留在御书房里细细阅览。
禀报完毕
秘书长李经会神情恭敬的施礼后,倒退几步,这才转身悄然离去。
楚王郑国辉虽然素来神情和蔼,可这只是表象。
随着王国近年来的迅猛扩张,一路高奏凯歌,其王室威望日益高涨,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无形的帝王威压。
轻轻一个冷哼,一个皱眉,都会让身边的大臣感到窒息的压力。
两尊青铜质地的饕餮香炉散发着龙涎香的独特幽香,在沁人肺腑的同时,能够让大脑保持格外的清醒,回味幽长。
楚王郑国辉坐到御案的后面,翻开厚厚的半年度报告,凝神看了起来。
截止到1871年6月末
楚国所属本岛,外岛和边疆离岛合计拥有人口1377万6千余人,包含这两年来年满7岁的儿童,作为新增人口登记在册。
仅这一部分,两年合计就有83.37万人,全都是本国出生的新增人口,随着婴儿潮的规模发展,这一数量今后会越来越大。
从两年前的800余万人口,猛增到如今的1377.6万人口,这是外来移民和本土新增人口共同合力的结果,也使得楚国的实力猛增。
从人口分布上来看
最北方的海南群岛拥有全国近一半的人口,尤其以大马尼拉及其周边府县人口最为密集,也是工业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
至1871年6月末,马尼拉城市人口在两年前67万人口的基础上,连续突破70万,80万和90万人口大关,城市总人口达到91.27万,实现了连续两年14.6%的飞速增长。
经济繁荣发展的成就,体现在城市面貌上,就是一栋又一栋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六,七层的古典式大楼层出不穷,城市规模不断向外扩张。
楚国的第一家发电厂诞生在马尼拉,随后多座城市发电厂相继建立,给权贵汇集的龙首原区带去了光明,也照亮了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马尼拉王城建筑。
至6月末统计
马尼拉涌现出的5家城市蒸汽发电厂,可以带动17000多个电灯泡于夜间绽放光明,点亮了这座城市的夜色,令其愈发的美丽迷人。
作为新生事物,现阶段的电灯泡是一个奢侈消费品,每个电灯泡的寿命在几十小时到100小时左右,如果每晚上点4个小时的电灯,那么每个月都要换电灯泡。
发电厂是按照电灯泡收费,一个电灯泡每月收1块5毛银洋,拉电灯线和更换电炮都需要另外付钱。
每晚供电从6:30到10:30,共持续4个小时。
这些愿意尝试新生事物的家庭,普遍较为富裕,属于城市中产阶级以上的生活水准,才能承担得起相应费用。
如果以普通的人家,每户三个电灯泡计算,每个月支出电费就需要4.5块银洋,加上更换电灯泡支出,每个月至少要7~8块银洋。
也不需要电灯开关,供电开始时电灯就会亮,供电结束后,电灯便会自然熄灭。
作为整个南洋地区乃至整个亚洲引进西洋科技最为积极的国家,在欧美地区的新发明,比如电灯和蒸汽犁,机械加工车床,火车头这些新玩意儿,很快就会在楚国境内落脚。
马尼拉作为楚国第一大城市,城市总人口高达91.27万,全力推进蒸汽工业化进程,由此产生的城市聚集效应明显,使得马尼拉脱颖而出。
南洋地区的华裔资本大量汇聚而来,投入到大马尼拉地区的工商业中,每一天都有新的工厂建立,有新的商号注册。
这使得大马尼拉地区的工商业发展犹如狂奔的野牛,在社会充足资金的鼓动下一路狂奔,发展后劲十足。
马尼拉的繁荣发展,也极大的牵动和引领了周边府县发展,形成了显著的财富和工业发展聚集效应。
楚国的第二大城市是八打雁,同样属于大马尼拉外围府县,在1871年6月末,城市总人口达到68.85万人,这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
城市的发展伴随着环境的恶化,海岸边一望无际的密密麻麻烟囱,日夜都在喷吐着浓浓黑烟,遮蔽了明亮的阳光。
这使得八打雁整个城市显得灰蒙蒙,错落有致的高大建筑全都笼罩在浓重的雾霾中,总要经过一场暴雨的洗礼,才会焕发出让人眼睛一亮的雄姿。
八打雁工业区位于海湾边,烟囱排放的浓重黑烟会被海风吹散,再加上光照充足,使得城市雾霾并不严重。
八打雁如今拥有三家钢铁厂和两家铜冶炼厂,还有轧钢厂,机械厂,蒸汽机厂,造船厂,石化厂等一系列重工骨干企业,全市10人以上的工业企业多达1135家,直接创造了近20万就业岗位。
在国内的诸多城市中,八打雁的发展势头最猛,人口增长速度也最快。
预计到年底
城市人口就会突破70万大关,约在72万至73万之间,坐稳国内第二大城市的宝座。
工业城市产生明显的人口虹吸效应,这是农业城市拍马也赶不上的,差异日益显露出来。
除了上述这两大城市之外,排名国内第五大城市的甲米地,排名国内第十大城市的安赫莱斯,都属于大马尼拉地区周边城市。
甲米地是楚国纺织业中心,其周边有大大小小十几座纺织厂,毛纺厂,还有数量众多的印染厂,印染工坊,织布厂,服装厂,帆索篷布厂等等,城市总人口达到42.2万人,是轻工业发达的城市,在国内城市中排位第五。
甲米地的纺织厂原料主要使用的是印度的棉花和澳洲的羊毛,印度棉花在这里被纺织成纱线,然后送到织布厂织成不同质地的布匹,再送往印染厂印制出花色,就可以送到市场上售卖。
也可以在服装厂加工成军服,西服或牛仔工服,进入全国各地的成衣店售卖,或者用于出口。
澳洲羊毛抵达这里,在毛纺厂加工成精梳毛条和粗梳毛条,其货物的价值就翻了几倍,装船运往欧洲能拿到更好的货价。
有部分澳洲羊毛就在本地消费,通过与棉纱混纺,可以制成呢制布料,除了满足楚国内部需求之外,亦可大量向北方神州出口。
楚国的第十大城市安赫莱斯,则是凭借着烟草业发迹,这几年来不但行销国内和东南亚周边,而且打开了欧洲市场。
安赫莱斯地理气候非常适合于发展烟草业,在市场需求量的推动下,涌现出了大片大片的烟叶田,全府及下属四县广泛种植烟草,占据了播种面积的七成以上。
正是凭借着烟草资源的优势,安赫莱斯发展出了几十家卷烟厂,各种品牌的卷烟多不胜数,是凭借着卷烟产业迅速发展的地区。
随之而来发展起来的瓦楞纸厂和各种造纸厂,印刷厂,丰富了安赫莱斯府当地的经济。
1871年6月末统计
安赫莱斯府当地城市人口297102人,接近30万人口大关,也是楚国十大城市的吊车尾。
一招鲜,吃遍天。
安赫莱斯府的发展,非常好的印证了这一点,凭借着烟草业便跻身于国内十大城市之行列。
以上这四大城市
合计总人口就超过240万,再加上海南群岛其他的十多个府治,整个海南群岛的总人口达到589万余人,约占楚国总人口的四成。
总人口排列第二的是通州群岛(注:原棉兰老岛),其治下六府二十三县总人口合计333万余人,最大的城市当属达沃。
达沃在楚国城市序列中排行第三,6月末人口拿到61.77万人,是在去年被八打雁超越,如今两者距离越来越远。
达沃是楚国南方的重工业中心,其治下的金沙县拥有南洋重工最早的钢铁厂,经历多年的发展,年产钢铁能力达到80余万吨,铜冶炼能力7.2万余吨。
作为最早的重工业中心,金沙县发展出以钢铁产业为核心的一系列工业企业,并拥有全国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使得其重工业发展的后劲十足。
若非连续数个大型工业骨干企业落户八打雁,包括堪称当红炸子鸡的炼油厂,以金沙县工业企业的配套完善度,完全不逊色于八打雁府。
达沃也是楚国造船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大大小小30余家造船厂,能够建造排水量上万吨的铁制货轮,也能制造几十吨上百吨的木质渔船,配套相当完善。
利用英国船厂的万吨货轮图纸,皇家光明石油公司下订单的第二批12艘万吨原油货轮,其中有8艘就在达沃府本地三家船厂建造。
这从一个侧面
反映出达沃造船业的强势,背靠着产能充沛的南洋重工钢铁厂,当地造船业发展相当之顺遂,总体规模在国内亦可居第一位。